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報遊客跟團被導遊強制買玉#
十一國慶期間,10月5日至10日山東、重慶等地18名散拼遊客在甘肅吉途旅行社的組織下參加了蘭州張掖額濟納嘉峪關6日遊的旅遊行程,期間在玉石購物店,兩位遊客與導遊之間發生了言語衝突,引發輿論熱議。蘭州當地執法部門也給出了處罰措施。
近年來,旅遊跟團因購物問題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究其原因無非是低價團惹的禍。
旅遊六大要素:吃、住、行、遊、購、娛。購物本是旅遊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購買當地特產,旅遊結束帶回伴手禮,本是無可厚非的事。但因為部分低價團的存在,購物就顯得分量異常突出,因為旅遊都是有成本的,吃住門票導遊服務,大家常說沒有利潤就沒有服務,如果不但沒有利潤還需要貼錢的低價團怎麼辦呢?那就只能是在購物環節,通過遊客的購物返傭來填補這一利潤空缺了。
國家早就明文規定,堅決杜絕零團費、負團費的低價團存在,但效果正如大家看見的那樣,還是收效甚微。其實旅行社打心底裡是不願做低價團的,誰都不想做一桿子買賣,誰都想服務好遊客,做到細水長流樹立好的口碑。更何況,國家明文禁止,那就是頂風作案,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那為什麼低價團又屢禁不止呢?
市場需要是個很大的因素。追逐低價遊,或者說喜歡低價遊是有很大一部分群體的。這一群體一般以中老年為主,他們一般都是經常性的參與旅遊活動,對旅行社的低價套路了如指掌,所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以說是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他們能很好的配合導遊進店工作,至於購不購物,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其次的一個因素就是旅遊市場競爭激烈。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就看旅遊接待社在中間環節能不能產生足夠的再次消費,這對於專接低價團的導遊的工作能力也是個極大的考驗。那些暴雷的遊客,往往是旅遊經驗不足,對於旅遊線路選擇的時候喜歡偏向於低價,卻又對旅遊質量有過高的期待,為了低價迫於選擇購物行程卻又反感購物的人群。
其實旅行社在面對遊客報名諮詢時,都會給予遊客多項選擇,不僅僅只有低價團,也有好的純玩品質團線路,只是價格會高一點而已。行程說明也會講解得很細緻,有沒有購物店安排?有幾個購物店安排?都會提前予以說明。沒有過多旅遊經驗又反感購物的遊客建議不要輕易選擇低價團。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其實誰都懂。
然而現實情況總是被品質團的價格所嚇倒,其實如果仔細一算,即使純玩的品質團價格也是會比自駕遊費用要低一些的。因為旅行社有合作單位協議價格優勢,有常年操作熟悉整個行程的優勢,知道怎樣安排行程最為合理,可以合理的避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旅行社如何走出低價遊怪圈,還得依靠市場的引導,引導遊客多選擇純玩品質團,旅遊出行不僅要比價格,更要比質量,要看行程內容,包含了哪些不包含哪些?不論是旅行社還是遊客,都需要有契約精神,事先說好,過後莫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