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日晚上8:00,無論手頭在做什麼,家有8歲女兒的何麗麗都會打開手機進入「甌海教育發布」公眾號,在線收看由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教育局推出的家庭教育「掌上課堂」。和何麗麗一樣,甌海區大部分家長都已經養成了這個「特殊」習慣。
「甌海區打造的家庭教育『掌上課堂』,讓我們這些平常工作繁忙的家長有了便捷的途徑,可以系統學習家庭教育。」家長陳嫦娟如是評價。她說,在這之前,她幾乎沒有了解過家庭教育,「掌上課堂」可以帶著她學習和成長。
作為全國「區域終身學習發展共同體」第一批項目實驗點和浙江省首批學習型城市,甌海區先行先試,以家庭教育「掌上課堂」為切入點,不僅讓面向全區家長的家庭教育培訓從「自由生長」提升為「系統專業」,更創成「1+3+4」模式,打造了家庭教育「甌海樣本」。
創新探索「一個課堂」
教育局長驚豔「領航」
2020年5月15日,「局長開講啦」成為甌海區教育界的熱門語句。當天是國際家庭日,也是甌海區家庭教育「掌上課堂」正式「啟航」的日子。曾是溫州市最年輕「省教壇新秀」的甌海區教育局長金朝輝親自「操刀」開講第一課,金句頻出——
「孩子是家庭穩定幸福的壓艙石;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鵝卵石;父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墊腳石」;
「家長要視孩子為戰友,而不是對手」;
「家長要展示自己的美好,而不是醜陋」;
「家長要體現自己的專業,而不是外行」;
「家長請多給孩子驚喜,而不是驚嚇」……
這堂名為《關愛孩子,科學養教》的講課吸引了近24萬人次點擊觀看。
甌海家庭教育「第一課」錄製現場。溫州市甌海社區學院供圖
「這說明甌海的家長很重視家庭教育。」溫州市甌海社區學院常務副院長林劍東認為,「家庭教育學」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成長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甌海有多重視家庭教育?2019年,甌海提出「教育立區」戰略,並不斷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美好教育新生態。這其中,家庭教育便是重要一環。
為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2019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甌海區推出了百場家庭教育進社區(學校)活動,巡迴指導區域內社區、學校、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今年1月1日,隨著《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的正式實施,甌海在家庭教育推廣上「大施拳腳」。今年5月,《甌海區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實施方案》應聲落地。5月15日,「掌上課堂」驚豔推出,系列講課已成為甌海家長每周必追的「連續劇」,並創下不少「收視佳績」——
2020年10月25日晚8點,《幼小銜接期父母需知》點擊數高達11.83萬;11月1日晚8點,《做一名優秀的「消防員」》《愛中有規矩,規矩中有愛》《不做喜怒無常的「氣象臺」》三節中小幼家庭教育網課點擊數都超過了9萬,點擊總數高達28.92萬。
「甌海區中小幼在校生總數不到10萬,有多組數據證明『掌上課堂』還吸引了不少區外的家長跟著學習。」林劍東說,「掌上課堂」的推出就是為了彌補一些家長對「家庭教育學」的缺失,鼓勵他們和孩子更良好地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據統計,甌海區家庭教育「掌上課堂」開課至今,收看學習的家長已超200萬人次,產生極大的社會影響和關注度。
科學規劃「三個課程」
勇闖家庭教育線上講課「無人區」
「掌上課堂」為什麼是周日晚八點開課?為什麼課程時長在30-60分鐘?從最初每周1-5晚各一節課,到如今每周日晚八點開播,「掌上課堂」的改變,背後隱含著甌海區對家庭教育課程設計的科學規劃。
「今年6月,我們對甌海區幼兒園及中小學4萬多名家長進行了一次家庭教育調查。」據溫州市甌海社區學院副校長何筱海介紹,根據調查結果顯示,70.08%的家長表示需要家庭教育培訓、74.83%的家長選擇線上實時直播的方式進行、超過半數的家長希望課程時間在30分鐘至一個小時之間。在甌海家長看來,家庭教育培訓如箭在弦。
作為家庭教育線上教育的先鋒者和探路者,甌海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家庭教育線上直播,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少有可借鑑的案例。」
從「迷茫」到「初見成效」,甌海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
「『掌上課堂』打造初期,是『老師能講什麼,就教什麼』,而現在則做到了『家長該學、想學什麼,就教什麼』。」何筱海介紹,如今甌海家庭教育課程設計背後離不開兩個字——科學。
甌海區家庭教育工作研討會。溫州市甌海社區學院供圖
為打造科學的家庭教育課程體系,甌海借腦借智,攜手溫州大學開展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結合國內外家庭教育成功經驗案例、甌海家庭教育調查結果與專家意見,規劃了學前兒童、小學生、初中生三個不同階段的家長家庭教育課程。
正面管教系列、教練型父母系列、情緒管理……從近期「掌上課堂」的課表中不難看出,關於正面指導和情緒管理的課程佔了絕大多數,而這也正符合家庭教育調查中家長希望學習的課程:孩子良好行為養成教育(81.07%)、指導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77.36%)、家長情緒管理的方法(54.8%)。
「爸爸媽媽在學習『掌上課堂』後,與我溝通時的語氣和態度像變了個人。」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三(3)班黃浩宇同學在談及父母家庭教育的變化時說道。
除了「掌上課堂」,線下講座、精品班、沙龍、研討會、論壇……截至今年11月,甌海已開展各類家庭教育活動80餘場,家庭教育學習之風越吹越盛。
政校社家四方聯動
繪就家庭教育「同心圓」
位於甌海區的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內有一幕不常見的景象——家長給學生上課。這一模式,隸屬於該校為家庭教育培訓所創設的「家學周」。
該校立足於「大學城」優秀的家長資源,統一整合打造「家長資源庫」。呂佳倪爸爸帶來的計算機課程、李宏彥媽媽的「牙齒小課堂」、翁鴻宸媽媽的甌劇小課堂……不僅如此,該校還以家長為資源設立「真人圖書館」,以項目化學習的方式代替傳統的知識學習,帶領「家學周」從傳統課程向「項目化課程」轉變。
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構建家庭教育「家、校、社」融通「鐵三角」的一股重要活力。
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家學周」現場。溫州市甌海社區學院供圖
為充分挖掘家長積極性,甌海區學校紛紛開展家校聯動「自選動作」。南白象第一幼兒園藉助「網際網路+」拓新,通過「象遇•安安」線上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搭建幼兒園、班級、家庭之間溝通橋梁;瞿溪教育集團興學校區通過家校共育「親子閱讀」活動;仙巖二中同伴影響力下的分片式家長會等形成家校互動的良好氛圍。「家校共融、家校聯動」在甌海家庭家庭教育建設方面已蔚然成風。
家長和學校在聯動,部門和部門也在聯動。
今年以來,甌海區不斷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服務體系,攜手婦聯、衛健委、民政等部門,從家庭建立之初就讓未來家長了解家庭教育。民政部門在辦理婚姻登記前,可以做好家庭認知、家庭責任等方面的知識培訓;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嬰幼兒照護知識教育;文明辦針對群眾性精神文明開展教育活動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強教師在家庭教育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並促進學校『家長學校』建設,家校共育品牌項目建設。」林劍東說。
多方聯動下,甌海家庭教育的同心圓,正逐漸變得飽滿、充實。
再翻開溫州市甌海區「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初稿,「探索完善家校、社會共育機制」被編入其中。家庭教育、校園教育共同聯動,已經成為了甌海教育工作的一項工作重點。
在甌海,家庭教育的未來可期!(胡炎楨 徐景萱)
責任編輯:徐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