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黃龍峴:一杯清茶讓村民品出美麗經濟好味道

2020-12-21 南報網

2020-04-22 07:4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向西南40公裡進入江寧區江寧街道牌坊村黃龍峴茶文化村,茶香滿坡、竹海起伏、溪水潺潺、空谷鳥鳴……黃龍峴村宛如一塊溫潤的玉,讓人忘卻凡塵俗世,沉醉於人間四月。


黃龍峴用轉型與蝶變,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精彩故事。 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希攝

古村黃龍峴:一杯清茶讓村民品出美麗經濟好味道

一縷茶香出山來,茶香深處是我鄉  

南京向西南40公裡進入江寧區江寧街道牌坊村黃龍峴茶文化村,茶香滿坡、竹海起伏、溪水潺潺、空谷鳥鳴……黃龍峴村宛如一塊溫潤的玉,讓人忘卻凡塵俗世,沉醉於人間四月。 

這是個小村落,短短7年,就從封閉落後的小山村升級為「金陵茶文化旅遊第一村」,並成功入圍江蘇省首批傳統村落榜單。黃龍峴用轉型與蝶變,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精彩故事。 

茶村甦醒,重現千年古村風韻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村頭懸掛的唐朝詩人王建的《雨過山村》,很貼合這裡的田園意境。 

順著村裡的石板路拾階而上,遊客在茶緣閣品茶、去龜山十二景打卡、聆聽娘娘墳的傳說故事、重走千年古官道、在竹林氧吧SPA……體驗自然、人文、古蹟深度交融的樂趣。 

相傳黃龍峴的「緣起」,與小紅彤山腳下的千年古官道相關。公元229年,孫權在南京(時為建鄴)稱帝那時起,黃龍峴便成了達官貴族狩獵的去處。又由於它是中華門通往皖南的必經之路,浙商、徽商在此歇腳,漸漸發展出驛棧,此後江浙、安徽的移民沿著官道到這裡安家,村子有了雛形。 

依託山水資源,黃龍峴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茶葉種植。但是茶葉卻「困」在山溝裡難出門,黃龍峴成了留守老人、兒童的貧困村。 

變化,發生在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之後。江寧街道牌坊村黨總支書記盧青說:「黃龍峴整治,前提是尊重村莊原有的生態肌理、環境優勢和農業特色。路還是那條路、農舍還是那座農舍,原址改造。」 

如今的黃龍峴既有顏值又載得動鄉愁:修葺一新的農舍不失古風;村道隨著雨汙分流、杆管線下地等工程推進變得乾淨整潔;景點資源挖掘以「以最小的幹預、最原生態」為原則,野生娃娃魚重現水庫,夏夜裡螢火蟲漫天飛舞。

茶園飄香,村民變老闆古村煥發活力

村子變美,年輕的村民們陸續回來了。 

黃紅林家外牆上掛滿寫著「恩正」「幹麼事」等南京方言的竹匾,是村裡知名網紅打卡地。2014年,她辭去電子廠工作,回村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開農家樂。 

「我家有20畝茶園,過去四處託關係茶葉都賣不上價。現在不一樣了,坐在家裡就有顧客上門,現炒現賣,好多是回頭客,昨天一天賣了3000多元。現在喊我去城裡生活我都不樂意。」黃紅林言語中透露出滿足。 

今年以來,每周四固定舉辦的「茶鄉夜話」活動上,大家圍繞小包裝茶話題熱熱鬧鬧討論了七八期。最終,首批19位村民每人入股5000元,成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峴裡如願茶」品牌。 

這19位村民,年齡最大的六七十歲,最小的是「90後」,跨越年齡「代溝」,大家各自發揮所長,採購、包裝、會計……各司其職,約定自負盈虧,年底分紅。本月,首款產品「花願茶」上市,由龍毫茶加上桂皮、山楂等七八種原料製成,每盒29元。 

更有意思的是,本村人回來了,還有大批外地人來打工。黃龍峴茶廠廠長張德全說:「採茶季是遊客踏青旺季,本村人忙不過來,『候鳥式』採茶工已成為我們這兒的一大現象,高峰期有三四千外地採茶大姐來幫忙。」 

盧青介紹,這些年社區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鼓勵村民利用自家房屋積極開展餐飲、住宿等旅遊配套經營服務。村民們「不等不靠」,用雙手打造夢想家園,村民變老闆,人均收入實現了從「一萬八」到「八萬一」的轉變。 

茶水清透,滌蕩古村美麗心靈

「書記,村裡小市集的燈怎麼白天還亮著?快叫人關一下。」說這話的是村裡「青林」志願者阮從林。老阮是位熱心人,經營農家樂之餘,常張羅村裡事務。今年疫情期間,他更是義不容辭成為衝在一線的防疫志願者。「村子好,村民日子才能過得好。」阮從林心裡裝著最樸素的願望。在他的感召下,他正在上高中一年級的兒子阮琦也成了一名「青芽」志願者。 

據介紹,為了將志願服務精神帶進鄉裡,村裡組織了「三青」志願者服務隊,由青芽(青少年)、青枝(大學生)、青林(村民)組成,讓文明之光在鄉村閃耀。

根據千百園環境環保團隊不完全統計,黃龍峴植被、動物資源豐富,有仙女蝦、食蚊魚等21種動物昆蟲,黃山欒樹、鳶尾、鳳眼藍等54種植物。最近,村裡正在修建通往山上小村落的生態步行道,將大自然變成生動的生態課堂。 

為維護生態環境和美麗家園,黃龍峴村52戶村民已自發籤署了《環保公約》,努力向垃圾不亂扔、汙水不亂排、衣物不亂曬、家禽不散養、違建不亂搭、經營不欺客「六個不」轉變。 

打麻將的人少了,村裡開辦的「峴裡鄉學院」裡,學生越來越多。一批批村民們來學習茶文化、本村典故歷史,研究農家樂、民宿的經營之道,甚至還像模像樣學起了英語……「江寧金陵茶文化村」的鄉村文明釋放出新氣象。 

通訊員 張磊 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希 王懷豔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黃龍峴茶農家門口搞起鄉村茶文化經濟奔...
    茶香引來四方客 香茶隨客走四方  黃龍峴茶農家門口搞起鄉村茶文化經濟奔小康進入江寧街道黃龍峴村,眼前一條條茶壟蜿蜒,空氣中滿是茶園清香。黃龍峴茶文化村茶農謝瑞武從袋中捏出一小撮「龍針」茶,放入玻璃杯,泡上開水,一根根碧綠、長針芽葉在水中翻滾、舒捲。茶香四溢中,他打開了話匣子。  黃龍峴是個好地方。相傳黃龍峴的「緣起」,與小紅彤山腳下的千年古官道相關。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南京(時為建業)那時起,黃龍峴便成了達官貴族狩獵的去處。
  • 我的家鄉奔小康|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黃龍峴留住「美麗鄉愁」
    從南京市區向西南走40公裡,黃龍峴就在這裡。  這個小山村位於江寧街道東南部,素有「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之譽,佔地0.91平方公裡的它擁有茶園2000多畝,當地的茶葉的植被面積佔總面積百分之九十以上。  好生態帶來好發展。
  • 【美麗中國長江行】南京江寧黃龍峴上演美麗鄉村進行時
    龍峴茶鄉 攝影:章文君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章文君): 南京江寧黃龍峴,是一座以茶文化休閒度假的特色旅遊村。江寧黃龍峴位於古都金陵西南角,與蘇皖交界,這裡住著52戶茶農,有著2000畝茶園,村莊周邊20公裡無工業汙染源。
  • 江寧美麗黃龍峴
    太陽躍出地平線,撞碎漆黑的天空,遠處傳來第一聲雞啼,逐漸此起彼伏。人世間最浪漫的事無外乎一日兩人三餐四季,早起看日出東方,晚歸賞滿天紅霞。夢如黃昏黃龍峴清晨,萬籟俱寂當第一縷陽光在山頭緩緩露出慢慢籠罩大地,喚醒沉睡中的黃龍峴
  • 南京江寧黃龍峴: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樣本
    黃龍峴風景如畫江寧街道供圖黃龍峴村民悠然自得的生活場景江寧街道供圖從南京城區向西南出發,驅車半個小時便可來江寧區的黃龍峴,這裡竹林搖曳、綠水清波、灰瓦白牆,一派魅力江南好風光。過去,這裡雖然有山有水有風光,卻是藏在山中人不識;如今,一到周末假日,市民爭相來此鄉村遊,人氣旺了村民的日子也跟著旺起來,綠水青山轉眼真成了金山銀山。「舉旗定向靠黨建,關鍵時候看黨員。」老黨員陳建發是黃龍峴變遷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近些年,黃龍峴所在的江寧街道牌坊社區抓牢黨員幹部這個關鍵群體,以田園鄉村建設為抓手,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富民的新路子。
  • 南京黃龍峴:茶香引來四方客 香茶隨客走四方
    黃龍峴茶文化村茶農謝瑞武從袋中捏出一小撮「龍針」茶,放入玻璃杯,泡上開水,一根根碧綠、長針芽葉在水中翻滾、舒捲。茶香四溢中,他打開了話匣子。黃龍峴是個好地方。相傳黃龍峴的「緣起」,與小紅彤山腳下的千年古官道相關。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南京(時為建業)那時起,黃龍峴便成了達官貴族狩獵的去處。
  • 美麗鄉村----金陵茶文化旅遊村黃龍峴(十)舅舅家的苒苑!
    穀雨前的茶葉同樣清香宜人,滋味比明前茶稍許醇厚些,也是愛茶人的優選。      再上幾張弟媳拍的苒苑美圖。小山鷹跌落苑中,由驚恐不安到乖巧安順,還有那自生自長的二月蘭美麗清新。       您是否和我一樣想在美麗鄉村黃龍峴擁有如此美麗、充滿生機的花園別墅。現
  • 初冬,遇見南京江寧黃龍峴的小美好
    初 冬·美 好 漫遊醉美黃龍峴 網紅"一壺春暖"在初冬的季節愈顯美好,壺嘴裡流下的泉水冒著涓涓「仙氣」,契合著初冬的氛圍
  • 這個冬天不遠遊,來黃龍峴做一次「山間客」!
    這個冬天不遠遊,來黃龍峴做一次「山間客」!黃龍峴山間有竹,竹盡有室,自然之美糅雜著建築之美,人在宅中,亦能寄情於景。室內設計延續了黃龍峴的茶文化主題,清茶細品滌盡世事塵埃,讓奔波忙碌的我們,在這精美之地得到身心的放鬆~
  • 央媒記者行探訪南京江寧黃龍峴:「偏少貧」蝶變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龍虎網訊 (記者 周玲 )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最美休閒鄉村、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景區……作為南京美麗鄉村的一張靚麗名片,南京江寧黃龍峴茶文化村風景秀麗、資源豐富,茶山、竹海、湖水環繞。8月26日,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進美麗村莊」記者行活動走進黃龍峴村,媒體記者們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等內容進行集中採訪。
  • 趁深秋未至、葉兒沒黃,到「峴」裡來一次酣暢淋漓的減肥旅行
    「峴(xiàn)」,小而高的山嶺,山小而險;一曰嶺上平也。,黃龍峴有2000多畝茶園,秋天這裡喝白露茶,秋茶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股獨特的甘醇味道。茶農在家中烘製茶葉大家可以喝一杯本地土產的黃龍峴清茶,也可品味剛剛在炒茶坊自己烘焙的秋白露,
  • 周末來江寧黃龍峴 「一壺春暖」笑迎八方客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李婷 記者 端木)春意濃濃的三月,伴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花兒爭相綻放,正是觀賞田園春色的好時節。江寧旅遊產業集團各大景區進入了春遊旺季,鄉村旅遊高峰期已提前到來。  黃龍峴景區內,大茶壺「一壺春暖」儼然成了小網紅,作為景區的標誌性景點,遊客爭相與其合影,茶文化風情街上往來遊客不絕,畫糖人、打氣槍、釣魚等小遊戲吸引了大撥小朋友的目光。農家樂更是火爆,人潮湧動,一座難求。黃龍廣場變成了帳篷露營地,家長紛紛帶著孩子前來踏青,小朋友們踢足球、放風箏、滾鐵環,現場一派祥和熱鬧的景象。鄉村牧場更是迎來大批體驗騎馬的遊客,頗有一番一人一馬仗劍走天下的豪情。
  • 黃龍峴:南京最美鄉村遊
    黃龍峴村,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東南部,境內山嶺綿延起伏,是個茶鄉,近年來,江寧區將其打造成了一個以茶文化為特色的休閒旅遊村。城裡的人們周末都喜歡去黃龍峴遊玩,因為離市區較遠,目前雙休日從安德門有班車直達黃龍峴。
  • 古韻新聲話長江丨我和我的家鄉:最美鄉村黃龍峴藏有「桃花源」
    在南京江寧黃龍峴,就有一處心中的桃花源——南京千百園環境教育基地。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助力下,昔日江邊偏僻的小山村正煥發新的活力,成為江蘇最美鄉村之一。通過環境教育,提高村民綠色發展理念,改變過去不利於生態環境建設的生活、生產方式是祝棟林和小夥伴團隊們設立環境教育基地的初衷。「黃龍峴只是長江邊的一個小山村,如果通過改變生活生產方式,在綠色田園鄉村中起到示範作用,那麼整個長江流域的鄉村環境治理工作都能取得明顯成效。同時,黃龍峴每年有超過100萬的遊客量,有利於傳播綠色發展理念。」祝棟林說。
  • 同處大城市近郊,從開弦弓到黃龍峴——都是明星村,反差為何這樣大
    後來發展鄉村遊,很多南京人還不知道「峴」字怎麼讀。如今,黃龍峴周邊形成數十平方公裡的鄉村遊大景區,獲得住建部、文旅部、農業農村部等部委頒發的3項「國字號」榮譽:全國改善人居環境示範村、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觀摩學習團隊有100多個。和黃龍峴相比,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頗多相似之處。
  • 環南京黃龍峴站來啦!風景最棒的一站,可千萬別錯過
    「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在遠離南京市區的地方,有一種美景叫做"黃龍峴"!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來到了紅葉漫天的冬月,舒適的騎行季仍在繼續,不止騎•2020第二屆環南京自行車賽黃龍峴站,將於11月8日在美麗的黃龍峴茶文化村正式打響!
  • 人生像一杯清茶,細細品味,才能品出味道,品味人生,感悟人生
    人生像一束鮮花,仔細觀賞,才能看到它的美麗;人生像一杯清茶,細細品味,才能品出味道。待人處事先從好的地方著想,有了這個前提,心態自然就變好,事情的發展也會向著好的方向進行。反之,你的人生會過得很坎坷,因為時時處處都有你不喜歡的東西在等著你。 誰不希望自己擁有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呢?只是我們被世俗包裹的太緊,偶爾透過縫隙能夠感覺到,但是想掙脫太難。花些時間解脫自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天空。
  • 清茶一杯,慢煮時光
    一碟小菜,幾份點心,與家人共享,和親友小聚,是疲憊中的緩解,是枯燥中的柔軟;一杯清茶,一本閒書,隨意的翻看著,漫不經心的品茗著,心隨茶動,思隨文湧;一段音樂,一點文字,讓浮躁的心緒在茶香中緩緩的淡去,在書香裡慢慢的平靜。  明媚的日子,忙碌之餘喜歡沏一壺茶,放著舒緩的音樂把時光消磨。
  • 清茶一杯,心情幾許,心是一杯茶
    喝上一杯好茶,領略茶中的綠色和香氣舉起茶杯時應該是一種期待新沏的茶,只有趁熱享用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絲絲縷縷沁心透肺的獨特芳香>「香飄屋內外,味醇一杯中」透過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綠色芽尖茶中的那綠色和香氣,是一杯好茶「美酒千杯難知已,清茶一盞也醉人」這是他所鍾愛的那一杯茶
  • 快樂周末,暢騎黃龍峴
    金秋時節,茶香四溢,美麗的黃龍峴,來場騎行最嗨!早晨7點的溫度剛剛好,從城市到茶村,從喧囂到安靜,黃龍峴的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