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中胤禛整日吟詩作對,反因這個成為他繼位的最大砝碼

2020-12-14 都察院左使

1662年康熙即位,在他的統治下清朝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富庶的國家。這樣一位開創盛世的明君,他的兒子們也都是能文能武,治國安邦之才。康熙一生有24個兒子,正因為康熙兒子太多,又都非常優秀,在立儲問題上才會出現「九子奪嫡」的場面,對於最後是不被眾人看好的四阿哥,胤禛即位的原因一直是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胤禛為何能力壓群雄,成為最後的贏家。

自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廢後,眾多皇子覬覦皇位,正式開始了九子奪嫡的場面,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故,胤禛繼承皇位,九子奪嫡才落下帷幕。這期間經歷了近14年,我們以1712年皇太子胤礽二度被廢作為時間節點,將九子奪嫡的時間分為兩段來分析。在胤礽二度被廢之前胤禛還只是雍親王,這時的胤禛喜好遊山玩水,吟詩作賦,未正式加入奪嫡。而在康熙晚年挑選繼承人時,胤禛這段遊山玩水的生活反倒是成了他自己的加分項!

胤禛在這段遊山玩水的生活中創作了大量詩作,之後還被整理收錄成冊,也就是《雍邸集》。「夢想回思憶最真,那堪夢短難常親」「春惹遊蜂窺幾席,濃燻舞蝶傍簾櫳」這時的胤禛只是一個寄情山水、失意不得志的王爺。胤禛從小遠離生母寄養在皇后佟佳氏身邊,這使胤禛年少老成、生性多疑。康熙曾言胤禛「為人輕率,喜怒無常」,不被父皇喜愛的胤禛,自然沒有資格加入奪嫡大戰中。而當時二阿哥為嫡長子身份高貴,大阿哥負有軍功,八阿哥溫潤寬厚頗受朝中大臣的支持,勢頭均是一片大好。胤禛只能是消了奪嫡的心思,繼續做懶散王爺。但在1708年發生的幾件事讓胤禛有了登上政治舞臺的機會

1708年康熙帶皇子遊巡塞外,大阿哥胤禔向康熙控訴皇太子胤礽截留蒙古貢品、縱容內務府總管大臣勒索手下,等諸多越位之事,康熙因此暴怒,認為胤礽代俎越庖行皇帝之事,遂下令廢除其皇太子位。而胤禔多年來受胤礽壓制,見胤礽被廢便上書直言應該處死胤礽,康熙暴怒尚且不願傷害胤礽,而胤禔卻對手足兄弟如此殘忍,這使康熙對大阿哥非常厭惡。

1708年冬天康熙夢見胤礽生母仁孝皇后,想起和皇后往日種種,對胤礽心生憐愛固有復立之意。康熙在朝堂上詢問眾大臣,立儲選擇何人合適,康熙本以為大臣們會通曉自己心意復立太子。沒想到佟國維等人紛紛推舉八阿哥胤禩。康熙沒想到溫潤的胤禩在朝中結黨範圍竟如此之大,一時間對胤禩心生顧慮。自古皇帝均多疑,尤其是在立儲問題尚不明確時,八阿哥大肆結黨頗有幾分威脅康熙統治的意思。加上之後的「斃鷹事件」八阿哥徹底奪嫡無望。反倒是胤禛因為遠離朝政中心,未有結黨行為,讓康熙對這個兒子重新重視起來。

1712年皇太子胤礽二度被廢,胤禛正式踏上了政治舞臺,開始了奪嫡之路。雖然大阿哥、二阿哥、八阿哥退出了奪嫡中心,但仍有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風頭正勁。三阿哥性格儒雅文採卓然,和朝中眾多文人交好。十四阿哥軍功赫赫,封大將軍王。那麼三人之中為何是最不出彩的胤禛即位呢?這和康熙末年的國情有很大關係

康熙時期,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平定準噶爾叛亂、擊退沙皇侵略,在顯赫戰功的背後是國庫的大幅度空虛,而且清朝末年吏治混亂,官員貪腐情況頻繁發生,而稅法的不健全更使百姓的生活難以安樂。這時的清朝需要的是一個能夠主持改革,擁有鐵血手腕的皇帝。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雖各有所長,但在政治能力上與胤禛相差較遠。這也是康熙最後能選擇胤禛即位的重要原因。胤禛即位後確實沒有辜負康熙所託,嚴查戶部虧空,降低火耗率,實行攤丁入畝,真正讓清朝走向盛世。

相關焦點

  • 九子奪嫡中,為何八爺黨和十四爺黨都鬥不過雍正?你看他身邊有啥
    康熙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不過後宮嬪妃也是非常的多,皇子數更是不少,所以在他晚年爆發了一場九子奪嫡的事件。九子奪嫡,顧名思義,九位皇子參加這場皇位的爭奪戰,分別是大阿哥、二阿哥(原太子),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 《雍正王朝》中老十七胤禮為什麼要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
    下面先從小說和電視劇中為你講解十七阿哥胤禮為什麼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而歷史上的十七阿哥胤禮則並非如此,再從歷史上給你說說胤禮在九子奪嫡中與雍正的關係。小說和電視劇中胤禮與雍正的關係在電視劇中康熙臨終前傳位,有兩位皇子挑明了四爺黨的身份,一位是十六阿哥胤祿,另一位是最小的二十四阿哥胤秘。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九子奪嫡:十四阿哥胤禵,為何不支持親哥哥胤禛奪嫡?問問他姨夫
    這種政治默契隨著太子被廢而立刻被打破,清朝歷史上為時最長、手段作為血腥殘忍的皇位爭奪事件——「九子奪嫡」,由此徹底展開。「九子奪嫡」乃係康熙皇帝九位皇子,組成的五大皇子勢力集團之間的皇位爭奪事件。「九子奪嫡」人物圖志可在九位皇子相互串聯,各自成黨的過程中,有一個情況比較特殊,也著實令人費解,那就是原本為和皇四子胤禛為一母同胞的皇十四子胤禵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大家都知道,九子奪嫡的最終結果是四皇子愛新覺羅·胤禛奪得儲位,於公元1723年登基,史稱雍正帝。雖然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但是在康熙晚期九子奪嫡的景象到底有多慘烈卻不得不令人遐想,期間一些參與奪嫡之人他們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終結局如何,也是我們所好奇的。
  • 九子奪嫡中最有錢的九阿哥,晚年卻被9條鐵鏈鎖身慘死,下場最慘
    說起九子奪嫡,我們知道是康熙晚年最重要的爭儲事件。這九個參與奪嫡的皇子各個身懷絕技,能力很強。我們今天看的是最有錢的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他雖然最有錢,下場也是最慘。晚年被9條鐵鏈鎖身慘死。胤禟雖然是九子奪嫡的成員之一,不過他自己對王位卻並沒有感覺。他只不過是支持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禟自從小非常聰明,喜歡讀書,後來更是因善於經常變得非常富有。在所有的皇子中,胤禟是最有錢的。可以說只要他支持哪個皇子,哪個皇子的活動經費這方面就不用擔心了。說白了胤禟就成了贊助商了。其實,胤禟不僅是贊助商,本身的實力也非常強大。
  • 為什麼有人說,九子奪嫡過程中,胤禩才是最陰險的?
    我們先來說說影視劇中的參與九子奪嫡這些阿哥在影視劇中的形象,以電視劇步步驚心和雍正王朝為例,先來說一下步步驚心,步步驚心中在描述九子奪嫡的時候,主要還是描述了八爺黨與四爺黨的較量,對於其他皇子描述的不多。
  • 雍正即位後,八阿哥九阿哥皆下場悽慘,九子奪嫡中唯有他大富大貴
    那便是康熙朝時,圍繞皇儲之位而進行的九子奪嫡,以及雍正朝的後續...九子奪嫡,即為九子,除雍正之外,還有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這可不是錯別字),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 他是桐城學派創始人,九子奪嫡時他進言三個字,成就了康乾盛世
    說起九子奪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指清朝康熙後期,兒子們為爭奪皇位而互相鬥爭的歷史事件。當時參與九子奪嫡的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 康熙朝九子奪嫡中,四阿哥當上皇帝,那其他人的結局呢?
    所謂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 在慘烈的九子奪嫡過後 各個皇子的下場分別是什麼樣的?
    九子奪嫡結束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當時,康熙病故於暢春園,而當時十四阿哥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隆科多宣布四阿哥繼承皇位,是為雍正,自此之後九子奪嫡就算正式結束了,那麼在此之前的皇子,或者在此之後失敗的皇子,他們的下場又是怎麼樣的呢。
  • 「九子奪嫡」中眾皇子與朝臣之間的關係,胤禛為何登基成為皇帝?
    康熙皇帝一生共有35個兒子,最終長大成人的有24個,這些皇子有九位皇子有著繼承皇位,從而君臨天下的野心,他們彼此之間拉幫結派,並且私下各自獲得了朝中一些大臣們的支持,歷史上稱為「九子奪嫡」。從下面的示意圖中可以看出九位皇子與朝臣之間的聯盟關係。一.大阿哥胤禔一派,主要人物為納蘭明珠。
  • 2009年康熙遺詔展出:九子奪嫡疑雲已解,雍正繼位合法性被確認
    康熙八歲繼位,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智鬥鰲拜,廓清朝政;收復臺灣,實現中國大地的大一統;剿滅蒙古霸主噶爾丹,一舉掃除邊境之患。康熙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大力發展經濟,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九子奪嫡中,最後的贏家是雍正?此人才是真正的大贏家,名字耳熟
    最明顯的就是皇位爭奪,在清朝時期九子奪嫡就是為了皇位而引發的血戰。但現在人們一提到九子奪嫡,很多人都會想到九子奪嫡中能夠笑到最後的人其實是雍正皇帝。其實人們忘了還有愛新覺羅·胤裪,他是清康熙皇帝的第21個孩子,序齒為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裪出生於1686年,人們都叫他十二爺。
  • 九子奪嫡中,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皇位,當個王爺不好嗎?
    清朝時期康熙末年,就出現了「九子奪嫡」的事件。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不突然,任何人都對於至高無上的皇位都心有所想,身為皇子的他們也自然不例外。但是爭奪畢竟會傷和氣,那這九個兒子就不能去做閒散的王爺,非要去爭這個皇位嗎?公元1662年,年僅八歲的康熙登基,六年後親政。在位勤勤懇懇,有著許多功績,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記載的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皇帝。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大家都知道,九子奪嫡的最終結果是四皇子愛新覺羅·胤禛奪得儲位,於公元1723年登基,史稱雍正帝。雖然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但是在康熙晚期九子奪嫡的景象到底有多慘烈卻不得不令人遐想,期間一些參與奪嫡之人他們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終結局如何,也是我們所好奇的。
  • 乾隆即位後,他是怎麼對待曾經被雍正圈禁的叔伯的?
    但所謂「不作不死」,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胤禔因被高發魘咒太子胤礽,窺伺儲君之位,被康熙削爵囚禁。 雍正即位後對胤禔的囚禁並沒有解除,而是派人囚禁更加嚴厲,最終胤禔死於雍正十二年。胤禔後半生都是生活在囚禁當中。
  • 九子奪嫡中最有錢的九阿哥,晚年卻被9條鐵鏈鎖身慘死,下場最慘
    說起九子奪嫡,我們知道是康熙晚年最重要的爭儲事件。這九個參與奪嫡的皇子各個身懷絕技,能力很強。我們今天看的是最有錢的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他雖然最有錢,下場也是最慘。晚年被9條鐵鏈鎖身慘死。胤禟雖然是九子奪嫡的成員之一,不過他自己對王位卻並沒有感覺。他只不過是支持其他皇子爭奪皇位。禟自從小非常聰明,喜歡讀書,後來更是因善於經常變得非常富有。在所有的皇子中,胤禟是最有錢的。可以說只要他支持哪個皇子,哪個皇子的活動經費這方面就不用擔心了。說白了胤禟就成了贊助商了。其實,胤禟不僅是贊助商,本身的實力也非常強大。
  • 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是清初最慘烈的一次事件,最終以四阿哥胤禛獲得勝利為結局。而胤禛曾經的對手們,大多被流放處死,只有個別的存活下來。而康熙有一位兒子,卻在儲君之位面前,選擇淡然處之,最終長壽七十八歲。
  • 雍正即位後,八阿哥九阿哥皆下場悽慘,九子奪嫡中唯有他大富大貴
    那便是康熙朝時,圍繞皇儲之位而進行的九子奪嫡,以及雍正朝的後續...九子奪嫡,即為九子,除雍正之外,還有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這可不是錯別字),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