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時期,政局混亂,政客們輪番粉墨登場,共同上演了一場波譎雲詭的時代大戲。在這一動蕩不安的歷史時期,無論是慈禧執掌的大清王朝,還是輪流執政的北洋政府,或者是北伐勝利後急於試製新國幣的國民政府,都曾經鑄造機制銀幣,其品種之多樣、工藝之精湛,令人讚嘆,不少經典之作代表了當時中國近代機制幣鑄造的最高水平。近年來,市場行情居高不下,在各大拍場上均有不俗表現,屢創天價。小編今天特選一些極為少見的銀元精品,分享藏家。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北伐勝利紀念貳毫銀幣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北伐勝利紀念貳毫銀幣一枚,Y-384/LM-846,福建省鑄幣,鑄額無多,鑄工精美;銀幣原始包漿,品相極佳,PCGS MS65,目前為該公司評級紀錄第二名,第一名分數是MS66且僅一枚
1916年湖南洪憲元年開國紀念中華銀幣壹角
1916年湖南洪憲元年開國紀念中華銀幣壹角一枚,Y-762/LM-857,系袁世凱稱帝時長沙造幣廠鑄造,後因袁世凱帝制廢除而全數收回熔毀,存世極為稀少;拍品鑄模深峻,全龍鱗滿打,原始包漿,品種與品相均屬難得,PCGS MS64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東路入閩紀念貳毫銀幣
民國十六年革命軍東路入閩紀念貳毫銀幣一枚,1927年福建漳州鑄幣,為紀念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入福建而鑄行,鑄額甚少,拍品原味均勻包漿,製作精整,品相甚佳者存世少見,珍貴,徵集自海外資深收藏家,完全未使用品
民國三十七年蔣介石像伍角銀幣
民國三十七年蔣介石像伍角銀幣一枚,K-698/LM-122,上海中央造幣廠試鑄,未發行,存世稀少;拍品雕刻精美,原鑄銀光,品相頗佳,資深錢幣專家陳吉茂藏品,NGC-ACAB MS61
1948年,通貨膨脹難以遏制,法幣急劇貶值,國民政府為挽救財政危機,決定廢棄法幣,改發金圓券。該計劃提出,除了印發紙幣外,同時還應鑄造伍角銀幣、壹分銅幣及另外三種鎳輔幣。之後的一個半月內,伍角銀輔幣即完成模具並投入生產,預定於1949年11月1日發行。可是,彼時金圓券貶值更甚,伍角銀輔幣已不能按面值投入流通,所製成的八萬餘枚錢幣未及出廠即遭銷毀,存世只有少量銀幣及若干銅樣。
1867年香港紋銀壹兩銀元
1867年香港紋銀壹兩銀元,錢幣正面刻維多利亞女王頭像,背書中文「紋銀壹兩」,英文「壹兩 香港」圍繞四周,年份「1867」置於下放,「銀」字下有986三個數字,係指含銀純度,「紋」字下亦有TRIAL之英文小字,高邊郭,鏡面精鑄,壓鑄深峻,立體感強,字口及齒邊鋒利,鑄造精良;幣面呈均勻黑漆包漿,銀光潤澤豔麗,品相完美,此幣為香港銀幣中之大珍品,存世僅見四枚,向為藏家珍視,極為珍罕,由NGC打盒評定為PF50,極美品至近未使用,極難得
1858年中外通寶一錢銀幣樣幣
1858年中外通寶一錢銀幣樣幣一枚,LM-598,香港造幣廠試鑄,鏡面版底精鑄,鑄工精美,埃及法魯克(Farouk)國王舊藏,目前所知,存世僅四至五枚,中國近代機制幣之珍罕品,PCGS SP62+,目前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此一枚
民國時期袁世凱帝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背龍圖銀幣
民國時期袁世凱帝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背龍圖銀幣一枚,K-B103,圖案美觀,鑄造精美,通體呈均勻淺灰色包漿,狀態頂級,PCGS MS63,目前獲該公司評級入盒者僅此一枚
1907年雲南省造光緒像雙面英文一盧比銀幣
1907年雲南省造光緒像雙面英文一盧比銀幣一枚,LM-427,此幣風格與1903年四川省造一盧比銀幣類似,光緒像面左,兩旁加「YUN-NAN PROVINCE」(雲南省),背面為「SILVER COIN」(銀幣),俗稱「雲南盧比」,未發正式行,極稀見,NGC-ACAB AU53
由於西藏地區大量流通印度盧比,而西藏未設局鑄造銀幣,比鄰西藏的四川省恐利益外流,奏請開鑄仿印度盧比銀幣予以抵制。而四川盧比在雲南滇西的中甸、麗江一帶均有流通,由此推測,此枚應為雲南仿製四川盧比設計鑄造,但最終並未鑄行,存世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