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木材外貿形勢不容樂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木材出口量大幅下降,非洲國家由於原木資源日趨匱乏,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禁止木材出口。
據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2016年一季度,張家港口岸累計進口各類木材97萬立方米,同比增9.4%。
為促進木材貿易,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加強口岸防疫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加大監管力度,通過調研摸底、備案管理等舉措,增加碼頭定點查驗庫場,提升監管有效性。同時,加快推進進口木材檢驗檢疫無紙化,不斷提升通關速度。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還通過提升技術保障能力,依託全國木材鑑定領域專業的重點實驗室,對進口木材實施質量檢測,讓進口商進的放心、消費者買得放心。
非洲木材市場不溫不火:虎斑木低迷震蕩
近段時間,非洲木材市場整體不溫不火,雖然前段時間部分材種價格出現小幅度的上漲,但對其銷量仍然沒有提振作用,市場信心整體較為疲軟。另外,商家表示非洲材的進口周期太長,不可控的因素相對較多,同時利潤整體偏低,導致商家的經營風險較大。
虎斑木低迷震蕩。有業內人士反映,虎斑木主要用於代替斑馬木,然而現階段斑馬木的價格相對低廉,下遊商家更願意採購斑馬木,加之其有出材率較低的缺陷,虎斑木因此「失寵」,行情冷清不堪。目前廣東市場虎斑木長2—4m、厚5cm、A級報價5200—6000元/立方米。
紅玫瑰價格略微回升。據商家反映,作為冷門材種的紅玫瑰近期價格略微有所回升,漲幅大約在200—300元/立方米左右,不過在銷量方面,紅玫瑰依然少人問津,成交量寥寥無幾。目前廣東市場紅玫瑰長2—4m、厚5cm、A級報價5400—6200元/立方米。
非洲木材市場情況和分析
非洲森林大部分為天然林,且以闊葉林佔絕對優勢。經濟價值較高的木材主要有紅木、檀木、花梨木、奧庫梅、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等。近年來,中國進口自非洲的木材逐年增加。根據商務部的統計,2000年中國進口非洲國家的木材貿易額為3.93億美元,2002年和2003年則分別增至4.36億美元和5.28億美元,2006年則達到近7億美元。加彭、赤道幾內亞是非洲木材出口中國最大的兩個國家。兩國出口中國的木材貿易額佔非洲出口中國木材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其他主要的木材出口國還包括喀麥隆、賴比瑞亞、莫三比克、剛果(金)共和國等國。
非洲熱帶雨林資源極其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非洲總面積的21%,為僅次於拉丁美洲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區,西非的加彭、喀麥隆、奈及利亞,中非的剛果金、剛果布,盧安達都是盛產木材的國家。
據非洲木材組織統計,非洲木材儲藏量共達2.5億公頃,其可開採的木材量高達100億立方米,其中的90%集中在非洲木材組織14個成員國內。目前,非洲木材的出口值佔世界熱帶木材貿易總額的比例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2/3下跌到如今的7%。非洲熱帶木材產品的45%以上仍以原木出口(亞洲為不到10%,拉丁美洲則幾乎為0),其餘的55%也多為初加工的鋸、切木材,若將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熱帶木材以出口價值合在一起計算的話,那麼非洲在初加工的木材產品中佔10%到15%,在深加工木材產品中僅佔1%,而在原木出口中則佔近40%。此外,非洲在其初加工的鋸、切木材和貼面用的薄板中,只分別有40%和32%得到進一步的加工,這一比例在亞洲分別為80%和20%,而在拉丁美洲則分別為93%和94%。
由於開採利用率不高,許多木材資源自然消耗掉,十分可惜。按照專家的說法,一個剛果金每年自然消耗的木材量就相當於我國木材的年需求量。一些珍稀的木材如紅木、紫檀、紅檀、桃花心木等都是以稱重論價格。而在非洲,木材行業是以長度論價格,碰到樹的節巴部分,就往後甩一米。而對於中國企業,僅僅是節巴部分,正是用來做家具和工藝品的。
非洲有許多珍貴的木材品種,如桃花芯,光澤良好,具有天然木香,適用於高級家具和地板。非洲格木(非洲菠蘿格)強度高,幹縮小,很耐腐,適用於車船內飾面板、樂器、運動器材。緬茄木耐酸性強,適用於重型建築、港口建設、造船材、化工用桶等。重黃膽木加工性能良好,適用於造船、枕木、碼頭、建築工程用材等,可替代紅鐵木。老紅木具有良好光澤和香氣,屬名貴雕刻用材,可用作豪華高檔家具、雕刻家具、雕琢工藝品等。
非洲木材組織(ATO)
1974年,11個非洲國家為協調原木生產和出口政策,謀求合理的木材市場價格,決定籌建經濟和貿易組織。1975年5月26日,這些國家在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舉行部長級會議,成立了非洲林業經濟和木材貿易組織。1976年5月,在加彭召開和該組織第三次部長級會議上,宣布正式成立非洲木材組織,總部設在加彭首都利伯維爾。宗旨和任務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協調成員國木材生產、出口和銷售方面的政策;保證木材和木材製品的銷售價格;促進成員國間有關林業問題的信息交流,開展有關工業和技術的進步。成員國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金)和剛果(布)、赤道幾內亞、加彭、加納、象牙海岸、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奈及利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聖多美普林西比、安哥拉15國。組織機構為部長級會議和秘書處。自1994年起,非洲木材組織將「促進非洲木材組織成員國貫徹可持續森林管理」作為首要任務。
2006年以來,非洲各木材生產和出口國決心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特別是木材深加工業,以更好地合理開發和保護森林,使經濟與生態齊頭並進。他們指出,各國必須制訂適合本國國情的森林法,制定保護森林資源、發展木材加工業的有關法規及財政稅收鼓勵措施,逐步減少原木的採伐與出口,增大引進外資和工藝以及向私營部門開放的力度,加強林區公路與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現代化與一體化的木材工業,尤其是全力發展木材深加工業,向非洲木材組織《拉各斯行動計劃》所要求的50%的木材加工率的目標努力,以使產品大幅增值,從而促進非洲木材加工產品市場的發展,增強非洲木材工業在 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爭取在世界熱帶木材市場上佔有更多的份額。非洲木材組織執行主席、剛果(布)林業、漁業和水產資源部長亨利·瓊博表示,人類已經跨入21世紀,對於非洲國家來說,如何合理開發和保護森林資源已成為確保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任重而道遠。(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自科技世界網)
新聞連結:
新技術支撐林改後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
非洲土著高科技 手持GPS長矛弓箭
研究表明:地球上約有3萬億棵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