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川普拖家帶口訪問英國,王室成員齊上陣,盛情招待,以示重視。
女王身穿薄荷綠外套,內搭印花連衣裙,脖子上戴了一圈出鏡率極高的雙圈珍珠項鍊,非常有春夏的氣息。
兒媳婦卡米拉也參加了接待活動。很少參加英國王室重大活動的她不僅一天換了三套衣服,就連首飾也選的非常隆重——多圈珍珠項鍊顯得十分端莊。
孫媳婦凱特王妃當天也和女王一同參加晚宴待客,身著白色禮服的她,佩戴婆婆黛安娜傳承下來的珍珠淚皇冠,風頭一時無二。
祖孫三代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典雅貴氣的珍珠首飾,可見在英國王室的心目中,珍珠的重要地位。
在今天,珍珠也早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甚至成為了女人一生必須擁有的珠寶。
普通人在購買珍珠的時候,想必都有一套自己的法則,比如又大又圓的才最好,歪瓜裂棗的不值錢、黑色金色一定貴……
但其實,這裡面有很多不是完全正確的。今天,寶姐就來跟大家一 一闢謠。
俗話說:七分珠八分寶,一般來說,珍珠的直徑達到8mm以上,就算是珠寶級的了。
珍珠不是想養多大就能養多大的,它取決於母貝的體積。
比如akoya珍珠,它的母貝馬氏貝只有正常人的手掌那麼大,植入不了大珠核,因此,最終形成的珍珠達到7、8mm就很不錯了。
許多人認為,珍珠越大才越值錢。但在akoya珍珠當中,反而是小直徑的baby akoya漲幅最猛。
根據日本珍珠振興會的數據來看,在2006年到2018年期間,直徑3mm的akoya珍珠漲幅最大。
為什麼小珠子會這麼貴呢?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大牌會在自己的高級珠寶中運用流蘇的設計,這種款式也只有小珍珠才能匹配。
△David Morris流蘇系列珠寶
△Tiffany & Co.蒂芙尼The Great Gatsby系列流蘇項鍊
不過,雖然直徑3mm的baby珠漲幅甚猛,但是產量卻依然沒有特別大的上漲,因為培養和開採太!難!了!
它需要在母貝裡植入3個珠核(普通akoya珍珠只需要植入一個珠核),這就意味著要給母貝「開刀」三次,如果技術不過關,那母貝很容易死亡,珍珠也就開採不出來了。
△每植入一個珠核就是對母貝的一次「手術」
所以,這類珍珠的開採一般都是由經驗豐富的年長者(平均年齡50歲以上)操作,無法進行技術推廣,所以雖然漲價很猛,但市場上依然不多見。
如果把日本Akoya珍珠稱為珍珠屆的「小公主」,那大溪地黑珍珠就是名副其實的「珍珠皇后」。
一直以來,大溪地黑珍珠的培植十分困難,珍珠貝的生長過程較長,而且死亡率較高,所以成品珠顯得尤為罕見。
可是近幾年,大溪地的珍珠價格卻下跌了!而背後真正「搗鬼」的竟然是大溪地政府。
2016年,大溪地珍珠的出口量只有10噸左右,而到了2017年,一下子漲到了14噸,倒不是因為產量有上漲,而是政府「偷偷」改變了政策。
之前的政策中,大溪地珍珠只有珠層厚度達到0.8mm才可以出口,2017年卻廢止了這項要求——也就是說,那些珠層厚度不達標的大溪地珍珠,也可以被推向市場。
所以,在2017年,大溪地珍珠的出口量一下子變得很大,那些過去不被接受的劣質品,也變得越來越多。
到了去年,這個量又下滑了,或許是那些劣質的珍珠庫存被清空得差不多了吧……
也正是因為這個奇葩政策的影響,導致市面上的大溪地珍珠良莠不齊,尤其是中檔、低檔的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當然了,如果本身品質過硬,那也不會受太大的影響。比如那些帶有孔雀綠彩虹暈彩的,就算得上是黑珍珠的極品。
最近這段時間,日本又開始流行起一種名叫「KESHI」的珍珠。「KESHI」在日文裡的名字叫做罌粟子,本質上是無核養殖珍珠。
許多人會把無核珍珠和淡水珍珠劃等號,而KESHI恰恰是個反例,它是海水養殖的無核珍珠。
有趣的是,很多KESHI都是「二胎珠」:之前已經有珍珠從母體裡面取出了,但是母貝還沒死,這個時候,液囊一旦遭受刺激,依然會分泌大量珍珠質,KESHI就是這麼形成的。
△一個母貝裡面能產出大把KESHI,通常都是穿成項鍊
如果時間退回20多年前,這種珍珠只會被扔回海,價值很低。但在今天,隨著對異形珠寶的追求日漸增多,這些「歪瓜裂棗」的無核珍珠就變得非常受追捧。
△Margot McKinney Holiday Edit系列項鍊
這類珍珠,大部分沒什麼升值空間,但作為日常佩戴來說,也足夠了。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和昂貴的圓形海水珍珠相比,KESHI無疑是高性價比之選。
當然了,無核珍珠也不都是異形的,如果運氣非常非常好,也會出現近圓形或者正圓形,不過那種一般只在拍賣會上才有機會出現了。
如果本身是個小白的話,想要判斷珍珠的價值,其實並不容易。它既不像黃金,有個國際統一的價格;也不像彩寶,有著明確的4C標準。
決定珍珠價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種類、大小、光澤、形狀、珠層厚度、瑕疵等等,不同因素對珍珠的價值影響有很大的差別。
有一個成語叫做「珠光寶氣」,挑選珍珠最重要的就是看光澤。
海水珍珠因為珍珠質排列緊密,所以光澤很強。例如說akoya珍珠,就是因為表面極強的光澤才被譽為「小燈泡」。
相比之下,淡水珍珠的光澤就黯淡了許多,所以在價格上,就差了一大截。
伴彩,是漂浮在珍珠表面的顏色,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
肉眼看上去,伴彩像是一層包覆膜,把珍珠包起來。常見的伴彩有粉紅色、玫瑰色、藍色、銀白色和綠色等等。
好的珍珠必須配有好的伴彩,比如白珠配粉,黑珠配綠,如果珍珠失去了伴彩,就像鑽石失去了火彩,毫無活力。
珍珠品種的不同,對它價值的影響也很大,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之間的差距就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而在海水珍珠裡,也有價值高低之分。從顏色上來看,金珠最貴,黑珠次之,白珠的價格相對來說要親民一些。
不過,近幾年,金珍珠和黑珍珠的價格有了明顯的兩極分化,高品質的倒是能保持穩定,而中、低檔的就沒那麼好運了,市場價反而在往低走。
其它至於形狀、大小,則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購買。
在這個奢侈泛濫的年代,珍珠沒有一絲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