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旅遊愛好者的計劃中,東南亞幾乎是每個人的必選項,不管是風情萬種的泰國還是鳥語花香的新加坡,它總是不會讓人感到失望。如今隨著世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斷降低籤證難度,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卻仍有個國家讓遊客們紛紛望而卻步。
問其原因就只有四個字,大家都「怕被炸死」,而這個「高危」的東南亞國家就是柬埔寨。
柬埔寨的吳哥古蹟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蹟」,現存的浮雕石刻和精美佛塔蔚為壯觀,見過的人都會忍不住想要讚美它,而富麗堂皇的金邊王宮是典型的高棉傳統建築,與左側的波列莫羅科特佛塔遙相呼應,是遊客們必去的打卡地之一。充滿歷史韻味的柬埔寨滿足了很多人的幻想,可在它的青山綠水下卻埋著太多可怕的地雷,而這樣的隱患已經持續超過了40年。
眾所周知柬埔寨並非軍事強國,他們自身也不會大量生產地雷,更不會蠢到把它埋在自己的家園中,但在這裡卻永遠不缺排雷的勇士。戰爭給這個國家留下了太多痕跡,總數約1000萬顆的地雷就是最好證明,而據說目前地下還埋著500萬顆尚未拆除。
這些地雷雖然來大小形狀各異,也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它們同樣都會爆炸傷人。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大量存在的地雷令無數耕地陷入無法開墾的窘境,同時它也拖慢了城市的各項基礎建設。
數量驚人的未爆地雷給柬埔寨帶去了太多苦難。據有效數字統計,從1979年到2017年共有超過65000名的地雷受害者,平均每天就有5個人莫名受害,而這些人大多都是生活在鄉下的窮苦百姓,他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正在田裡幹活,有些可能是不小心誤入雷場。
凡是踩中地雷的人,很多都是當場不治身亡,幸運點的或許只要截肢……為了警示人們提高防雷意識,柬埔寨還建立了「地雷博物館」,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地雷的危害。
為了順利進行排雷工作,柬埔寨在戰後相繼成立了很多職能部門,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大地區,每天都在進行著繁瑣而又危險的搜索工作。
綿亙泰國和柬埔寨邊境的K5雷場是個彈藥密集的高危區域,這裡本不應該有人居住,但隨著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窮人們不得不離開城市搬到雷區邊緣安家。當地有很多居民為了賺錢主動申請成為掃雷人員,在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的後便開始行走於生死之間。
雷區裡的地雷種類很多,但柬埔寨掃雷人員的探測方式卻很少,一般就是使用金屬探測器和掃雷車,如今還增加了訓練動物來幫助搜索。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柬埔寨不使用先進的無人掃雷設備呢?簡單一句話就是既沒錢也沒技術,工業科技能力達不到自產條件,從國外購買又太昂貴。要知道光是每年的掃雷費用,柬埔寨就得多花數千萬美元,這其中有很多還是依靠國際援助得來的。
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因為地雷的大量存在,遊客們唯恐避之不及,投資者們也擔心血本無歸。相比旅遊業發達的泰國來說,柬埔寨的各項基礎建設以及服務質量確實遠遠不及,而這樣的差距並非短時間就能趕上。
大家知道清理一公頃土地能有多少報酬嗎?在班迭曼奇省價格是90美元,而在西部的馬德望地區,僱傭掃雷的價格也不過250美元。對很多人而言,這樣的報酬甚至不夠出入星級酒店,但在柬埔寨這就是窮人給自己的生命標價。
截止目前柬埔寨所剩餘的雷區面積大約還有2000平方公裡,雖然他們決心要在2030年以前把這些地雷都清掃乾淨,但不知道的是在未來的十年裡,又會有多少人不幸踩雷呢?
如果換做是你,又是否願意到這樣的國家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