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麗鄉愁 弘揚家國情懷 永和《初心印記》出版暨贈書儀式舉行

2020-12-21 晉江新聞網

  「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走進晉江市永和鎮永和古村落,在古大厝、番仔樓的石刻、楹聯上,隨處可見關於教誨與警示的良言名句。它們雖飽經滄桑,但字斟句酌,依然煥發活力。

  為了讓這些飽含鄉愁又極具正能量的「老物件」繼續發揚光大,永和鎮用一種更「集中」的方式來展示它們,11月30日,《初心印記——永和碑刻拓本拾粹》正式與永和鄉親見面,同日書籍及拓片捐贈儀式在永和村姚金策先生故居舉行,讓更多人走進古韻永和、走進人文永和。

  探尋「永和印記」

  留住美麗鄉愁

  這本飽含永和歷史文化與情懷的《初心印記》涵蓋了全鎮22個行政村63幢古厝、番仔樓共計248張楹聯、家訓、磚雕、博古圖等,以及拓片的資料、文字註解,並分門別類成「仁、義、禮、智、信」五部分。全書反映了永和人「詩禮傳家」的優良傳統,訴說著一代代永和人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懷、不斷砥礪前行的理想抱負和道德追求:他們無論身在何處,始終秉承「仁義禮智信」的中華傳統美德,將「愛拼才會贏」的晉江精神發揮到極致。

  「看著一張張精美的圖片,仿佛流連於這些古民居之中,不禁讓人勾起淡淡的鄉愁。對於每一個長期遠離家鄉的遊子,心裡最深處都藏著自己的『搖籃血跡』,我急切地想找到自己所屬的那個村子。」福建省委宣傳部輿情信息處處長楊文普專門為此書撰寫前言。他介紹,《初心印記》一書中的儒家「五常」是大家應該具備的五種最基本的品德,激勵著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編印《初心印記》,是為了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永和鎮的傳統文化,以及『敢為天下先』的晉江精神,助力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樹立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贈書儀式上,永和鎮相關負責人向到場的各界人士分享、推介此書,希望書本中收集的良言警句能夠成為廣大讀者「修身、齊家」的良好借鑑,並以此傳播良好的社會風尚。

  據悉,《初心印記》的順利彙編也得益於晉江市紀委、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市文旅局、文聯、僑聯,市博物館、圖書館,永和鎮各村黨支部、村委會,以及各界鄉賢的指導、參與和支持。

  目前,除了在永和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風家訓館展示的9對拓片外,永和鎮還將115件(套)拓片捐贈給晉江市博物館,希望藉此拋磚引玉,發現更多散落在民間的文化瑰寶。

  弘揚家國情懷

  踐行初心使命

  「一年前,我們就開始籌備編書事宜,但卻因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暫停鍵』。今年7月,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彙編《初心印記》再次提上議事日程。」永和鎮黨委副書記張莉靜是此書彙編的牽頭人,她表示,「能夠參與編印此書,並且能夠『拼』在永和,是一份榮幸,也深感自豪。」

  2018年11月,張莉靜受泉州市委選派到永和掛職,對她來說,「錢倉古厝」「文化印記」是她印象最深的核心元素。永和鎮黨委政府多次囑託她,要協助永和做好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永和鎮重拾編印《初心印記》事宜。經過前期深入尋訪、廣泛徵集,大家發現,永和先人留下的文化財富竟這般豐厚,於是,有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將全鎮古厝、番仔樓中突出傳統文化、地方特色的題刻進行拓印梳理,彙編成冊。這一提議得到鎮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

  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弘揚,需要情懷、需要奉獻、需要持續,也需要秉持初心。4個多月來,《初心印記》編委會的「小夥伴」經常頭頂烈日、風雨無阻地穿梭於永和24個村進行復勘,經過拍照、登記、測量、篩選,最終以拓片和彙編成書的方式將這些題刻從風吹日曬和叢叢綠草中探尋出來。

  探尋初心印記,踐行初心使命。編匯《初心印記》的過程是永和幹部「奮鬥在基層最一線」的縮影。

  今年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永和鎮村幹部、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全身心奮戰在一線,彼此影響、彼此激勵,處處是感動、處處顯真情,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其中,張莉靜被晉江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

  恪守為民初心,增進民生福祉。永和鎮歷來高度重視民生補短板工作,全鎮幹部用「幹一行,愛一行」的敬業與執著,竭智盡力,合力推動全鎮各項民生事業不斷有新起色、新進步,實現學有優教、病有所醫、弱有所扶。其中,醫療事業方面,今年年初以來,永和鎮充分發揮永和籍醫界人才資源優勢,啟動並常態化開展醫界鄉賢反哺家鄉衛生健康事業活動,推進「晉江市名醫工作站」「永和鎮人才反哺工程衛生健康服務基地」「中醫館」運作,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此外,晉江市醫院晉中分院項目徵遷也已進入掃尾階段。

  (記者_王詩偉)

相關焦點

  • 晉江永和古鎮發現百餘處家風家訓、楹聯石刻 115件(套)拓片落戶...
    這些都散落在晉江市永和鎮永和古村落內的古大厝、番上仔樓上的舊時名家楹聯。像這樣反映永和人「詩禮傳家」,訴說一代代永和人愛國愛家情懷,愛拼敢贏精神的石刻、楹聯,在永和古村落隨處可見。它們雖經風吹雨洗,飽受滄桑,卻長時間無聲激勵,警醒著世代永和人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 《湘潭楹聯史》暨 「湘潭市楹聯家協會」贈書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
    11月22日上午,湘潭文化講壇第68講:《湘潭楹聯史》暨「湘潭市楹聯家協會」贈書儀式在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廳舉行。講座前舉行了「湘潭市楹聯家協會」贈書儀式,市楹聯家協會主席張緒軍將《湘潭楹聯百家》《湘潭古聯集萃》《中國對聯集成·湘潭卷》《無情對韻》等協會和協會會員所著9種共47冊書籍贈與湘潭市圖書館。市圖書館書記、館長沈艾飛接受贈書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星雲大師全集》簡體中文版贈書儀式21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院長王旭東代表故宮博物院接受贈書。王旭東說,星雲大師心繫中華傳統文化,他的字裡行間都洋溢著他的愛國情懷和為民祈願的善心。
  • 「家國情懷 科學精神——長春院士展」在長春市圖書館舉行
    9月25日,「家國情懷 科學精神——長春院士展」暨《家國情懷 科學精神》新書發布儀式在長春市圖書館舉行。本次展覽由長春市圖書館主辦,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協辦,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2月末。
  • 《記住鄉愁——老家沭陽》出版發行
    宿遷網訊 (記者 仲文路 通訊員 許哲)10月30日上午,沭陽新華書店在沭陽國際圖書城舉行《記住鄉愁——老家沭陽》首發儀式。該書由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共15萬餘字,較為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沭陽的地理、歷史、文化等方面知識。
  • 椰視頻《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12月9日上午,在海南省委宣傳部和海南省扶貧工作辦公室的指導下,由海南日報社、海南出版社主辦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海南省脫貧攻堅小故事》贈書儀式在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舉行。12月9日上午,海口施茶村贈書儀式現場。記者 石祖波 攝記者現場了解到,該書由海南日報社編著,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
  • 記住鄉愁 高橋村人編撰出版「村史」
    2019年12月28日下午,一本讓居民了解鄉村歷史、記住鄉愁的書籍《高橋春秋》,在成都市郫都區安靖街道高橋村舉行籤發會。前來參加籤發會暨元旦「家」年華活動的村民紛紛表示,這本書通過講述高橋故事,給子孫後代傳遞正能量,作為高橋人感到自豪。
  • 周口有故事:留住鄉愁 弘揚周家口農耕文化
    「我們這裡有『農耕之家』、『農耕體驗園』及農耕(民俗)文化館,主要陳展中原農耕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史、農業技術的進步與革新,以及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副館長杜超說道。據其介紹,周口農耕習俗已被列為第五批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橫縣:鄉村風景線留住鄉愁印記
    近年來,橫縣以「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以六景、蓮塘、平馬、校椅為中心,輻射帶動橫州、平朗、巒城、鎮龍、那陽、馬山幾個鄉鎮,打造「康養之旅」「茉莉之旅」兩條「最美鄉村風景線」,在和諧、宜居、幸福、美麗的鄉村畫卷中留住美麗鄉愁印記。
  • 大莊許家村:留住美麗鄉愁 聚力鄉村振興
    ——第二十四期—— 大莊許家村: 留住美麗鄉愁如今,為留住美麗鄉愁,村黨支部注重文化建設與增收致富並舉,主打生態、文化和民生三張牌,實現了鄉村振興「美麗蛻變」。
  • 《中國和波蘭的故事》贈書儀式在京舉行
    五洲傳播出版社供圖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高帆)《我們和你們:中國和波蘭的故事》中、波文版首發暨贈書儀式9日在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波蘭駐華大使賽熙軍在致辭中讚譽該書是兩國人民之間相敬互愛的美好印證。他指出,波蘭與中國關係的連續性在書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12月9日上午,由海南日報社、海南出版社主辦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海南省脫貧攻堅小故事》贈書儀式在海口市秀英區施茶村舉行。《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見習記者洪光越攝據悉,今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扶貧工作辦公室指導,海南日報社編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
  • 【老城新聞】《新生村志》首發儀式今日舉行
    【老城新聞】《新生村志》首發儀式今日舉行 2020-06-02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老區精神的時代價值 南通市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出版
    經過3年精心編纂,6部南通市革命老區縣發展史正式出版發行。昨天,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辦、市老促會舉行贈書儀式。市委副書記沈雷出席會議並講話。沈雷指出,南通市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出版,填補了南通地方黨史出版的一項空白,為南通的老區促進事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要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弘揚老區精神的時代價值,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和奮進的動力。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開闢「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新境界。
  • 紀念文化先賢弘揚歷史文化臨邑舉行漯上雅集活動
    《邢侗集》編著者修廣利向山東大學文學院贈書德州新聞網訊 「還先賢歷史成就與當代,為先賢拂去歷史的塵埃,讓先賢金子般的功績在今天熠熠發光,是歷史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歷史使命。」1月1日,在臨邑縣舉辦的漯上雅集——紀念邢子願先生誕辰467周年暨犁城歷史文化研討會上,縣史志辦主任修廣利說,「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對臨邑的文化挖掘和弘揚起到足夠的促進和交流作用,並且將『漯上雅集』持續辦下去,努力做到讓『漯上雅集』與紹興的『蘭亭雅集』併名,形成南有『蘭亭雅集』,北有『漯上雅集』的國字號文化品牌」。
  • 遵義職院舉行紀念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暨彩虹藝術團成立文藝匯演...
    12月9日晚,遵義職院舉行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主題活動,師生們以詩歌朗誦、愛國演講、歌唱舞蹈等形式多樣的節目表達新時代青年的奮鬥精神和愛國情懷。文藝匯演活動分為「同心戰疫·克難攻堅」「飛揚青春·超越夢想」「繼往開來·偉大復興」三個篇章,由配樂朗誦、舞蹈情景劇、紅歌聯唱等作品組成,表演作品結合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緊扣「家國傳承築夢」主題。 「黨的領導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
  • 保護閩南古厝 留住美麗鄉愁
    原文連結:《保護閩南古厝留住美麗鄉愁
  • 「網絡祝年」弘揚盡孝、盡忠家國情懷是一道時代課題
    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2月3日新華社)在喜迎新春佳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指出在家盡孝、為國盡忠的辯證關係,仔細品味,其中蘊含著勤政親民的執政理念,再次讓我們看到了家國情懷對於以德治國的重要意義。也可以說,弘揚盡孝、盡忠家國情懷是一道時代課題。
  • 築牢信仰根基 弘揚愛國精神——太原市中學廣泛開展主題團日活動
    //太原市第五十五中學校團委舉行「不忘初心跟黨走,勇擔大任做新人」紀念一二·九運動暨新團員入團儀式//>12月6日下午,校團委在一樓小階梯教室舉行了「不忘初心跟黨走,勇擔大任做新人」為主題的紀念一二·九運動暨新團員入團儀式。
  • 喚醒千年七鯉古鎮,留住鄉愁情懷
    近日,中交贛州七鯉古鎮項目部聯合相關單位開展系列活動共同研究探討七鯉古鎮的千年歷史文化留住鄉愁情懷中交贛州七鯉古鎮項目自進場以來,一直參與贛州生態文化旅遊發展,尊重、保護和傳承當地歷史文化民俗,先後主辦贛州市章貢區作家協會「2020年七鯉採訪暨穀雨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