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年輕人進劇院是當務之急

2020-12-19 光明網

  劇院是承載經典藝術與現代文明的重要平臺,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當下,劇院發展面臨著什麼機遇和挑戰?6月21日至23日,由國家大劇院發起舉辦的首屆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在京舉辦。本次論壇得到了文化和旅遊部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來自全球5大洲、20個國家和地區、近90家藝術機構的200餘位會議代表出席,以「交流合作、共享共贏」為主題進行平等對話。

  昨天,2019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出席代表聯合發表《北京宣言》,積極倡導繼續保持並進一步加強各機構間的聯繫,推動互利合作,並支持建立由國家大劇院倡導的世界劇院北京論壇交流合作機制,探索建立世界劇院聯盟組織。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表示:「劇院是平等共享文明成果的重要平臺,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通的重要紐帶。劇院要想更好承擔起推動文明進步的文化使命,需要走出各自的藩籬,共同探討打造同呼吸、共命運的世界劇院命運共同體。」

  劇目製作,用獨創性吸引觀眾

  論壇期間,來自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法國巴黎歌劇院等國內外藝術機構的近50名嘉賓圍繞「劇院運營管理新理念」「藝術教育與觀眾培養」「藝術創作與生產的未來之路」等話題發表了主題演講,為劇院發展共同面臨的實際問題提意見,「開藥方」。

  國家大劇院原院長、中國劇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平總結了我國劇院發展的過程和現狀。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劇院行業蓬勃發展,劇院建設達到了省級、地級基本覆蓋,但劇場和院團還需要深度融合,並不斷推出高品質的作品,而非把管理劇院變成租場子的生意。

  要想推出新的劇目,就要有高端的藝術人才和運營模式。不久前,國家大劇院和柏林國家歌劇院聯合製作的歌劇《採珠人》在京演出引發轟動,該劇導演是著名電影導演維姆·文德斯。德國柏林國家歌劇院院長馬緹亞斯·舒爾茨表示,「能夠推出新的導演也非常重要,如果歌劇院用的導演都是同一個,也會一成不變,我們要勇於創新。」此外,聯合製作也成為當今劇院運營的科學運營管理理念和模式。

  同時,還有不少劇院的掌門人提出經費問題。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執行長兼藝術總監亞歷山大·佩雷拉坦言,他工作中70%的精力都在「找錢」。泰國曼谷歌劇院藝術總監桑姆託·蘇怡裡庫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觀眾的認可才是劇院生存下去的動力,劇院還是要推出高質量的作品:「我們要想被聽到,我們的聲音一定得是自己獨創的聲音,清晰和獨特的聲音是存活的驅動因素。」

  文明互鑑,促進多樣性發展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不同文化之間如何平等對話、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尋找自己的獨特性,也成為與會專家們熱衷討論的話題。中國導演陳薪伊以自己排演國家大劇院歌劇《圖蘭朵》的過程為例,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當陳薪伊在十多年前受邀排演《圖蘭朵》時,她心裡並不喜歡這部歌劇,因為劇中的中國公主圖蘭朵連續殺害了好幾個追求她的異族青年,「劇中是恐怖、流血和不可思議的愛情追求,我都不會追求那樣一個女人,我們中國也沒有這樣的公主。」但她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還是答應擔任導演。

  陳薪伊說,後來她研讀了無數個翻譯版的《圖蘭朵》劇本和唱詞,才愛上了這部歌劇。她發現圖蘭朵之所以殘暴,是因為她祖母為外國人所害。為了讓觀眾也懂得這其中的情感變化,她在歌劇中加入了一個祖母的形象,同時為未完的歌劇續寫結尾,讓圖蘭朵在王子的吻中醒悟。「我要把圖蘭朵人性轉變的過程圖解給觀眾看,讓它通俗一些。我排的戲要是中國觀眾看不懂,那是我的奇恥大辱。」這部帶有中國元素和中國人理解方式的《圖蘭朵》於2008年在大劇院首演,至今已上演10輪。

  不少與會嘉賓對陳薪伊的解讀很感興趣,也談到了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同文明的碰撞。加拿大藝術中心總裁兼執行長克里斯多福·迪肯介紹了世界首家國立土著劇院,該劇院為加拿大當地土著提供藝術創作表演空間。「作為文化領袖,我們有責任為土著聲音建立一個榮譽殿堂,帶來一個更公平的空間,促進不同文化之間更多理解,共同追求卓越。」

  而在《北京宣言》中,與會代表也達成共識:「我們積極倡導尊重並鼓勵具有民族的、區域的特色優秀表演藝術的發展,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

  用新媒體,讓藝術觸及年輕人

  「我們的藝術創作基於觀眾很高的文化需求,但當今的娛樂選擇越來越多,消費者好像對傳統藝術形式的興趣稍微有所減少。」在論壇開幕當天,德國柏林歌劇基金會總經理喬治·費爾特哈勒就提出了劇院經營者面臨的最大挑戰。與會嘉賓形成共識:吸引年輕人走進劇院是當務之急,也必須利用高科技和社交媒體,讓藝術被年輕人「看到」。

  西班牙利賽歐歌劇院總經理瓦倫蒂·奧維耶多·科奈約分享了成功案例——「利賽歐35」項目。劇院在戲劇季中專門推出一些面向35歲以下觀眾的劇目,每個座位價格只有15歐元。「同時我們用年輕人的語言在社交媒體宣傳,給他們創造好的體驗,演出開始前給他們提供迎賓雞尾酒等。」他興奮地說,第一次辦這個活動時,2000多張票在十幾分鐘內就賣光了。

  要與觀眾群產生緊密的聯繫,還要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帶來的機遇。多年來,國家大劇院拍攝歌劇電影29部,累計放映1400餘場,有30多萬人觀看。

  「數字大潮來勢兇猛,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直播手段推動藝術傳播,在全球範圍已經成為流行和趨勢。」北京日報社副總編輯虞曉剛說,許多觀眾可能以前沒有進過音樂廳,但是線上直播給他們帶來了走近藝術的機會,線上還能夠反哺線下,「看直播的人多了,沉澱下來的可能性就大,他們或許會從網上劇院走進實體劇院,如此也形成了藝術傳播的良性循環。」(韓軒)

[ 責編:劉煉_光明 ]

相關焦點

  • 用年輕人的招兒 吸引年輕人進劇院
    不少劇院管理者都認為劇院的發展和未來離不開觀眾,要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帶來的機遇,通過高科技手段不斷拓展藝術生產、傳播的形式,加強藝術普及教育,尤其是加強對年輕觀眾的吸引與培養,才能保證觀眾源源不斷地走進劇院。招式:用年輕人思路傳播推廣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直播手段推動藝術傳播,在全球範圍已經成為流行和趨勢。
  • 如何吸引年輕人進劇場?內地及港澳戲劇工作者談經驗
    在藝術加快節奏走入市場的今天,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並讓他們願意走進劇場觀看,成為戲劇工作者關注的話題。  「2017內地與港澳文化青年四川文藝採風行」活動正在成都舉行。參與活動的近60位港澳及內地文藝界人士中,青年戲劇工作者佔較大比重。他們向中新社記者談及「戲劇如何吸引年輕人」的話題。
  • 與時俱進 讓川劇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劇場
    捧杯梅花獎後,王超又為自己制定了新的夢想目標——讓川劇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   川劇歷史悠久,曾經取得過無數輝煌,近年來,隨著川劇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作為川劇的從業者和成都市的川劇傳承人,如何讓川劇這一有著300年歷史的獨特藝術與時代接軌,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讓川劇絕技絕活得以傳承的同時讓川劇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看戲,成為他現階段工作的重點與難點。   「其實川劇藝術非常時尚和前衛,但一直以來因為缺乏宣傳和其他多方面因素,川劇的市場效應並不如許多歌星的演唱會。」如何改觀這一現狀?王超認為首先要有吸引人的作品。
  • 舞劇《孔子》何以吸引年輕人
    舞劇《孔子》巡演中有一個可喜的現象:購票觀眾以「90後」為主,而且很多年輕人是二刷、三刷、四刷甚至五刷。他們助力舞劇《孔子》成為2018年演出行業的「爆款」。2月27日晚,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孔子》在國家大劇院迎來第300場演出。
  • 徵兵與時俱進 溫州個性標語吸引年輕人參軍(圖)
    網友「蕾鼓」爆料稱,永嘉人武部設計趣味性標語吸引年輕人參軍。  該則信息微博上發出後,迅速引來網友圍觀。網友「雙子的危笑」說,好有親和力。網友「白白_Rose」說,好與時俱進的標語。網友「小肚兜最近感覺好累」更是慫恿好友「強強xiao超人」「Just_star星星」去當兵。  有贊成,也有對此提出質疑的。
  • 天津京劇院院長:當務之急是要出人出戲
    天津京劇院院長:當務之急是要出人出戲   讓京劇藝術炫彩飛揚  ——訪「二度梅」得主、天津京劇院院長王平  作者:本報記者 陳寶輝 實習生劉莉莉 攝影 姚文生  「炫彩青春」——天津京劇院青年演員展演活動,連續三天在濱湖劇院火爆上演,儘管活動進程尚未過半,儘管演出時間定在每天上午,但觀眾如潮,好評如潮。
  • 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想吸引年輕人進劇場只能靠作品
    這也是創始人張晨的心願,他希望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劇院,「如何吸引?那就得產品好,看舞臺劇是靠口碑傳播的,得買票。所以作品的品質要站得住腳」。在深圳龍崗區,開心麻花華南總部製作中心基地已經成了這裡的一張文化名片。今年11月11日,開心麻花在龍崗區孵化的首部原創音樂喜劇《西哈遊記》將首次與觀眾見面。
  • 靜安文化館將通過各種時尚體驗活動吸引年輕人
    靜安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很多人眼裡,文化館成了中老年人的專用場館,今後將打破這一格局,通過各種時尚的體驗活動,吸引年輕人也能來參與。  建多元運營機制,吸引年輕人  夠時尚,可拍圖曬到朋友圈裡  「我們一直在考慮,作為區縣文化館,夾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市級文化館中間,論硬體又及不上專業的劇場等文化場館。區縣文化館到底如何定位是我們的一大困惑。」在靜安區文化局副局長黃泓看來,有好的硬體,軟體建設也是當務之急。
  • 讓好戲吸引年輕人 訪臺灣新編京劇《金鎖記》班底
    一部編劇、導演、演員、舞臺設計完全「臺灣製造」的原創新編京劇《金鎖記》,在廈門成功上演之後,1日在福州鳳凰劇院上演,為第四屆福建藝術節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在廈門、福州演出期間,《金鎖記》導演李小平,主演魏海敏、唐文華等原創班底接受了記者專訪,暢談臺灣京劇的創新。
  • 市藝術劇院演出進景區
    為落實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開展「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全省專業文藝院團進景區演出的通知要求,市藝術劇院進景區演出活動現已開啟。9月12日和13日,襄陽市藝術劇院文藝小分隊分赴襄陽米公祠、襄王府綠影壁景區開展公益演出。為此,市藝術劇院精心準備,認真編練,節目做到精益求精,為市民和遊客奉上一臺具有專業水準的文藝演出。
  • 當務之急
    當務之急       看古代史實、傳聞,讀君子腳上穿著舊鞋,身上披著破襖,急急忙忙地趕路,奔生活,就是「當務之急」。「《傳》云:不逢時而仕,任事而敦其慮,為之使而不入其謀,貧焉故也。」你為什麼會受窮?為什麼你的仕途不順?
  • 珠海長隆劇院原創節目《龍秀》亮相吸引遊客
    珠海長隆劇院原創節目《龍秀》亮相吸引遊客 (4/4) "← →"翻頁
  • 大劇院計劃《納布科》邀多明戈大賽五年後再來
    多明戈  幫助年輕人走向歌劇大都會  普拉西多-多明戈這樣解釋他創立這項比賽的初衷:「在上世紀60年代我剛入行時,在以色列某個劇院有限地施展才華,不可能較快地走向米蘭、紐約、維也納、倫敦等國際歌劇大都會,即使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也像個隱身人。我就想有一天創立一個比賽能幫助年輕人。
  • 實體店吸引顧客的方法,利用「創意招牌」,吸引路過的客流進店
    一、用創意招牌來吸引客流一個好的、有創意的招牌,是吸引路過客戶的核心法定,好的招牌能幫助你瞬間吸引住客戶的眼球,讓其停下腳步,吸引他進入你的店鋪。案例一:實體店創意招牌PS:只要你能讓你店鋪的招牌凸顯出來,讓人看一眼就有很深的印象,就願意去體驗的招牌,就是好的、有創意的招牌!
  • 歌劇如何吸引年輕人?經典作品也需有現代性
    而當歌劇發展到現階段,技術不斷湧現並逐漸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作為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形式,古典歌劇應該怎樣煥發活力、怎樣吸引更多的觀眾,這是「2012國家大劇院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上最為熱門的話題。世界各大歌劇院的藝術管理負責人用各自劇院的實例講述他們對當代歌劇發展的思索。
  • 文藝演出進社區!東勝區歌舞劇院將惠民演出送到群眾身邊
    5月14日,東勝區歌舞劇院「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千場惠民」「扶貧攻堅」「六進」文藝演出走進幸福街道普惠社區演出在男女二重唱《復興之歌》中拉開帷幕,隨後民歌對唱《十九大精神暖人心》小品《人間正道》好來寶《幸福生活》舞蹈《新時代的建設者》群唱《相聚鄂爾多斯》等一系列精彩豐富、接地氣的節目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觀看掌聲此起彼伏。
  • 餐飲行業吸引顧客進店的三個小技巧!
    很多的投資者對經營一家店鋪的宗旨就是看客流量的多少,因為這些直接影響一個店內的利潤,如何讓顧客進店消費是很多投資者頭疼的問題,怎麼讓顧客進店需要好好的規劃一下,針對以上問題小編給大家總結三個餐飲行業吸引顧客進店的技巧!
  • 珠海兩大劇院推出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觀看演出,大學生:捧場有難度
    珠海兩大劇院推出優惠政策吸引大學生觀看演出,大學生:捧場有難度金羊網  作者:錢瑜 黃珏  2019-04-18 據悉,對於珠海學生,珠海兩家劇院——珠海大劇院和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均推出優惠政策,但有高校學生反映,政策雖好,交通不夠便利,影響觀劇體驗。  ◎大學生佔總客源的15%  雖然音樂劇《瑪蒂爾達》檔期排在暑假期間,但仍有不少學生打算觀看這部原版音樂劇。
  • 珠海長隆劇院原創節目《龍秀》亮相吸引遊客 (1/4)
    珠海長隆劇院原創節目《龍秀》亮相吸引遊客 (1/4) "← →"翻頁
  • 售票車開到村裡 紅星劇院"戲劇外賣"吸引萬餘農民
    浙江日報7月28日訊 這兩天,杭州紅星劇院的售票直通車又出發了,劇院的票務人員分赴蕭山、餘杭、臨安等地農村兜售戲票。這意味著杭州周邊的農民朋友又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樣,進劇場看戲了。  「走進新農村」作為杭州紅星劇院送文化下鄉推出的新品牌,受到廣大農民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