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之戀
或許是有感於元朝散曲家馬致遠寫的《天淨沙·秋思》起首一句「枯藤老樹昏鴉」吧,我對黃昏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這感情不是用喜愛、嚮往、依戀等詞能夠表達出來的。它是一種深沉、真摯、發自肺腑地對黃昏的讚美,對黃昏的崇尚。
不論是毛主席的千古絕唱《菩薩蠻·大柏地》中的「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還是李商隱吟誦的佳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都使我對黃昏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每逢放了學,我都喜歡漫步於學校小道上,或徘徊在自家院小蹊之內,觀賞那臨近夜幕時的一幕美妙絕倫的「黃昏晚景」。這時,古今騷人墨客描寫黃昏的精辭妙句與我內心由欣賞黃昏引發的樂趣便融合在一起,如同百泉相匯,化作一腔滔滔不絕地對黃昏的讚美情懷。
黃昏的美就在於它的變化萬狀、氣象萬千。在我看來,春天的黃昏煥發的春臨大地的氣息,是那麼和媚怡人;盛夏之際,陽光猛烈,經人一種「黃昏猶似白日時」之感;深秋過後,黃葉遍地,真可謂是「漫山黃葉伴殘陽」的壯麗景色;隆冬白雪皚皚,與夕陽相互輝映,有「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之妙。
在眾多人眼中,黃昏代表著一種離別、衰敗的「不祥」物,實際上黃昏的形象在各人眼裡不盡相同。我便以為黃昏是最美的。
「臨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我不認同這種觀點。正如範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景色往往隨人情感變化而變幻。我贊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日勝春朝」的胸襟。晴朗的黃昏,雨後的黃昏,都能給人以美感,只要你不抱有任何成見去「觀賞」的話,黃昏就必然會給你帶來一片美的享受。
這就是黃昏美!在夜晚來臨前一一段珍貴的瞬間美、絢麗美!人若能在生命結束前做這麼一段光輝燦爛的事業,又有什麼可遺憾?
萬象萬物,花飛滿天。黃昏之戀,天上人間。
【名師點評】
本文由「黃昏」產生聯想,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寫出了獨特性。
這篇文章中,圍繞「黃昏」,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詩文名句,或做反證,或做例證。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思想底蘊。
作為一篇哲理性抒情散文,這樣的文章對作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很高。小作者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出色,語言簡練,句式靈活,善用修辭,善於抒情,妙句頗多。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八真小八鬥大語文,漢語言文學碩士,一線語文老師,12年教學經驗。
歡迎點讚、留言、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