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說,梁實秋能夠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程季淑的功勞要佔一半

2020-12-10 葉小胖讀書

#梁實秋語錄#

大才子梁實秋

梁實秋對莎士比亞的作品非常的推崇,認為它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偉大著作。他用38年,將《莎士比亞全集》全部翻譯了出來,是迄今為止詩體最全的譯本。他曾經說,從事翻譯工作,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是沒有才氣,二是沒有學問,三是壽命長,根據他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經歷,應該還要加上一條,那就是有個好妻子。

著名詩人,現代作家冰心曾說:「梁實秋能夠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妻子程季淑的功勞要佔一半」。梁實秋後來也回憶說:「我翻譯莎氏,沒有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其間也很少得到鼓勵,漫漫長途中陪伴我、體貼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是由胡適提議,為此還專門成立了編譯委員會,成員有聞一多、梁實秋、陳源、葉公超、徐志摩等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莎翁的著作只有梁實秋一人堅持了下來,從1931年開始,他用了30年時間翻譯了這部著作,1967年才完成。如果沒有妻子程季淑的在背後的默默支持,他是不可能經歷如此長的時間完成如此浩瀚的作品翻譯的。

01幸運的梁實秋

梁實秋和魯迅、徐志摩、李叔同等人相比是幸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他物色了摯愛的伴侶,沒有尾大不掉的「封建遺產」。在他19歲的時候,父母打算為他訂一門婚事,女方是安徽績溪人,長他2歲,名叫程季淑。當時的梁實秋在清華大學念書,得知後,給程氏寫了一封信,想親自和她談談,但是信投出去之後,卻杳無音訊了。

英俊瀟灑的梁實秋

忐忑中的梁實秋受到了程季淑的閨蜜黃淑貞的信(黃淑貞的父親和梁實秋的父親是舊交),在心中告訴他不要灰心,並且告訴了他程季淑的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梁實秋信後,立刻打電話過去,立刻被程季淑珠圓玉潤、溫文爾雅的口音徵服(誰說聲音好聽的女生一定的醜女的),問她為什麼不回信,程季淑羞怯不語,請求見面,程季淑卻爽快地答應了。

見面後,梁實秋愛上了程季淑的樸素大方,程季淑愛上了梁實秋的書生模樣,他們的戀愛拉開了序幕。他們在一起看電影,逛公園、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不想一次在公園茶座飲茶的時候,被梁父裝了正著,程季淑落落大方,談吐得體,以大家閨秀的風度得到了未來公公的認可。

02濃得化不開的愛情

梁實秋戀愛後,內心激蕩的感情使他提筆寫了不少的情詩和小說,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滿滿都是自己戀人的影子。梁實秋後來回憶:「青春初戀期間誰都會神魂顛倒,睡時,醒時,行時,坐時,無時不有一個倩影盤踞在心頭,無時不感覺熱血在沸騰,坐臥不寧,寢饋難安,如何能沉下心來讀書?」

梁實秋和妻子程季淑

梁實秋請愛人觀看自己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在慶典節目中反串一個女角色,扮演旦角。事後,梁實秋問觀感,程季淑搖搖頭不語,原來看著情郎在臺上表演,她只瞅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了,她害怕別人注意到自己。無論歲月蹉跎,年華老去,世間奔波,經歷滄桑,在梁實秋眼中,程季淑一直是那個看自己情郎在臺上表演,自己羞紅臉不敢看的清純少女。

梁實秋赴美留學三年,是對他們愛情最大的考驗,在第三年間,程季淑給梁實秋寫信到:「你再不回來,我就要嫁給別人了」,梁實秋接到信後,倉皇的連畢業典禮都沒有參加就回國了。他們二人在1927年,在北京南沿河的「歐美同學會」舉行了婚禮,但是由於戒指太松,梁實秋居然把戒指丟了,心中非常懊悔,程季淑反過來安慰他說:「沒關係,我們不需要這個」。戒指是婚姻的明證,女孩子對其非常看重,由此可見程季淑的通情達理。

梁實秋和程季淑的婚禮

03最賢的妻

結婚後,梁實秋攜妻到上海,主編《青光》雜誌。每天一下班就迫不及待的回家和妻子膩在一起,妻子也翹首以盼的在家等待著丈夫的歸來。下班的梁實秋三步並作兩步往家跑,上樓時都恨不得一步跨上去。到家後妻子問:「你上樓時,是不是一步跨上兩級樓階?」,梁實秋驚訝說:「是的,你如何知道?」,妻子說:「我聽著你的腳步聲,我數著響聲的次數,和樓梯的節數不相符」,梁實秋聽後,大為感動。

程季淑不僅在家庭生活上給予梁實秋很多幫助,對待梁實秋的父母也是真誠以待。梁父去上海探望他們,程季淑不但準備好了妥當的生活用品,甚至連老爺子愛喝的蓋碗茶都準備好了。梁父曾說,除了妻子泡的茶,就是程季淑泡的茶可以喝。每次程季淑都是守在茶碗前,使得時間不長不短,溫度剛合適的時候,給梁父端過去,可見其用心程度。梁母到上海後,程季淑打算給婆婆做點好吃的,但是忙中生亂,米飯的水放太多做成了稀飯,著急的哭了。梁母被她的無邪逗笑了,便指點她做飯。

梁實秋和父親

正所謂妻賢夫禍少。程季淑不僅照顧自己衣食,而且孝敬公婆,使得梁實秋可以一心忙事業,說到這裡,你可能以為程季淑是那種大字不識的傳統女性,你錯了。程季淑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她的書法繪畫非常大氣,梁實秋這樣的大才氣都讚嘆不已。她掩去自己的光芒,為丈夫解除一切後顧之憂,更顯得難能可貴。

04勳功章有你的一半

梁家是一個大家族,家中事務較多,梁實秋經常為此煩惱,但是程季淑主動分擔家務,讓他心無旁騖地專注於《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梁實秋每翻譯完一種就將稿件交給妻子,程季淑便用納鞋底的錐子用線繩裝訂起來。晚上梁實秋會告訴妻子,今天工作順利,用翻譯了3000字,程季淑總是默默的朝丈夫豎起大拇指。

心無旁騖工作的梁實秋

梁實秋的長女梁文回憶道:「我的母親是他翻譯工作的幕後支持者,她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地為父親安排一個舒適安逸的家,讓父親致力於他的工作」。梁實秋薪水不高,但是梁家的生活總是被溫柔賢惠、心靈手巧的妻子安排得妥妥噹噹。

即使生活清貧,但是程季淑從來不會讓梁實秋為權勢名利去折腰。面對來訪的那些「獐頭鼠目」、「垂首蛇行」者,她總是對丈夫說:「她願意省吃儉用度日,不願意丈夫鑽營」,因此梁實秋更傾心於學術,而少於結交。

1974年,程季淑被市場門前的一架梯子砸中,手術沒有成功便去世了。梁實秋寫《槐園夢憶》來悼亡和懷念自己的妻子。此時的梁實秋早已完成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她陪他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也幫助他完成了浩瀚巨著的翻譯後香消玉損了,冰心說莎翁全集的翻譯,程季淑有一半功勞,一點都不為過。

伉儷情深的佳話

相關焦點

  • 冰心說,梁實秋能夠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程季淑的功勞要佔一半
    他用38年,將《莎士比亞全集》全部翻譯了出來,是迄今為止詩體最全的譯本。他曾經說,從事翻譯工作,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是沒有才氣,二是沒有學問,三是壽命長,根據他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經歷,應該還要加上一條,那就是有個好妻子。
  • 賢妻程季淑:梁實秋的成功有她一半功勞,金婚前兩年卻被梯子砸死
    沒有遇上困難的時候,程季淑也十分節儉,東西一定要用破了才肯換,連一根繩子和一張紙片,都捨不得輕易拋棄,院子裡砍下來的樹枝,都要曬乾了留著冬天燒壁爐,有人曾笑話梁實秋說:「你們府上的每月收入,似乎與你們生活水準無關。」
  • 賢妻程季淑:梁實秋的成功有她一半功勞,金婚前兩年卻被梯子砸死
    1930年的秋天,梁實秋去山東青島大學應聘,當時在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胡適,雄心勃勃的制定了一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計劃,約了聞一多、徐志摩等五人參與,本來計劃五年就可以完工,可是梁實秋不知道,這讓自己和莎士比亞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 梁實秋 程季淑|顛沛一生的愛戀
    程季淑出身名門,1901年出生於安徽績溪。祖父曾官至直隸省大名府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她的父親是家中長子,在北京經營筆墨店,打小程季淑就在北京生活、上學。程季淑一畢業,北京女子職業學校的校長便給她下了聘書。算起來,她比梁實秋要大,在梁實秋還在清華上學時,她已經畢業工作了。
  • 31年前的今天,1個人用38年翻譯了《莎士比亞全集》的梁實秋逝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夢裡婉歌)【1987年11月3日】31年前的今天,1個人用38年翻譯了《莎士比亞全集》的梁實秋逝世「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出自於梁實秋的散文《送行》。
  • 晚年梁實秋託人傳話冰心:我沒有變,冰心看了淚如雨下
    文/傅華軒作家冰心,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人物。她是現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還有《小桔燈》等,讓一代年輕人牢牢地記住了她。作家梁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
  • 名家丨梁實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此秋郎是路人
    梁實秋著作等身,他在20世紀70年代仍主編《臺灣偉人傳記全集》。他說:「我已想望一套通俗的中外名人叢書,供年輕學生與一般人士閱讀。」梁認為,要寫出好的白話文,一定得「熟讀古文」。清華學校梁實秋、吳文藻等7人組織小說研究社,共同翻譯《短篇小說作法》,印了一千多本,全部售出。梁寫有《草兒評論》,與聞一多《冬夜評論》合刊,由其私人出資排印。
  • 梁實秋:被魯迅痛罵走狗,70高齡娶當紅歌星,國內第一個莎翁權威
    因為他認為文學要表現普遍的、永恆的人性,從而批評魯迅翻譯外文的硬譯風格,反對他主張的蘇俄文藝政策,認為文學無階級,不該把文學當作政治工具,提倡思想自由。他很平靜地說,並沒有什麼仇恨,只不過對一些問題看法不同。翻譯莎翁第一人學貫中西的梁實秋,著作等身,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還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第一人。
  • 梁實秋:被魯迅痛罵走狗,70高齡娶當紅歌星,國內第一個莎翁權威
    ,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還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第一人。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始於抗戰前,原是胡適的建議。最初還有另外兩個人與梁實秋一起翻譯,但那兩位中途退出,最後只剩下他一人還在堅持。後來因為戰事顛沛流離,他只譯了10本就停頓了。到了臺灣之後,他又重新開始了翻譯工作。
  • 資源分享:梁實秋譯《莎士比亞全集》
    然而,在中國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兩人:一位是朱生豪,一位是梁實秋。朱生豪從1937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至1944年先後譯有喜劇、悲劇、雜劇等31種,可惜他英年早逝,有六個歷史劇和全部詩歌沒有來得及翻譯。梁實秋1930年開始著手翻譯莎士比亞的戲劇,從1936年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他譯的莎士比亞戲劇8種,至1967年最終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並出版,共歷時37年。
  • 梁實秋夫婦:愛情和婚姻,就該是這般模樣
    梁實秋與程季淑梁實秋,一九零三年出生於北京,原名梁治華。他是一位大家,在時評、翻譯上都有建樹,他是第一個對莎士比亞作品進行研究翻譯的學者。此後,她便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母女的境遇十分悲慘,因能力有限只能寄居在叔伯家,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情,甚至程季淑不小心打壞了東西都是遭到嚴厲的呵斥,甚至罰跪。
  • 冰心與梁實秋:我們之間的友誼,不必尋常啊
    1927年2月,梁實秋與相戀6年的女友程季淑結婚。去信不久,冰心的「嘔血」病又犯了,計劃好的聽海之旅只得暫行擱置。冰心在去信告知梁實秋自己病情之餘,感嘆「我無有言說,天實為之。」梁實秋對於冰心在創作詩歌上的成長變化大為讚賞,在冰心翻譯外國友人的《古老的北京-在她沉默的屈從了日本的時候的一個印象》的詩後,梁實秋認為冰心除海、兒童、母親的題材外,也很關心現實社會狀況。但當時這兩首詩冰心並未留底稿,也未收入到冰心個人作品集中。然而老友梁實秋一直將這兩首底稿珍藏,多年以後寄給了冰心,這讓冰心欣喜不已。
  • 梁實秋花30年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自嘲沒有學問
    梁實秋花30年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自嘲沒有學問   梁實秋先生學貫中西,在散文、文學批評、翻譯等領域舉重若輕、遊刃有餘。
  • 梁實秋和謝文秋只是逢場作了場戲,他對冰心說:我是有女朋友的人
    冰心應該知道,梁實秋在國內是有女朋友的。當年,在「傑克遜號」上,梁實秋就曾對冰心說:「我在上海上船以前,同我的女朋友話別時,曾大哭了一場。」這個女朋友名叫程季淑,是包辦婚姻的產物。大姐曾陪母親去觀察過程小姐,如實相告,說這姑娘「雙眼皮大眼睛,身材不高,腰身很細,好一頭烏髮」。長髮及腰,且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梁實秋鬆了口氣。可是,大姐又神秘兮兮的補充說,程季淑頭髮的劉海很長,覆蓋了整個前額,好象在遮掩著疤痕什麼的。
  • 梁實秋:幽默的本質,是熱愛生活
    於是,搜資料後發現,原來梁實秋是一個十足十浪漫的人,怪不得能夠寫出如此雅致的文章,怪不得他的人生能如此精彩。你能想像一個文人作家會專門寫一篇關於如何罵人的文章嗎?梁實秋不僅寫了,而且寫得非常出色,讓人無法反駁的同時,又不得不頻頻點頭,心裡默念:說得對說得對。
  • 莎士比亞寫了20年,梁實秋卻翻譯36年,晚年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回家
    梁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翻譯家,他的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紀錄。由梁實秋翻譯的莎士比亞系列著作,也讓他成為了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譯者。正如他的學生余光中所說:「莎士比亞只寫了20年,梁實秋先生卻譯了36年,莎翁是在太平盛世裡連續地寫,而梁實秋先生卻是在動亂的年代裡時斷時續地翻譯。」
  • 晚年梁實秋託人傳話冰心:我沒有變,冰心看了淚如雨下
    文/傅華軒作家冰心,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人物。她是現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還有《小桔燈》等,讓一代年輕人牢牢地記住了她。作家梁實秋,中國著名的現當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
  • 臺北梁實秋故居 麵包樹依然挺立(圖)
    臺北梁實秋故居 麵包樹依然挺立(圖)     梁實秋故居屬「和洋折衷」的房屋,他將客廳改為臥房,使參觀民眾一進到故居,就到了主人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