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違建的臨時建築就在古塔附近,該建築已向文保部門報批。(圖片來源:法制晚報 攝影:付丁)
[原標題]天寧寺又現違建?已報批
2016年5月17日,有市民向《法制晚報》記者反映稱,天寧寺內古塔北側出現了大面積的棚屋,棚屋所在的位置,正處於天寧寺的文物保護範圍之內。在2014年,天寧寺就曾出現過違建,天寧寺方面交納了30萬元的罰款。
記者了解到,現在的建築為臨時建築,是經過合法申報後才建設的,用於解決寺院住宿問題。
現場 棚屋構架距古塔約20米
北京天寧寺,位於西城區廣外街道天寧寺前街甲3號。5月18日上午的天氣略顯悶熱,但寺院9點開門以後,仍有20多名佛教信徒前來祈福。50多米高的天寧寺古塔,屹立在寺院北側,為八角十三層實心磚塔。古塔北側,一片縱橫交錯的金屬棚屋構架,與古塔的滄桑厚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文物愛好者反映說,這處新修的棚屋建築,恰好處在天寧寺的文物保護範圍之內,嚴重影響了古塔的歷史風貌。記者注意到,新修的金屬棚屋處於停工狀態,在半米高的臺基上,僅僅完成了房屋的金屬框架。整體長約60米,寬約30米,高約6米,距離古塔大約20米。在棚屋與古塔之間,有木質擋板及塑料布進行隔離,還新栽種了松樹。
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天寧寺文物保護範圍:天寧寺塔東、南、西均以寺院牆為界,北至距天寧寺塔中心五十五米以內。新修的棚屋框架,完全處於天寧寺的文物保護範圍之內。
記者從寺院了解到,古塔北側的棚屋是住房。據周圍的居民講,從今年的二三月份,這片棚屋便開始施工,但不知為何又停了下來。
2014年8月4日,本報以《天寧寺現國保單位最大規模違建》為題,報導天寧寺塔後身出現違建一事。當時,一座有2200平米的建築出現在天寧寺,由於沒有任何審批手續,屬於違建。其規模之龐大,在近年全國文保單位中較為罕見。
天寧寺大規模違法建設不僅危及文物本體安全,而且嚴重影響文物周邊環境。當時,文物執法人員執法督查時,要求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根據《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六條有關規定,對違法主體北京市佛教協會做出責令改正、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2016年年初,「天寧寺塔保護範圍內違法建設案」入選國家文物局組織遴選的「2014-2015文物行政執法十大指導性案例」。
說法 天寧寺臨時搭建已報批文物局
18日上午,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此次天寧寺搭建的臨時建築是經過合法申報才進行的。
據了解,2014年將其違建拆除後,寺院比丘尼的住宿成為問題。當初給出兩種方案,一種是在天寧寺外農貿市場附近尋找新住處,但這個方案因為涉及單位多時間長沒法實行。另外一個方案就是,在天寧寺內搭一個臨時建築解決比丘尼們的住宿問題。
天寧寺2016年年初便向市文物局進行報批,由於該建築搭設在文物單位之內,對其技術有嚴格要求,因此需要專家對報批的建設方案進行審核。
據記者了解,目前,該方案已經經過兩次審核,仍有部分細節在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