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寒冬傍晚,凱裡法院6樓、7樓的辦公區內,依然熱鬧非凡。
或是在討論案件,
或是在集中學習,
或是在撰寫文書,
自黔東南中院黨組確定將凱裡市法院作為全州法院實戰大練兵的練兵場以來, 他們是第二批由13個基層法院選調到凱裡法院掛職鍛鍊的幹警,含14名優秀員額法官及13名法官助理合計27人。2020年3月17日至今,270多個日日夜夜,與凱裡法院全院幹警一起,譜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法院戰歌。
我從劍河來,那是仰阿莎的故鄉;
我從黎平來,那裡有歌有酒有天堂;
我從施秉來,雲臺山巍巍杉木河潺潺 ;
雷山臺江及天柱,邛水河畔舞陽峽谷
丹寨黃平麻江路,思州古城硯之都
兄弟法院再度聯手,掛職幹警同力協契
他們在這裡風雨同擔
截止目前,他們承辦的民事案件共計9880件,執行案件近兩千件,數字的背後,是宵衣旰食,是夙興夜寐。
吳章義、吳騰英,許學俊常常自嘲自己是「留級生」,因為他們已經在凱裡市法院連續鍛鍊了兩年,調解區,樓道裡,經常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喜歡國學,愛好寫小說的吳章義,大家都叫他「章魚哥」,曾因為當事人向法院出具假證據,作出了2020年來凱裡市法院第一份處罰決定;
梁新宇作為掛職群中年紀最小的員額法官,很愛笑,笑起來彎彎細細的眼睛裡閃著光芒,討論案件時格外老練,總是能很快找到案件突破口;
許學俊法官是從律師行業轉行過來的,屈指可數又難能可貴。許多人問過他:「你從律師行業轉過來,可曾後悔?」靦腆的他常常笑而不答。但實際上他已經回答了,法槌聲聲中,卷宗頁頁裡,他的答案是:從未!
分案時,便是內勤潘旭最繁忙的時候。這個熱愛古風的小姐姐,像一個大管家一樣,與她們的嚴進「庭長」一起,將這個臨時組建的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條。他們組織學習,組織討論、組織會餐,相互嫌棄,卻又惺惺相惜。嚴進「庭長」系岑鞏法院副院長,但是他卻和其他普通法官無異,辦最多的案,操最多的心。
「暮色茫,忙如燕,力微任重安得閒。案未結,人不寐,珍饈美饌食無味。」這是潘旭臨場發揮所作,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或許你還不知道他們是誰,但那些熟悉又忙碌的身影,是否早已在你心裡留下烙印?
來自黎平法院的吳晨法官,愛人在離黎平縣城最遠的鄉鎮工作,且為駐村幹部。來凱裡掛職後,兩個小孩便成了「留守兒童」。因離凱裡路途遙遠,周日早早的就得返回,每周陪孩子的時間不足48小時。法官助理楊楚楚,孩子尚在哺乳期,因此帶著婆婆和幼子來凱裡一起便於照顧。法院有許許多多的這樣年輕的父親母親,他們總說,對父母、愛人、子女,辜負了太多,錯過了太多,但是這條路,必須有人走下去,如果非要有犧牲,捨我其誰?
別期將至,紙短情長,後會有期,願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
現在,讓我們聽你說
來源:凱裡市人民法院
作者:馬倩
原標題:《凱裡市法院的「留級生」?他們留下了什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