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發格局已呈中美俄三足鼎立之勢,六代航發或將破局

2021-01-09 丁氏雜談

世界航發格局

世界上主要的航發巨頭有通用、普惠、羅羅、CFM及其他們合資控股的公司,在2019年的民用航發領域,佔據世界航發的90%市場份額。而在軍事領域更是處於絕對壟斷和技術領先地位。

民用航發領域

民用航發的市場狀況,看看民用航空就一目了然了,目前世界上的民用航空市場被波音和空客壟斷,只有在支線市場才有了巴西航空和龐巴迪航空,但是這兩家航空公司的航發仍然採購通用或者羅羅公司。

因此我們只需要看波音和空客,羅羅公司主要致力於大推力發動機,目前為波音787、A350、龐巴迪公務機環球6500、A330NEO等機型提供動力,通用控股的CFM主要為中程大飛機提供動力,其中波音737MAX只使用LEAP發動機,同時佔據A320neo 67%的份額。另外通用GE大推力發動機還為波音787、A350等寬體客機提供動力。

因此從國際民用航發領域來看,基本上就是通用一家獨大,CFM國際本就是通用與法國賽峰公司合資公司,羅羅公司僅僅佔據一部分寬體客機航發市場,另外普惠公司在民用航發領域的市場份額也不高。

因此從國際民用航發格局來看,就是美國一家獨大,但是隨著中俄民用航空的發展,俄羅斯的PD14和PD35發動機的研發成功,俄羅斯也將掌握民用航發技術,而中國更是加快了長江大推力發動機的發展,用於替換C919的LEAP-C發動機和PD35發動機,所以說,未來國際民用航發技術將掌握在中美俄手中,雖然在市場份額上很難對通用、普惠、羅羅公司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從國際民用航發技術格局上來說,技術將掌握在中美俄手中。

或許有小夥伴會問,為什麼沒有英國和法國?

法國的陣風使用的發動機和CFM航發公司的技術都是通用提供的,所以從技術格局上來說,是一個體系的,英國雖然有著獨立的技術力量,但是從獨立性上,大家都懂的。

軍用發動機領域

相對於民用發動機來說,軍用發動機技術更加先進,當然引進的難度也就更大,所以或許好多國家可以引進民用發動機,但是軍用發動機是嚴格控制的。而軍用發動機的先進技術也將為民用發動機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國際軍用發動機市場,也是主要掌握在中美俄手中。或許在民用航發領域稍微落後,但是在軍用航發領域,無論是一直保持在第一陣容的俄羅斯還是後起之秀的中國,都已經奮起直追,勇往直前了。

目前通用公司主要為:F15、F16、F18等戰鬥機提供發動機,B2A、B1B轟炸機和C5M超大型運輸機提供大推力發動機。另外可以為鷹獅等其他國家戰機提供發動機。標杆發動機F100和F414延伸了多個型號,性能優異。

普惠公司主要為:F16、F22戰鬥機,B52H、C17等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提供動力。其為五代戰機研製的F119和F135發動機是目前最先進的五代航發,而且F135的最大推力已經達到了22噸,這個數據已經是大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的數據了。

另外我們還看到了法國陣風使用的M88發動機,是由斯奈克瑪公司與通用合作的產品,其實就是美式發動機。所以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法國的航發技術都在通用公司的手中。

再就是颱風戰鬥機使用的EJ200發動機,被稱為最好的小涵道比中推,但是也離不開通用或者普惠的技術。

除了美系的航發,在軍用航發領域俄羅斯聯合發動機集團的技術也非常先進,包括大家比較了解的RD93、AL31、AL41系列發動機,以及轟炸機圖160使用的NK32和伊爾76運輸機使用的D30發動機等等,因為這些發動機除了NK32外,基本都被我們引進過。

而中國航發就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茁壯成長起來的,從小涵道比中推大推,到大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一步一個腳印,艱難奮進,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上面這張表格就能清晰地看出,中國航發的布局和發展,目前小涵道比中推渦扇13系列和渦扇19已經研製完成,太行發動機渦扇10系列也已經成熟運營,渦扇15和渦扇20也即將開花結果。而在民用領域的長江大推力發動機,國家也在加緊研製,2021年央視已經曝光最先進的鈦鋁合金渦輪葉片技術裝機考核,CJ2000發動機也在加緊研製。

2020年開始,中國國產航發已經崛起,成為了獨立於美系和俄系技術之外的第三個掌握先進航發技術和製造能力的國家。

目前國際航發格局,已然是中美俄三足鼎立。而對於第六代航發的研製,混合動力發動機以及太空發動機的研製,誰領先,誰將掌握航空裝備的發言權,成為航空規則的制定者。

加油,中國航發。

相關焦點

  • 梟龍航發之爭塵埃落定!俄制航發最終獲勝,渦扇13為何落敗?
    儘管如今梟龍BLOCK3進展順利,但是截止到現在,梟龍戰鬥機的發動機選型也沒有新的發動機出現,此前曾經有消息傳出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3戰機將會使用我國新一代中推渦扇13發動機,但是從俄羅斯透露的消息來看,這一次梟龍將會繼續延用俄羅斯產航空發動機,而這回俄羅斯發動機的生產數量除以2,便很有可能就是第三代梟龍改進型號的生產數量,畢竟不能能一架梟龍就只給配一臺發動機,還要多出一臺作為備用
  • 航發核心資產
    以中芯國際科創板IPO為分水嶺,第一階段領漲個股多為優質賽道或者爆款型號的產業鏈下遊主機廠,典型代表是中航沈飛。第二階段增量資金主要來自半導體或科技領域的流出,個股的定價體系更多地融入遠期市值的估值邏輯,典型代表是航發動力。在第三階段為9.10至今,領漲個股更多體現業績彈性。
  • 中國航發水平超越法國?法國研製新型航發,俄羅斯水平只能打下手
    圖:蘇57圖:俄式戰鬥機的新款發動機實際上法俄的航發合作,遠不止於拉扎克和SAM146兩個項目。比如在發動機設計技術上,法國是俄羅斯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院的重要合作夥伴,法國向其提供了包括先進葉片設計在內的大量技術諮詢指導業務;在發動機製造技術上,法國將CFM-56的部件交給俄羅斯航發企業代工,使俄國獲得了先進大涵道比發動機的大量關鍵製造技術……凡此種種,不甚枚舉。
  • 中美俄戰機發動機壽命對比!美7000小時,俄3500小時,中國呢?
    航空發動機作為「工業之花」,一個國家能夠研發出先進的發動機,彰顯不僅是工業水平,也能提高國家整體的軍事實力,畢竟航發是飛機的心臟,一款出色的發動機,能夠給予飛機出眾的性能,而當前戰機已經出現了第五代了,這次就從中美俄五代機所配置的發動機,來看下三個軍事大國的航發水平。
  • 空軍又有好消息,殲20在訓練基地出現,俄制航發逐漸被淘汰
    01空軍又有好消息,殲20在訓練基地出現,俄制航發逐漸被淘汰在現代化戰爭中,空軍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不亞於海軍與陸軍,在戰爭中能夠保證制空權的主動性,那麼就能夠輕鬆取得戰爭的勝利從報導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很多細節,升級完的殲20配置國產WS10C型引擎,推力要比之前的WS10引擎來得更高,而且據可靠消息透露,現如今裝備的WS10C型引擎要比之前的俄制AL-31性能更加強大,推力來得更猛一些,這意味著殲20可以搭載更多的武器彈藥,或者是提速以及航程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
  • 國產客機攻克「心臟病」,自主航發打破歐美壟斷,優勢更加明顯
    近日國產航髮長江-1000獲得技術大獎,商飛團隊攻克了冷端風扇葉片製造技術,距離長江-1000渦扇航發裝備C919客機更進了一步,中國技術在民航航發領域上的空白也填補了一大塊。事實上民航航發技術在某些方面上研發難度遠遠大於軍用航發,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也更加激烈,通常情況下一款客機可以根據航空公司需要同時適配多種不同公司生產的航髮型號,國產客機C919也是一樣,由於國產航髮長江-1000距離成熟還需時日,所以早期生產的C919客機統一採用了美法合資賽峰公司的LEAP-1C渦扇發動機。
  • 俄軍工又找賺錢門路,大批渦軸航發發往中國,海拔6000米不在話下
    目前,中國大部分國內都有軍隊使用直升機,但俄羅斯 m 171系列飛機仍然佔主導地位,這些飛機現在肩上都擔負著運輸任務,因此俄軍工又找到賺錢門路,大批渦軸航發發往中國,其發動機適應性強,海拔6000米不在話下。
  • 中航集團取得突破性進展,國產航發的春天還會遠嗎
    中航集團取得突破性進展,國產航發的春天還會遠嗎?就在前不久,國產CJ2000大涵道比航發完成了一次點火測試,雖說點火測試僅僅是一個航發的起點,但CJ2000點火測試取得成功無疑意味著中國的航發產業一直處於飛速提升狀態,在這些航發的研發歷程中,我國科研團隊不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更是能夠讓殲20從中受益,因為大涵道比航發的研究成功意味著再過不久,殲20的航發也能實現「完全」國產化,而C919這類的客機也將有救了,國產航發的春天即將到來。
  • 廣西機場集團航發公司成功召開第二屆職代會暨工代會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鍾發珊報導: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廣西民航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發公司」)第二屆職代會暨工代會於8月15日成功召開。本次大會應到會代表30名,因事請假4名,實到會26名,符合規定人數。廣西機場管理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林承格同志及女工委副主任韋東文同志出席了會議。
  • 法國航發真正實力:俄客機發動機全靠法國,造全球一半直升機動力
    判定國家之間航發能力差距的核心依據,只有一條:那就是核心設計製造技術的擴散方向,它永遠只會從先進國家向落後國家擴散。在今天以航發的設計製造能力進行排序,美國遙遙領先,英國差距美國較大;法國不及兩國,但依舊是俄國先進航發技術的最大來源。
  • 志川書記在中國航發晉航公司總廠調研座談
    4月21日下午,市委書記張志川深入中國航發晉航公司總廠調研並同中航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專務,中國航發晉航公司總廠領導班子座談就進一步深化企地合作進行深入交流。調研中,張志川實地察看了中國航發晉航公司總廠各分廠洞庫、車間等相關生產場所詳細了解企業技術水平、經營情況以及轉型發展,企地合作等方面情況。
  • 中國航發每日一學:南徵北戰馬背吟
    每日一圖參考1.11月19日,中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赴大洋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近日,澳大利亞國防部宣布,已在空軍第二架C-130J「大力神」飛機上安裝高速衛星通信系統,可為乘員和機組提供網際網路連接。
  • 460部俄制航發即將消耗完,運20接下來用啥?渦扇18穩了!
    D-30KP-2發動機研發成功後廣泛用在俄制伊爾-76、伊爾78等飛機上面,經過多年使用改進整體穩定性非常可靠。截止到目前,已經服役的運20數量至少在30架以上,從服役數量和生產速度來看,剩下的D-30KP-2發動機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消耗完,那麼接下來運20將使用什麼發動機呢?
  • 進口俄制航發只夠幾十架,WS20剛首飛
    其實這個答案並不複雜,那就是老生常談的「心臟病」航發,可能有的軍迷會說,我們不僅有了WS-18這樣替代品,還有了全新研發的WS-20,運20應該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但實際來看,雖然國產航發已經有了,但是否能馬上大規模量產配合運20提高產能,還需要打個問號。目前運20生產主要還是依靠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發動機。
  • 武漢航發天虹城怎麼樣?好不好?航發天虹城業主論壇 - 吉屋網
    答 判斷航發天虹城開發商的實力,1要了解航發天虹城開發商和項目土地情況;2、要看航發天虹城開發商資質水平。資質是通過開發商註冊資本、成功開發房地產時間、開發面積等指標對房地產開發商實力評級的證明。
  • 新航發推力增加2倍,國產大飛機C919迎關鍵進展,將迎井噴
    央視透露,為CR929大客機研製的CJ2000渦扇發動機正在加緊攻關,該發動機是長江1000開發型號,其推力將從長江1000的13噸大幅增加到35噸,並計劃在2030年後裝備CR929。國產化長江1000系列大涵道對我國C919發動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顆中國心才能徹底不懼外國斷供禁運的威脅,打入國際市場。
  • 中國航發水平究竟如何?雖落後於美國,但後勁十足
    因此航發研製水平直接和本國航空能力掛鈎。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工業基礎薄弱航發研製起步非常晚。因此幾乎我軍所有戰機,都不同程度的患有「心臟病」的困擾。建國初期我國採取仿製蘇聯航發的路線,只有製造的能力而沒有研製的能力。並且和同時代西方航空發動機相比,蘇/俄制航發在推力、壽命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差距。
  • 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現狀,未來20年軍用航發市場空間約2.2萬億元
    未來航空發動機推重比將不斷提高,美國已經開啟第6代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預計推重比將達到16-18。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60多年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測繪仿製到自行研製的過程,目前已經有了一定技術積累,在生產上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在實驗方面,建成了亞洲第一的高空臺及其他研究實驗設備。
  • 中國航發動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在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若公司發生派發股利、送紅股或公積金轉增股本等除息、除權事項,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底價將作相應調整。  六、中國航發、航發資產、國發基金認購的股份自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之日起18個月內不得轉讓,其他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自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 中國航發全力以赴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
    中國航發南方按照倒排的時間節點,已經完成大部分任務,但幹部職工並沒有放鬆,他們認真梳理各型航機交付剩餘數量,把生產計劃細化到每個零件,並加強對過程控制點、關鍵圖號的重點監控,完成年度生產任務已勝利在望。著眼為2021年生產任務開好局,他們還制定了「100圖號能力提升」「原材料、毛坯平衡交付」等能力提升方案,推動生產銜接、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