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盲盒、貓奶茶、貓漢服......喵星人正在統治地球 | 千億貓經濟觀察

2021-02-10 觀潮新消費

伴隨Z世代的崛起,貓經濟又在傳統鏈條之外發散出更加精細化、多樣化、趣味化的業態。

「寵物經濟」並非新鮮話題。

 

《2019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中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2024億元,已經超越當年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市場規模。

 

如果硬要說近兩年的變化,恐怕就是「寵物貓」的異軍突起。

 

2019年天貓雙11期間,貓主糧超過嬰幼兒奶粉成為最受歡迎的進口商品。在貓崽面前,人類幼崽輸得毫無尊嚴。

 

2020年618期間,京東平臺貓零食累計成交額是去年同期的6倍,貓玩具累計成交量同比增長359%,貓砂盆累計成交額同比增長262%;這些可怕的數據已經明顯超過了寵物狗用品的增長率。

 

有業內人士預測,「貓經濟」的部分細分領域未來幾年的增速將高達500%。

在非理性的數據面前,再理性的人都不免懷疑,通過榨乾自己的方式為喵星人獻祭,會不會就是人類的終局?

喵星人馴服全球


學術派的鏟屎官樂於從故紙堆裡挖掘貓的高貴。

 

據說最早的家貓誕生於1萬年前的古埃及,它們地位尊貴,不僅死後會被主人風光大葬、擁有被做成木乃伊的權利,其還是古埃及宗教中的神祇——「月亮女神」的化身。

 

當然,貓之所以被奉為神聖圖騰還是源於其功能性:在農耕時代,擅長捕鼠的野貓捍衛了古埃及人民的糧倉。

 

到了中世紀,貓已經不必依靠出賣體力勞動在人類世界韞食。美麗、優雅又傲慢的本性讓它們博得了上流社會的好感。

在後來的19、20世紀,貓難以馴化的品格又和自詡桀驁的文藝界產生了共振,藝術家們的寵溺讓它們一度升華為一種審美趣味。

達利與貓

 

當貓深度介入人類生活,圍繞貓的消費產業也應運而生。

 

以中國為例,《中國貓奴擼貓簡史》一文中顯示,早在南宋時期的杭州一帶就已經出現了「寵物市場」,貓窩、貓糧、貓美容等貓相關產業鏈一應俱全。

 

更誇張的是,這股捨得為貓砸錢的風氣從宋代一路延續至民國,除了遊牧出身的元、清兩代格外器重獵犬之外,沒有哪一朝可以抵擋住喵星人的誘惑。

 

儘管貓擁有幾千年的致命吸引力,但無論中西,貓長久以來都只是精英階層的掌中之物。論及國民級的養貓風潮和「貓經濟體」的成型,還得看隔壁的霓虹國。

 

相傳日本貓出現於奈良時代,由遣唐使從中國引進。到了江戶時代,貓就已經從廟堂步入民間。加上「招財貓」的傳奇腳本,很多日本貧民將貓視作吉祥之物在家中豢養,甚至放在寺廟裡供奉。

 

而貓具備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屬性,已經來到千禧年後。

 

2007年,當時的日本社會經歷了經濟上的大起大落,人口結構極速滑向老齡化。震蕩、萎靡、無意義感籠罩著日本的每個年齡段。於是,一顆顆傷感而孤獨的心靈開始在貓身上尋求治癒。

 

隨後,和貓有關的一切都走上增長通道,乃至連續幾年成為低迷經濟中為數不多的抗周期型產業。

 

終於在2015年,日本學界重視起了貓的經濟潛力。

 

當年,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發布了一個研究成果:當年由貓咪相關經濟產生的GDP達到2兆(一億億)3162億日元,超過東京奧運會的經濟效果。

消息一出,舉國震驚,人們紛紛模仿「安倍經濟學」的格式,為這項成果冠名「貓咪經濟學」。

 

事實證明了宮本的正確性。

 

截止2016年,日本寵物狗的數量從1153萬隻持續下降到987萬隻,而同期寵物貓的數量則從953萬隻增長到984萬隻,與狗持平。

2018年,日本的貓咪總數為953萬隻,而家犬的數量只剩892萬隻,「貓進狗退」。

 

眼下,這股流行於日本的「養貓熱」正在席捲全球。

 

據統計,美國家庭養貓接近一億隻,為全球最高;在養狗文化悠久的英國,寵物貓的數量已在幾年前超過家犬;在不喜貓的澳洲,養貓家庭如今佔據了寵物市場的五分之一。

更不消說在文化、經濟和人口結構上都與日本有一定共性的中國,貓經濟正在以前所有的速度崛起。

 

今天,人類依然在焦慮中醉生夢死,唯有貓在他們的溫柔中無限繁榮。

 

沒有誰能馴化貓,但貓已經馴服了世界人民。

為什麼是貓?

除去前述的文化意義,人類在養貓這件事上還有數不盡的藉口。

 

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人們普遍覺得擁有大眼睛、短鼻梁的圓臉是更具吸引力的,這如嬰兒一般的長相特徵可以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有效激發原始的照顧欲望。

 

相比于越長大臉型越抽象的狗子來說,面容穩定在「嬰兒相」的貓咪非常符合人類對「愛憐」的期待。在貓面前,人類總是溫柔而善意,還有忍不住上前rua一rua的衝動。

 

從商業上來說,貓咪的圖形設計元素簡單,用貓做Logo可以節約商家設計商標及製造周邊的成本。此外,在簡潔的外表之下,貓咪造型又有很大的變化空間,商家可以根據品牌形象給貓咪設計獨特造型,且不會造成辨識度的貶損。

 

比起各路離經叛道的研究,養貓的「可操作性」或許才是最實在的答案。

 

不同於人均別墅的歐美國家,東亞國家的人均居住單位只在數十平米。逼仄的生活空間對好動的狗子來說並不友好,但對一個盒子就能棲身的貓來說不算什麼挑戰。

 

另外,相對於不遛就難受的狗,不需要陪伴更不需要外出兜風的貓有效節省了上班族的時間和獨居老人的體能,而貓天生愛乾淨的屬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潔成本。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城市管理。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犬類有更大的傷害性和風險性,社會對它的管理相對嚴格且敏感。相比之下,貓無疑更「無害」,飼養的自由度更高。

 

如果將鏟屎官限定在中國,不同人群對養貓的態度則有著細微的變化。

 

「在外工作孤單,沒有固定陪伴」,談及為什麼養貓,90後的君君(化名)對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表示。

 

君君口中的「排遣孤獨」,基本代表了中國養貓主力80、90後(合計佔比74.7%)的主要訴求。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超過2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預計2021年,獨居成年人口將超過9200萬,而這2.4億的單身成年人都是寵物經濟的精準用戶。

君君家的橘貓

 

而在逐漸走入消費主場的95、00後眼中,人與貓的關係似乎已經不限於陪伴。

 

「現在手裡沒貓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在25歲的李波(化名)眼裡,今天的貓已經成為一種活體「社交貨幣」。在這團毛茸生物的帶領下,李波加入了無數個養貓社群,「有的賣貨,但還有很多就是單純的交流養貓經驗」。

 

這種短時間內擁有幾百個同道中人的體驗,讓一向內向的李波找到了表達的快樂。

 

對於更年輕的00後來說,貓甚至已經脫離了寵物的身份。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07年的恬恬(化名)對觀潮新消費表示。恬恬的父母都是80後,身為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他們幾乎也是中國第一代貓奴。對恬恬這位還不滿14歲的少女來說,從小學開始就擁有的貓不是「好像家人」,而是「就是家人」。

 

沒有人會苛待「家人」。

 

「除了貓糧、貓罐頭,貓窩、貓砂、貓爬架,疫苗和絕育,還會買零食、保健品、除蟲劑、玩具、飲水機。」 談及養貓的花銷,恬恬認真的回憶道。

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按照上述物品的市場均價粗略計算,恬恬一家的月均養貓花費已經超過1000元。

 

把貓當成社交貨幣的李波倒是自認不算「富養」,家中的喵主子鮮少有零食玩具等發展型消費,「迄今為止買過最貴的東西就是高級貓砂」。但即便如此,李波每月300-500元的必要支出還是逃不過。

 

前提是「主子」不能生病。

 

今年23歲,人在深圳的程式設計師楊浩(化名)對觀潮新消費直言,為了給家裡的布偶貓求藥,他曾一個月三飛北京找寵物專家,「不算來迴路費,看診、藥費加起來已經超過一萬」。

 

而那隻他視若珍寶的布偶貓,市價也只在5000-7000元。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貓咪」。相對於80、90後,Z世代對貓的愛更加真情實感,花起錢來更是沒有一丁點猶豫。

 

《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18-25歲的年輕人預計為主子們增加的消費比例達到5.89%,高於85後的3.79%和全國均值的3.73%。另外,根據阿里公布的數據,2020年95後養寵人士花銷為90後的2.1倍,雙11期間95後的消費額則是同期的數倍。

 

「只要它(貓)喜歡的我都會給它買」,尚無獨立經濟能力的恬恬已經提前劇透了她未來的消費觀。

 

這番豪言壯語的背後,就是千億級別的貓市場。

野蠻生長的新玩家

為了貓奴們無處安放的愛寵之心,各式各樣的產品服務在「貓經濟」的沃土上蓬勃生長。

 

從傳統產業鏈的角度來看,貓經濟大致可以分為上中下遊三個部分:

 

上遊主要是貓的配種、養殖、交易;中遊是貓的基礎用品,包括食品、用品、玩具、服飾;而下遊主要以服務為主,比如美容、寄養、寫真、醫療、保險以及殯葬等。

 

與人一樣,這條產業鏈也涵蓋了貓生老病死的每一個生命周期。

 

而伴隨Z世代的崛起,貓經濟又在傳統鏈條之外發散出更加精細化、多樣化、趣味化的業態。

 

比如智能設備。

 

入門級別的自動餵食機、剃毛器、鏟屎機已經不算新潮,冷暖窩、機器人、恆溫飲水機才是當下尖兒貨,再進階一點的還有智能項圈、智能烘乾箱、新風系統和寵物鎖。

 

寵物智能家居項目「嗷喵喵」嘗試將阿里雲的AI技術應用於貓的飲水機中實現恆溫功能;著眼於寵物智能的「賦之科技」則研發出了針對貓和小型犬的陪伴機器人。

Ebo寵物陪伴機器人

 

在新玩家的角逐之下,巨頭企業也在入局分羹。

2020年3月,小米商城上新了智能寵物飲水機;10月,美的推出了一款寵物自動飲水機,此外還有萊克、小熊、怡享科技、亞都等傳統家電品牌在寵物家電領域有所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興智能產品的單價一般都在千元以上,但這並不能阻止鏟屎官們的消費熱情。根據電商數據顯示,2020年僅11月1日至7日,寵物智能家居產品銷量就同比增長了58倍。

 

再如年輕人喜聞樂見的「雲吸貓」。

 

去年,「萌寵吃播」在直播平颱風行一時,各式「貓片兒」也借抖音、快手等當紅短視頻平臺重獲生機。

 

根據快手數據,截至2020年5月,在短視頻平臺上每5.4秒就有一場主子們的直播,觀眾超1億人,活躍作者數達到7.5萬,短視頻單日最高播放量達7億。

 

需要指出的是年輕人在線吸貓並非「白嫖」。比如頭部主播「花花與三貓CATLIVE」就曾自曝,其主要的平臺收入來自B站、頭條和Youtube,粉絲近兩年的收入貢獻高達70萬人民幣,年輕人的付費熱情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還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親自為貓提供專業的飼養和清洗服務,並帶動了貓碗、貓毯、貓牙膏/刷、滴眼液、潔耳液、營養膏等長尾消費的活躍。

 

「貓經濟的本質不是在做貓的生意,而是做人的生意」,某寵物行業觀察員對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表示。在這句金科玉律的指導下,即便是傳統賽道也能衍生出全新的方向和玩法。

 

針對Z世代對健康的需求,市面上出現了主打無添加、100%新鮮食材的寵物食品品牌「毛星球FurFurLand」;針對年輕人愛喝奶茶的習慣,為貓貓狗狗研製的飲品品牌「Taffee」應運而生;

為了契合盲盒、漢服等新文化熱潮,不勝數的貓糧盲盒和貓漢服成為網紅爆款;在顏值即正義的消費熱潮下,比肩藝術品的寵物生活方式品牌「pidan」、「未卡Vetreska」等躋身市場新寵.

未卡貓爬架

 

顏值、健康、智能等關鍵詞,符合Z世代的審美及消費潮流。

 

這是越來越多寵物貓細分品類誕生的原因,也是它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資本的熱情

膨脹的貓經濟掏空了稚氣未脫的鏟屎官,卻養活了一向熟稔的項目和老辣的資本。

 

據報導,以貓狗為主的寵物賽道自2015年前後呈現出漸進式的增長態勢,並在2017、2018年左右掀起過一陣投融資小高潮。

 

《「寵出來」的2000億財富》一文中顯示,這期間共有21個寵物類項目獲得融資,單筆融資規模集中於千萬級,總融資額合計達到數十億元。

 

在寵物行業的重點賽道,高瓴資本、IDG資本、啟明創投等知名投資公司先後入場。其中以高瓴資本的投資最為大手筆。

 

據介紹,高瓴資本先後投資了芭比堂、寵物家、愛諾、龜與熊貓、瑞鵬集團等寵物品牌。2018年8月,高瓴資本宣布與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高瓴將向瑞鵬集團「注入巨資」,並將高瓴系的寵物醫療資產與瑞鵬整合。

 

整合後,瑞鵬旗下的寵物醫院約1400家、覆蓋全國80多個城市,目前已經成為國內門店數量最多的寵物醫療集團。

 

風險資本在一級市場頻頻出手,二級市場也在同期迎來兩大上市公司。

 

2017年,中寵股份、佩蒂股份相繼登陸A股,二者從初期為國外寵物品牌代工起步而後逐步研發出自有品牌,並在海內外寵物市場的不斷積累中實現了一定發展。

 

目前,中寵股份旗下擁有「Wanpy頑皮」、「Zeal真致」等自有品牌,產品以寵物零食、主糧為主;而佩蒂股份則擁有自主品牌「齒能」、「MEATYWAY」等,主營寵物咀嚼食品、零食、主糧等。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疫情背景下,兩家公司均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

 

伴隨貓經濟的興起,寵物行業在2020年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拐點。

 

去年1月,主營貓狗糧的「帕特諾爾」獲得約2000萬元天使輪投資,金鼎資本領投;

 

4月,已經孵化了貓殿下(貓砂)、如爾(口腔護理)、舔舔樂(日常營養)等子品牌的寵物護理品牌Cature小殼完成近2000萬元融資;

 

8月,寵物智能公司「Unipal有陪」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並在9月份上線了首款799元的智能貓廁所,預售當天購買人數超過了1.5萬人;

 

12月,犬貓營養品牌寵幸宣布完成近2億元的B輪融資;同月,前述寵物生活方式品牌未卡宣布完成共計2000萬美元的兩輪融資。

 

新人入場之餘,行業先行者也傳出了久違的IPO消息。

 

2020年9月,國內寵物電商第一股「波奇寵物」赴美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波奇寵物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專注於一站式寵物綜合服務平臺的網際網路公司。

自2013年至今,波奇寵物共計完成7輪融資,資方包括高盛、招商銀行、中路資本等知名機構。其中,高盛參與了波奇寵物連續三輪的融資,投資額合計超過1.2億美元。

 

資本的熱情與行業的火爆相互印證,貓經濟無疑迎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結語:新品林立,虎口奪食

頭頭是道基金合伙人姚臻曾在「網易未來大會2020」活動現場對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表示,寵物是「基於人的情感關係的需求」,包括陪伴需求、心靈的慰藉與共鳴。

 

伴隨人的情感關係需求慢慢優於對物質的物理屬性需求,寵物經濟將成為未來的投資熱點。

 

處處是機會也意味著時時有風險。

 

青桐資本研究顯示,食品和醫療始終佔據著寵物行業的市場主體,前者在行業中份額佔比最高達33.8%,後者的佔比也有22.9%。

 

整體來看,寵物經濟市場很大,但還相對分散,國產新品牌的集中度也還沒起來。

 

以佔比最高的食品領域為例。據Euromonitor數據,僅瑪氏一家外資巨頭的市場份額就超過76%,留給國產品牌的競爭空間十分逼仄。在和巨頭搶食的艱難歷程中,國產品牌還要面對來自供應鏈和市場認知的雙重挑戰。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目前市面上主流糧食品牌的配方相對接近,品牌要想產生消費認知只能依靠營銷能力。

 

且根據部分業內人士的說法,供應商在生產中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操作無法避免,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將對品牌形成毀滅性的打擊。

 

從市場認知的角度來說,相當一部分用戶對糧食品牌毫無了解,市場教育成本高企;而有經驗的用戶則通常對貓糧狗糧有著不合理的期待。

 

帥克寵物用品COO Steven曾在36kr的採訪中稱,以貓為例,國內的寵物貓普遍沒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蛋白、脂肪偏低的貓糧反而更有助於健康。然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指標數字高才意味著好,品牌商如果製作低蛋白的健康糧食,價格反而上不去。

 

此外據PetPlus創始人湯穎介紹,貓糧一直以來由進口糧主導。伴隨政策的逐步開放,海外品牌可以通過跨境直郵或者把商品放到保稅倉的方式進入國內市場,也有一些國內的大資本去併購甚至是收購國外的工廠,將海外品牌引入國內。

 

在這種情況下,貓主糧市場上的進口糧將呈現增量趨勢,但國產中高端依舊很難做。 

 

除去貓糧,佔比相對較高的寵物醫療也面臨專業性參差不齊、標準化尚不完善、正規化有待建立以及經營能力欠缺、品牌性低、成本高等諸多痛點。

 

至於其他佔比更加微小的長尾領域,處境只會更為艱難。

 

在2020寵物產業創新國際峰會上,瑞派寵物醫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孫銘表示,「未來,設施仍需升級,經濟實力不強、技術水平較低、資金較為分散與規模效益不高的『遊兵散勇』將逐步被市場淘汰。」

 

這是孫銘對寵物醫療的寄語,也可以看作對整個寵物經濟的預言。

《這一屆年輕人只想跟貓同居》,新周刊《2000億大市場,中國年輕人到底有多喜歡貓?》,地球知識局《花一半工資,省錢買奢侈用品,95後為寵物養出多少獨角獸?》,連線Insight《資本湧入寵物經濟:孤獨的年輕人正在被掏空》,時代周報

 

相關焦點

  • 伊斯坦堡:一座「被貓統治」的土耳其城市
    伊斯坦堡海峽伊斯坦堡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慵懶自在的「喵星人」自在穿梭,當地人對貓的友善疫情橫行下,不只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也讓當時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歐洲的中心伊斯坦堡(時稱君士坦丁堡),意外地成為「喵星人」的根據地。
  • 好奇害死貓,給我家寵物貓吃了這個之後,喵星人就這樣了
    說起貓,貓咪給人留下的印象一直是高冷、高顏值、愛乾淨。對於很多鏟屎官來說,自家喵星人也不怎麼愛動,在鏟屎官活動的大部分時間裡,貓咪都是很安靜的。不過,以上說的都是大多數情況下的喵星人的表現。妹子喜歡貓咪的安靜和高顏值,就去寵物市場看貓。逛了半天卻被一下長相奇特的小喵給吸引了,於是就買回了家。養了一段時間以後,妹子發現:雖然小貓長相有點兇,但是卻是個「好奇寶寶」,不但喜歡和妹子捉迷藏,時不時地和主人捉貓貓,還對屋裡的一切很好奇,什麼都想試探試探。除此之外,還對妹子一切的行為都感興趣。
  • 日本影視中的喵星人:這個「貓奴」國度的吸貓治癒片
    如果要評選地球上最愛貓的國家,日本絕對會榜上有名。日本人民自古就為貓痴狂,即使貓咪並非土生土長(又是從我國傳入),也阻擋不了貓兒們憑藉捕鼠技能和賣萌本性,從最開始的貴族專屬,到「駕臨」尋常百姓家。日本人有愛貓傳統也可以從宗教上來解釋,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信奉萬物有靈,貓是很有靈性的動物,所以它經常出現在各個神社的供奉席位上,而由東京豪德寺起源的「招財貓」,就是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貓文化之一。
  • 從「貓之日」到貓站長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喵星人?
    在日本,有凱蒂貓、機器貓、「貓之日」、貓島,甚至還有貓咪咖啡館和貓站長……讓人不禁想問,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喵星人?   【在日本邂逅喵星人】在這裡,你碰到的貓可能比碰到的居民還多。   【喵星人界的「網紅」們】
  • 日本迎「貓之日」 愛貓者與喵星人親密互動
    中新網2月22日電 據日媒報導,因數字「2」在日語裡的讀音與貓叫聲「喵」相近,2月22日被定為日本的「貓之日」。在這一天,愛貓人士會以多種形式與喵星人進行親密相處。據報導,在日本的一家愛貓咖啡館「貓緣」,愛貓人士會發起例行的早上活動「貓瑜伽」。為享受與貓融為一體的感覺,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體驗者會進入了冥想狀態。
  • 這個世界已經被貓統治了,有圖有證據!
    你有沒有發現,一旦養了貓,感覺身邊的貓也變得多了起來,走到哪兒都能看到貓,看什麼都能和貓咪聯繫上。 所謂心裡有貓 萬物皆可喵! 俄羅斯有一位Instagram博主算是把這種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對他來講,「眼中有貓,看啥都是喵星人」。
  • 喵星人為何稱霸日本:從"貓貓經濟學"到"貓型社會"
    最近幾年間,日本列島迎來了一股空前的「喵星人」熱潮。且不說育貓人口增長的直觀數據, 超市商場櫃架上,各類與「喵星人」相關商品都被擺在顯眼處,電視節目上名人嘉賓交流育貓心得也遠超以往。可以肯定,2017年日本寵物流通業長年的 「犬上貓下」格局將完成大逆轉,「喵星人」消費經濟持續上揚。 2011年,日本寵物貓市場規模約6750億日元,關西大學經濟學教授宮本勝浩預言可產生連帶社會經濟效應2.3萬億日元。時隔5年,雖未達到預計數字,但市場規模的確翻了一番,大約和中國遊客在日旅行消費總額相當,為內需消費不足的日本經濟增添了一抹另類亮色。
  • 喵星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對於貓的一種充滿愛意的稱呼
    喵星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對於貓的一種充滿愛意的稱呼時間:2019-10-15 13:0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喵星人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對於貓的一種充滿愛意的稱呼 對於貓的一種充滿愛意(和敬畏)的稱呼。
  • 喵星人集結號,日本八大貓島!
    為「感謝和貓一起的幸福生活,希望和貓一起感受快樂」而制定的。其實,日本還有好幾個著名的貓島,貓之日的今天給你們一併安利了。1.貓天貓地! 青島青島(Aoshima)是位於愛媛縣瀨戶內海上的一個小島,面積只有約0.49平方公裡。 現時只有約20個50-80歲的居民於島上居住,但喵星人的數量已超過100 只。
  • 《京劇貓》揭秘貓土傳奇 "喵星人上線"升級打怪
    網易娛樂7月21日報導 由北京璀璨星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國產原創動畫《京劇貓》,自第一季播出後,多次刷新國產動畫片的收視紀錄,目前《京劇貓》第二輪播出已開始。《京劇貓》講述的是原本祥和安樂的貓土遭到邪惡勢力-魔物的侵襲,京劇貓作為負責守護貓土的使者,貓土的超級英雄,為保護貓土與邪惡勢力鬥爭的故事。《京劇貓》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主角白糖,他是一隻沒有京劇貓血統的「草根貓」,由於在很小的時候被京劇貓救過,對京劇貓充滿了崇拜,夢想著能像傳說中的京劇貓一樣行俠仗義,與惡勢力抗衡拯救貓土。
  • 如何做一隻貓見貓愛的喵星人?貓間道的生存法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鏟屎官訓練營 東方胤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喵星人在家寵的地位的已經直逼汪星人,不光有家養貓還有雲養貓。根據2014年日本petfood協會的調查顯示,從鏟屎官的每家平均來看,汪星人是1.25隻,喵星人是1.79隻。也就是說現在多隻貓咪共養已經成為大勢,單獨養一隻反倒成為了稀奇模式。
  • 搞笑:喵星人有一個爪子很神奇,招財貓的造型就是這樣來的麼?
    無論你去商場小店,各種市場,總會發現很多老闆放上一隻招財貓!小編一直好奇,為什麼是招財貓,不是招財狗呢,而且為什麼是一個爪子那麼動來動去這麼奇怪的造型。知道小編細心的觀察了一下!喵星人搞笑萌呆的造型又一次徵服了小編!
  • 喵星人為何稱霸日本:從「貓貓經濟學」到「貓型社會」
    最近幾年間,日本列島迎來了一股空前的「喵星人」熱潮。且不說育貓人口增長的直觀數據, 超市商場櫃架上,各類與「喵星人」相關商品都被擺在顯眼處,電視節目上名人嘉賓交流育貓心得也遠超以往。以吸引宅男為目的的偶像少女團體如今也熱衷裝扮成性感俏皮的「貓女郎」招攬人氣,網路社交圈年輕人各種「花式秀喵」也層出不窮,甚至連一貫莊嚴法肅的神社佛宇也要與時俱進沾沾「喵星人」的榮光。
  • 表情包「不爽貓」去世,網友:喵星人只是離開地球,回到喵星了
    再見,「不爽貓」。表情包「不爽貓」,17日去世了。CNN報導截圖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報導,「不爽貓」,真名Tardar Sauce,是一隻患有侏儒症的小貓,出生時就患有發育不全和下顎突出。
  • 衝繩 貓の風物丨城事
    喵星人雖然普遍患有恐水症,卻是優秀的航海者,這些矛盾糾結的傢伙利用了人類的航海技術,幾乎登陸了地球上所有美麗的小島,並成功統治了島上的居民,把一座座小島變成了貓的國
  • 英「五星級貓飯店」開張 喵星人可享頂級假期
    想讓你家的貓享受五星級服務嗎?據英國媒體報導,專門服務於貓的五星級飯店「朗克羅夫特豪華貓酒店」將於3月底在英國開業。雖然還未正式營業,這家飯店已經吸引了全世界愛貓人士的眼光,預約已排到聖誕假期。房費最低156元本月底,「朗克羅夫特豪華貓酒店」將在英國紹斯波特郊區的伯克戴爾村中開張,喵星人可以在那享受一個舒適的悠長假期。該飯店為喵星人準備了多個不同主題的套間,主人可以根據貓的性格去挑選。
  • 日本有一座貓島,島上貓的數量是人的6倍,愛貓人士必去
    但與其說這個島嶼的被人類所統治,倒不如說被喵星人所佔有,因為這裡野貓的數量比人還多得多,達到6:1的比例,田代島因此也被稱作「貓島」。田代島上貓才是主人,至於這裡的貓為什麼這麼多,原因是之前田代島上生產絲布,鼠患嚴重。當地人為了治鼠,便引進了貓,老鼠很快被「剿滅」,貓於是立下了大功。後來田代島不再生產絲布,但貓一直留了下來,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 貓中吉娃娃 身世悽慘 最可憐的品種貓 新加坡貓
    (寵物系列之喵星人的秘密 019期)喵星人一直是深受喜愛的寵物,受到人類鏟屎官的各種優待。可你知道嗎,有一種純種貓,以前的身世非常可憐,在原產地並不受歡迎,曾經被迫只能寄居在下水道中,掙扎求生,被當地人稱為「陰溝貓」、「下水道貓」。
  • 這一屆年輕人只想跟貓同居
    Netflix紀錄片《網紅喵星人》在採訪多個新媒體研究者後,得出了驚人卻不意外的結論:「網際網路是屬貓的,任何一個偶像藝人的粉絲都不會有全球貓民的數量多,貓靠刷臉刷成了這個時代的超級頂流。」鏟屎官在社交媒體上曬貓。/豆瓣《網紅喵星人》截圖在社交媒體上,貓約等於流量,甚至有人說,貓就是網際網路的組成部分。
  • 貓能活多久?你的喵星人多大了
    也許你是個養貓多年的高級糞便官,也許你只是剛剛開始的新小白,也許你只是在準備養一隻貓,想提前知道。或者你只是喜歡貓而不打算養貓……其實,不管你是什麼樣的情況,只要你是愛貓的人,你都可以關注一些關於貓的有趣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