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大學最近官宣自己家的管理學院終於被AMBA認可,成功躋身三重商學院認證的學校。這對所有利物浦學生來說,可以說是一條喜訊哈。這說明以後吸引的學生就會更多了,Liverpool後幾年有提升門檻,收縮list的潛質了。最基礎的表現就是會和紐卡斯爾這種學校一樣,後續要收申請費了,排面可能就要出來了。
之前一直很少聊利物浦這個學校,主要是這個學校本身設了很多中英合作項目,其實國內的知名度已經很高了。但口碑卻褒貶不一,有說好話的,有各種噴的,導致這個學校就和他們家的qs排名一樣,忽上忽下,有點縹緲。
我們今天就集中聊下這個學校。
利物浦其實整體還是特別棒的一個學校,首先是資歷方面,這個學校是六所紅磚學校,又是羅素的第一批成員。所以本身質量沒的說的,但感覺學校有個毛病,比較熱衷於搞國外合作項目,忽略了科研成果的本質,然後這些年QS排名就忽上忽下。有一種太要去盈利搞創收,而沒去踏踏實實搞科研的既視感。
他們家的管院也是不溫不火,雖然最近的確是加入了三重商學院認證。就12.9官宣的AMBA認證(英國)之外,還有兩重認證是AASCB(美國)、EQUIS(歐洲),雖然這兩個早就通過認證。但沒什麼用,因為他們家沒有強力的王牌課程,就主打不出來,開設的課程也偏管理大類為主。就吸引不了強力生源,尤其是在他們家讀過本科的學生,基本都會飛走,連2.2的學生,也想著能不能換其他好點的學校,都不想留在本校繼續發展。這就是問題所在,不能留人。
但利物浦又很有意思,他們家課程很齊全,基本所有的熱門項目他們家都有。比如BA,利物浦是有Business Analytics and Big Data MSc,比如fintech,他們家今年也開了Financial Technology MSc。甚至連體育管理這種,他們也是繼拉夫堡和愛丁堡之後會推薦可以加的,課程是Sport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MSc。
就商學院該有的課程,他們家都有,一個不差,但你要問他們家哪個課程特別好?就容易支支吾吾,就說不上來,有一種中庸的窒息感。
每次去和其他同類的紅磚對比,也各顯頹勢,一是生源沒競爭力,二是師資,就很多本校的學生也吐槽老師有不少是中國老師升上去的,然後有的時候還開中文,不利於國際化,。三是他們家本身商學院就前10開外了,就容易沒存在感。
當然,這不是黑學校哈,只是更全面的去分析下這個學校。它究竟優勢在哪,劣勢在哪?這是很多學生靠網上的隻言片語很難去客觀評價他們學校的。
其實沒競爭力也說的過去,畢竟不是商學院質量好,就一定會被學生認可買單的,特別是挑剔的中國學生,只要學校QS不在top 100,就啥都不是,你看諾丁漢和利物浦就有明顯的對比,其實這兩學校本身量級差不多,我說的是商學院的質量這塊。但今年諾丁漢就被申請到爆滿,金融類打頭的專業,都對一些雙非有條件condition到90分。而且申請費也開始麻溜的收了起來。有一種要中興的感覺。
反觀利物浦了,就沒這個待遇,目前只是不在收三本學生而已,但我看二級學院的好幾個也還能錄。就他們家的生源這塊,就被壓制了。也屬於上不去的存在。當然,本科就還好,並沒掉鏈子,還是特別受歡迎的。我們這裡主要聊碩士的。
再有,就是Liverpool的主頁也不是經營商學院,他們家比較強的是計算機方向,化學也很有名氣,臨床醫學和獸醫等等方面也很有建樹。但越是這樣,越容易襯託出他們家管院的初衷是創收為主。
說利物浦喜歡創收其實是有原因的,他們家不是也去倫敦開學校了嗎。但由於生源跟不上,今年直接就宣布關閉了。其實主要原因是教學資源太分散了,學校也意識到自己不能為日益增長的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所以乾脆果斷斷尾,最近準備開始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了。搞創收的倫敦商學院就不開了,師資全部調回本部,2019年入學的倫敦校區學生將不受任何影響,倫敦校區會繼續開展課程至2020年夏季,對於已申請2020年入學的倫敦校區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利物浦校區的同樣專業或替代專業。
所以有的學生,學上著上著,就成為了最後一屆。不曉得是該笑還是該哭了,反正有些學生已經在考慮轉去倫敦其他學校了。哭的應該更多吧。
利物浦這個學校,於我來說,是持有期待值的,特別是這學校最近的一些舉動。
一,他們家有三重認證了,成功躋身全球top1%商學院序列了。要知道今年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都被剔除了三重認證了。香港今年只有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有三冠認證了。這會吸引一批學生。
二,倫敦分校的師資回歸後,他們得想辦法開設新課程,以及打造優勢課程,所以他們的教學質量會進一步復甦,就有的學生可能會對其充分好感。口碑就會慢慢的上來,就可能之前的治安有點差什麼的就影響不到學生最終定校accept。
三,學校其實也在嘗試收縮list,部分專業雅思要求也在提高。其實學校也意識到要控制生源問題了。否則僅憑教學質量提升,都沒啥用,很多學生表示,看到xx學校的學生也能去就瞬間對這個學校沒了好感。就很多學生的確會有這種對比的心態。中國學生可能執念更重點。
四,他們家在極力打造特色課程,比如讀完會有對應實踐項目這類課程。就想著能不能進一步挽留學生的心。這其實也是很妙的地方,畢竟psw來了,雖然找工作全靠自己,但如果有學校助力一把也是極好的。
所以利物浦這個學校,是有上升空間的,當然,如果最終qs還是上不去,一切也是白瞎。學生老爺們該斷舍離的時候會幹脆withdraw掉offer。
今天就聊到這裡,其他英國23所有三重認證的商學院如下,大家可以了解下:
◆ 倫敦商學院
◆ 帝國理工大學商學院
◆ 愛丁堡大學商學院
◆ 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
◆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現在叫倫敦城市商學院)
◆ 格拉斯哥大學亞當·斯密商學院
◆ 華威大學商學院
◆ 杜倫大學商學院
◆ 謝菲爾德大學管理學院
◆ 利茲大學商學院
◆ 埃克塞特大學商學院
◆ 伯明罕大學商學院
◆ 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
◆ 拉夫堡大學商學院
◆ 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
◆ 紐卡斯爾大學商學院
◆ 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商學院(s大,蘇格蘭最早完成三項認證的學校)
◆ 開放大學商學院
◆ 布拉福德大學管理學院
◆ 克蘭菲爾德大學管理學院
◆ 阿斯頓商學院
◆ 歐洲高等商學院,倫敦分校(ESCP-EuropeESCP)
◆ 阿什裡奇商學院(非盈利教育機構,很多學生沒聽過)
◆ 利物浦大學管理學院
總了個結:不管是三重認證,還是世界排名QS,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學生去參考要不要入讀這個學校的指標。學校這些殊榮拿的越多,本身底氣就會越足。而且會更容易拿到教育部那邊的研究經費。
英國要脫歐了,很多歐盟的學生沒學費打折優勢了,英國很多學校的生源就面臨挑戰能力了,需要豐富自己更多硬核教學質量、生源等等去吸引歐洲學生來讀。所有學校的初衷是讓本校變得更國際化的,沒有哪個學校只想收一個地區的學生。即使創收也索然無味。所有國內比如浙大就一直在致力於吸引留學生來入讀,給各種吸引政策。這才能強化他們的世界影響力,否則只在本地區被別人所熟知,是有野心的學校各種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