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候鳥南飛,過年回家,儼然是我們這些異地工作、求學者親情系統中無法卸載的自帶默認程序。無論身在何處、路有多遠,無論票多緊俏、車有多擠,家,就像永恆的召喚,讓每個歸鄉人都心甘情願地投入這一年一度的超級「全民春季運動會」中衝鋒陷陣。
自多年前來天津讀書起,天津和鹹陽,就成了鄉愁車票的兩端。進入春運尖峰時段,即便才早上7:20,天津濱海國際機場T2航站樓大廳已經滿是歸心似箭的旅客,各地鄉音此起彼伏。看著人工窗口值機排隊的長龍,真是暗自慶幸,因為看新報新聞知道天津機場官方微信已開通絕大多數國內航班的微值機,所以提前通過微信用手機值機了,真是省心省事省時間。孝敬父母的禮物我已提前快遞迴家,所以這次不託運行李,在機場可以直接以手機上的二維碼登機牌過檢。按照微信提醒,直接去12號或14號安檢通道過檢就行。不過,因為春運期間的旅客實在太多,所以安檢隊伍罕見的長,每個通道都至少排了六七十人。站在我前面的是一對趕著回老家過年的小情侶,沒想到他們居然是從北京過來的,「因為天津機場現在搞活動,給報銷從北京到天津的高鐵票和地鐵票,算了一下,對我們來說,從天津回家的航班時間和價錢更合適一些,所以就從天津走了。」空鐵聯動,大天津真是威武啊!
因為路上人多,時間沒算好,行程有點趕,小情侶望著安檢排隊的長龍很著急,沒想到很快就有機場工作人員順著隊伍挨個問詢,有沒有快到登機時間的旅客,可以走綠色通道快速過檢。看著這對小情侶開心地提著大包小包的年節禮物跟著工作人員離開,那背影仿佛都透著回家的喜悅。春運大潮中,有能便捷順利回家的喜悅,自然少不了沒法回家的無奈。
早上快9點從天津起飛,中午11點前就已在西鹹機場見到來接我的家人,除了安檢等的時間較長、飛機晚點20多分鐘之外,今年的春運回家之路一切順利。時光飛逝,如今交通的便捷在當年是無法想像的——20多年前上大學時坐火車硬座回家,那一天一夜的20多個小時是那麼難熬。最難忘的兩次硬座經歷,全程幾乎不敢喝水,因為穿過人山人海去上廁所實在太麻煩;晚上困了趴在小桌邊上睡覺手臂枕到發麻,迷迷糊糊中還要提防行李架上自己的背包是不是還安好……關於春運的故事雖然酸甜苦辣俱全,但是返鄉之路的確越來越便捷,這種不斷改善、充滿希望的生活誰不喜歡?
在文藝青年那裡,鄉愁是郵票、船票和海峽,但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最實在的鄉愁還是縈繞在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味道。熙熙攘攘的西安回坊小吃街,不僅能讓外地人了解陝西美食,也是返鄉遊子集中化解鄉愁的地方,麻乃餛飩、鐵志堅臘牛羊肉、賈永信臘牛羊肉、賈三灌湯包子、老米家泡饃、盛志望麻醬釀皮……鄉土鄉情的滋味,每一種都無可替代。因為在機場目睹過拎著十多袋羅家涼皮和一堆鍋盔牙子過安檢的人,所以真的不覺得自己曾經抱著一罐儘量撇掉清汁而被別人當作米飯的醪糟上飛機有什麼誇張……願天下每個遊子都有順暢的回家之路,都能早點享受家鄉美味,紓解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