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的湖州鬧市,有一片古色古香的歷史街區,街區之內有一條臨水而居的老街,這便是小西街。
從衣裳街逛完,我徑直來到了這裡,兩條街離得很近,風格卻大為不同。衣裳街的繁華與喧鬧,在這裡消失得無影無蹤,街頭巷尾只有安寧與平和,偶爾走過行人,感覺更像是街道內的店員。
說不清小西街誕生於哪個年代,但至少不會比隔壁的衣裳街晚。老街依偎著西苕溪入清源門的支流,環城西路和勤勞街將其環抱,歷史上這條支流被稱為漕瀆,漕是古時商人運輸貨物的河道,如此小西街也曾車馬喧鬧,船帆林立了。
這條街是大戶人家的聚集地,湖州歷朝歷代的名門望族,都會住在這裡,比如溫氏、鈕氏、許氏、莫氏等大姓,他們互相為鄰,組團生活,形成了舊時的富人區。許多宅院依舊保留到了現在,多是清末時的建築,門上掛著牌匾,只是內部變了另一幅模樣。
街區內巷弄縱橫,每走幾步便可見一條小巷,巷弄較窄,只容一人通過。靠近河道的區域,水街風貌濃鬱,青石板路,石橋臥波,草木青青,顏值可媲美江南水鄉古鎮。
小西街沒有像大多數老街一樣,成為商業的犧牲品,而是走向了另外一條路--文藝,這裡堪稱湖州最有格調的老街。
在這裡,你絕對找不到網紅美食,各種烤串、炸串也沒有,偶爾遇見幾家奶茶店,裝潢格調都洋溢著小資氣息。街內最多的是文創店,如鮮花鋪、手工藝品鋪,音樂小酒吧,古典茶館等等,不是粗製濫造,而是精心策划過的。
漫步於老街,腳底的青磚被踩得發亮,老房雖顯破敗,可烏黑柱廊、絲嶂綺窗,仍舊透露著富家大院的繁華,牆角的野花,散發著高貴冷豔的氣息。
這裡有條生活街,包含了木作、陶藝、首飾、繪畫等多種手作,老闆還會親自教學,適合喜歡文藝的女孩子。小西街當然是文藝的,它像是一位女神,高冷卻又博學多識,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非要靠才華。
街道很貼心,在狹窄的巷弄裡搭建了帳篷和長椅,供遊客走累了休憩。「慢」是這的主題,參觀要慢,體驗要慢,感受也要慢,慢下來才能領略到老街的古樸,品味歷史的厚重。
就這樣慢慢走著,我來到了鈕氏舊宅,這是湖州最後一位狀元鈕福保的故居。舊宅可以參觀,門廳、庭院、大廳、夾弄等布局依舊清晰,只是鈕氏後人已不在此居住,裡面改造成了文創商店。
永安橋是一座明代石橋,三孔石樑結構,連接著小西街的南北兩岸。它有個別名「木橋頭」,因為這是一座木樑和石塊合建的古橋,石樑架於木樑之上,木樑受石樑遮擋,可免遭日曬雨淋,石樑的負重又被木樑分擔,故永安橋能保存至今。
因為臨河,永安橋一帶有著明顯的江南水鄉特色,白牆烏瓦倒映在水面,門前有石階與河道相通,古時的油船可直接通過石階上岸。牆壁在雨水侵蝕下褪掉了顏色,反而更為真實,像是一幅江南水墨畫。
夜晚的小西街要熱鬧一些,小巷之間掛滿了彩色星燈,黃色明亮,點點閃爍,處處流光溢彩,溫暖了整片夜空。街道內還有夜市,但不是賣吃的,而是各種手工藝品,好玩又有趣。
小西街是值得逛逛的,這裡還有歷史人文館、當代美術館、城市書房等文化性景點,文藝而不嘈雜,格調溫馨而不矯揉做作,是一處寄放靈魂的地方。
地址:湖州吳興區小西街,不收門票。
交通:乘坐6路、33路公交,到紅豐菜場下即可。
全國各大城市的免費景點都在這裡哦,關注作者:林清鹿,即可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