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當地時間8日晚在古巴中部登陸的「艾爾瑪」,給當地帶來狂風暴雨天氣,目前正在向美國佛羅裡達行進,美國氣象部門預計颶風「艾爾瑪」在10日上午前登陸佛羅裡達州的南端。「艾爾瑪」除了將出現具有高度摧毀力道的強風之外,也可能引發嚴重洪災。
佛羅裡達州已經從當地時間9月8日起至11日放「颶風假」,全民防災。
中國之聲美國觀察員餘浩介紹,目前當地已經有風速高達一百公裡的陣風,多個地方報告出現了龍捲風。到北京時間的今天早上9點鐘,「艾爾瑪」颶風位於佛羅裡達半島南部東南方向160公裡的大西洋中;預期將於北京時間的今天下午2點左右,掠過佛羅裡達半島南部的西礁島鏈;並於明天全天,沿著佛羅裡達半島西海岸向西北方向推進。目前雖然「艾爾瑪」颶風已經從肆虐加勒比海小島時,最高風速高達300公裡的五類颶風,降為風速為180公裡左右的三類颶風,但是氣象專家預計,「艾爾瑪」颶風掠過佛裡達半島南部後,又會升級為風速200公裡以上的四類颶風,同時給當地帶來暴雨。對當地構成最大威脅的,除了強烈颶風的巨大破壞性之外。還有颶風掀起的海洋巨浪,在佛羅裡達半島西海岸,可能帶來三四米高的潮水,會淹沒沿海低洼地帶的許多房子,佛羅裡達半島東海岸的潮頭,也有可能達到一兩米。
此次颶風原來預期會正面襲擊東海岸的邁阿密,但是後來有所轉向,現在佛羅裡達半島西北部的坦帕成為危險性最大的城市,有300萬人口的坦帕地區,將面臨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颶風。
由於此次「艾爾瑪」颶風的規模比1992年正面襲擊邁阿密的「安德魯」颶風要大好幾倍,所以整個佛羅裡達都會受到影響。
佛羅裡達州州長斯科特今天下午警告,「艾爾瑪」颶風將是佛州前所未有的最具災難性的颶風,他奉勸有條件撤離的民眾要抓緊最後的機會趕緊撤離;此次「艾爾瑪」颶風來襲,佛羅裡達州共有630萬人口被警告應當撤離,佔佛州總人口的1/4,當然這種撤離是自願的,目前已經有近8萬人躲進了佛羅裡達州各地設立的300多個庇護所中,這些庇護所多數是像體育館、圖書館等建築物比較牢固的大型的公共場所。當地的民眾早在三四天前,就開始備戰颶風。不打算撤離的給房子加固,釘死門窗,家裡囤積糧食和飲用水,有條件的還購買發電機;打算撤離的,有的乘飛機到外地,使得機票的價格上漲了好幾倍;更多的人是開車北上,一度造成佛羅裡達州高速公路的大堵車,許多加油站無油可賣。從周六開始,佛羅裡達州所有的機場全部關閉,上萬個航班取消,奧蘭多的迪斯尼和環球影城等遊樂場全部關門歇業。目前全州已經有7萬多人受斷電之苦。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發推特,勸告民眾房子可以重建,但生命不會再生,安全第一,躲開颶風。
颶風「艾爾瑪」的動向,引起了各方的關注。連日來,為了搜集「艾爾瑪」的準確數據,一些被稱作「颶風獵人」的人多次駕駛飛機,穿越「艾爾瑪」上空,並記錄下了「艾爾瑪」的各項數據。
媒體公布的一段視頻顯示,一架飛機當時正在「艾爾瑪」上空奉行,「艾爾瑪」的風眼成巨大的漩渦狀,周圍到處都是厚厚的雲層,路透社記者在8日和9日也跟隨美國空軍的飛機穿越「厄瑪」上空,飛抵風眼附近,當時駕駛飛機的美國空軍預備役軍官吉姆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颶風獵人,在過去20多年間,曾穿越過40到50場颶風,吉姆稱他之前從未經歷過如此強烈的颶風。
一般來說風眼是颶風中心的平靜區域,風眼周圍的環狀雲區域被稱為風眼牆,那裡的風力通常是最強的,吉姆說穿越颶風眼牆的過程就跟去洗車店裡洗車一樣,眼前一片模糊。雖然目前通過衛星來對颶風等天氣現象進行觀測的技術日趨成熟,可以對颶風的規模和強度進行觀測,但對於颶風最大風速、壓力、風向等精確信息仍需要依靠安裝有專業儀器的飛機進行近距離觀測。
專家稱未來有望通過無人機來取代颶風獵人,完成這項帶有危險性的颶風觀測工作,但實現這一目標或許需要較長時間。
超強颶風即將登陸佛羅裡達州,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不禁想起了25年前那場席捲了佛羅裡達、巴哈馬群島和路易斯安那的颶風「安德魯」。佛州當地居民喬伊麥克雷回憶,「25年前的颶風太恐怖了,真的太恐怖了,就像他們說的,就感覺一輛火車極速穿過房屋,我們從一個房間跑到另一個房間,就像有人在追趕我們,太恐怖了;等到第二天停下來,發現連屋頂都沒有了,沒辦法,你只能看著天空。」
當年颶風「安德魯」造成27人死亡,近8萬人背井離鄉,經濟損失265億美元。 而「艾爾瑪」一路向西,橫衝直撞,風速提升到每小時185英裡(約合295公裡),這種強度持續了33小時之久,是自20世紀70年代有衛星監測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
在超強颶風「艾爾瑪」直奔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同時,在8號已經升級為四級強度颶風的「何塞」又緊隨其後。氣象專家指出,這是大西洋海面上,有史以來首度出現兩個風速超過每小時150海裡的颶風同時存在。而颶風「何塞」行進路線與颶風「艾爾瑪」也大致相同。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美國記者趙新宇介紹,颶風「何塞」已經升級到四級,不好的消息是此前有預測說「何塞」不會登錄,但最新預測顯示「何塞」似乎要步「艾爾瑪」的後塵,即便路線稍有不同,但此前被「艾爾瑪」重創的加勒比海島仍會再次受到颶風「何塞」不同程度的洗禮,不少海島90%以上的建築、基礎設施都已經被摧毀,食物、飲水、供電均短缺,第二場颶風在即,救援工作也無法開展。不過氣象部門預測,颶風「何塞」的後續力量不足,將逐步降低為熱帶風暴。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警告說,「艾爾瑪」將是史詩級的,可能比我們以前所看到過的颶風都要更強大。為何今年颶風如此密集?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全球變暖可能導致強颶風出現更頻繁,像「哈維」這樣破壞力極強的四級颶風本世紀會越來越多。
據新華社駐美國記者劉帥報導,這次颶風有兩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點,一個是雖然美國在同一年經歷過四場三級以上的強颶風登錄的情況,但是此前美國在同一個颶風季從來沒有遭受過兩場四級颶風的襲擊,另外一個不同尋常的點是在「艾爾瑪」即將登錄之際,大西洋上又形成了兩場新的颶風,「喬斯」和「凱蒂婭」,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布萊克就表示,同時又三場颶風威脅登錄,這是前所未有的。那麼氣候變化對這些颶風到底有沒有影響?
美國密西根大學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專家理察·魯德表示,科學家們正在越來越多的認同全球變暖,這讓今天的颶風不同於50年前的颶風。不同之處可能在於目前降雨多出了大約10%,從而使颶風的影響超出了我們可能已經準備好應對的範疇,但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著名颶風專家克羅斯巴赫卻嚴謹地表示,很難肯定地說氣候變化是涉及在當中的,他認為在過去幾年,大西洋實際上處於一個颶風相對平靜的時期,在「哈維」之前,美國已經經歷了沒有強颶風登錄的最強歷史的時間記錄,此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兩場接連發生的強颶風是不是會成為一個新常態?這也是科學界仍在爭論的話題。
川普政府上臺以來在氣候政策上開了歷史倒車,不僅不承認氣候變化的科學性,而且退出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魯德批評說川普的這個氣候政策短視,而且是毀滅性的,無論怎樣兩周內兩場強颶風都再次為我們敲響了氣候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