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後,故宮乾清宮的丹陛立起了消失了百餘年的「萬壽燈」、「天燈」,讓數百萬的觀眾體驗到明清宮廷過年的盛大景象。今晚,這組故宮「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的重要實景展品——依據故宮博物院檔案藏品研究成果而復原製作的「天燈」和「萬壽燈」即將進行公益拍賣。
萬壽燈
天燈
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後後要使用8000多人力。按《國朝宮史》記載,每年臘月二十四安設天燈、萬壽燈。天燈至次年二月初三撤出,萬壽燈至正月十八撤出。隨著清朝國力逐漸衰弱,道光二十年皇帝下諭,此後天燈和萬壽燈停止豎立。
這組消失了179年的「天燈」、「萬壽燈」於春節前夕在故宮乾清宮前丹陛上下豎立展出,而這組復原展品也被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稱為故宮目前最大體量的一組「文創產品」。據故宮專家介紹,天燈與萬壽燈的復原困難重重。天燈、萬壽燈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相關文物也早已分散各處,無跡可尋。但是通過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不但在文獻中查出來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小樣,以及燈杆原件,並成功將它們復原出來。
其中,萬壽燈主要承擔的是裝飾功能,重點體現的是美好寓意。燈樓即頂部的亭子,在不同的年份有式樣的不同,乾隆朝以前是彩漆六角重簷亭,至遲在嘉慶十三年以後是金罩漆圓形攢尖重簷亭,現在在乾清宮丹陛上與皇極殿丹陛上的萬壽燈座是六面體,正是為與六角形燈樓相呼應;燈樓的內部安裝六扇仙人風扇,即圍繞一個木柱嵌有六扇繪有仙人的扇面,這六扇仙人可以轉動,像走馬燈;燈樓下部有雲託,即刻有雲紋的半圓託;上有八叉蹲龍,龍口內有環,可挑起燈聯;為穩固八叉蹲龍,其下還有弧形的支撐杆,形同戧木,因上面亦有雲紋而稱雲戧;蹲龍上對應有八仙人;燈聯正反兩面均有文字,共十六幅,每聯兩幅對仗非常工麗,歌舞昇平、吉慶祥瑞等內容一一鋪排;為防止燈聯隨風飄動,設有墜風甜瓜式銅鼓,每聯一鼓;為穩固整個燈杆,下面還有四根戧木、四個古銅回回銅墜。
今晚,天燈、萬壽燈和部分宮燈的復原品將在故宮博物院進行公益拍賣。單霽翔表示,此次拍賣所得善款全部用於貧困地區的教育和文化事業。復原品天燈、萬壽燈由故宮博物院下屬企業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資承擔復原製作和搭建工作。為了讓本次公益拍賣活動順利進行,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向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捐贈天燈、萬壽燈,並由故宮基金會完成對天燈、萬壽燈的公益拍賣。
除了拍賣所得全部用於社會公益事業外,單霽翔此前還曾承諾,用於拍賣的「天燈」和「萬壽燈」將只此一套。「明年我們還將複製一套天燈、萬壽燈,屆時故宮兩大工程竣工,我們有了更好的保管和參觀條件,這套新的『天燈』和『萬壽燈』將被紫禁城長久保存,並用於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