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鄭州惠濟區英才街上想找公廁難? 有市民在人行道邊解決內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核心提示
公廁雖小,卻是事關群眾「拉撒」的民生大事。
連日來,多名市民反映,今年,鄭州像二七區、金水區等都行動積極,加快建設公廁。如在人口密集的花園路主幹道上,原來由極少的兩三個公廁變為現在多個,而且新建成的已投入使用,而新的還在加緊建設當中。但也有人口密集的路段如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上,需求大,公廁卻極少。
那麼,市民反映是否屬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隨機進行了實地走訪。
市民:鄭州英才街上難覓公廁,有時內急無奈只能找背地方解決
家住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的市民申女士說,平時,英才街來往的居民、學生和市民數不勝數,但令人納悶的是,不知為何,這條街上公廁難覓。
她今年60多歲,已經退休,沒事時喜歡晚上在附近街道上跳舞,去附近小遊園散步,也喜歡乘坐公交去北大學城等熱鬧繁華地帶逛街購物。每次外出,想找個廁所是真的難。
她說,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銀通路交叉口北側路西倒是有個環保公廁,但廁位少人多,每次還得排隊,有時根本等不及。
有時沿英才街快到花園路時如果內急,會悄悄溜入附近一大酒店上廁所,那樣的話必須小心翼翼,生怕人家攔著不讓上。
去北大學城附近玩時,只能去附近高校。有一次她內急,問了半天,才在一棟臨街樓狹窄過道裡找到一個很髒的不知哪家的廁所。
還有一次,她在英才街東段公交站等車,猛一回頭,看到一男子正在公交站牌遮擋的背地方撒尿,這讓她很尷尬,趕緊將臉扭了過去。
市民王女士也反映,無論上下班還是外出逛街,花園路主幹道是必經之路。每次內急,也是找廁所難。
今年年初天冷那會,下著雪,她在花園北路水科路交叉口附近的公交站牌等車,因為內急,她四處尋找廁所。之前在此等車內急時,她都是問一圈,才在附近商戶那裡上個廁所,這次讓她眼前一亮,路口西北角人行道旁邊新建了一座公廁。她急忙忙跑過去,但很失望,門沒開。
無奈,她實在憋不住了,只能躲在路口一排車的後邊,解決了內急。
因為那個路段是交通要道,當時周圍人來車往,用她的話說,「當時跟做賊似的,左看看,右瞧瞧,生怕被人看見,不然得有多難為情啊。」
這次經歷,讓一直優雅且是女性身份的王女士感到萬分尷尬。
申女士老家漯河,她說,漯河市的一些道路尤其是人口密集的主幹道上,每隔不遠就有一座外觀漂亮裡邊乾淨整潔的公廁,市民走在大街上,如果內急非常方便。
「鄭州是省會城市,公廁應該多一些才更人性化。」申女士說。
走訪:鄭州有的路段公廁正在加緊完善,有的卻還沒見動靜
花園路(紫荊山至英才街):由原來的兩三個變為現在的10個,有的已投用有的正加緊建
鄭州市花園路(紫荊山至英才街)路段,是鄭州南北主幹道,人流車流密集,全長約11公裡多。原來,這條路上,公廁很少。讓人印象最深且最早的公廁位於花園路渠東路交叉口西北角,這是一個固定水衝式公廁。還有一個和它一樣的,位於花園路天榮國際建材港路東公交站牌旁邊。
花園路沿線其它地方,以前,還真不好找到其它公廁。
目前,鄭州市花園路上公廁現狀如何?
4月29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乘坐公交,從起點到終點,來回跑了兩圈,仔細查看了沿線兩側的公廁情況。
經實地走訪發現,花園路沿路西側,共有8個公廁,分別是花園路天榮建材港公交站北側一個環保公廁、花園路三全路附近一環保公廁、花園路國基路口北50米一個太陽能環保公廁、花園北路水科路交叉口西北角固定水衝式公廁、花園路渠東路西北角固定水衝式公廁以及紫荊山立交橋西北角遊園內固定水衝式公廁;其中,花園路省廣播電視中心公交站旁邊的公廁和花園路英才街交叉口西南角的公廁都是固定水衝式公廁,均處於建設當中。
而花園路沿路東側,目前共有2個,分別是花園路豐產路南100米人行道上的太陽能環保公廁和花園路天榮國際建材港路東公交站牌旁邊的固定水衝式公廁。
這10個公廁中,其中已建成的固定衝水式的是4個,緊挨遊園綠化帶人行道路口;已建成投用的環保公廁4個,有的直接在人行道旁邊,有的緊挨人行道;在建的2個,緊挨人行道。
這些公廁中,目前能正常使用的有7個,其中1個正圍起來施工改造,2個正在施工建設。
其中,位於花園北路和水科路西北角那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去體驗發現,目前已對外開放,該公廁中式建築風格,廁周種有竹子等美觀綠植,設施齊全,裡邊提供手紙、風乾機、洗手液、自動衝水便池、感應洗手池、擺有綠植等,很人性化。便池廁門呈紫色,高檔如星級酒店。
據該公廁管理員說,該公廁於今年4月15日開始投用,目前是晚上12點關門至早上6點開門。
而省廣播電視中心公交站路西站點南側路邊,有一公廁正在加緊施工建設,風格和上述花園路水科路西北角公廁建築風格極像;
5月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花園路英才街西南角看到,這裡也有一處在建公廁,風格不同以上兩個固定水衝式公廁。
該公廁現場,工人正加緊建設(如圖),旁邊停有水泥罐車和吊車。
英才街(花園路至文化路):一條街三公裡長,僅兩個簡易公廁且其中一個位置較偏
鄭州市惠濟區英才街(花園路至文化路)沿線和周邊,已經入住成熟的大型小區有近10個,而英才街上緊靠文化路又是北大學城,幾所高校的學子也有至少數萬人。
電子地圖顯示,英才街從花園路到文化路,長約3公裡。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經電子地圖搜索發現,這條街沿線及周邊,公廁極少,只能搜索出來2個,且其中一個位置較偏。
記者沿英才街沿線及周邊走訪發現,英才街和茂源東街交叉口北約50米路東,有一個環保公廁。該公廁本身就距離路東人行道較遠(約20米),而緊挨公廁西邊正建房,幾乎完全擋住了該公廁視線。加上路邊也沒公廁指引標識,如果不問附近居民,很難找到。
記者在此體驗如廁時,該公廁管理房內一女管理員稱,該公廁是針對旁邊小區建的,不屬於政府公共建設,不過目前對所有人開放。
記者進去看到,廁房內衛生不好,便池汙漬嚴重。洗手池也有損壞,也不衛生,記者手都沒洗便趕緊出來,一刻也不想多待。
而另外一個就是位於英才街銀通路北50米路西的環保公廁了。它緊挨周邊唯一的一個小遊園,平時很多居民和路人在此如廁。
記者從英才街前往,也沒有看到任何公廁的指示標牌。除非是附近居民或一眼就能直接看到公廁的路人,稍遠一點,對此處陌生的路人如果不問路或者電子搜索,很難知道這裡有個小公廁。
記者在該公廁周圍和內部看到,衛生堪憂。採訪中,附近居民稱,從外邊看著就不是很乾淨,因此有時出來遊園散步或途徑於此,即便內急也不想進去,有時能忍到家,儘量回家上廁所。
鄭州市下發《意見》,2019年建成區每平方公裡要有6座公廁
其實,為了方便群眾,2018年2月底,鄭州市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大市區公廁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的意見」(鄭政文〔2018〕45號),該《意見》要求,公園沿街位置300米設置一座,遊園內必須設置公廁,綠化帶500米設置一座。根據《意見》,2018年底,鄭州市區建成區內公廁每平方公裡達到5座,2019年要達到每平方公裡6座。
沿路設置公廁間隔為:主次幹道500—800米設置一座;支路、背街800—1000米設置一座;主要交通路口、重點路段交叉口200米範圍內必須設置公廁;主次幹道公廁可在與其相交的支路背街100米內選址。
據悉,市、區財政部門應將公廁革命所需經費納入當年財政預算。市政府堅持推行以獎代補政策,按照新建一類公廁30萬元/座,二類公廁20萬元/ 座,升級改造公廁10萬元/ 座的標準進行獎補。最終獎補經費以不超過新建、改造(購買)公廁招標投資總額的50%核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