文丨西部菌
年底是各類大項目、大工程的衝刺期。軌道交通就是其一。
今年,全國地鐵方面的最大手筆,應該出自成都。
16日晚間,成都地鐵官宣,2020年12月18日上午10時,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及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等五線6項目將同步開通初期運營。
來源:成都發布
五線齊發後,成都地鐵運營裡程將從眼下的358公裡升至518公裡,線網規模反超深圳、南京,從目前的全國第六名,躍升至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第四城」,並將正式邁入大線網運營新時代。
這個結果其實早就在預料之中。西部菌此前也有過多次解讀。
今天主要談談成都地鐵的建設速度到底有多快?接下來,還有哪些城市將加速衝刺?
01
此次開通的5條線路,合計達160公裡。同一天開通5條線路,過去應該沒有先例。未來是否有,恐怕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至此,成都也成為第一個地鐵運營裡程突破500公裡的中西部城市。
當然,五線齊發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它的確從側面反映出成都地鐵建設的效率之高。
成都直到2010年9月27日,才開通了第一條地鐵。這個起點,不僅晚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也遠落後於大連、長春、武漢、重慶、深圳、南京。
來源:城市進化論
其中,武漢、重慶、深圳比成都早六年開通地鐵,南京也早了5年。
但是,從第一條地鐵開通到運營規模升至500公裡,成都只花了十年時間。這個速度,不僅是全國最快,在全世界可能也無先例。
就地鐵規劃來說,目前有一批二線城市的地鐵建設目標都突破了500公裡。但成都率先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執行效率,平原城市的優勢,也反映出整座城市在這十多年來的發展勢頭。
這些年,中國因為龐大而高效的基建,被稱為「基建狂魔」。而單論地鐵建設,成都過去十年也可以說的是中國城市中的「基建狂魔」。這其實也是對於國家發展機遇的一種借勢,算是抓住了窗口期和城運。
由於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地鐵的從審批到建設的順利進行,往往都離不開外部契機的推動。
比如,廣州地鐵就受益於2010年的亞運會,南京地鐵之所以在過去數年內成為二線城市的領頭羊,甚至多年超過深圳,成為「第四城」,則與舉辦青奧會有直接關係。
成都也不例外。比如,成功申辦2021年大運會,相關地鐵必須要穩步推進。當然,有機遇並且能夠順利抓住,這也是一種能力和實力的體現。
這裡要插一句題外話。從地鐵的開通時間和目前的運營規模對比,也不難看出南北方經濟差距拉大的事實。
02
或許有人會說,地鐵運營規模排名,忽視每個城市的人口和面積因素,單純比較缺乏意義。
這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考慮到地鐵審批對於城市人口、經濟規模有著嚴格的門檻,地鐵運營水平,包括建設效率、規劃意識,確實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對發展的預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數據截止到10月底)
尤其是邁入大線網運營階段,意味著城市內部的連接效率更高,有效發展半徑得到進一步擴張。成都這次即將開通的5條線路,就有多條屬於跨區域連接的「大動脈」。
比如,18號線,直達第二機場,貫穿東部新區與主城區;8號線一期,作為西南到東北的大動脈,串聯起航空港、龍潭寺「城市兩級」;6號線全長約68.88km,從郫都主城出發,一路貫穿建設路核心地段,再到中和老城與天府中央商務區……
這是對新區、傳統區域的連接,也是對不同區域的價值重估。當然,地鐵越是普及,也就意味著沒有地鐵和有地鐵的區域的價值差距,將進一步拉大。這也是對大家購房、投資的一個新啟示。
作為公共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座城市的地鐵運營規模和服務水平,也是城市對外吸引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這裡舉一個小細節。曾經有人對比一二線城市的差距,其中一個直觀感受就是,像北上廣地鐵網絡發達,公共出行非常方便,而二線城市的軌道交通尚未進入大網運營階段,則還是顯得多有不便。
那麼,如今隨著成都等一批二線城市地鐵運營規模即將突破400、500公裡,橫貫在一二線城市之間的這種差距將不復存在。
這些年,「逃離北上廣」的聲音時有出現。這裡面當然有誇大的成分,但一二線城市很多方面的既有差距在縮小,這的確是事實。地鐵所代表的公共運輸,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03
不誇張地說,和人口千萬、GDP萬億一樣,地鐵500公裡也將是一個時期內,衡量一座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前面說過,一批主力二線城市的地鐵規劃其實大致相當。但執行效率上,卻有明顯差距,一些地鐵修建相對較慢的城市,不僅被點名批評問責,市民也有不少意見。
而在成都之外,接下來的十多天時間裡,還有多座城市有新的地鐵開通。
比如,西安地鐵5、6、9號線目前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本月底有望「三線齊發」;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已經開始試乘,本月底將正式開通運營;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4號線也將在今年開通……
這意味著各城市的運營規模排名將出現新的變化。以下是此前統計的到年底地鐵運營規模突破200公裡以上的城市名單。
不過,僅供參考,最終數據以實際開通為準。
未來,成都、武漢、重慶、深圳這幾座城市的地鐵運營規模將出現相互趕超的局面,成為「第四城」的常客。
同時,考慮到「軌道上的都市圈」將加速推進,部分都市圈主力城市的軌道交通規模,未來還將站上千公裡臺階。
未來半個月,還有哪些城市有望喜提地鐵,歡迎大家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