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家私人保安公司的成員持槍站在房屋頂上。受僱於美國國務院的「黑水」保安公司涉嫌射殺伊平民事件曝光後,美國國防部18日表示將調查該部在伊拉克僱用私人保安的情況。 新華社/法新 如果有人說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大街上,不但要注意路邊炸彈,還要防備美國的私人保安公司,這決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個令人極為不安的事實。自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在伊拉克的私人保安公司的僱員濫殺無辜的事件屢見不鮮。美國黑水公司保安今年9月16日在巴格達射殺11名伊拉克平民的事件,只不過是被曝光出來的比較典型的事件而已。
「黑水」公司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末,在短短的十年內從只有幾個人的小保安公司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保安公司,每年收益高達約1200萬美元。而令人驚悚的是,這個保安公司的僱員有很多都是素質很差的人。據美國國會公布的一份的調查報告,「黑水」保安公司在過去3年內僱用了122名有違法亂紀前科的人員在伊拉克當保安,佔其在伊僱用保安人數的七分之一。自2005年以來,該公司人員在伊拉克捲入195起槍擊事件,而過度使用武力的事件多達160多起,約佔84%。
在「9.16」血案發生前,美國當局對美國私人保安公司在伊拉克濫殺無辜的行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該案的曝光激起國際社會的公憤後,美方才公開承認黑水保安公司「反應過度」,並為平息事態,開始做出要將黑水事件納入司法程序的姿態。9月23日,美國國防部派遣一個5人小組前往伊拉克展開實地調查;10月1日,聯邦調查局宣布,向伊派遣一支小分隊,協助調查「黑水」保安公司人員是否負有刑事責任;10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的一項法案,允許美國法庭對美國保安公司和其他承包商提起訴訟;10月5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對在伊外交人員保安工作進行全面調整和完善。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當局的這些舉措表明,它顯然還不打算放棄已有的治外法權。
分析人士還指出,「黑水」事件只不過是在伊的保安人員草菅人命的「冰山」之一角,它也是美國奉行霸權主義的一個縮影。美國佔領伊拉克後,佔領當局從法律制度設計上就將美國利益以及美國國內法凌駕於伊拉克主權之上。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佔領當局起草的17號令中包含了外國保安公司在伊享有豁免權的規定;而美國於2000年實施的《軍事治外法權權限法》懲治的對象局限於國防部僱用的保安公司和其他軍事服務企業,包括「黑水」公司等受僱於國務院和其他美國機構的相當一部分私人保安,都享有實際上的豁免權。而正是由於這種縱容,象黑水公司這樣受僱於美國國務院的私人保安公司才敢於肆意妄為,草菅人命。
此外,美國佔領當局對在伊工作的美國私人保安公司監管不力,主觀上存在放縱。《新聞周刊》專欄作家麥可?赫什指出,美國對伊軍事行動有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就是先假定伊拉克人都是恐怖分子,因此要「先發制人」,先抓或先殺了再說。在這種強權心態和霸權邏輯的指導下,美私人保安公司的受僱人員不恣意妄為才怪哩。所以,黑水事件的幕後真兇不是別人,恰恰就是美國政府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