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紹興繁華千年的古鎮,1100多年縣城史,翻新後卻人氣不足

2020-08-28 古村遊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旅遊業也成為了當前熱門行業之一,我國有眾多的旅遊景點,每到大小節假日,景點都是人山人海,有大自然形成的自然風光,也有古人們的遺留下來的歷史人物古蹟,古鎮已然成為一個十分不錯選擇。如果身在紹興的你,只知道西塘、烏鎮、南潯等地方,可就太不了解咱們大美紹興的文化底蘊了,今天,就給大伙兒講講咱紹興的豐惠古鎮。

豐惠古鎮位於紹興市上虞區的東南,四明山西麓,姚江的發源處。這裡自古人文鼎盛,史不絕傳。如果從春秋末期,越國大夫範蠡激流勇退來此垂釣算起,至少已有2500年歷史。唐朝長慶二年(822),豐惠成為上虞縣城,到1954年縣政府北遷,有1100多年作為縣城的歷史。千百年來,雖歷經風霜雨雪,仍屹立不倒,在歲月裡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老街即豐惠大街,自東向西長約1.5公裡,是古縣城商業貿易的主軸線,沿街河而建,中間是石板路,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商家店鋪,曾是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又有縣前街、南街、西南門街、東西小街、十字街等老街,8條街構成了千年古縣城繁華的商貿中心。1954年縣城遷到百官鎮後,豐惠因地處偏僻,雖然經濟發展相對較慢,卻也保留了更多的古樸原味,古蹟古橋頗多。

自2017年起,古鎮先後投入2億多元用來改建古鎮,發展旅遊產業。現在老街兩旁的建築多為清朝晚期至民國時期的磚木排門式建築風格,而且在經過維修之後,早已是煥然一新,從建築本身上缺少一些古樸的感覺。據說是之前一些老的建築,都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炸毀了,已經失去了維修的基礎,沒有辦法只能是翻新重建。但這裡有古城牆的千年滄桑,也有古縣衙的稀疏記憶,街河石橋、臺門巷弄比比皆是;名人故居、商行店鋪隨處可見。

古城內的九獅橋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古橋,始建於宋朝,據說兩廣總督林則徐到鎮海視察海防,曾坐船穿過此橋。九獅橋,又名等慈橋因橋在等慈寺前得名,後來因為橋上有九尊石獅,故改名為九獅橋,據資料介紹,橋全長27米,寬近9米,通高超6米,淨跨徑10米,橋拱用長方形條石錯縫疊砌,拱頂用青石板錯縫平鋪。但現如今,用來鎮守大橋的九尊石獅早已無跡可尋,石板上也長滿了青苔,有著濃厚的歷史感。

這裡自古人文鼎盛,史不絕傳,也撫育成長了一代代先賢達人,舉不勝舉,比如被譽為文化界民族脊梁的胡愈之,茶聖吳覺農,教育界先賢範壽康等,在先賢的故居,看他們的文史陳列,可以憶古思今,慎古追遠。

豐惠古鎮邊,東有萬頃良田,南有萬畝梅林,西有千畝湖泊,北有十裡後山,自然風光秀麗,有玉水秀色、懸石飛瀑,空氣清新。古運河,流經豐惠,並繞城而流;風光旖旎的鳳鳴山,守候在豐惠古鎮邊。已經在規模開發的古鎮,可惜人氣不足,許多重新修建的仿古建築裡,是空蕩蕩的,沒有居民也沒有商業。後期如果能夠恢復孔廟,城隍廟,關帝廟,土地廟及相關古建築群,復原古城的風貌,定能成為紹興旅遊產業的一張名片。

那麼,您有聽說過豐惠古鎮嗎?對於這個古鎮您都有哪些建議?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到這裡走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陝南最原始千年古鎮,無仿古翻新,古建築原汁原味,遊客卻稀少
    傳說西周建立後,沒錢而又勢力衰弱的蜀國被迫西遷在陝南建都,後因古蜀王仙逝後在漢江河邊留下蜀冢,所以此地得名蜀河。依託漢江車來船往,這裡不僅被稱為小漢口,還一度被叫做「錢窩窩」。因為,漢江水路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是川陝交通運輸要道,是歷朝在長安建都王朝的主要交通運輸命脈。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蜀河古鎮在歷史上繁榮了千年。
  • 紹興繁華的百年老街,曾是諸暨最熱鬧的地方,如今卻悽涼衰退
    筆者對於當今時興的人造古鎮和人造古村落沒多大興趣,就是想看看這些破舊的東西。破舊的古鎮會有很多的記憶,這是任何人造東西都無法給予的滿足感。熙熙攘攘的人群,凹凸不平的水泥路,擺到街邊的水果攤和搖搖晃晃左躲右閃的摩託車。曾經的古鎮記錄著一座城市的傳奇歲月,也記錄著曾經的繁華和騷動。
  • 紹興繁華的百年老街,曾是諸暨最熱鬧的地方,如今卻悽涼衰退
    筆者對於當今時興的人造古鎮和人造古村落沒多大興趣,就是想看看這些破舊的東西。破舊的古鎮會有很多的記憶,這是任何人造東西都無法給予的滿足感。熙熙攘攘的人群,凹凸不平的水泥路,擺到街邊的水果攤和搖搖晃晃左躲右閃的摩託車。曾經的古鎮記錄著一座城市的傳奇歲月,也記錄著曾經的繁華和騷動。
  • 曾是衢州繁華的千年古鎮!如今好荒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山水,名城衢州」之稱。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古鎮散落其間。今天,就給大伙兒講講咱大美衢州的清湖古鎮。據說曾有各類碼頭17個,六場三缸,八坊九行,十匠百店。舊時的清湖街市十分繁華,商賈雲集,遊人如織。那時,商品豐富,交易完善,商業發達並且成熟,四面八方的商人都樂於在此交易,比如今的衢州城還熱鬧。
  • 浙江紹興行政區劃史,南宋曾為路治所,先有山陰後紹興
    先秦時期,今紹興市地區先屬越國,後屬楚國。秦一統六國後實行郡縣制,今紹興市地區方納入全國的行政區劃中。山陰縣,秦置,即今紹興城區行政建制的起源,因處會稽山之陰而得名,縣城同今。後曾改名會稽縣、紹興縣等,延續至今。上虞縣,秦置,即今上虞區行政建制的起源。此時縣城同今,後曾遷至豐惠鎮,建國後又遷回今址,延續至今。
  • 江蘇徐州窯灣古鎮,傳說中的「蘇北小上海」,千年古鎮也繁華
    江浙滬古鎮不少,位於江蘇徐州新沂市西南邊緣的窯灣古鎮,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和聞名全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黃金水道金三角」和「蘇北小上海」之稱,也是蘇北當今保存完好的唯一古鎮。秀美的運河風光不輸於「江北水城」之稱的南陽古鎮,窯灣古鎮的歷史可以從東周開始算起,在兩千多年前的時候,古籍上已經有了當地的記載。
  • 紹興最低調的千年古鎮,古宅民居原汁原味,遊客:支持商業開發
    誰都不知道,姬州是紹興的縣級市,秦漢時已經建起了縣城,不僅歷史悠久,近現代的發展也同樣不落後,多次入選中國百強縣市。一計程車州「毛髮大財」的個性很相似,一個州西北有一個千年的古鎮,很多人都說「不是景點」,他是崇仁古鎮。
  • 江南古鎮眾多 在水城紹興 也能享受久違的江南古鎮慵懶愜意的時光
    因為在紹興的古鎮中,我感受到時光是慵懶的,歲月是愜意的,就連生活都是美好的……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也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古鎮始建於北宋年間,後經破壞,到了明清時期,得以重建,並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的特色。沿河而築的長街,曲徑通幽的小巷,橫跨碧波的石橋,錯落有致的民居,都是安昌特有的風景。
  • 曾是紹興繁華的百年老街,多部影視劇在此取景,如今卻悽涼衰退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老街,不論規模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紹興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都是富庶之地,自然少不了繁華富庶的老街。這裡既有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也有煙火氣的市井生活。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衢州的廿八都古鎮,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流連忘返。
  • 曾是淮安繁華千年的古鎮,2500多年歷史,貴為5A卻十分冷清
    這裡曾誕生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歷史名人。明清兩代這裡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34;之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為國家5A級景區周恩來故裡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為5A但和杭州西湖一樣也是免費的景點,但可能交通不便,到這裡的遊客並不是很多,平日裡還稍顯有些冷清。
  • 江蘇一座千年古鎮,因大運河而繁榮,曾被稱為「小上海」
    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聞名全國的水鄉古鎮。古鎮於春秋戰國時期形成,鼎盛於明清、民國時期,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素有「東望於海,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說。因地處大運河西側,三面環水,自古水運繁榮,因此也有「黃金水道金三角」、「蘇北水域勝江南」之美譽。
  • 曾是蘇北繁華的千年古鎮,人稱「徐州小上海」,如今卻無人問津
    這幾年隨著我國的發展,我們國家的旅遊業也發展的越來越好了,其中古鎮遊也備受大家喜愛。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也有很多曾經繁華的古鎮,逐漸走向凋零。就連曾經蘇北最繁華,並且有著「徐州小上海」稱號的千年古鎮,如今也無人問津了。
  • 從上海亭林古鎮到紹興楓橋古鎮
    上海的歷史自有歷史學家去研究,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六百多年前的故事,事關上海亭林古鎮和紹興楓橋古鎮。蘇州松江地區自古就是中國最繁華的地區,沒有之一,一千多年來一直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可以超過。鐵崖六十歲壽辰之際在蘇松地區現在的金山區亭林鎮和松江區石湖塘鎮各植下羅漢松一株,至今六百多年,兩株羅漢松鬱鬱蔥蔥、兩株合抱之木給上海帶來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其中石湖塘的這一株羅漢松被南下遊江南的康熙皇帝御筆親封為:江南第一奇松,可惜此松在1970年代前後被雷擊中而枯,今枯樁還在,松江區人民政府一直精心保護著此枯樁,並在枯樁中重新栽了一株小小的羅漢松,今己生機盎然,在此預祝石湖塘的新植羅漢松蓬勃成長、再活千年
  • 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紹興四大古鎮之一
    安昌鎮原名清風,位於浙江省紹興縣,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著名江南水鄉古鎮,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之美稱。安昌始建於北宋時期,因唐代武肅王錢鑼平董昌而得名,後因戰亂焚毀,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現已成為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安昌古鎮現存三裡長的依河古街市,傳統特色的店鋪作坊,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粉牆黛瓦的臺門民居,曲折幽深的石板弄堂,古老多姿的各式石橋,穿梭往來的烏篷小船,風貌古樸迷人。
  • 紹興最有名的水鄉古鎮,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人氣卻遠不如烏鎮
    其實在眾多水鄉中有些古鎮也是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只是名氣上與西塘、周莊等比相對少了許多。浙江我們都知道湖州、嘉興是兩個很有名的水鄉地,其實除了這兩個地方另一個水鄉也是值得一去的,那就是魯迅故裡——紹興。紹興是一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紹興最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古鎮,給你三個不得不去的理由
    這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是江南典型的水鄉,是中國橋文化之鄉、是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除此之外,紹興還有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也是紹興最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古鎮,它的名字——安昌古鎮卻鮮為人知,不過去過安昌古鎮的人都會找到不後悔來到這裡的理由。今天,給大家N個不得不去安昌古鎮的的理由。
  • 廣東省隱藏許久的千年古鎮,曾有著繁華的街道,今卻被人「遺忘」
    而在廣東省就有這樣一處隱藏許久的千年古鎮,雖然曾經有著繁華的街道,今卻被人所遺忘。而這個古鎮的名字就是鬆口古鎮,鬆口古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這是一座未經開發擁有著原生態環境的千年古鎮。雖然如今在旁人眼中,這個古鎮顯得十分的寧靜,完全與繁榮、先進沾不上邊,但在歷史上鬆口古鎮可是一處茂業繁榮的地區,而且在眾多貿易為主的城鎮中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不僅如此,鬆口古鎮更是享有「自古不認州」的盛名。這個古鎮山清水秀,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盆地。雖然如今的鬆口古鎮失去了往日的那般繁華靚麗,但在這裡有著隨處可見的當年的繁華的景象。
  • 錢倉:延千年古鎮文脈 修滄桑歷史古街
    光明人家 2018-11-12 從平陽縣城昆陽沿104國道南行約15公裡,便到了千年古驛(鎮)--錢倉,錢倉地處浙閩交通要道,北倚鳳山,南臨鰲江,是為雁山門戶,浙閩要衝。 千年古鎮 人文薈萃 錢倉原作前倉,是浙南一座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名鎮,錢倉古鎮,始於晉,盛於宋,因吳越錢王停驛一宿樓而聞名,因陸遊斷橋詠梅而流芳
  • 成都的郫縣有一個被人遺忘的千年古鎮,唐昌古鎮!
    唐昌古鎮位於成都市郫縣唐昌小南街,古鎮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鎮是古蜀先民由魚獵而農耕的過渡區域,自古是成都平原上川西富貴寶地,曾為崇寧縣縣城。穿過一條條石板路的老街小巷,總是感受到這裡的悠久歷史,城牆邊下當年繁華的鬧市
  • 曾是南通繁華的古鎮,至今1600多年,如今卻悽涼衰退十分可惜
    白蒲古鎮位於如皋縣城東南三十公裡通揚運河西岸,因舊時岸邊長滿了白花蒲草而得名。該鎮始建於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幾與縣城同歲,東晉時為蒲濤縣駐地。古鎮現存有許多舊街古巷,但已殘破缺少人氣,鎮中的地名多有南北兩處並列,如南空場、北空場,南魁星樓巷、北魁星樓巷,南石橋、北石橋,這些都是千年分治留下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