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倒退至17年前水平 臺北網友嘆工作10年難買房

2020-12-12 環球網

中國臺灣網5月2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的物價上漲,薪資卻凍結,年輕人買房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大臺北地區房價真是難以高攀。有網友在PTT上發文,工作10年,買不起一間臺北市的房子,「真的有35歲以下年輕人買得起臺北的房嗎?」文章討論熱烈,網友都相當感慨。

一名網友在PTT上表示,希望結婚以後能在臺北市捷運附近買房,但30坪(日本面積單位名,1坪約合3.3057平方米)左右加1車位的房子,至少1500萬元(新臺幣,下同)起,夫妻倆從25歲開始工作到35歲,「名牌學校」畢業,1年最少要存150萬元,「這是什麼鬼島房價啊?」他表示,臺灣99%的人一年根本也存不到150萬元,到底這些房子是誰在買啊?「只想自己買一間30坪的房子,都那麼難,我感覺人生沒有希望了……」

文章一出,讓其他網友非常有感,紛紛留言表示:「臺北市買不如租」、「現在流行房貸30年,低自備」、「為啥一定要買北市?且還要買在捷運站附近又要車位」、「年收500?上班族還是有機會的」、「一年存150萬,好厲害喔!都不用吃穿,住家裡嗎?」

還有網友表示:「家庭收入225萬可以買1500萬的房」、「正常來說房價所得比要6.66」、「因為你不夠強,談年薪本質輸一半」、「臺北1500萬,應該是舊公寓吧」、「臺北房子不是給白手起家年輕人買的」、「住臺北就租一輩子就好啦」等。

根據臺當局「主計處」數據顯示,2017年實質經常性薪資為3萬7781元,仍比不上2000年的3萬7801元,薪資倒退至17年前水平,上班族荷包愈來愈扁。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將近2成2的受訪者每個月被迫當起「月光族」,經濟、工作是最大壓力來源,男性壓力又大於女性。(中國臺灣網 娟子)

相關焦點

  • 薪資倒退至17年前水平 臺北網友嘆買房越來越困難
    年輕人低薪,難以存錢買房。(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5月2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的物價上漲,薪資卻凍結,年輕人買房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大臺北地區房價真是難以高攀。有網友在PTT上發文,工作10年,買不起一間臺北市的房子,「真的有35歲以下年輕人買得起臺北的房嗎?」文章討論熱烈,網友都相當感慨。
  • 臺北網友嘆:真的有35歲以下的年輕人買得起臺北的房嗎
    ­  臺灣年輕人低薪,難以存錢買房。(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的物價上漲,薪資卻凍結,年輕人買房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大臺北地區房價真是難以高攀。有網友在PTT上發文,工作10年,買不起一間臺北市的房子,「真的有35歲以下年輕人買得起臺北的房嗎?」文章討論熱烈,網友都相當感慨。
  • 臺灣網友曝出30年前的薪水單 結果讓人超心酸
    原標題:臺灣網友曝出30年前的薪水單 結果讓人超心酸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一位島內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張照片,表示「我家媽媽1991年做紡織廠女工的薪資現金袋,衣服應該是領制服的錢」,從網友上傳的薪資袋可以看到,他媽媽在1991年11月領取10月份的薪資,項目包含底薪1萬8、假日加班
  • 臺灣實際經常性薪資倒退17年 趕不上物價漲幅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9年1月10日,臺灣當局「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1月至11月實際經常性薪資為38179元(新臺幣,下同),依然沒有超過2001年同期38320元的水準,上漲幅度仍趕不上物價攀升的速度,難掃薪資倒退17年的陰霾。
  • 工作30年買不起房!在臺灣工作的日語老師嘆臺灣房價超病態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薪水凍漲房價卻太高,在臺工作逾8年的日語老師Iku大嘆「臺灣房價根本病態,辛苦工作30年,結果可能連1間房都買不起,並直指投資客養空房的行為,是釀成房價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 近15年臺北市房價暴漲3.7倍 工薪族買房越來越難
    中國臺灣網11月2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15年來大臺北地區房價漲多跌少,臺北市房價只有2009年度曾因全球金融海嘯下跌,新北市近15年房價更是年年上漲。  報導援引住展雜誌統計數據稱,今昔對比,1999年臺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房價僅25.4萬(新臺幣,下同)/坪,但今年10月已飆升到93.8萬/坪,每坪大漲68.4萬,漲幅約3.7倍。新北市也不遑多讓,87年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房價只有13.4萬/坪,但今年10月已來到42.4萬/坪,每坪大漲29萬,也漲超過3.16倍。
  • 大陸人為什麼不能去臺灣買房?
    據統計,從2002年臺灣開放大陸人買房資格,一直到2014年,整整12年時間裡,總共成交了181套,平均每年15套左右。(如果加上不正當手段和渠道的,大概翻個10倍吧)那為什麼臺灣要搞這麼多套路呢?網友調侃說:臺灣擔心大陸人太有錢,直接把臺灣買下了,畢竟臺灣是土地私有制,還是永久產權……除了買房資格和流程的問題,臺灣的房價也是阻擋大陸人買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 臺灣年輕人去年年均收入約59萬新臺幣 倒退19年
    自1990年代初起,臺灣人的薪資所得收入即一直停滯,迄今已20多年了。再考量到通貨膨脹,臺灣人的實質收入遠低於20年前了。臺灣人大多成「窮忙族」,尤其年輕人更慘,多是「青貧族」。 據臺媒自由時報9月19日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四十歲以下所得收入者共464.9萬人,平均年所得雖較前年略增,但仍倒退十七至十九年;其中,未滿三十歲所得倒退十七年,三十至三十四歲、三十五至三十九歲所得均倒退十九年。而且,這份統計並未考量通膨因素,青年實質所得倒退情況其實更嚴重。
  • 月薪8千不如17年前 郭臺銘嘆臺灣年輕人薪水太低
    此前資料顯示,臺灣2018平均薪資大約為人民幣8000元,但仍不及2001年的平均薪資。另外薪資的成長也跟不上物價。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12日,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接受媒體採訪使提到,要多拼經濟、多做實事、少拼口水,政治要替經濟服務,經濟議題列為第一優先。他感嘆:「如果年輕人還是只拿那樣的薪水,臺灣經濟是沒有希望的」。
  • 「千萬別隨便去臺灣買房」
    除了買房資格和流程的問題,臺灣的房價也是阻擋大陸人買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雖然和北上廣深相比,臺灣房價稍低了那麼一點,但仍然稱得上一句——「貴,很貴,非常貴」。 有一個在臺灣居住了10年的日本網紅,叫「IKU老師」,曾公開吐槽過臺灣的高房價。
  • 臺灣家庭消費薪資水平 新竹超越臺北成第一名
    據臺媒報導,根據臺當局「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的島內家庭收支調查,新竹市的薪資報酬、家庭平均消費支出、教育文化休閒支出等均超越臺北市,成為臺灣第一名。    新竹市主計室副主任陳月香表示,根據去年臺灣家庭收支訪問調查數據顯示,新竹市平均每個家庭可支配所得117.1萬元(新臺幣,下同),僅次於臺北市126.2萬元(臺灣各縣市可支配所得超過百萬元僅有臺北市、新竹市),較臺灣地區平均91.3萬元高出許多。    去年新竹市家庭可支配所得與2005年的109.2萬元比較,增加7.9萬元,增加率為7.22%。
  • 2018年平均實質月薪倒退17年
    2018年平均實質月薪倒退17年 2019年02月20日 14: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2月20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薪資成長幅度跟不上物價上漲速度,臺「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布2018年平均實質月薪僅3.8萬元(新臺幣,下同),不及2001年薪資水平。據臺灣某人力銀行調查,高達8.8成上班族不滿意目前薪資待遇,平均「被凍薪」3.1年。
  • 臺灣7月經常性薪資同比增2.42%
    中新社臺北9月11日電 臺行政當局「主計總處」11日公布臺灣7月份薪資統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1927元新臺幣(下同),同比增長2.42%。中央社報導稱,臺灣薪資穩定成長,加計非經常性薪資後,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為53017元,同比增長2.53%。另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若考量物價因素,臺灣1至7月的「實質性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0741元,仍然不及17年前的水平。
  • 臺灣薪資水平竟這麼低?臺氣象專家:真的是個「鬼島」
    臺灣薪資水平竟這麼低?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富比士」專欄作家詹寧斯(Ralph Jennings)日前提出質疑,為何經濟先進的臺灣地區,薪資水平竟這麼低
  • 臺當局稱民眾平均月薪93000臺幣 羅智強批:實質倒退17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24日報導,臺當局「主計總處」公布1月薪資統計,1月含固定月薪、獎金、紅利及加班費等薪資,平均每位受僱員工可領到新臺幣93144元,民眾聞訊大呼「見鬼了」。對此,臺灣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更表示,這是用「美麗數字」掩蓋不堪事實,民眾實質薪資其實倒退17年。臺「主計總處」22日公布1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把年終及績效獎金計入,平均每位受僱員工可領到新臺幣93144元。使得1月總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平均為93144元(約合21075人民幣),較上月增95.16%。
  • 臺灣臺北新北房價崩盤? 網友爆豪宅1平暴跌2.4萬人民幣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近年經濟不景氣、薪資所得倒退,房價卻大漲。但是最近根據臺灣統計資料顯示,新北、臺北地區房價這2年不斷滑落,跌幅超過10%。有網友發現,他3年前詢問內湖一間豪宅,售屋小姐開價1平方31萬元新臺幣(折合人名幣6.8萬,最近再上網去看,隔壁棟同樓層1平方居然只剩20萬元新臺幣(折合人名幣4.3萬),他感到房價難道是崩跌了嗎?  這位網友16日晚間在論壇貼文表示當時雖然很喜歡,但考慮諸多因素後還是沒有下手。
  • 臺媒:北京薪資超越臺北,對臺有弊有利
    臺灣《工商時報》19日社論指出,在最近臺灣社會為勞基法及低薪問題爭論不休聲中,一則關於兩岸薪資消長訊息頗能發人深省;就是北京市平均薪資水平,已然超越臺北市。其實,不只北京,其他大陸各地薪資都在持續較快調升之中,遲早會普遍高於臺北及全臺。但這種形勢,對臺灣有弊也有利。
  • 中壯年平均所得倒退16年
    中壯年平均所得倒退16年。(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臺灣網9月23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窮忙族生活堪憂,現在臺灣年輕人不僅起薪低、所得倒退愈來愈貧窮,就連中壯年的收入也嚴重倒退。根據臺當局「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去年54歲以下的中壯年族群,平均年所得倒退14至16年,尤其又以30至34歲及40至44歲的族群,平均年所得倒退16年最為嚴重;一旦加上通膨,實質所得倒退的情況更嚴重。
  • 時評:誰偷走臺灣大學生的薪資?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說,誠然,就拿1991、2001與2012學年度來比較,臺灣大專學生總數從61.2萬人,成長至118.7萬人,再繼續增至135.5萬人;同時間,因學齡人口數已下降,臺灣淨在學率從3成衝到5成,再上揚至7成,居世界最高之列。  值得注意的,臺灣科技類學生數,從35.6萬人,增至61.2萬人,卻在2012年降至60.2萬人。
  • 臺灣年輕人年均收入約59萬新臺幣 倒退19年
    自1990年代初起,臺灣人的薪資所得收入即一直停滯,迄今已20多年了。再考量到通貨膨脹,臺灣人的實質收入遠低於20年前了。臺灣人大多成「窮忙族」,尤其年輕人更慘,多是「青貧族」。    據臺媒自由時報9月19日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四十歲以下所得收入者共464.9萬人,平均年所得雖較前年略增,但仍倒退十七至十九年;其中,未滿三十歲所得倒退十七年,三十至三十四歲、三十五至三十九歲所得均倒退十九年。而且,這份統計並未考量通膨因素,青年實質所得倒退情況其實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