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銀元真的很少見很珍貴,能認全算你贏!

2021-01-08 古泉說

晚清民國時期,政局混亂,政客們輪番粉墨登場,共同上演了一場波譎雲詭的時代大戲。在這一動蕩不安的歷史時期,無論是慈禧執掌的大清王朝,還是輪流執政的北洋政府,或者是北伐勝利後急於試製新國幣的國民政府,都曾經鑄造機制銀幣,其品種之多樣、工藝之精湛,令人讚嘆,不少經典之作代表了當時中國近代機制幣鑄造的最高水平。近年來,市場行情居高不下,在各大拍場上均有不俗表現,屢創天價。小編今天特選一些極為少見的銀元精品,分享藏家。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北伐勝利紀念貳毫銀幣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北伐勝利紀念貳毫銀幣一枚,Y-384/LM-846,福建省鑄幣,鑄額無多,鑄工精美;銀幣原始包漿,品相極佳,PCGS MS65,目前為該公司評級紀錄第二名,第一名分數是MS66且僅一枚

1916年湖南洪憲元年開國紀念中華銀幣壹角

1916年湖南洪憲元年開國紀念中華銀幣壹角一枚,Y-762/LM-857,系袁世凱稱帝時長沙造幣廠鑄造,後因袁世凱帝制廢除而全數收回熔毀,存世極為稀少;拍品鑄模深峻,全龍鱗滿打,原始包漿,品種與品相均屬難得,PCGS MS64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東路入閩紀念貳毫銀幣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東路入閩紀念貳毫銀幣一枚,1927年福建漳州鑄幣,為紀念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入福建而鑄行,鑄額甚少,拍品原味均勻包漿,製作精整,品相甚佳者存世少見,珍貴,徵集自海外資深收藏家,完全未使用品

民國三十七年蔣介石像伍角銀幣

民國三十七年蔣介石像伍角銀幣一枚,K-698/LM-122,上海中央造幣廠試鑄,未發行,存世稀少;拍品雕刻精美,原鑄銀光,品相頗佳,資深錢幣專家陳吉茂藏品,NGC-ACAB MS61

1948年,通貨膨脹難以遏制,法幣急劇貶值,國民政府為挽救財政危機,決定廢棄法幣,改發金圓券。該計劃提出,除了印發紙幣外,同時還應鑄造伍角銀幣、壹分銅幣及另外三種鎳輔幣。之後的一個半月內,伍角銀輔幣即完成模具並投入生產,預定於1949年11月1日發行。可是,彼時金圓券貶值更甚,伍角銀輔幣已不能按面值投入流通,所製成的八萬餘枚錢幣未及出廠即遭銷毀,存世只有少量銀幣及若干銅樣。

1867年香港紋銀壹兩銀元

1867年香港紋銀壹兩銀元,錢幣正面刻維多利亞女王頭像,背書中文「紋銀壹兩」,英文「壹兩 香港」圍繞四周,年份「1867」置於下放,「銀」字下有986三個數字,係指含銀純度,「紋」字下亦有TRIAL之英文小字,高邊郭,鏡面精鑄,壓鑄深峻,立體感強,字口及齒邊鋒利,鑄造精良;幣面呈均勻黑漆包漿,銀光潤澤豔麗,品相完美,此幣為香港銀幣中之大珍品,存世僅見四枚,向為藏家珍視,極為珍罕,由NGC打盒評定為PF50,極美品至近未使用,極難得

1858年中外通寶一錢銀幣樣幣

1858年中外通寶一錢銀幣樣幣一枚,LM-598,香港造幣廠試鑄,鏡面版底精鑄,鑄工精美,埃及法魯克(Farouk)國王舊藏,目前所知,存世僅四至五枚,中國近代機制幣之珍罕品,PCGS SP62+,目前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此一枚

民國時期袁世凱帝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背龍圖銀幣

民國時期袁世凱帝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背龍圖銀幣一枚,K-B103,圖案美觀,鑄造精美,通體呈均勻淺灰色包漿,狀態頂級,PCGS MS63,目前獲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此一枚

1907年雲南省造光緒像雙面英文一盧比銀幣

1907年雲南省造光緒像雙面英文一盧比銀幣一枚,LM-427,此幣風格與1903年四川省造一盧比銀幣類似,光緒像面左,兩旁加「YUN-NAN PROVINCE」(雲南省),背面為「SILVER COIN」(銀幣),俗稱「雲南盧比」,未發正式行,極稀見,NGC-ACAB AU53

由於西藏地區大量流通印度盧比,而西藏未設局鑄造銀幣,比鄰西藏的四川省恐利益外流,奏請開鑄仿印度盧比銀幣予以抵制。而四川盧比在雲南滇西的中甸、麗江一帶均有流通,由此推測,此枚應為雲南仿製四川盧比設計鑄造,但最終並未鑄行,存世極為罕見。

相關焦點

  • 這些老銀元真的很少見很珍貴,能認全算你贏!
    小編今天特選一些極為少見的銀元精品,分享藏家。,後因袁世凱帝制廢除而全數收回熔毀,存世極為稀少;拍品鑄模深峻,全龍鱗滿打,原始包漿,品種與品相均屬難得,PCGS MS64民國十六年革命軍東路入閩紀念貳毫銀幣民國十六年革命軍東路入閩紀念貳毫銀幣一枚,1927年福建漳州鑄幣,為紀念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入福建而鑄行,鑄額甚少,拍品原味均勻包漿,製作精整,品相甚佳者存世少見,珍貴
  • 2019珍貴版本老銀元一覽,也許你一枚也沒見過!
    銀元俗稱「大洋」、「洋錢」或「花邊錢」。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明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銀元流入中國。光緒十六年(1890年)清廷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
  • 2019珍貴版本老銀元一覽,也許你一枚也沒見過!
    銀元俗稱「大洋」、「洋錢」或「花邊錢」。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明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銀元流入中國。光緒十六年(1890年)清廷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
  • 龍洋銀元一年漲50% 教你四招辨識老銀元真假
    不過,在重慶銀元鋪子,「二掌柜」老李認為該幣有碰傷,但應為真品。最後,記者找到重慶市收藏協會副會長、知名錢幣專家劉瑀。劉瑀仔細鑑定後指出,這是普通曲須龍銀幣真品,理由是模版清晰、潤白柔和,雖磨損較嚴重,有敲打痕跡,但恰恰是這些磨損和敲打,證明不是真銀假幣。
  • 銀元探秘「老包漿和氧化彩的區分!
    之前我們也講過銀幣包漿的主要成份是硫化銀,且隨著時間的變遷,越來越厚,並產生大致是由淺到深的顏色最後全黑。這個論點我暫且把它叫定理一,以後文章全部的理論全部來自於這個定理。小編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有很多朋友總把老包漿和氧化彩包漿混為一談,其實他們之間還是有區分的,我們來說說老包漿幣和氧化彩幣的區分。
  • 2019孫中山帆船銀元珍貴版本一覽
    1933年3月,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頒布了《廢兩改元令》和《銀本位鑄造條例》,決定結束各省分鑄銀元的局面,將銀幣的鑄造權收歸於設在上海的中央造幣廠,並決定先從上海實施廢兩改元,規定從當年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項的收付,須一律改用銀幣,不得再用銀兩交易。同年,一種新式的銀幣——「船洋」開始在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
  • 這些老司機是這樣從包漿形成來辨別銀元真偽的!去看看
    它兼具收藏價值與審美價值,那些有精美包漿的銀元更是能因此而身價倍增。不過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討論的是另一個方向的話題,那就是如何利用銀元的包漿來鑑別銀元真偽。我們將通過介紹幾種常見的包漿來講述。這些銀元由於常年沒有人把玩,所以它們的包漿得以自由自在的生長,沒有磨損的痕跡。同時由於存放條件上的差異,這種包漿通常可以形成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顏色,非常絢麗多彩,非常好看。這類銀元被藏家們暱稱為「老味道」,或者是「彩光」,在最近幾年非常的受歡迎。
  • 銀元收藏的冷門---外國老銀元
    近幾年,國內的老銀元市場蒸蒸日上,一片大好繁榮的景象,加上今年的疫情影響,金銀價格上漲,雖然近期金銀價格下調,老銀元的價格回調並不是很明顯,除了大路貨,一些評級幣和老精稀,價格不跌反漲,老銀元的收藏和投資真是正當時,但是也僅僅指的是中國的銀元系列,包括晚清的龍洋、大清銀幣,民國的四川、袁大頭
  • 老銀元的最新價格表
    經常古玩收藏後臺,有不少粉絲和藏友,諮詢各類銀元價格,為了回饋各位粉絲,了解學習銀元市場行情!希望給各位粉絲帶來幫助。 這次為大家整理了老銀元的價格,咱們廢話少說,下拉直接看價格。
  • 軍閥地方官版老銀元收藏潛力大
    一些稀少品種,價格漲幅更是達到了幾千倍,甚至上萬倍的驚人程度,由此可見早些年收藏銀元,真的是一本萬利啊!那麼銀元還會持續上漲嗎?想要了解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民間存有多少銀元?究竟哪些品種的老銀幣比較稀缺呢?據《北洋政府時期銀元鑄毀數目表》,至1928年各廠已鑄銀元袁大頭約為10.7億元,加上沒有銷毀的清末銀元數,約有13億枚。北伐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開始回收袁大頭而發行孫小頭,1935年約收回了3億枚袁大頭,至1948年,國內尚存5.5億枚老銀元。
  • 2020年,老銀元行情再創新高
    2020年8月底,繼北京嘉德、誠軒拍賣結束後,老銀元的價格持續上漲!就連通貨大頭都突破了千元大關。▲袁世凱像三年銀元其中,珍貴的銀幣上漲更為明顯,不少收藏愛好者更是以擁有一枚珍稀銀幣而自豪。那麼,咱們所說的這些老銀元指的是什麼?老銀元的種類老銀元一般可分為四類:晚清時期的銀幣、北洋軍閥時期的銀幣、民國時期的銀幣和中華蘇維埃時期的銀幣。
  • 杜月笙最高時家產有3000萬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算完嚇人
    杜月笙最高時家產有3000萬銀元,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算完嚇人杜月笙是一隻從茅草屋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他4歲前父母就去世了,14歲開始流浪上海,在水果攤上當學徒,不過杜月笙腦子很靈活,總能想出賺錢的辦法。
  • 老銀元最新報價參考!行情穩健
    一 老銀元市場行情穩健 老銀元的市場價格就比較堅挺了,整體行情相當穩健。 當然,品相不同的老銀元行情也存在很大差異。普品的市場行情整體波動不大,極美品的市場行情卻像坐火箭一樣蹭蹭直漲!
  • 老銀元最新參考價!
    ▲光緒造幣總廠七錢二分 五彩包漿更受歡迎 五彩,是指老銀元的包漿呈現五彩多色銀元年代久遠,發生氧化反應後,會有「硫化銀」附著在銀元上,由於附著厚度不同,會呈現出黃、金、紅、藍、黑等顏色。
  • 這些老物件有的很值錢,能值10多萬,不要輕易出手
    每千家庭都有一些有年頭的老物件,有的價值高,有的價值低,但每一件背後都有故事。(文中價格僅供參考)。老人作為親歷者,看到老物件,會給他們帶來滿滿的回憶。年輕人看到老物件,除了好奇心外,還有一種傳承下去的責任心。
  • 大娘拿三枚銀元求鑑定,專家看後手哆嗦稱:這是真的光緒龍洋幣!
    通過收藏不僅能了解久遠的古代文化,最重要的是收藏品的升值空間很大,幾天買的說不定過幾天就翻倍了,能大賺一筆。更多人是為了享受找到寶貝的過程,這十分考驗眼力和學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看走眼。現在電視上也出現了很多鑑寶類的節目,讓大家可以學習到古玩鑑別的知識,跟可以讓民間的奇珍異寶展現給觀眾一飽眼福,很多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有一期節目,一位五六十歲的大娘,拿了三枚銀元,到現場請求鑑定。
  • 機制老銀元的起源和製作工藝(老銀元生產工藝)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日益豐盛,盛世收藏不斷的在擴容,而老銀元收藏的價格年年攀升,吸引了許多收藏投資者的加入,那麼大家對老銀元的生產工藝了解多少呢?一、首先要明確一個認識,機制老銀元的幣面和邊齒是一次衝壓成型而成,對於早期的一些說法:幣面和邊齒是分開二次製作完成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這也是現在銀元仿製幣很難達到真幣的原因。
  • 「珍貴的「上井造幣廠」戳記銀元!」
    1998年12月,在原址上按原貌修復這個紅軍造幣廠時,還出土有當年造幣時使用過的工具、原料以及銀元等大量原物,是研究紅軍造幣廠的珍貴資料。每天只能鑄數十枚銀元,受條件所限,鑄工較粗糙,稱「土版銀元」。毛澤東十分關心造幣廠的生產,一再強調要保證銀元的成色,且重量不能少於七錢二分。為了表示工農蘇維埃政權鑄造的銀元區別於市面上流通的其他銀元,造幣廠在自己鑄好的和收繳的銀元上打上「工」字戳記,所以又稱井岡山「工」字銀元,在根據地內流通。
  • 錦州這些「老地方」你能認出來嗎
    這些年來, 錦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巨變。 前兩天無意中翻到了幾張老照片, 才發現很多「老地方」 已經認不出原來的樣子, 有些只能在照片裡見到了~
  • 老銀元的鑑定
    老銀元的鑑定,不用說那麼多,主要看幾點.看銀元的顏色看銀元的字體看銀元的邊齒記住以上幾點,多上手多體驗,多總結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方法,你自然就會學會鑑定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