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疫情以來,我們公司客戶流失嚴重,房屋建造也被迫延期竣工,壓力很大,這筆200多萬的留抵退稅款對我們來說可真是雪中送炭啊,盤活了資金鍊,也給我們增加了信心!」江蘇傳化柏泰公路港有限公司辦稅人員王晨高興地說。
今年2月份,江蘇省儀徵市稅務部門的幹部在電話宣傳疫情稅費新政策時,發現傳化公司在享受免徵今年上半年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同時,還符合《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中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的政策條件,便指導該企業辦稅人員按相關流程,提交了退還留抵退稅223.96萬元的資料申請。
今年以來儀徵市稅務部門通過微信、電話等「不見面」形式積極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確保企業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做到讓企業應享盡享。同時加快審核流程和退稅審批時限,增值稅留抵退稅辦理時長縮短到1.31個工作日,讓納稅人能簡盡簡,能快儘快地享受減稅降費的改革紅利。
江蘇風日石英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純石英砂生產的企業。今年以來,疫情影響和各項基礎設施、新設備的高度投入,給企業現金流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儀徵市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把優惠政策精準宣傳落實到企業,經過細心輔導,企業迅速提交了留抵退稅申請。「在申請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了150萬元的留抵退稅款,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建設年產能2500噸的生產線和1600平方米的淨化車間,繼續做大做強企業。」風日石英財務負責人沈志明說。
儀徵市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大數據和「非接觸式」辦稅方式,充分了解轄區內重點企業享受留抵退稅優惠政策情況以及面臨的難題,積極搜集反饋企業生產進銷材料信息,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落實留抵退稅政策讓受現金流影響的企業獲得了較大的資金回流,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增強動力。
長連化工(揚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化學品生產企業,目前在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建設年產12.6萬噸電子化學品項目,該項目總投資近10億元。作為重資產企業項目建設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大額留抵稅額,以往只能待建成投產形成銷項稅額再用於抵扣。隨著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長連化工4月份就收到了1166萬元的退稅款,大大緩解項目建設資金壓力。公司財務負責人巫威漢高興地說:「這筆錢真是『及時雨』,大大提升了我們流動資金的靈活性,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一筆筆留抵退稅稅款猶如「源頭活水」,為儀徵市的企業注入了發展新活力。儀徵市稅務部門自年初以來,從廣泛宣傳、精準輔導、簡化流程、優化服務等多方面組織開展增量留抵退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據統計,1-7月共為企業辦理增量留抵退稅57戶次,為企業發展解了「燃眉之急」。(經濟日報記者 艾芳 通訊員 張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