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新館風水探

2021-02-19 蘇州市周易研究會


蘇州博物館新館風水探

----試探館藏『密碼』


前言

2011年6月16日受朋友之約,去蘇州博物館新館,想從風水學的角度做了一次探索.

蘇州博物館新館,南臨東北街,西挨齊門路,東貼忠王府,北靠拙政園。要在滿貫深厚傳統文化底盈的寶地建新館,非貝聿銘大師莫屬了.看完本文後,你必同意我的觀點。

大門朝南,臨東北街,正好在新館的中軸上,為朱雀門。風水學上要求:門前有明堂臨水。

明堂就是大門對面沿河的一塊平地,符合風水學上的布局.這與東旁的忠王府大門布局完全不同, 因為那是古代政府機關建築.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一個壬山丙向兼子午向建築.這個朝向作住宅用,顯然是不利的:居此屋人的功名有被擠掉的風險。但作開放的博物館最適宜。了解,繼承,宏揚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文明是國家辦博的宗旨.

站在大門口,仰望主建築,最為突出的感覺是三個方形的頂.它代表何意!貝聿銘大師一定有他的含意.帶著這個疑問走進大堂。大堂中央的地上,呈現一個園形圖騰,園外包圍著三個方形圖騰;再抬頭看,屋頂內又出現三個方形圖騰,與屋頂外的方形頂貫通。我巳知曉一二。

環視四周,大堂門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園形圖騰門,進入二門,又是一個移動的園形圖騰門,與地上那個組成一組園圖騰.妙也,這不是『天園地方』的中國元素嗎!

三個園形圖騰,三組方形圖騰。而代表『』的符號是藏在三條走廊的屋頂上,三種圖騰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地,人』三才含義。古人認為社會歷史是天、地、人組成的。

的法則:下降濟民以光明;的法則:上升使子孫得以生存;的法則:要謙讓,厭惡自滿。這理念與對大眾開放的博物館十分吻合.由此組成構成博物館的中軸線是最佳選擇。

三組方形圖騰(屋外三個方形頂,大堂內頂三個及大堂中央地上三個方形圖騰),三條走廊屋頂人形圖騰與大堂內三個園形圖騰又構成立體的『天,地,人』三個圖騰組。

這提示:儘管建築群的最高點在西面,但是,西面二個高建築群仍舊有情地要回歸中軸線上的大堂』指揮』。因為代表的三園圖騰在中軸線上。這是符合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核心宗旨。貝大師用幾組圖騰妙筆,實現了大堂所應承擔的中國傳統文明的責任,顯示出大師的智慧。

新館受地形限制:南北短,東西寬,無法按傳統的中軸線伸展,貝老發揮了高超的智慧。


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建築外觀與隔壁的忠王府比,算是夠現代的了!想不到中國元素仍深深包藏其中。 貝先生這種構思,不愧是世界頂級大師,功高蓋世。

 下面用玄空風水學具體來進行分析。

             

一 大門(離宮)

大門在離方,包括進門園庭。是(2,5)山星,向星組合。此組合對應的卦是山地剝。是山上地下組合。表示去舊生新,推陳出新之象。

剝卦是一陽五陰的組合,陰氣重;2,5屬土,又是五黃和二黑組合也是陰氣重,對巳深藏於地下千百年的國寶級出土古文物,在這裡安個家是可以的。

向口離為火,能生山,向星二土,是生入的關係,加上金屬的山字形門頂是好的入口處。此宅在大門西南處有城門訣,即可另開通氣口,大師巧妙地在一樓沿街處建造了一個小天井,以納入旺氣。

二 大堂(中宮)

這部份除大堂外,還包括主庭園中的部份湖面。(6,1)組合構成水天需卦,水在天上,想要落下,需要等待「陰陽之交」的時機,不可心急。有光明而通達,象徵吉利之理。

大堂按在中宮位是正確的,這是權威之地,(上面巳有陳述)6為天,為權威;1為水為研究,為思考,這是博物館最相配的組合符號。


三 片石假山(坎宮)

這是博物館新館的座山位。(1,6)也是有水有天組合,坎宮內運星是4(木),三星構成連環相生景象。見該處少樹木,貝大師巧妙借用隔牆拙政園之樹木。構成有天,有水又有樹木的一個生氣環境。該處氣場也最好。

風水學中,向星代表水,代表財;山星為山,為丁(人);而運星為天。山星一白是未來之星,宜高。在這裡用樹木,高牆和假山代表山星。符合風水學要求。

片石假山景點內蘊很深淵:

此座山方,天有三個:天上天,水中天,白牆上之天;山有三個:地上山(片石假山)高墻也為山和水中山。構成了一幅:一方水,三重山三重天相連的絕妙景點。


四 進門展廳(坤宮)

(9,7)組合,構成澤火革卦。革有改舊從新之象。但9,7組合又是火(9)克金(7)的組合。人居之,非常不利。貝大師卻讓深埋地下千百年古陶器,古瓷器,古玉器『安家落戶』在該展廳,起到雙贏效果:一方面讓它們以「主人」身份進行展覽,同時它們還承擔化解火克金風水學上的不足。有了它們,可轉化為: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瀑布南部一片水池)效果。這是貝聿銘大師又一次妙用!

沒有深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築設計師,是絕不會有這樣高水平的絕招的。妙不可言!

該處也是博物館新館全館最高點,因為山星9是下元生氣之星,要高才合局。貝大師做到了。

貝聿銘大師設計理念處處浸透中國元素。佩服!

 寶藏虎丘(兌宮)

(4,3)組合在西方兌宮,構成雷風恆卦。日月長明,四時不忒。主貴。該處安置鎮館之寶-虎丘寶藏等藏品。

3,4為木,該宮運星1為水,兌宮屬金,構成連續相生的格局。該處是全館最好的地方,若人居住也最佳。

風水學中4又主文曲,3又主前進。因此,該處也宜作文房,書畫展和書齋用。貝聿銘大師在這裡專門布展了吳門書畫明代書齋是有道理的


明代書齋內部布局相當合理,完全按風水學要求布置書桌,書櫃,琴桌等。

明書齋門開在東北(艮)方,因此,在書桌位是生氣位,書櫃位是延年位天醫位。在這種氣場環境下讀書,效率一定很高。明代蘇州才子多,也不足為怪了。

這就是道道地地的傳統文化!貝聿銘大師原原本本地復原了歷史文明.

六 草堂戲墨(乾宮)

(5,2)組合構成地山謙卦。有地中有山,仰高就下之象。這裡雖也由五黃和二黑組成山星,向星,但與運星9紫和乾(金)宮組成連環相生的氣場。

謙有謙讓,厭惡自滿的意境,在這裡安草堂戲墨也是不錯的選擇。

子山

午向


草堂戲墨-宋朝畫齋九宮圖

這是復古的宋朝畫齋。是子山午向。雙星會向,利財不利丁。要求午方要有山又有水,才合局。山:牆外大樓;水:畫齋前一園庭。(園庭內高牆和一假山也是山。)貝大師做到了。

入口處在北面,艮,坎,乾三宮宮內各星均為陰星,所以作走道較為合適,可以通風減少陰氣。


中宮是(4,3)組合,利文。所以在此位放畫桌是最佳。

貝聿銘大師不但在選材,用料上尊重古代歷史,而且在選址上也尊重傳統文化,可知,大師身上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巳深深滲透在他的血液裡了。

3    4    

七    

8     8

  三

1    6

  五

2    5

  六

4     3

   八

6    1

  一 

7    9

   二

9     7

   四

5    2

   九七 

東門(震宮)(8,8)組合構成雙星會于震宮,風水學上要求東方有山又有水。水有東門主庭園之水,還有紫滕園的平地,風水學上也是'水'。大師考慮到了.

東門緊靠東邊忠王府,因此,只能把忠王府作山了.東門該處建築高度一定要低於忠王府才合局。這完全是風水學上的要求,貝聿銘大師遵循了。所以蘇州博物館新館最低建築在東門是有道理的.

(8,8)組成是個艮卦。艮為止。有中止之意。貝聿銘大師按排做新館的終點站,由此可進入忠王府,實現新館與老館的交接,非常合理。這又是他的一處妙用。

             

 圖書館,商店(巽宮)

(7,9)組合是火澤暌卦。也有火克金的矛盾,因此,商店賣與土有關的工藝品最佳。

結束語

蘇州博物館新館有著亮麗又現代的建築外形,想不到,仍有一個堅實,民族,傳統文化骨架支撐著。新館處處浮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真夠稱得上國家一級博物館也!蘇州博物館新館與東旁忠王府,北邊的拙政園實現了古老與現代文明完美結匯,更增強了該地域的氣宇軒昂的文化氣韻。唯有出生在姑蘇的貝聿銘大師才能做到。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關焦點

  • 蘇州博物館新館亮相
    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法國總理夫人瑪麗—洛爾·德維爾潘等五百多位海內外佳賓日前相聚蘇州,為蘇州博物館新館揭開「面紗」。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博新館,以其「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諧設計原則,「 繡」出了一幅「傳統蘇州」和「現代蘇州」相融合的「雙面繡」。
  • 建築藝術丨蘇州博物館新館
    洛陽羅曼羅蘭文化傳播旗下媒體:騰訊大豫家居·洛陽站洛陽《建築裝飾》雜誌、本色家居網、洛陽家居裝飾微平臺蘇州博物館新館
  • 蘇州博物館新館 | 貝聿銘與一座古城
    因此,從時間上來判斷,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名正言順的最後作品。蘇州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10月16日開幕,兩座博物館設計建造的時間大部分是重疊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模型)4個月之後,貝聿銘拿出了概念方案。當蘇州專家們受邀來美國貝氏建築事務所時,貝聿銘開心地指著檯面上的概念模型說:「大家看,不知道美術館在什麼地方?看不出,我們就是很成功。」
  • 我所經歷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建設
    工作伊始,正值蘇州博物館新館建設各項工作全面推進,我參與文書、工程檔案整理歸檔和接待等事務,因此也有幸親歷蘇州博物館新館建設的點滴過往。▲ 蘇州博物館新館庭院當時的蘇州博物館位於太平天國忠王府,隨著藏品的不斷增加,陳列的日益更新,又位於古建築內,陳列保管條件已跟不上時代發展。早在1998年,蘇州市兩會期間,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建設蘇州博物館新館。
  • 論爭:蘇州博物館新館選址遭質疑
    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先生親自為自己家鄉設計的現代園林式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新館,今年10月將開工興建。新館佔地面積10750平方米,地面二層,地下一層,預計投資2.4億元,計劃在2005年完工。
  • 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6日開館
    9月19日拍攝的具有現代審美情趣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山水園。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將於今年10月6日中秋節正式開館。目前新館建設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 新華社發(姚永強 攝)    6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在這月圓之際,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貝老遠涉重洋返回故鄉蘇州,親自為博物館揭幕。溫家寶總理髮來賀信,祝賀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出席了開幕式。
  • 蘇州博物館新館中秋節開館 貝聿銘大師親自揭幕
    中新網蘇州10月6日電(記者周建琳)今天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在這月圓之際,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貝老遠涉重洋返回故鄉蘇州,親自為博物館揭幕。溫家寶總理髮來賀信,祝賀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出席了開幕式。
  • 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蘇州博物館新館奠基
    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蘇州博物館新館奠基 由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奠基儀式十一月五日舉行。貝聿銘和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等海內外嘉賓共同為蘇州博物館新館奠基培土。
  • 徐悲鴻佳作將入蘇州博物館新館 遺孀題字
    應蘇州美術館八十周年慶典之邀,徐悲鴻夫人廖靜文昨日藉此機會參觀了蘇州博物館新館。據館長張欣介紹,該館正計劃於二00七年「五一」黃金周在新館現代藝術展廳舉辦徐悲鴻精品佳作展,徐夫人此次參觀蘇州博物館新館,同時也是為徐悲鴻精品展預先勘察場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的「封刀之作」,集結了貝老的畢生智慧和情感,被他親切地稱為「小女兒」。
  • 蘇州博物館新館中秋節正式開館 貝聿銘親自揭幕(組圖)
    目前新館建設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 新華社發(姚永強 攝)  10月6日,世界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出席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邱勇攝  6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在這月圓之際,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貝老遠涉重洋返回故鄉蘇州,親自為博物館揭幕。溫家寶總理髮來賀信,祝賀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出席了開幕式。
  • 蘇州博物館新館定位忠王府 貝聿銘千歲頭上動土
    新聞索引:2003年,八旬高齡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為家鄉蘇州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成為一時美談,蘇州為了請出貝老拿出位於拙政園、獅子林之間的黃金之地,而貝氏也為這一方「聖地」吸引而出手設計。根據有關時間表,貝氏設計的新館將於10月奠基建設。
  • 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我是中國人,也是蘇州人,希望這個建築能給蘇州,給中國做一點小小的貢獻。」在7日舉行的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慶典上,設計者——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深情的說。  據介紹,這座新館以其繼承和創新的「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追求和諧適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設計原則,成為蘇州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形象代表,也很可能成為89歲高齡的貝聿銘的「封刀之作」。  蘇州博物館新館位於拙政園西側,總投資人民幣3.39億元,建築面積1.95萬平方米。
  • 蘇州博物館新館集蘇州園林之大成,舊館曾是太平天國最重要王府
    蘇州博物館新館說起蘇州博物館,大家會想起什麼?博物館藏珍寶或是蘇州園林?其實蘇州博物館館址就是文物也是最具可看性的。蘇州博物館舊館蘇州博物館分為新館和舊館,新館是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於2006年建成。舊館則是國保太平天國忠王府。
  • 貝聿銘稱視蘇州博物館新館為「最親愛的小女兒」(圖)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親自為家鄉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包括法國總理夫人在內的百餘位法、德、美、日本、新加坡等國著名人士出席盛典並向貝老表示祝賀。  「我對蘇州博物館新館作品非常滿意」,貝老說。  精心裝扮「最親愛的小女兒」  2002年4月,貝聿銘籤署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協議時,已是85歲高齡。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他最疼愛的「小女兒」
    貝聿銘祖籍蘇州,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貝聿銘的家族是蘇州的望族,以行善和助人享譽蘇州。1918年,貝聿銘的叔祖父「顏料大王」貝潤生購得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獅子林以石著名,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都留下了貝聿銘和堂兄弟們玩耍的身影。#蘇州博物館#新館是貝聿銘87歲時的作品。
  • 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為何能獲獨寵?(附蘇州博物館新館資料)
    貝家在蘇州已經六百年了,我與蘇州是有感情的。」——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是建築大師貝聿銘送給家鄉的禮物這個可傳世的經典園林背後經歷的困難是我們難以想像的 文末附貝聿銘蘇州博物館新館資料合集 這座博物館的建造本身就充滿勇氣,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千夫所指。
  • 陳霖 城市認同敘事的展演空間 ——以蘇州博物館新館為例
    學術信息速遞 | 城市傳播本期,我們推薦蘇州大學「青年的數位化生活與都市文化研究」團隊作品之一、陳霖的《城市認同敘事的展演空間——以蘇州博物館新館為例》一文摘要。文章以蘇州博物館為個案,通過對博物館敘事構成、敘事時間和敘事聲音的分析,力圖通闡述其圍繞著蘇州城市認同而呈現的多維性和構成性特點,並揭示其主體間的互動和多重意義的生發。
  • 千餘件文物和現代藝術珍品亮相蘇州博物館新館
    新華社蘇州10月7日專電(記者凌軍輝)1100餘件珍貴文物和現代藝術珍品在6日舉行的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慶典上亮相。    據了解,有數百件文物藝術珍品是首次在蘇州公開展出,其中清徐揚長卷巨作《姑蘇繁華圖》在蘇州繪製完成後,經過247年首次回到故鄉與觀眾見面。
  • 美國舊金山德揚博物館新館_2020年美國舊金山德揚博物館新館資料...
    美國舊金山德揚博物館新館專題為您提供美國舊金山德揚博物館新館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美國舊金山德揚博物館新館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蘇州博物館
    博物館效果圖    蘇州博物館新館建設是蘇州市「十五」期間的重點項目之一,受到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在蘇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和高度重視下,經過多方努力,85歲高齡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欣然接受蘇州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請,親自擔任蘇州博物館的新館設計,並於2002年4月30日正式籤定了設計協議。貝聿銘先生以擅長設計博物館而享譽全世界,他曾應甘迺迪總統遺孀傑奎琳的邀請設計過甘迺迪博物館,應密特郎總統之邀設計過羅浮宮博物館,都獲得了巨大成功,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