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語文 | 46篇必背課內古詩詞名句賞析

2020-12-18 中考網

  1.次北固山下  (唐 詩人 王灣)

 

  主旨:寫山青水綠的江南春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洛陽的思念之情。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春潮漲平之後,江面十分開闊;一片白帆順風而來,以小景傳大景之神,畫面非常精彩。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將景物擬人化而富有生機;「日升殘夜」、「春入舊年」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

 

  2.赤壁  (唐文學家 詩人 杜牧 )

 

  主旨:借史詠懷,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抑鬱不平之情和歷史興亡之感。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兩句,思路非常奇特,以兩個美女象徵國家的命運,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3.浣溪沙 (蘇軾 宋 文學家 書法家《東坡七集》)

 

  主旨:這首詞體現出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反用其意,勸阻人們不要徒發自傷衰老之嘆。

 

  4.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 詩人)

 

  主旨:詩人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氣氛,將別離思聚的情意,委婉動人。

 

  「不知秋思落誰家?」一個「落」字,新穎妥帖,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5.水調歌頭 (蘇軾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壇領袖)

 

  主旨: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事態度戰勝了消極的「遁世」念頭,表現了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詞的上片寫月下飲酒,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下片寫月下懷人,由感傷離別轉化為對離人的祝福。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唐文學家 哲學家有《昌黎先生集》)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運用對比手法,進一步突出了初春的美好,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7.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兩句,通過嗅覺和聽覺來捕捉夏夜景物特徵,給人印象鮮明而深刻,流露出詞人熱愛農村的思想感情。

 

  8.秋詞  (劉禹錫 唐 《劉夢得文集》)

 

  主旨:作者一反悲秋的感慨,抒寫了奮發進取的豪情。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排雲而上的白鶴,引發了詩人的無限情思,也激發了讀者的凌雲壯志。全詩議論、抒情、寫景相結合,寓意深刻,形象鮮明。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號青蓮居士 唐代詩人 《李太白集》)

 

  主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關切。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月照中天,詩人將月亮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10.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唐詩人)

 

  主旨: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了詩人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四句不僅寫出環境的極靜極美,而且體現出詩人內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這兩句看似矛盾,其實不然。假如周圍一片喧囂,人們也就不會在意鐘磬的嫋嫋餘音。詩人以靜寫動,以動襯靜。

 

  11.登嶽陽樓 (杜甫 字子美 唐 稱「詩聖」、「詩史」)

 

  主旨:本詩通過描寫詩人老年孤舟相伴的悽涼之景,表現了複雜而漂泊的感情,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既是實寫,又寓想像。從樓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國東南之地從中分為兩半;水田相連,似天地都在湖水中浮動。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壯闊而又生動。

 

  12.蟬 (唐 虞世南 唐 詩人、書法家)

 

  主旨:這是一首拖物抒懷的小詩。詩人借蟬的高潔來點明人的立身行事,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借蟬抒懷,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的人,他發出的聲音影響才大,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

 

  13.孤雁  (杜甫 唐 詩人)

 

  主旨:表達的就是亂離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寫盡孤雁形單影隻驚呼求侶之態、遲疑畏懼的心理,相當精彩。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兩句深切地寫出失群者的心情,顯出詩人對同伴的無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很感人。

 

  「野鴨無意趣,鳴噪自紛紛。」以野鴨反村孤雁,表達了詩人的愛憎之情。

 

  14.鷓鴣 (鄭谷 唐 詩人)

 

  主旨:這首詠物詩表現鷓鴣啼聲哀怨悽切,藉以抒寫遊子的鄉愁旅思。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兩句,讓人仿佛置身湖邊古廟,聆聽鷓鴣聲聲哀鳴。

 

  「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託鷓鴣啼聲之悲。

 

  15.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南宋詞人)

 

  主旨:這首詞十分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忠勇的將軍的形象,從而表現了詞人的宏大抱負。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把烤牛肉分給部下飽餐一頓,琴瑟演奏出北疆蒼涼的樂趣。在肅殺的秋風中,戰場上軍隊正在檢閱準備出徵。這兩句用典,以工整的對仗,描繪出戰爭爆發前的情狀。

 

  16.使至塞上  (王維 唐 詩人《王右丞集》)

 

  主旨:這首詩出了出使邊塞的艱苦行程,描繪了塞北壯闊奇麗的,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的悲壯情狀和難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徵蓬出漢塞,歸雁洛陽邊。」既是實寫塞上秋景,也是以蓬、雁自比,遊子見枯蓬隨風飄蕩,會產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飛,常引起思鄉之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以工整的對仗,描繪出塞外雄奇壯觀的獨特風光,寫得景象開闊鮮明,氣勢雄渾,堪稱千古名句。

 

  17.黃鶴樓  (崔顥 唐 詩人)

 

  主旨:由登樓遠眺異鄉風景,引動日暮懷歸之情。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寫登樓所見實景。天氣晴好,江北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的春草繁茂濃綠。對仗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人從黃鶴樓上隔江可見漢陽樹、鸚鵡洲,卻不可能望見故鄉。日近黃昏,自然會勾起相思,末句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託愁思,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

 

  18.歸園田居  (陶淵明 名潛 字元亮 東晉詩人)

 

  主旨:本詩描寫了農村風光和勞動生活,流露出詩人厭惡官場、喜愛田園的思想。

 

  「帶月荷鋤歸」一句,最為精彩,描寫勞動歸來的詩人,在皎潔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鋤頭,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歸耕圖!

 

  「願」其實是隱居躬耕,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19.《春望》   杜甫

 

  主旨:表現了作者觸景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

 

  賞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角度:詩意:感傷時事,看到鮮花反而落淚,久別家人,聽到鳥鳴,反而心驚。

 

  修辭: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抒發了詩人觸景傷懷、憂國思家的痛苦心情。

 

  寫法(鍊字):「濺」「驚」在句中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淚水飛濺,鳥使我的心靈驚悸。

 

  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角度:詩意:戰火直到春深三月仍連續不斷,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

 

  情感:這兩句真切表達了戰亂中人思念離散親人,盼望得到親人音訊的心情。「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能引起人的共鳴。

 

  20.《泊秦淮》  杜牧

 

  主旨:抒發心中對世風和時局的憂憤。

 

  賞析:「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角度:詩意: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國的怨恨,隔著河還在唱《玉樹後庭花》。

 

  寫法:詩人指責商女是一種法曲筆,真正應該汗顏的是座中那些點歌的人,這兩句是一種形象化的議論,表達了詩人對世道人生的憂患意識,因而被人們廣為傳誦。

 

  情感: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1.《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遊

 

  主旨:表達自己為收復失地、統一祖國而獻身的強烈願望。

 

  賞析:「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角度:詩意:深夜睡在床上聽著風吹雨打聲,夢中又來到鐵騎飛躍冰河的戰場。

 

  情感:表現了詩人日夜渴望收復失地萬裡從戎,以身報國的心願。

 

  22.《過零丁洋》  文天祥

 

  主旨:文天祥在這首詩中慨嘆抗元事業的失敗,表達了寧死不屈的堅強決心。

 

  賞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角度:詩意:自古以來,人活在世上誰能不死?留得這顆赤誠的心光照史冊。

 

  情感:這兩句以激勵人心的議論表達了詩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國的必死決心及對自己為國盡忠為民效命必將留名青史的自信。

 

  賞析:「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角度:詩意:大宋的江山支離破碎,像那被風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寫法:以形象的比喻描寫國家和個人的命運。

 

  賞析:「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角度:詩意:去年在惶恐灘頭訴說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裡悲嘆孤苦零丁。

 

  寫法:這兩句利用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來書寫憂慮不安的心情,極為巧妙新奇。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主旨:表達了與知己的惜別之情,體現出高遠的志趣。

 

  賞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角度:詩意:只要四海之內有著知心朋友,即使遠隔萬裡也如近在咫尺。

 

  意境:這兩句詩以理性的議論,展現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

 

  內容:在王勃看來,自己在長安,朋友將到蜀川,但萬水千山不會隔斷他們的友誼。只要心中有朋友,那麼朋友就好象在身邊。

 

  現實意義: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既是永恆的也是無所不在的。

 

  情感:體現出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襟,已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間,表達深情厚誼的不朽名句

 

  24.《己亥雜詩》  龔自珍  清末思想家、文學家

 

  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著春泥更護花。

 

  角度:詩意:落花紛紛不是無情漂灑,化作春泥願培育更多的鮮花。

 

  寫法 :這兩句詩移情於物,是新生命的讚歌,「落紅」、「護花」是崇高獻身精神的象徵。

 

  情感:這兩句詩表現了積極的人生態度,意境高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

 

  語言:以新奇的比喻表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這兩句詩移情於物,表達了對新生命的讚美。

 

  哲理:花落歸根化為春泥,可以孕育新的春天,反映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

 

  25.《望嶽》 杜甫

 

  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角度:詩意: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四周的山巒看起來都會顯得矮小。

 

  情感:表達了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意境:本詩既寫出了泰山的巍然高聳,也表達了詩人的壯志和毅力。

 

  26.《登飛來峰》 王安石

 

  賞析: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角度:詩意:不怕浮雲遮住視野,只因為身在塔的最高層。

 

  情感:表達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寫法:本詩構思獨特,詩人沒有繼續登山的過程,也沒有描繪山中的美景,一開始就把自己置於千尋塔的最高層,抒寫了當時心中的感受,以次反映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去精神。

 

  27.《雁門太守行》 李賀 唐代詩人

 

  主旨:描繪了一場邊關戰爭,歌頌了手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賞析: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度:詩意:敵軍像黑雲一般壓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毀壞,城內守軍披堅執銳嚴陣以待,日光照在戰甲的鱗片上,閃爍著金光。

 

  修辭: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危急形式和戰事一觸即發的氣氛。

 

  28.《別雲間》  夏完淳 南明抗清英雄

 

  主旨:這首訣別故鄉之作,表達的不是對生命苦短的概嘆,而是對山河破碎的極度悲憤,對家鄉親人的無限依念和對抗清鬥爭的堅定信念。

 

  賞析: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角度:詩意:我死後不屈的魂魄仍將歸來,看到後繼者高舉戰旗,讓它在空中飄揚。

 

  情感:這句詩感情由悲而壯,格調由低沉到高亢,顯示詩人沖天豪氣。

 

  29.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 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意思:抽刀斷水水卻更快地奔流,借酒澆愁反而是愁上加愁。

 

  賞析:這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說明了用消極的思想去對待煩憂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30.《漁家傲》  範仲淹 北宋文學家、政治家

 

  主旨:詞中描繪邊地奇異的秋景,表現作者概嘆功業未立和戍邊將士思念家鄉的複雜心情。

 

  賞析: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角度:詩意:飲下這杯粗釀的濁酒聊以解憂,家鄉遠隔萬裡,不曾破敵立功,歸去還沒有日期。

 

  情感:愛國的情懷,思鄉的苦悶,構成了守邊將士複雜的心態。

 

  31.《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號東籬 大都人 元代戲曲家、散曲家

 

  主旨:創造出一種蕭瑟悽涼的意境,用以襯託天涯遊子孤寂悽楚的心情。

 

  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角度:不僅寫景,而且寫人,於暮色蒼茫中,烘託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羈旅漂泊的人來。

 

  3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主旨:抒寫長期貶居生活的艱辛和對世事滄桑、親朋凋零的傷感,含蓄地表達了內心的不平。

 

  賞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角度:詩意:沉船的旁邊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面萬木爭春。

 

  情感:這兩句詩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33.《無題》李商隱

 

  主旨:這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詩人與相愛的人難得見上一面,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分別後心中充滿不盡的相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蠟燭成灰淚始幹。」以象徵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最為精彩動人。

 

  34.《夜雨寄北》  李商隱

 

  賞析: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角度:詩意:什麼時候才能重逢,西窗剪燭重話巴山夜雨情景?

 

  情感:這兩句詩使詩境與迴環映照中更增深永情韻,融悽清與溫煦默然與神往,寂寥與慰藉為一體。

 

  35.《論詩》趙翼 清代學者、詩人《甌北詩鈔》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唯有創新,才能領時代之風騷。

 

  36.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唐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這句詩使用了反襯手法。聽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楊柳》,自然引人想起家鄉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能戰,英勇殺敵。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用典。斬樓蘭:據考證,漢代地處西域的樓蘭國經常殺死漢朝使節,傅介子出使西域,樓蘭王貪他所獻金帛,被他誘至帳中殺死。這裡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復仇的故事,表現詩人甘願赴身疆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

 

  37.《相見歡》  李煜 五代時南唐後主

 

  主旨:寫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角度 :詩意:剪又剪不斷,理了仍然還亂,是緊緊纏繞人的是離愁。

 

  修辭:用絲縷比喻愁思,形象地展現了心頭無可解脫的愁苦之情。

 

  38.《浣溪沙》  晏殊 北宋詞人

 

  主旨:抒寫對人事的變遷、聚散無定的惆悵和對春意衰殘、時光流逝的悼惜。

 

  賞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角度:詩意:花兒凋謝了,忍見它伴隨著殘春消逝;燕子又來了,新朋還是舊友,過眼迷離。

 

  情感:通過對易逝的春光的描寫,抒發了對青春易逝的感慨。

 

  寫法:將自然現象與人的感受巧妙結合,生發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語言:對仗工整,音調和諧,畫面生動。

 

  39.《龜雖壽》曹操 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賞析「老驥伏櫪,志——,烈士——壯心——」

 

  內容:年老的千裡馬雖然伏在馬槽上,但胸中任然有馳騁千裡的豪情,有志幹一翻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對理想的追求永不會息。

 

  感情:體現了詩人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抒發了詩人的雄心壯志)

 

  4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唐代詩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新穎傳奇,以南方梨花盛開比喻北方雪壓冬林,景象極為神似,頗有浪漫色彩。

 

  41.《飲酒》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內容:在自家的菊園裡採菊以佐酒,悠閒地抬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詩人這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與那些官場中人孜孜以求名利,不可同日而語。

 

  情感:展現出作者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曠達的心胸。

 

  42.《行路難》李白

 

  主旨:抒寫世路艱險、功業難建的苦悶心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內容:李白暗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長風破萬裡浪的時機一定會有的,到那時將掛起風帆直渡大海。

 

  情感:詩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極為苦悶之時,仍然表現了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

 

  43.《遊山西村》陸遊

 

  主旨:讚美農村風光和淳樸的名俗,流露出熱愛農村生活的情感。

 

  賞析「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內容: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又復現的境界,富有哲理,給人啟迪。

 

  哲理:現在用來形容進入一個別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絕路逢生的情景。

 

  44.《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賞析: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角度:詩意:無論哪個朝代的興起,受苦的仍是百姓;無論哪個朝代的滅亡,受苦的還是百姓。

 

  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苦難的同情。

 

  45.《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賞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角度:詩意:將會把雕花的良弓,拉得像圓月一樣,瞄準西北的目標,射殺天狼。

 

  情感:塑造了一個力挽雕弓射殺天狼的英雄形象,把他的愛國思想和豪情壯志抒寫的淋漓盡致。

 

  46. 《觀滄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描繪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使我們從中領略到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0初中語文 | 46篇必背課內古詩詞名句賞析
    以工整的對仗,描繪出塞外雄奇壯觀的獨特風光,寫得景象開闊鮮明,氣勢雄渾,堪稱千古名句。     17.黃鶴樓  (崔顥 唐 詩人)     主旨:由登樓遠眺異鄉風景,引動日暮懷歸之情。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寫登樓所見實景。天氣晴好,江北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的春草繁茂濃綠。
  • 千古名句,別有洞天: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
    這份《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是我多年來一直在用的一份資料。 雖然標題有「初中」兩個字,裡面也收錄一些小學必背古詩詞裡的名句,而且非常適合基礎詩歌鑑賞薄弱的高中生。你之所以古詩詞鑑賞不會,是因為小學初中沒學紮實。
  • 初中語文1-6冊:必背40首古詩詞賞析,滿滿乾貨,錯過太可惜!
    初中語文1-6冊:必背40首古詩詞賞析,滿滿乾貨,錯過太可惜!古詩詞不僅是我們國家悠久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古詩詞作為語文學習重要知識,也是必考知識點。從小學開始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古詩詞,課後不好孩子都背過唐詩三百首,可見老師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對古詩詞的學習的。很多學生或家長都以為學習古詩詞僅僅是為了考試,是因為試卷上會考到,可實際並不是,語文教材中所學習的古詩詞,都是嗎,名篇佳作,學習既是一種傳承,也能豐富學生的文學藝術,更能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學習能力。
  • 初中語文:必背古詩詞34首,吃透賞析題匯總!考試「1分不扣」
    其實,孩子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古詩詞,然而,隨著年級的增長,考核知識點的難度也大大增加了,在小學階段的時候,主要是要求會背誦默寫古詩詞就行,但到了初中階段後,就完全不同了,不僅會有理解性默寫,還會涉及到古詩詞的賞析。
  • 初中語文:人教版必背古詩詞大全,都是考點,收藏下來慢慢背!
    我們都知道,我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樂府詩集再到唐詩宋詞,其中誕生了眾多的詩詞名篇,流傳千古,它們都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現在,古詩詞也是我們語文課程學習過程的重要內容。俗話說的好,熟讀唐詩300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 名師整理:初中語文課內外古詩詞賞析大全,學霸都在「生奪硬搶」
    名師整理:初中語文課內外古詩詞賞析大全,學霸都在「生奪硬搶」古詩詞以其獨特的美讓眾多學生為之傾倒,因此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也能提升學生駕馭母語的綜合能力。學習古詩詞的關鍵在於「讀」和「背」,讀古詩詞中蘊含千年的哲學理念,體會古詩詞的韻味,讀書詩情畫意,背語文考卷中古詩詞題目相關考點,學以致用,提高古詩詞擴散思維。在語文考試卷,關於古詩詞的考題除了課內古詩詞,還有課外古詩詞的題目,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主要目的就是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古詩詞應該如何賞析,重點字詞能否獨立運用。
  •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分類匯總
    往期精選【初中語文】必背古詩文整理匯總【初中語文】初中全冊課內外古詩詞賞析【初中語文】課外古詩詞朗讀七首閱讀理解【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文+譯文【初中語文】中國34位「聖人」,你知道幾位?【初中語文】《詩經》305篇,你至少要會背這20篇千古名作【初中語文】詩詞古文集錦匯總作文開頭12妙法,快為孩子收藏!
  • 閱卷老師精心整理:初中三年必背古詩詞彙總,背熟,考試不丟一分
    閱卷老師精心整理:初中三年必背古詩詞彙總,背熟,考試不丟一分!語文課程語言標準要求學生朗讀並背誦優秀的古詩文。學生們不僅只是為了升學考試而去進一步研究學習古詩詞,也得提高對古詩文認識,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為了汲取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詩詞的教學不管四小學還是初高中,一直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 初中語文34首必背古詩+賞析
    初中語文必背古詩詞34篇   觀滄海次北固山下   錢塘湖春行   天淨沙·秋思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望嶽春望   使至塞上   遊山西村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教育部新版:初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列印貼牆背,考試1分不扣
    教育部新版:初高中語文64篇必背古詩文,列印貼牆背,考試1分不扣!隨著教育的改革,語文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而在語文的考試中,也新增了大量的古詩文和文言文考點。而且所佔的分值比例還比較大,這也就是說,以後想要在語文的考試中拿到高分,除了要牢牢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熟記和理解大量的古詩文和文言文。古詩文默寫是中小學生的必考內容,也是最經典的題型,在以往的考試中,一般都會出現10-20道古詩詞默寫題,而近幾年來,對古詩文考察力度還在加大,如果同學們平時不注重積累和總結,那麼在語文的考試中就會丟分慘重。
  • 語文老師提醒:這61篇古詩文,句句經典!含解析,考前趕緊背!
    ▼ 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語文的知識點比較凌亂,很多同學在學習或複習時常會感覺無從下手,老師講到哪自己就學到哪,要知道,這樣是絕對不行的。 還有很多同學認為,做語文題純粹是「跟著感覺走」,做時憑直覺,做完憑運氣,「文無定法」,語文學習也無定法。
  •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初中三年及必備練習之一!眾所周知,古詩文默寫是語文考試中一道必考題,就連中考也不例外。初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共有128篇,而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題考試範圍也是這128篇古詩文。
  • 初中語文:人教版必背古詩詞大全,都是考點,收藏下來慢慢背!
    我們都知道,我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樂府詩集再到唐詩宋詞,其中誕生了眾多的詩詞名篇,流傳千古,它們都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現在,古詩詞也是我們語文課程學習過程的重要內容。俗話說的好,熟讀唐詩300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 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注釋、譯文、賞析集錦(附55首必背古詩)
    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注釋、譯文、賞析集錦(附55首必背古詩)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早上下起了小雨,但是同學們還是早早地到了教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這學期同學們升入三年級,都說三年級是個轉折期,三年級語文更是一道坎,基礎知識不紮實的同學,語文成績將會逐漸下滑,因此,同學們要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 初中語文:34首必背古詩詞賞析題,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一份!
    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是語文裡重要的一個考點版塊,尤其是進入初中之後,古詩詞鑑賞這個板塊的題目也會逐漸增多,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也會逐漸加大,想要更好的掌握,就必須掌握好相應的解題思路和賞析技巧。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進,古詩詞在語文中所佔的分值比重也越來越高,因此就務必將古詩詞鑑賞的方法掌握到位,其次還有古詩詞默寫和理解相應的題目,也要準確的學習和表達。
  • 初中語文:61篇必背文言文+古詩,貼牆上背熟,考試「1分不扣」!
    初中語文:61篇必背文言文+古詩,貼牆上背熟,考試「1分不扣」!從近幾年中高考語文出題的內容來看,不僅難度有所提升,出題的範圍也更廣。不管是基礎知識部分,還是閱讀理解和文言文,都比以往的考試要難得多。隨著教育的改革,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將使用統一的部編版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的語文教材中,新增了大量的古詩詞和文言文,小學階段甚至增加了87%的古詩內容。以前同學們只有在初中階段才會接觸文言文的學習,現在部編版教材一年級的語文園地當中就會出現比較簡單的文言文知識和《論語》。由此可見,初中學習的難度是什麼樣的。
  • 高中語文:61篇必背古詩詞文言文匯總!高考必考,務必收藏列印
    高中語文:61篇必背古詩詞文言文匯總!高考必考,務必收藏列印高中語文非常的重要,因為它不同於數理化這些理科科目,它是非常考驗同學們積累能力的,尤其是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現在對於同學們古詩詞文言文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從教材大綱中可以看到,要求必須掌握的足足有61篇。由此可見,同學們的學習壓力還是特別大的,不僅需要面對數理化的難題,還要背誦大量的古詩詞。
  • 初中語文:古詩詞理解性默寫彙編!練熟基本就是滿分,建議收藏好
    初中語文:古詩詞理解性默寫彙編!練熟基本就是滿分,建議收藏好古詩詞理解性默寫是歷年來考試必考的重點之一,更是在中考語文卷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同學們千萬要重視起來,而且近年來這部分題型考察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大,分值佔比也是越來越高,所以不僅要求同學們背熟掌握課本上的名句名篇,更是要求同學們多讀多背一些課外的名句。
  • 1-6年級必背古詩、成語、名句大匯總!每天背,不出3月,出口成章
    1-6年級必背古詩、成語、名句大匯總!每天背,不出3月,出口成章根據要求,依據中小學現行編寫的語文教材,裡面收錄了208首古詩文,比較以往的舊版教材來看,古詩詞的背誦數量從原來的不過三四十首,直接增加了一百多首,對於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做題技巧,附例題詳解,可直接套用!
    2020-12-21 14:13:11 來源: 關十安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