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語錄#
梁實秋對莎士比亞的作品非常的推崇,認為它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偉大著作。他用38年,將《莎士比亞全集》全部翻譯了出來,是迄今為止詩體最全的譯本。他曾經說,從事翻譯工作,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是沒有才氣,二是沒有學問,三是壽命長,根據他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的經歷,應該還要加上一條,那就是有個好妻子。
著名詩人,現代作家冰心曾說:「梁實秋能夠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妻子程季淑的功勞要佔一半」。梁實秋後來也回憶說:「我翻譯莎氏,沒有報酬可言,窮年累月,其間也很少得到鼓勵,漫漫長途中陪伴我、體貼我的只有季淑一人」。
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是由胡適提議,為此還專門成立了編譯委員會,成員有聞一多、梁實秋、陳源、葉公超、徐志摩等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莎翁的著作只有梁實秋一人堅持了下來,從1931年開始,他用了30年時間翻譯了這部著作,1967年才完成。如果沒有妻子程季淑的在背後的默默支持,他是不可能經歷如此長的時間完成如此浩瀚的作品翻譯的。
01幸運的梁實秋
梁實秋和魯迅、徐志摩、李叔同等人相比是幸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他物色了摯愛的伴侶,沒有尾大不掉的「封建遺產」。在他19歲的時候,父母打算為他訂一門婚事,女方是安徽績溪人,長他2歲,名叫程季淑。當時的梁實秋在清華大學念書,得知後,給程氏寫了一封信,想親自和她談談,但是信投出去之後,卻杳無音訊了。
忐忑中的梁實秋受到了程季淑的閨蜜黃淑貞的信(黃淑貞的父親和梁實秋的父親是舊交),在心中告訴他不要灰心,並且告訴了他程季淑的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梁實秋信後,立刻打電話過去,立刻被程季淑珠圓玉潤、溫文爾雅的口音徵服(誰說聲音好聽的女生一定的醜女的),問她為什麼不回信,程季淑羞怯不語,請求見面,程季淑卻爽快地答應了。
見面後,梁實秋愛上了程季淑的樸素大方,程季淑愛上了梁實秋的書生模樣,他們的戀愛拉開了序幕。他們在一起看電影,逛公園、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不想一次在公園茶座飲茶的時候,被梁父裝了正著,程季淑落落大方,談吐得體,以大家閨秀的風度得到了未來公公的認可。
02濃得化不開的愛情
梁實秋戀愛後,內心激蕩的感情使他提筆寫了不少的情詩和小說,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滿滿都是自己戀人的影子。梁實秋後來回憶:「青春初戀期間誰都會神魂顛倒,睡時,醒時,行時,坐時,無時不有一個倩影盤踞在心頭,無時不感覺熱血在沸騰,坐臥不寧,寢饋難安,如何能沉下心來讀書?」
梁實秋請愛人觀看自己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在慶典節目中反串一個女角色,扮演旦角。事後,梁實秋問觀感,程季淑搖搖頭不語,原來看著情郎在臺上表演,她只瞅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了,她害怕別人注意到自己。無論歲月蹉跎,年華老去,世間奔波,經歷滄桑,在梁實秋眼中,程季淑一直是那個看自己情郎在臺上表演,自己羞紅臉不敢看的清純少女。
梁實秋赴美留學三年,是對他們愛情最大的考驗,在第三年間,程季淑給梁實秋寫信到:「你再不回來,我就要嫁給別人了」,梁實秋接到信後,倉皇的連畢業典禮都沒有參加就回國了。他們二人在1927年,在北京南沿河的「歐美同學會」舉行了婚禮,但是由於戒指太松,梁實秋居然把戒指丟了,心中非常懊悔,程季淑反過來安慰他說:「沒關係,我們不需要這個」。戒指是婚姻的明證,女孩子對其非常看重,由此可見程季淑的通情達理。
03最賢的妻
結婚後,梁實秋攜妻到上海,主編《青光》雜誌。每天一下班就迫不及待的回家和妻子膩在一起,妻子也翹首以盼的在家等待著丈夫的歸來。下班的梁實秋三步並作兩步往家跑,上樓時都恨不得一步跨上去。到家後妻子問:「你上樓時,是不是一步跨上兩級樓階?」,梁實秋驚訝說:「是的,你如何知道?」,妻子說:「我聽著你的腳步聲,我數著響聲的次數,和樓梯的節數不相符」,梁實秋聽後,大為感動。
程季淑不僅在家庭生活上給予梁實秋很多幫助,對待梁實秋的父母也是真誠以待。梁父去上海探望他們,程季淑不但準備好了妥當的生活用品,甚至連老爺子愛喝的蓋碗茶都準備好了。梁父曾說,除了妻子泡的茶,就是程季淑泡的茶可以喝。每次程季淑都是守在茶碗前,使得時間不長不短,溫度剛合適的時候,給梁父端過去,可見其用心程度。梁母到上海後,程季淑打算給婆婆做點好吃的,但是忙中生亂,米飯的水放太多做成了稀飯,著急的哭了。梁母被她的無邪逗笑了,便指點她做飯。
正所謂妻賢夫禍少。程季淑不僅照顧自己衣食,而且孝敬公婆,使得梁實秋可以一心忙事業,說到這裡,你可能以為程季淑是那種大字不識的傳統女性,你錯了。程季淑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她的書法繪畫非常大氣,梁實秋這樣的大才氣都讚嘆不已。她掩去自己的光芒,為丈夫解除一切後顧之憂,更顯得難能可貴。
04勳功章有你的一半
梁家是一個大家族,家中事務較多,梁實秋經常為此煩惱,但是程季淑主動分擔家務,讓他心無旁騖地專注於《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梁實秋每翻譯完一種就將稿件交給妻子,程季淑便用納鞋底的錐子用線繩裝訂起來。晚上梁實秋會告訴妻子,今天工作順利,用翻譯了3000字,程季淑總是默默的朝丈夫豎起大拇指。
梁實秋的長女梁文回憶道:「我的母親是他翻譯工作的幕後支持者,她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地為父親安排一個舒適安逸的家,讓父親致力於他的工作」。梁實秋薪水不高,但是梁家的生活總是被溫柔賢惠、心靈手巧的妻子安排得妥妥噹噹。
即使生活清貧,但是程季淑從來不會讓梁實秋為權勢名利去折腰。面對來訪的那些「獐頭鼠目」、「垂首蛇行」者,她總是對丈夫說:「她願意省吃儉用度日,不願意丈夫鑽營」,因此梁實秋更傾心於學術,而少於結交。
1974年,程季淑被市場門前的一架梯子砸中,手術沒有成功便去世了。梁實秋寫《槐園夢憶》來悼亡和懷念自己的妻子。此時的梁實秋早已完成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她陪他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歲月,也幫助他完成了浩瀚巨著的翻譯後香消玉損了,冰心說莎翁全集的翻譯,程季淑有一半功勞,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