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西區音樂劇異軍突起 劇院文化折射創新魅力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劇院文化折射創新魅力(五洲茶亭)

  倫敦西區,因與美國百老匯齊名,突破了其地理概念,成為英國文化的特指名詞。

  倫敦西區的狹義範圍,包括從科芬園到皮卡迪利廣場之間的地段,那不足1平方英裡的土地上,雲集著50多家各種各樣的劇院,佔倫敦劇院總數的一半。尤其是萊斯特廣場對面的莎夫茨伯裡大街上,劇院更是一家挨著一家。劇院林立,英國戲劇業之興旺發達,可見一斑。

  倫敦西區每年上演近兩萬場演出,極大地活躍、傳承和弘揚了英國悠久的戲劇藝術傳統。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名劇《捕鼠器》,已在倫敦西區上演了60年,至今魅力不減。

  英國確實堪稱文化大國、戲劇大國。歷史上誕生了莎士比亞、本·瓊森、品特等戲劇大師。直到今天,這些人仍是人們敬仰、愛慕、追捧和效仿的偶像。這是英國戲劇藝術得以蓬勃發展的「祖傳基因」,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如何在創新上做文章,是決定劇目能否吸引觀眾和戲劇是否永葆藝術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以音樂劇為例。音樂劇曾經是百老匯的天下,近年來,倫敦西區的音樂劇卻異軍突起。英國《泰晤士報》評論說,百老匯上演的熱門音樂劇最初大都產自英國,音樂劇最高獎項託尼獎也常常花落英國作品。這與英國的創新與傳承精神有著直接關係。英國享譽全球的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把現代音樂、時代意識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音樂劇之中,抓住了觀眾的心。無論是《萬世巨星》《貓》《星光快車》《埃維塔》,還是廣為人知的《歌劇魅影》,都風靡一時,傳為美談。

  改編自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在倫敦西區上演,今年已進入了第二十九個年頭。早在2010年,該劇的演出就突破了1萬場。每次從有著「戲院一條街」之稱的莎夫茨伯裡街的皇后劇院走過,筆者總能看到巨幅宣傳畫:主人公冉阿讓悲愴的臉龐、年輕革命領袖恩佐拉揮舞紅白藍三色法國國旗的背影,以及那句響亮的廣告詞「The World's Longest-running Musical」(世間上演歷時最長的音樂劇目),都成為這家劇院標誌性的風景線和無法替代的文化景觀。

  《悲慘世界》多次蟬聯各類音樂劇大獎,其經久不衰所依託的重要支撐,便是注重創新和追求精品意識。演出場場爆滿,演職人員依然如第一場演出,一絲不苟。其舞臺布景恢弘多變,雖然劇長約3個小時,但全劇始終用電影的節奏來切換時空,移挪場景,每幾分鐘就通過歌舞或布景切入一個個新的情節,觀眾心神貫注,倦怠全無。在音樂運用上,最新版本還刷新了原有的曲子,增添了歌劇元素,甚至還借鑑了一些室內音樂的成分,讓人耳目一新。《悲慘世界》以獨特的藝術構成,生動詮釋了法國19世紀的歷史變遷、政治風雲、社會不公和人性救贖等重大主題,被英國媒體譽為「迄今最成功的音樂劇」。

  同時,駐場演出也是倫敦西區劇院的一大特色和取勝秘訣。譬如《獅子王》在蘭心劇院上演,《歌劇魅影》在女王陛下劇院上演,《雨中曲》在宮廷劇院上演等,一演就是好幾年。如此有規律、有系統的循環式駐場演出,降低了戲劇的風險成本,確保了盈利,鍛鍊了演員隊伍,推升了水平,造就了一批經久不衰的經典劇目,從而使英國特有的戲劇魅力四射……

  近幾年,由於遭受金融危機衝擊,英國人的錢袋子並不太厚實,但人們依然喜歡看戲劇,且熱情遞增。據倫敦西區劇場協會統計,2012年戲票銷售額連續第九年攀升,達5.2億英鎊。劇場協會預測,這種態勢將會保持下去,理由是老劇目越演越火,新戲劇不斷躥紅,加之「劇院—創新—精品」這一模式的有機運作,使得倫敦西區戲劇文化的產業鏈,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愈發凸顯了倫敦特有的文化特質和稟性。

相關焦點

  • 英國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保鏢》11月首次登陸長沙
    (英國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保鏢》演出照。)(英國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保鏢》演出照。)  英國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保鏢》是當今音樂劇界最高水準,表演、歌舞、舞美最為華美精緻的音樂劇之一。在國外,它與《音樂之聲》、《歌劇魅影》、《貓》、《媽媽咪呀》等世界頂級經典名劇齊名。
  •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登陸梅溪湖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全國巡演正在進行中,覆蓋中國多城市,目前正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該劇在倫敦西區熱演十年,作為英國的國寶級音樂劇曾多次為國際貴賓演出,已成為音樂劇愛好者西區打卡朝聖之作,此次演出到長沙,更是吸引到了熱門綜藝《聲入人心》第二季的全體選手前來觀看。
  •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即將在寧開演
    龍虎網訊(記者 袁健)狂攬86項大獎,音樂劇《瑪蒂爾達》中國巡演收官之戰行將在寧表演。1月15日下晝,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晤面會在南京保利大劇院順當舉辦,3位扮演「瑪蒂爾達」的小主演和駐團導表演席本次晤面會,提前揭開這部倫敦西區巨作的秘密面紗。
  • 《巴黎聖母院》震撼上演,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即將亮相
    近年來音樂劇成為一大熱門話題,經典原版音樂劇接連亮相南京,豐富了南京的文化市場,南京觀眾也越來越喜愛原版音樂劇的魅力現場。11月21日晚,一曲激動人心的《大教堂時代》,拉開了法語音樂裡程碑之作——《巴黎聖母院》在南京保利大劇院4天連演6場的帷幕。明年1月16-22日期間,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也將來到南京保利大劇院連演8場。可謂是「大牌」紛至,震撼不停!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改編自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巨著,由歐美樂界頂尖的大師呂克·普拉蒙東作詞,理察·科西昂特作曲。
  • 年收入超6億英鎊 解密"倫敦西區"音樂劇的製作與營銷模式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8日訊 (記者 張雪)一提到音樂劇,好多人先想到的是美國百老匯。其實我們熟知的很多音樂劇,比如《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等,都是在倫敦首演後,才在百老匯上演。倫敦西區(West End)是和美國百老匯齊名的世界兩大戲劇中心,而且從歷史上來講,倫敦西區的歷史要更悠久一些呢。比起看電影、看球賽,看戲劇是對於英國人來說更加受歡迎。
  • 音樂劇《貓》要來巡演了,復刻倫敦西區版
    然而自1981年於倫敦西區首演,這部音樂劇橫掃7項託尼獎,被翻譯成15種語言,在30多個國家登臺。獲得眾多獎項的同時,《貓》也在不斷打破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的票房紀錄。1996年1月,《貓》以6141場的成績問鼎倫敦西區演出時長最久的音樂劇。1997年到2006年,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貓》始終保持著百老匯歷史上音樂劇演出場次最多的紀錄。
  • 來,見證倫敦西區音樂劇進入杭州城的第一步……
    2020 新年伊始,作為杭州城首屈一指的少兒戲劇教育機構 ——[追馬的星球]為我們帶來了[寒假七日訓練營],引進了純正的倫敦西區音樂劇教育體系,開啟杭州城專業少兒英語音樂劇教學的一派「新」天地。倫敦西區 外教師資即使你從未看過音樂劇,你也一定聽說過這部被稱作「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的《貓》。那你知不知道,《貓》作為歌舞劇首次演出是在1981年5月11號,而地點是倫敦西頭的新倫敦劇院,82年它才被搬上國人更為熟知的音樂劇聖地——美國紐約百老匯。
  • 世界兩大戲劇中心之一倫敦西區的前世今生
    倫敦西區戲劇業集聚發展,它是與紐約百老匯齊肩的世界兩大戲劇中心之一。西區戲劇產業的成功,主要得益於英國政府在文化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西區劇院的集聚效應,以及一整套創新型的現代化運營管理模式,這些都是戲劇藝術產業發展可以借鑑的經驗。
  • 徘徊在倫敦西區的新「魅影」
    論劇院集中度、業界認可度和影響力,全球只有美國紐約的百老匯能夠與倫敦西區比肩。眼下,「脫歐」成了西區劇院經理們無法迴避的問題。它帶來的不確定性猶如幽靈,給西區的熠熠星光蒙上陰影。《環球》雜誌記者/張代蕾(發自倫敦)  在遍布倫敦西區的劇院裡,可能家家都有一個對戲劇念念不忘、徘徊不去的「幽靈」。
  • 倫敦西區延長停業至6月底,吉倫哈爾音樂劇受影響延期
    新京報訊 當地時間5月5日,英國倫敦西區繼此前宣布停業至4月26日後,倫敦戲劇協會公布西區繼續停業至6月28日。但這並不代表倫敦西區6月29日就能開業,戲劇協會的聲明中表示:「重啟的時間將視疫情情況而定,如果繼續延期會及時公布,但不同的劇院會有不同的重新開放時間。」
  • 音樂劇《貓》深圳開演 倫敦西區班底打造最高規格陣容
    十年後,經典音樂劇《貓》終於再次來到深圳。4月6日,該劇在深圳南山文體中心開演。首演當晚,主辦方聚橙網、聚橙音樂劇在深圳南山文體中心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首演禮,以「傑裡科貓」標誌的黑色和金色為主色調,劇院安置了各型各色的貓元素。
  • 「一部持續增長的音樂劇」 《魔法壞女巫》在倫敦西區迎來十周年慶典
    百老匯和西區既是音樂劇的中心,同時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舞臺。能最終在世界音樂劇的中心舞臺上上映的作品,都是「掐尖」的結果。這些上演的劇目在各個環節都可謂要過五關斬六將,唯有少量真正優秀的作品,在這裡能夠堅持數年並且有長期的生命力。
  • 倫敦西區部分劇院受金融危機影響提前結束演出期
    勒緊褲帶度過非常時期的心理預期,使得倫敦西區很多劇院的日子也不好過,部分劇目被迫提前結束演出期。    日前,西區的四家劇院不約而同地宣布了這一決定。上個月剛剛在萬眾矚目中開演的特拉法斯特工作室的新劇,講述了一個搖滾樂團解散長達20年之久後又復出的故事。原本接受直到明年1月3號的訂票,現在由於經濟形勢不景氣,演出將於10月25號終止。
  • 上海資本參與倫敦西區音樂劇製作
    早報訊 從上周開始,英國最大的劇院集團ATG(大使劇院集團)所屬公司排演的音樂劇名劇《紅男綠女》在倫敦Savoy劇院再度上演,這是這部問世半個多世紀的經典音樂劇在相隔10年之後再次重現倫敦西區,而這次演出,卻首次出現了中國投資方的身影。
  • 倫敦西區的黑暗時刻 它可能最先倒下
    其製片人卡梅隆·麥金塔( Cameron Mackintosh)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考慮到新冠疫情對劇院的限制所帶來的財務影響,他決定將無限期停演該劇,這則消息在海內外音樂劇迷中的巨大反響。「音樂劇奇蹟」儘管之前,英媒已經多次提到新冠疫情對倫敦西區歌劇帶來的沉重打擊,但是沒人會想到,第一個倒下的可能是《歌劇魅影》。
  • 《貓》等18部倫敦西區音樂劇在百老匯高清頻道限免播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因百老匯與倫敦西區劇場重新開啟遙遙無期,因此與其相關的線上媒體平臺還將繼續以數字劇院的形式為觀眾服務。當地時間7月13日,百老匯高清頻道(Broadway HD)宣布推出18部經典倫敦西區音樂劇,限時7天供觀眾免費觀看。
  • 倫敦西區免費展演經典音樂劇 30部音樂劇齊亮相
    6月21日、22日,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一場名為「西區現場」的活動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  此項活動旨在展示倫敦西區高水平的音樂劇和影劇院、風味眾多的餐館和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在周末的兩個半天裡,包括《歌劇魅影》、《悲慘世界》、《媽媽咪呀!》
  • 打卡全球W酒店 | 在倫敦西區最閃亮的大樓,嗨到天亮
    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歌劇魅影》。曾有英媒說「如果人這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它應該是《歌劇魅影》。」此後,瘟疫、大火、歷次的戰爭,重重磨難都未阻擋西區的不斷擴建與發展,時至今日,倫敦西區是與紐約百老匯((Broadway)齊名的世界戲劇中心,更是表演藝術的國際舞臺。
  • 倫敦劇院觀眾人數創新高 法媒:熱門音樂劇推動
    《魔法壞女巫》劇照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導法媒稱,倫敦劇院協會27日說,在音樂劇廣受歡迎的推動下,2017年倫敦劇院的觀眾人數創最高紀錄。據法新社2月27日報導,倫敦劇院2017年的觀眾人數增加了5%,超過1500萬,是1986年倫敦劇院協會開始記載觀眾人數以來的最高值。報導稱,音樂劇是遙遙領先的最受歡迎的劇種,觀眾人數增加了8%,超過870萬。
  • 倫敦西區的黑暗時刻,演了35年的《歌劇魅影》可能最先倒下
    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音樂劇,你會選哪一部?最近的英國文娛圈發生了一件大事:演了35年的《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可能將永久退出倫敦西區的舞臺。該音樂劇不僅成為倫敦西區史上公演時間第二長的的「元老」,更榮獲包括七座百老匯東尼獎與三座倫敦勞倫斯奧利佛獎在內的70多座劇場界大獎。截止2019年,該劇在倫敦西區女王劇院(Her Majesty’s Theatre)已經上演高達13629場次,在西區排名第三。而現在,這樣一部堪稱史詩級的藝術作品卻因為新冠疫情,被迫向全球觀眾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