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只有99%的人還沒關注我
你真不是一般人
等了許久,在微博熱搜剛停掉的這幾天,杰倫的新歌《Mojito》如約而至。果不其然,知乎熱榜接替微博熱搜,立馬第一。
要說感受呢,每個人口味不同,非要說難聽或好聽,無非也只是無聊的口水戰。
看了一圈回答,發現一個可怕的事——杰倫的粉絲也好,支持者也罷,慢慢也開始【飯圈化】了。只要有人說不好聽,那就是各種冷嘲熱諷加狂懟,滿屏幕的讚揚,總之別問,問就是好聽。牛X的編曲,先進的RAP,不愧是我倫!!!
往下翻了翻,發現還有個由新歌引發的有趣問題——
一票回答裡,用的非常多的是幾張較早的網絡圖片:
圖片略糊,大概意思就是當年《七裡香》被唱衰江郎才盡。
所以呢,這些回答裡,大多用類似圖片來解讀對這次新歌發布後說不好的人,潛臺詞就是說不好聽的人和當年【鼠目寸光】批評《七裡香》的人沒啥區別,經不起歷史的考驗,等多年以後再看,極盡諷刺。
若排除槓精,很多還關注新歌的人,想必大多都是從學生時代就對杰倫心心念念的人吧。
大多普通的聽眾,更多的期待與失望,其實都來自於曲調和歌詞的故事。
這首歌給我的感覺,和《告白氣球》的風格略像,帶有些許唯美、浪漫、清新的小品,精緻的表達形而上的愛情。
在這個夏天,在靠海的度假區的酒吧裡,點一杯莫吉託,喝著酒來聽聽,屬實不錯的選擇,若有錢真的也去趟古巴,那或許好聽程度還會加成。
除此之外,也就再沒太多的記憶點了,更深層次的情緒也不要希望太多。
一遍、兩遍,對這首歌單曲循環好多遍,大腦的反饋很簡單,不難聽,甚至慢慢變成工作的背景音樂,挺清新,挺好。
回想當年被說江郎才盡的《七裡香》,那時候,第一次在班級裡聽到,純粹的好聽,怎麼會有如此歌曲!?不用過多話語和稱讚,看看身邊同學集體上頭的模樣,都懂得。
這跟江郎才盡有什麼關係嗎?很好聽,真的很好聽,我管你有沒有什麼突破,我管你什麼江郎才盡,好聽就是才華最好的體現不是嗎?
自然過去的好多歌曲,也就不會淹沒在時間之海裡。這麼多年依舊被拿來對比,依舊被反覆收聽。
而這首《莫吉託》能被聽多久呢?熱榜過了以後,還有誰在聽呢?
矯情點說,完全不為了槓,不為裝X,聽後勇敢表達不好聽的這群【粉絲】,更多還是保守的懷念,懷念當年聽到杰倫各種神曲時候的自己,期待夏天裡出現《晴天》、《七裡香》,有關青春的淡淡悲傷,有故事的畫面,感同身受的暗戀及分手。而不是莫吉託這樣——【謝邀,人在古巴,剛下飛機,正在拍MV】的中年成功音樂家。
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杰倫的模樣,更多的卻不是百變的。我們所期待的杰倫,幾乎都有一個相同的模樣:
比如坐在AE86裡【一路向北】的流淚杰倫;比如本文封面圖【七裡香】裡自彈自唱,清新濾鏡下的杰倫;比如《晴天》裡牽著心愛女生的手,向海奔去的杰倫...太多太多過去歌曲MV裡的杰倫,所以現在只要每出一首新歌,就會造成一種分裂,我們無法在新歌裡,找到哪怕一絲絲慰藉,甚至還不如沉湎於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裡那些翻唱和新晉的【感人】歌曲。
當年的90後,如今大多在不同的城市慢慢進入中年。不管生活富足安穩,還是奔波心酸,成長帶來的失落,永遠需要一個集體的發洩出口,需要一個人,一個符號來繼續承載心底無處安放的美好。
但我們瞪大眼睛,用盡全身的力氣,還是發現無法注入靈魂,得到片刻的放鬆。只好對新歌吐了吐槽,然年打開手機裡付費的音樂軟體,把過去下載聽過無數遍的杰倫神作,再統統地【爆聽】一遍,比如你,比如我...
不用再向別人回答,不用再社交媒體去跟風議論的私下裡,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戴上的各種品牌的耳機裡,就實話實說吧...
那飽滿的稻穗幸福了這個季節
而你的臉頰像田裡熟透的蕃茄
你突然對我說七裡香的名字很美
我此刻卻只想親吻你倔強的嘴
——《七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