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惜紅衣》: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

2020-12-21 史讀書

吳興號水晶宮,荷花盛麗。陳簡齋云:「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見矣。丁未之夏,予遊千巖,數往來紅香中。自度此曲,以無射宮歌之。

這是姜夔《惜紅衣》的詞序。淳熙丁未年夏,姜夔寓居吳興,吳興水鄉,北臨太湖,「溪上玉樓樓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宮」,屋宇倒影在水中,因此稱作水晶宮。然吳興的茂盛荷花,對姜夔的影響更深。姜夔多次去千巖蕭德藻家中,往來於紅香之中,這正對應「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遊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在竹枕席上乘涼,撫琴讀書消磨時光,睡醒了覺得疲憊無力氣。用泉水細細清洗水果,用刀將瓜果切開。我不能隔著牆頭問鄰居有酒嗎,也沒有人來訪問我,我不是城南詩客。家中孤寂冷落,只有落葉的柳樹,哀鳴的秋蟬,它們都在告訴我,秋天已經到了。

一條水路通過虹橋,魚兒嬉戲在蓮葉之間,半數荷花已經凋謝,水面上飄浮著它們紅色的花瓣。我繫舟登上江岸,遙望故鄉,在那蒼茫的北方。可惜這江岸沙洲,不能和舊時的美人一同遊覽,究竟何時才能和伊人共賞這美好的秋光。

「簟枕」指枕席,詞人在竹蓆上乘涼,這裡用了一個「邀」字,可以說盡取暑天取涼之心切。「琴書換日」,姜夔精通音律,讀過也著過關於琴論的書籍,他用讀書來消磨時光,這裡用了一個「換」字,可以看出晝日難捱。「睡餘無力」,夏天總是讓人犯困,睡醒後依然讓人犯困感到無力。

「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並刀」是指并州所產的刀,以利、快聞名;「甘碧」則是指香甜新鮮的瓜果。詞人睡醒後,細細清洗水果,並用刀切開。夏天悶熱,清涼的水果可以解暑。詞人「琴書換日」之後,「並刀破甘碧」,感受到夏日解暑之趣的同時,我們也能體會到一種排遣寂寞的意味。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牆頭問酒,誰問訊、城南詩客?」這裡用了杜甫的詩《夏日李公見訪》「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旁舍頗淳樸,所須亦易求。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清風左右至,客意已涼秋。」杜甫這樣的詩人,當客人來訪時,鄰家有酒可以借,一呼喚就從牆頭遞過來了,自己即使有這種想法也辦不到,既借不來酒也沒人到訪。「城南詩客」指的是孤獨的詩人。

既然無人問訊,自然是「岑寂」,只有「高柳晚蟬」在「說西風消息」。這也是化用杜甫的詩句「清風左右至,客意已驚秋。巢多眾鳥鬥,葉密鳴蟬稠。苦道此物聒,孰謂吾廬幽。」高柳晚蟬,在訴說著秋天將至的消息。上片寫景,寫出詞人的孤寂無聊,以及蒼茫悽悲的憂傷。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這裡還是寫景,「虹梁」指拱橋,水鄉拱橋之美;「水陌」:湖堤,水鄉湖塘之美。虹橋之下,魚兒嬉戲在蓮葉之間,這兩句景象非常美麗,然而接下來一句「紅衣半狼藉」,荷花已經零落一半,寫出了悽涼的景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維」即是系的意思,詞人在舟上,低頭看著水面的飄浮的花瓣,情思湧起,於是繫舟登岸,遙望天北故國,可眼裡只有一片蒼茫。姜夔這裡在「懷人」,懷的是誰呢?大家猜測是他合肥的那一位戀人,這是他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遊歷。」可惜了,吳興水鄉,這美麗的景色,詞人竟不能和故國的美人一起遊覽。感嘆過後是期待,「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三十六陂」指水鄉湖塘之多,也是蓮花生長的環境。姜夔期待能和伊人一起遊覽這吳興美景,只是「問甚時」,便知道遙遙無期,只剩天各一方的悲哀。

這首詞是姜夔的自度曲,《惜紅衣》取賀鑄「紅衣脫盡芳心苦」詞意。這首詞歷來受到許多文人的讚譽,如《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就說它是「此調則言情多於寫景,下闕尤佳。其俊爽綿遠處,正如詞中之並刀破碧,方斯意境。」

相關焦點

  • 姜夔被冠以「詩詞無敗筆」,他詩詞中的「黍離之悲」意象是?
    淳熙三年(1176)冬至這一天,在一場大雪之後,姜夔來到揚州。他在詞序中說:「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繁華的城市已變為一片斷井頹垣。姜夔看到山河殘破,今,指眼前的揚州;昔,指杜牧筆下的揚州。姜夔用對比、襯託的方法,描繪出揚州的荒涼景象。杜牧《揚州》詩說:「街垂於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
  • 涼簟消夏
    涼簟消夏 2014-08-01 10:44 作者:孟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36期
  • 睡涼枕鋪涼簟住涼屋 古人的納涼方式凝聚著浪漫的巧思
    酷暑必備「夏清侯」中國人在暑熱季節的陳設或奢或簡,但一張鋪在睡榻上的涼蓆總是必不可少。涼蓆是從古至今納涼的必備之物,也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座具。古人常「席地而坐」,不過古人的「席」與今天的「涼蓆」並不相同。蓆子性溫,是冬天用的,而夏天納涼用的實際上叫簟。三國時期東吳的張純在其《席賦》中就說過「席以冬設,簟為夏施」。準確的說,今天的涼蓆在古代應該叫做「涼簟」或「夏簟」。
  • 蘇軾最悠然的一首詞,不用上班,睡個懶覺,讀本好書,發點小牢騷
    在詞作中,詞人悠然自適,說他不用上班的時候,喜歡睡個懶覺,讀本好書,發點小牢騷。下面讓我們走近這首詞:南鄉子·自述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餘。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佔得人間一味愚。
  • 詩詞賞析:9首著名古詩詞,與您一枕相思,夢微涼
    詩詞中的「枕」總與一個人的失眠有關。獨自一人面對長夜,因為無法入眠,所以選擇欣賞夜間的寂寥,與床前的玉枕相對,總會想起那個枕邊人。《醉花陰》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姜夔的「黍離之悲」與「西風消息」文學意象是什麼?
    姜夔在二十二歲時過揚州,寫下了《揚州慢》詞,這就成為他「黍離之悲」文學意象的代表作。當時揚州的「盡薺麥青青」與「廢池喬木」,以及「空城」的慘狀「惡果」,姜夔都歸結於「胡馬窺江」這個「因由」之上。姜夔在1187年接觸楊萬裡、範成大之後,更是以說「西風消息」為自己的責任。他在1187年夏,見湖州荷塘「荷花盛麗」,作《惜紅衣》詞,以「城南詩客」的身份,明確自己「說西風消息」責任,心頭的「故國眇天北」,借荷花喻國家「紅衣半狼藉」。他在《湖上寓居雜詠》第一首第一句以同樣語境寫道「荷葉披披一浦涼」,也是說「國破山河碎」。
  • 姜夔筆下的範成大是什麼樣子的?
    姜夔(1154-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早有文名,頗受楊萬裡、範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以清客身份與張鎡等名公臣卿往來。人品秀撥,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詩詞、精音樂、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
  • 詞聖姜夔,為什麼作《湖上寓居雜詠十四首》?
    他用這些景致替代自己訴說心聲,抒發情感,如夜涼如水,西風暗吹、黃葉飄落、蟲鳥悲鳴等等,把各種悽涼的景象與聲音,在夜空中奏響一曲悽涼的秋季悲歌,又用這些景象激發起自己心中糾結的落寞悲傷情緒,其中夾雜著自己隱淪江湖的清苦況味和惆悵國勢向何處去的淑世情懷。
  • 中老年人睡不好?頻繁換枕有弊無利
    廣東省中醫院頸椎病診療中心曾接診過一位患者,訴稱晚上脖子酸痛睡不著覺,此前多處求醫被診斷為「頸椎病」,做了一些物理治療,換了二十多個枕頭,結果依然很難入睡。省中醫院醫生通過手診、拍片等方式為這名患者進行診查,診斷結果為頸型頸椎病。醫生給予了患者簡單的手法治療,並根據他的情況為他量身配枕,終於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問題。
  • 獅子枕我臂彎睡,天蠍羞!
    快來對號入座吧,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很愛你~NO.1白羊男——你睡著再睡白羊男生是個,精力很旺盛的男孩子,所以就算熬夜到很晚,也依然渾身是勁的,所以愛你到惜你如命時,就會看著你睡著後才自己再睡的,因為看著你憨憨的睡姿,白羊就會睡得很香啦~NO.2金牛男——幫你掖被子
  • 【庚子刪存】李逸軒:明山燒起千疊翠,覆野花深四圍涼
    西風吹不解,餘事渾依賴。忘得一分攜,半推即若離。菩薩蠻春陰一枕盈於夏,銀屏珠箔緣同籍。曙色襯青蔥,白衣人影紅。   希音情性至,悵此頻來寄。吳地久飄零,相逢更眼青。醉花陰又是清明橫塘路。昨宵東風惡。疏雨細無聲,楊柳河橋,只在回眸處。    去年醉倒今年圉。早向人無語。
  • 是日小暑,且等清風徐來
    2020年7月6日迎來小暑節氣時光荏苒,忽而小暑,盛夏已至,一年過半。小暑有諺語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對於這種毒辣天氣,古人們選擇避其鋒芒:「簿紗廚,輕羽,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閉門謝客,享受悠長的夏日時光。讓一杯茶喝到無味,一坐就是小半天的光陰。在一半深濃,一半涼爽的隱居地,一箋墨香,留下夏日的淺淺印記。這樣無聲的日子慵懶地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