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星光電:未來將建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2020-12-14 武漢發布

t3無人流水線「安靜」地作業,自動上料、生產、偵測、修復,9月11日上午,武漢智能化改造推廣會第十四場活動走進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在玻璃走廊看到,約10米高的廠房內,一臺臺大型先進設備擺放於無塵車間內,自動化設備和機械臂一刻不停運轉,依次完成100多道生產工序。公司副總經理李治福介紹,將數據價值貫穿整個華星業務,公司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平臺、AI,基本實現軟體和設備的互聯互通。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3項目彩膜生產線在運行中。資料圖片

對於外界關注的t4項目,華星光電介紹,現已完成基礎建設和一期每月15K產能產線建設。二期、三期設備搬入調試均有序開展,預計明年下半年,t4產線將達到45K的設計產能。李治福說,未來,配合公司產品手機、平板、筆電及車載、柔性摺疊顯示屏等多元化戰略,將建設連接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把華顯、t3、t4三座工廠在設備、工業應用系統和工業數據等方面進行互聯互通,實現從面板到模組產品的「無縫連接」一體化。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3項目彩膜生產線在運行中。資料圖片 

武漢作為TCL華星光電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製造基地,「在項目建設之初,就大力推進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的集成應用,全面布局智能製造。」李治福介紹,公司自主開發了柔性智能製造體系,包括智能設計、智能營運、智能生產和指揮決策,通過數位化轉型,產品從設計開始,通過模擬仿真解決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的匹配性問題,縮短產品量產時間,最小成本,滿足客戶的定製需求。

工廠Array陣列/CF彩膜檢量測機臺每天產生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之前全靠人工判定,工作效率會受人的情緒、技術熟練程度等不穩定因素的幹擾,智能製造項目負責人陳琴說:「自主研發的ADC軟體上線後,利用人工智慧,藉助於機器學習和深度挖掘特性,實現了圖片自動判定,極大解放作業人員工作量,生產節拍縮短83%,人力減少80%,準確率提升5%」。

第6代一顯示面板生產線cell廠智能化擴產改造項目,總投資1.2億元,主要在t3項目基礎上,購置關鍵自動化生產設備,導入智能化軟體系統,從產能、工藝、設備、產品品質等方面提升生產和管控的智能化水平。經過智能化擴產改造,t3cell廠新增產能每月10萬小片,t3工廠產能從每月3萬大片提升至每月4大萬片。李治福稱,「智能化實施從2016年始見成效,為實現滿產滿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堅持不停產。從3月下旬開始,產量逐步提高,新入職員工4000多人,總數達1.6萬餘人,1至6月t3實現產值56.48億元;t4項目1至6月完成工業產值9.09億元,為打造全球最大中小尺寸新型顯示研發生產基地做出了貢獻。(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陳潔 通訊員武經宣)

相關焦點

  • 【爆料】三星或將蘇州8代產線出售給華星光電;
    1.三星或將蘇州8代產線出售給華星光電,中國廠商將成其屏幕供應商;2.中航國際撤回申請豁免要約收購材料 深天馬或併購中電熊貓;3.微星發布全球首款Mini LED筆記本,Mini LED成未來趨勢?4.追求極致的屏佔比!三星智慧型手機新專利曝光;5.
  • 首條主攻摺疊屏的生產線在武漢華星光電量產 每天彎折100次可以...
    武漢華星光電下線的摺疊屏  長江網訊(記者李佳)2020年第一天,武漢華星光電官微正式發布,「武漢華星光電6代柔性AMOLED產線量產出貨」,這意味著350億元投資的武漢華星光電t4項目已實現量產,武漢第二條柔性屏幕生產線量產後,東湖高新區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出規模已達全國第一,武漢當之無愧成為全國最大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 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哪個好_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差距
    華星光電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光電)是200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一家高新科技企業,公司註冊資本183.4億元,投資總額達443億元,是深圳市建市以來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深圳市政府重點推動的項目。2012年初,華星光電被認定為「廣東省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深圳Ÿ液晶平板顯示)」。
  • 華星光電t4項目柔性屏正式量產,武漢成為全國最大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打開APP 華星光電t4項目柔性屏正式量產,武漢成為全國最大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小如 發表於 2020-01-03 11:01:18
  • 武漢華星光電:以新技術新產品形成全球競爭力
    李東生告訴記者,過去一年,武漢華星光電的研發投入高達12. 7 億元,公司 3000 多名研發人員,為了不斷縮小與國際巨頭的距離、改寫我國「缺芯少屏」的格局,正夜以繼日工作。武漢工廠「頂」起全球中小面板供應鏈「待『戰疫』成功,我要去武漢補發紅包。」
  • 抓緊建設t4產線,華星光電頻向韓國OLED上遊設備商下訂單
    綜合外媒報導,近日TCL科技旗下面板大廠華星光電向韓國上遊設備供應商頻下OLED設備訂單,正加緊OLED產線的擴產。LIS不僅從華星光電獲得訂單,在今年5月,其還收到京東方價值2.79億元人民幣的設備訂單。而Youngwoo DSP從去年第三季度扭虧為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連續盈利3個季度。Youngwoo DSP預計,由於和華星光電的交易,該公司今年下半年利潤將大幅增長。華星光電目前在建的OLED產線僅武漢6代AMOLED柔性工廠t4線。
  • 武漢華星中小尺寸LTPS-LCD產線成為TCL科技在車載顯示核心競爭力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國務院於11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預計2025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170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17%,未來多項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續落地,釋放新能源汽車產業紅利。
  • 8K大尺寸將成面板標識,國內新增大尺寸面板產線投產
    近日,華星光電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深圳投產,這是繼京東方10.5代線之後,我國又一條大尺寸面板生產線。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中的產能市佔率將超過40%,而8K+大尺寸將成為未來戰場。
  • 華星光電與京東方誰更賺錢?
    衝擊全球LCD廠 中國華星光電的全球第一座十一代面板廠,本周移入主設備,預定明年投產,並籤約蓋第二座十一代廠,超視堺十點五代廠也規畫明年投產,使得大尺寸面板產能過剩疑慮再起,也將對全球面板廠未來的營運績效,帶來嚴重考驗。
  • 高質量發展粵來粵靚|廣東液晶面板產業原來這麼牛!華星光電改寫了...
    ,7月11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採訪團來到惠州的TCL集團,眾多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現場體驗惠州平板顯示產業鏈及智能製造的迅猛發展。據介紹,2009年,廣東TCL集團斥資上馬華星光電,依靠自主創新建成我國首條高世代面板線,打破了日韓企業在半導體面板製造領域的長期壟斷,改寫了我國「缺芯少屏」的狀況。目前,華星光電已建成和在建的產線共有6條,合計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形成了在國內液晶面板領域的競爭優勢。
  • 華星光電繼續投建T5項目,這是華星在漢布局的第二條柔性OLED產線
    北京時間04月2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華星光電:在漢信心不移 將投建第二條柔性oled產線。武漢光谷,是中國及全球最重要的光電顯示產業中心之一。這其中,TCL科技旗下的武漢華星光電在疫情下保持著「戰時狀態」,成為穩定全球供應的定心丸。風浪中,產業定力從何而來?作為全球化企業,復工後如何應對當下的挑戰與機遇?
  • TCL科技繼續整合半導體顯示資產 擬購武漢華星光電近4成股份同時...
    3月31日,跟媒體溝通2019年業績時,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曾介紹,2019年顯示面板的價格下降至歷史低谷,甚至出現了行業虧損,2019年第四季度彩電屏的價格一度低到讓一些企業無法維持經營的地步。2020年一季度,大尺寸面板的價格相對2019年第四季度有所回升,TCL華星在大尺寸業務對比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扭虧。
  • 面板業重構:京東方回購布局人才戰略 華星光電投資猛追產能
    從具體產品來看,受行業周期影響明顯的是LCD面板,隨著三星、LG代表的韓國企業關廠退產,市場出讓將拉動京東方、TCL華星光電出貨的增長,而AMOLED等中小尺寸行業競爭格局也在發生變化,除了手機行業,車載需求提升也在推動深天馬等布局的調整。
  • 華星光電426億上馬第二條高端面板線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吳德群)深圳重大工業項目再添高端「巨作」。記者昨日獲悉,華星光電計劃巨資上馬第二條11代線,布局大尺寸超高清和印刷OLED面板,進一步夯實深圳先進位造業的根基。
  • 總投資額增至390億元,武漢華星光電t4產線月產能將達48k
    集微網消息,4月27日,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參加武漢華星「戰疫星行動·頒獎典禮」。據長江日報報導,李東生表示,武漢華星光電6代柔性AMOLED產線於2020年初宣布量產,這也是國內第1條主攻摺疊顯示屏的同類產線,企業已追加投資,將350億投資增至390億,產能將從每月45k增至48k,另一條t3產線也增加了超10億元的投資。未來還會在武漢規劃下一條柔性生產線。
  • 武漢營商環境好,華星光電國內首條柔性摺疊顯示屏生產線邁向達產
    目前,武漢華星光電布局在光谷的國內首條柔性摺疊顯示屏生產線(即t4)正在產量爬坡,項目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產線建設將從350億元投資增至385億元。明年達產後,將在海外佔主流的柔性顯示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6月23日,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隔離走廊上一名工作人員經過t3項目彩膜生產線。
  • 華星光電去年收入降9% 「瘦身」後TCL集團今年如何保增長?
    華星光電基本上每隔兩年投資一條新的面板生產線,新的產線都有技術進步,但不盲目超前,力求產線全生命周期經濟回報更優。同時,在深圳、武漢分別形成大尺寸面板和小尺寸面板的生產基地,集約經營,節省成本。同時,從單一應用到多種應用。過去,華星光電九成的收入來自電視面板,伴隨武漢6代線的量產,今年1月華星光電手機面板的收入佔比已接近40%,預計2019年全年華星光電的手機面板收入佔比接近30%。
  • 華星光電布局國內首條摺疊顯示屏
    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生產線項目的開工建設,是國家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項目。華星光電t3、t4項目,是中國智能製造和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重點龍頭項目,對TCL打造全球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研發生產基地具有裡程碑意義。
  • 經濟日報聚焦武漢華星光電:國產柔性屏迎來高增長
    武漢華星光電有3000多名研發人員。過去一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2.7億元。在企業發明專利申請總量上,武漢華星光電已連續4年蟬聯湖北企業第一。《經濟日報》16日刊發報導《國產柔性屏迎來高增長》聚焦武漢華星光電,該公司AMOLED顯示面板銷售超出預期。
  • 華星光電第二條11代線確定 8K大屏和OLED是方向
    卡位大尺寸8K電視  此前,TCL旗下已經有一條在建11代線項目——t6,計劃2019年初實現量產。此次再度投資建設11代面板生產線,顯然是看好大尺寸、超高清面板的行業發展前景。  伴隨消費升級以及新型顯示技術驅動,電視面板市場正在向大尺寸、超高清顯示轉移,65英寸及以上尺寸高端彩電市場需求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