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新館風水探
----試探館藏『密碼』
前言
2011年6月16日受朋友之約,去蘇州博物館新館,想從風水學的角度做了一次探索.
蘇州博物館新館,南臨東北街,西挨齊門路,東貼忠王府,北靠拙政園。要在滿貫深厚傳統文化底盈的寶地建新館,非貝聿銘大師莫屬了.看完本文後,你必同意我的觀點。
大門朝南,臨東北街,正好在新館的中軸上,為朱雀門。風水學上要求:門前有明堂臨水。
明堂就是大門對面沿河的一塊平地,符合風水學上的布局.這與東旁的忠王府大門布局完全不同, 因為那是古代政府機關建築.
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一個壬山丙向兼子午向建築.這個朝向作住宅用,顯然是不利的:居此屋人的功名有被擠掉的風險。但作開放的博物館最適宜。了解,繼承,宏揚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文明是國家辦博的宗旨.
站在大門口,仰望主建築,最為突出的感覺是三個方形的頂.它代表何意!貝聿銘大師一定有他的含意.帶著這個疑問走進大堂。大堂中央的地上,呈現一個園形圖騰,園外包圍著三個方形圖騰;再抬頭看,屋頂內又出現三個方形圖騰,與屋頂外的方形頂貫通。我巳知曉一二。
環視四周,大堂門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園形圖騰門,進入二門,又是一個移動的園形圖騰門,與地上那個組成一組園圖騰.妙也,這不是『天園地方』的中國元素嗎!
三個園形圖騰,三組方形圖騰。而代表『人』的符號是藏在三條走廊的屋頂上,三種圖騰包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地,人』三才含義。古人認為社會歷史是天、地、人組成的。
天的法則:下降濟民以光明;地的法則:上升使子孫得以生存;人的法則:要謙讓,厭惡自滿。這理念與對大眾開放的博物館十分吻合.由此組成構成博物館的中軸線是最佳選擇。
三組方形圖騰(屋外三個方形頂,大堂內頂三個及大堂中央地上三個方形圖騰),三條走廊屋頂人形圖騰與大堂內三個園形圖騰又構成立體的『天,地,人』三個圖騰組。
這提示:儘管建築群的最高點在西面,但是,西面二個高建築群仍舊有情地要回歸中軸線上的大堂』指揮』。因為代表天的三園圖騰在中軸線上。這是符合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核心宗旨。貝大師用幾組圖騰妙筆,實現了大堂所應承擔的中國傳統文明的責任,顯示出大師的智慧。
新館受地形限制:南北短,東西寬,無法按傳統的中軸線伸展,貝老發揮了高超的智慧。
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建築外觀與隔壁的忠王府比,算是夠現代的了!想不到中國元素仍深深包藏其中。 貝先生這種構思,不愧是世界頂級大師,功高蓋世。
下面用玄空風水學具體來進行分析。
一 大門(離宮)
大門在離方,包括進門園庭。是(2,5)山星,向星組合。此組合對應的卦是山地剝。是山上地下組合。表示去舊生新,推陳出新之象。
剝卦是一陽五陰的組合,陰氣重;2,5屬土,又是五黃和二黑組合也是陰氣重,對巳深藏於地下千百年的國寶級出土古文物,在這裡安個家是可以的。
向口離為火,能生山,向星二土,是生入的關係,加上金屬的山字形門頂是好的入口處。此宅在大門西南處有城門訣,即可另開通氣口,大師巧妙地在一樓沿街處建造了一個小天井,以納入旺氣。
二 大堂(中宮)
這部份除大堂外,還包括主庭園中的部份湖面。(6,1)組合構成水天需卦,水在天上,想要落下,需要等待「陰陽之交」的時機,不可心急。有光明而通達,象徵吉利之理。
大堂按在中宮位是正確的,這是權威之地,(上面巳有陳述)6為天,為權威;1為水為研究,為思考,這是博物館最相配的組合符號。
三 片石假山(坎宮)
這是博物館新館的座山位。(1,6)也是有水有天組合,坎宮內運星是4(木),三星構成連環相生景象。見該處少樹木,貝大師巧妙借用隔牆拙政園之樹木。構成有天,有水又有樹木的一個生氣環境。該處氣場也最好。
風水學中,向星代表水,代表財;山星為山,為丁(人);而運星為天。山星一白是未來之星,宜高。在這裡用樹木,高牆和假山代表山星。符合風水學要求。
片石假山景點內蘊很深淵:
此座山方,天有三個:天上天,水中天,白牆上之天;山有三個:地上山(片石假山)高墻也為山和水中山。構成了一幅:一方水,三重山三重天相連的絕妙景點。
四 進門展廳(坤宮)
(9,7)組合,構成澤火革卦。革有改舊從新之象。但9,7組合又是火(9)克金(7)的組合。人居之,非常不利。貝大師卻讓深埋地下千百年古陶器,古瓷器,古玉器『安家落戶』在該展廳,起到雙贏效果:一方面讓它們以「主人」身份進行展覽,同時它們還承擔化解火克金風水學上的不足。有了它們,可轉化為: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瀑布南部一片水池)效果。這是貝聿銘大師又一次妙用!
沒有深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築設計師,是絕不會有這樣高水平的絕招的。妙不可言!
該處也是博物館新館全館最高點,因為山星9是下元生氣之星,要高才合局。貝大師做到了。
貝聿銘大師設計理念處處浸透中國元素。佩服!
五 寶藏虎丘(兌宮)
(4,3)組合在西方兌宮,構成雷風恆卦。日月長明,四時不忒。主貴。該處安置鎮館之寶-虎丘寶藏等藏品。
3,4為木,該宮運星1為水,兌宮屬金,構成連續相生的格局。該處是全館最好的地方,若人居住也最佳。
風水學中4又主文曲,3又主前進。因此,該處也宜作文房,書畫展和書齋用。貝聿銘大師在這裡專門布展了吳門書畫和明代書齋是有道理的.
明代書齋內部布局相當合理,完全按風水學要求布置書桌,書櫃,琴桌等。
明書齋門開在東北(艮)方,因此,在書桌位是生氣位,書櫃位是延年位和天醫位。在這種氣場環境下讀書,效率一定很高。明代蘇州才子多,也不足為怪了。
這就是道道地地的傳統文化!貝聿銘大師原原本本地復原了歷史文明.
六 草堂戲墨(乾宮)
(5,2)組合構成地山謙卦。有地中有山,仰高就下之象。這裡雖也由五黃和二黑組成山星,向星,但與運星9紫和乾(金)宮組成連環相生的氣場。
謙有謙讓,厭惡自滿的意境,在這裡安草堂戲墨也是不錯的選擇。
子山
午向
草堂戲墨-宋朝畫齋九宮圖
這是復古的宋朝畫齋。是子山午向。雙星會向,利財不利丁。要求午方要有山又有水,才合局。山:牆外大樓;水:畫齋前一園庭。(園庭內高牆和一假山也是山。)貝大師做到了。
入口處在北面,艮,坎,乾三宮宮內各星均為陰星,所以作走道較為合適,可以通風減少陰氣。
中宮是(4,3)組合,利文。所以在此位放畫桌是最佳。
貝聿銘大師不但在選材,用料上尊重古代歷史,而且在選址上也尊重傳統文化,可知,大師身上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巳深深滲透在他的血液裡了。
3 4
七
8 8
三
1 6
五
2 5
六
4 3
八
6 1
一
7 9
二
9 7
四
5 2
九七
東門(震宮)(8,8)組合構成雙星會于震宮,風水學上要求東方有山又有水。水有東門主庭園之水,還有紫滕園的平地,風水學上也是'水'。大師考慮到了.
東門緊靠東邊忠王府,因此,只能把忠王府作山了.東門該處建築高度一定要低於忠王府才合局。這完全是風水學上的要求,貝聿銘大師遵循了。所以蘇州博物館新館最低建築在東門是有道理的.
(8,8)組成是個艮卦。艮為止。有中止之意。貝聿銘大師按排做新館的終點站,由此可進入忠王府,實現新館與老館的交接,非常合理。這又是他的一處妙用。
八 圖書館,商店(巽宮)
(7,9)組合是火澤暌卦。也有火克金的矛盾,因此,商店賣與土有關的工藝品最佳。
結束語
蘇州博物館新館有著亮麗又現代的建築外形,想不到,仍有一個堅實,民族,傳統文化骨架支撐著。新館處處浮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真夠稱得上國家一級博物館也!蘇州博物館新館與東旁忠王府,北邊的拙政園實現了古老與現代文明完美結匯,更增強了該地域的氣宇軒昂的文化氣韻。唯有出生在姑蘇的貝聿銘大師才能做到。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