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夜晚要關閉城門,有野外小路可以出城嗎?留小路有什麼後果?

2021-01-08 騰訊網

古代的城門都很高大、厚重,因為古代的社會發展水平比較低,城門的建設十分重要,歷來受到統治者高度重視,因為城門在戰爭年代可以防禦敵人的進攻,在和平時期也可以防止土匪強盜的進攻,所以城門無一例外都是建設得和城牆緊密結合,一旦關閉城門,那整個城市就像在一塊巨大的磚頭裡了。

當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侵略者已經有近代的火器了,有槍有炮,但是攻城並不容易,因為北京城的城牆又厚又高,還是北京城的老百姓給八國聯軍通風報信了——廣渠門下的下水道沒有設防,可以進去。

偌大的北京城就這樣被侵略軍佔領了,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繁華之都,文明古國的首都立刻變成了人間地獄,侵略軍的頭子瓦德西還在太和殿清朝皇帝的龍椅上坐了坐。

你說,連一個不設防的下水道都能成為城破人亡國滅的致命傷,除了城門還能留小路嗎?所以根本不可能留小路,如果留了,那就是送死。

張飛在瓦口關大戰張郃,一直沒有突破這個關口,結果發現幾個百姓從下路走來,打聽了一條直通瓦口關背後的小路,就把瓦口關奪了。這只是一條通瓦口關背後的小路,還進不得瓦口關,張飛就奪取了關隘,可見小路的危害。張郃剛到這裡對地理不熟悉,否則是一定要設防的。

中國古代是這樣,古代西方世界也是如此,城牆高大堅厚,城門堅固,延續近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由這樣的城牆和城門保護著,在近千年的歷史上,除了第四次東徵的十字軍,沒人能攻克這座城市,所以新興的奧斯曼帝國,並沒有打算進攻那裡,認為代價太大。

但是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日益險要,再加上火器的發展,奧斯曼帝國決心攻克這座堡壘,於是對那裡發起了進攻,但是進展很不順利,最後發現,有一條專供廚師進出的小門,叫凱卡波爾塔門沒有設防。於是,奧斯曼軍隊從凱卡波爾塔門進了君士坦丁堡。

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佔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堡。

一條小路,毀滅了一個延續近千年的東羅馬帝國,這個代價有點大呀!誰能想到,一條專供廚師進出的小門小路,卻成了壓斷東羅馬帝國這頭駱駝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敵人圍城兩年,使用了包括大炮在內的一切進攻手段沒能攻克君士坦丁堡,卻因為一條小路一個小門的不設防而被攻克,一個千年帝國轟然倒塌。誰還敢在城門之外留小路?

《三國演義》裡鄧艾度陰平小路進攻成都,最後滅亡蜀漢政權,也是這個道理,只不過那條小路是通往成都的路徑。當初是設防的,諸葛亮不但派了一千精兵設防,而且還立了碑,刻了字預言了鄧艾的下場。但是劉禪卻把那一千守軍撤了,導致蜀漢政權的迅速滅亡。

從古代中國和外國的歷史可以看出,城門之外留小路的危害很大,所以各國在城門之外都不留小路。如果有自然形成的小路,一定會設防。所以從這些故事可以看出,古代城門關閉以後,是進出不了城市的。

相關焦點

  • 古代晚上城門關閉後,有無野外的小路,可以偷摸出城呢?
    導言:古代晚上城門關閉後,有無野外的小路,可以偷摸出城呢?現在的城都是城市,以前的城都是城池,城是由城牆與護城河組成的,城牆與護城河都是阻擋敵人進攻而建成的。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的便是一來入侵一方率領大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包圍了再說。
  • 古代夜晚要關閉城門,有野外的小路可以出城的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說起「古人夜裡出城有沒有小路」這事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先生,就是深有體會。外圍還有深兩丈寬八尺長四千五百丈的護城河,明朝中葉以後,西安城牆又有糯米灰漿加固,清代時又再次整修,包磚深埋地下三米,形成「層層防護」。雖說古代的城池,並非都是明清西安古城這般牢固,但其建造維護,基本都是同一個思路——就是用嚴密的城牆加護城河,將城池牢牢保護起來。這種情況下,城門就是一座城池的交通出口,想找別的「小路」?武俠小說都很少這麼寫。
  • 古代關閉城門後,有野外的小路能出城的嗎?答案令很多人始料未及
    古代關閉城門後,有野外的小路能出城的嗎?答案令很多人始料未及古代的城市,就是一座座典型的堅固「圍城」高牆圍住,只有東西南北四門,還有士兵把守,不到點不開門,除非你是武林高手,可以高來高去,否則只能望城興嘆了,正所謂「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進不來」「在裡面的晚上想出去,在外面的晚上想進來」,可是最後都只得到了兩個字「沒門」。要是幹了壞事,把城門一關,全程搜查,基本上等於甕中捉鱉,被捕的概率很大。
  • 古代天黑了要準時關閉城門,回來晚了還能進去嗎?
    古代城池都有完整的城牆和城門,城牆和城門的作用,就是用來防禦敵人突襲和入侵的(也有一定的防洪作用),城門每天都有規定的時間去開啟和關閉,那麼城門關閉了,如果你還沒有入城還能進來嗎?很遺憾,城門關閉之後,一般情況下是不再允許進出的,要等到第二天開啟的時候才能夠進出。
  • 古代進出城,為什麼必須要走城門,其他地方不能進出嗎
    最近幾天,一直都在思索著一個難題,中國古代的老百姓進出城好像都必須走城門過,為何就無法找一個擺脫城門的小路或是在晚上單獨翻圍牆。而且中國古代的城市真的是全部都被包圍起來的嗎?假如一個城市整個都用圍牆包圍起來,那麼得用多少錢的磚啊,並且假如碰到河段還如何建設圍牆呢?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什麼意思?古人教你人生之路的選擇
    導語: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什麼意思?古人教你人生之路的選擇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在人生的分叉口,有的人喜歡走大路,路平坦又光明,有的人喜歡小路,崎嶇泥濘但是會有不一樣的收穫,不論選擇什麼樣子的路都是自己的決定。
  • 老人常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也出現了這樣一種俗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經常使用,而且讀個一遍兩遍也不知道俗語是什麼意思,要表達的是什麼內容,而且再加上在俗語字面中體現出來的迷信鬼神成分更加使得現代中國人遠離之。其實,事實上並不是如此,迷信鬼神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實際告訴人們的是立身處世的深刻道理,像這樣的俗語就有「大路有水,小路有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主要內容。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小時候,我們出門的時候,老人就會勸誡我們儘量走大路,是為了怕我們不知道路怎麼走,貪圖捷徑走小路,到時候迷路了不知道怎麼回來。其實在俗語中也有一句話和這個是遙呼對應的,那就是「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不過這句俗語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字面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俗語是這樣的:「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 「大路有水」,其實是勸誡行事要坦坦蕩蕩「大路有水」其實是簡短的說法,整句也該是「大路有水能生財」,重點是在一個「水」字上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水代表財,水路便是財路。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要聽!
    農村有很多老年人愛說一些俗話,最開始年輕人都嫌他們說的都是迷信,但有的話,卻藏著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可以說這些話都是老一代人對後代的勸世良言。比如「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等一些話。
  •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迷信,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迷信,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所謂俗語,就是過去的人們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蘊含著極大的道理。民間有句老話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如果老人們突然說了這麼一句話,你可能會不知所云。畢竟大路和小路都是我們常走的路,哪裡方便就走哪裡。但是在俗語中大路和小路並不是單純指路。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水」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代表著財富。
  • 老話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不是迷信,包含深刻的做人道理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俗語是這樣的:「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都知道,古人出遠門的時候很不方便,由於路途遙遠,又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所以人們一般都會選擇走人比較多的大路。儘管如此,在不熟悉道路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遇到很多涉水的路段,這時大家可以互相幫忙,攜手度過危險。
  • 生活裡,有「大路有水,小路有鬼」的俗語,你個人怎樣理解?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愣娃今天來說說古代流傳的這句話意思,它是說通往成功的路,或者說到達目的地的路,有許多條,如果你選擇大路,就是走的多的人的路,可能慢點,但是可以順利到達,當你順利平安到達了就是成功,就是水路就是財路,因為在中國五行中水就代表了財富。
  • 在滴水巖,想有一條開滿蒲兒根的小路
    這個季節,不管在哪條山路上走,都能見到這種菊科的小花開得特別火爆,可以把山路裝扮得一片金黃,在開滿蒲兒根的山路上行走,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它不是一年蓬,會讓人想起外來入侵,也不是城市花壇裡的那些菊科園藝花,需要人們的照顧,它不是開滿新農村的波斯菊、百日菊,雖然開得一片燦爛,但是每年都需要人去播撒種子。蒲兒根自生自滅就能夠一片輝煌。
  • 在農村小路上開車,這3個駕駛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但是有時候我們在回鄉下老家,或者開車去山裡自駕遊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農村小路,這些農村小路或者山路雖然人少車少,但是路窄彎又多,許多新手朋友在這種路上開車心裡都很緊張。下面修車老司機就來給新手朋友們講一下,在農村小路上開車,需要掌握的3個駕駛技巧吧。1、路過村莊提前減速、鳴笛。
  • 嬛嬛古裝網——故鄉的小路
    秋末冬初,當拾起一片落葉時,你可否憶起那故鄉的小路,也許小路也已鋪滿了柔軟的黃葉!故鄉的小路曾經是那樣的泥濘,以至於每一步都是格外的沉重。故鄉的夜晚是那麼的寧靜,我在這裡就像一個迷失了方向的孩子,在認真地尋找著回家的路途。
  • 故鄉消失的小路
    記得有一次周末,是臨近期末了,本打算在學校複習功課,好讓自己的成績再提升一些。可等別的同學都回家了,學校僅剩下幾個離家特別遠的同學時,心裡突然非常想家。那時我們是一個月才放一次假,如果不回家,還得等一個多月才能見到母親,才能吃到家裡可口的飯菜。  於是,心一橫,收拾了書本,就飛奔出了校門。守門的大爺問我哪裡去,我說要回家。遠遠地從背後傳來大爺的聲音:天快黑了,回來,不要回去。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是什麼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刻含義
    俗語常言,「大路有水,小路有鬼」,這句說得可太有道理了,深得中國文化的精髓。什麼是「大路有水」?大路指的就是發財之路,而發財之路就來自水路。中國古代交通不發達,在鐵路和公路出現以前,真正的黃金之路就是水路。
  •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有句俗語說得很妙,「大路有水,小路有鬼」,看似在描述一個不多見的現象甚至還有封建迷信摻雜其中,其實這句話別有深意,其中人生哲理讓人受益匪淺。那麼,這句俗語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呢?大路有水中國的五行學說大有學問,自五行誕生之後,不管是在醫學還是文化方面都藉此衍生了很多國粹。
  • 俗諺「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啥意思?專家:並非迷信,現在還有用
    引言《論語》有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提倡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溫習不斷積累,這樣就可以更快地學會新知識。學習如此,傳承也如此。語言和文字發明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前人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傳給後人,使後人可以少走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