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濛雨亦奇萬峰林

2020-08-20 青葉原創

也許各位在埋怨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淅瀝瀝的,但是我想大家一定讀過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還有宋朝蘇東坡先生寫西湖的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雨中的萬峰林也同樣別有一番情韻。大家可以看一下,一層薄薄的霧籠罩著,村莊、田野、山峰、深秋在田裡播種的農民組合為一幅天然的巨型的水墨畫,朦朦朧朧的,大概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黔西南定位為水墨金州。

位於興義市南郊,是典型的錐狀喀斯特峰林地貌,峰林高達600餘米,奇峰屹立。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興義市城東14km,東距貴陽334km,西距昆明321km,是理想的銜接黃果樹瀑布與雲南石林的黃金旅遊點。萬峰林曾被{中國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過萬峰林,讚嘆著片連接廣西、雲南的峰林:「磅礴數千裡,為西南奇勝」、「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處成峰林;峭峰離立分寬穎,參差森列拔筍柚。」被不少專家和遊人譽為「天下奇觀」。那裡除了奇峰如林、田壩似錦,還有明河暗流、天然湖泊、溶洞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還有著布衣古樂——「八音座唱」,以及「八大碗」等布依族的獨特文化。整個景區充滿了詩情畫意,仿佛人間仙境。

相傳在很久以前,萬峰林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為了讓這裡生息繁衍,玉皇大帝命令海神退去海水,又命令四方土地神下凡管理。然而很多年過去了,這裡仍然是荒涼一片。玉皇大帝知道後,便與西王母商量,決定派出西王母的三個子女下凡去治理。三姐弟十分高興,決定當夜就下凡,火速完成任務:一更天逢山開路,二更天遇水搭橋,三更天匯聚群山,四更天趕山填海,五更天鳴金收兵。然而當他們已匯聚群山,準備填海時,卻遭到了觀音菩薩和龍王的阻擾,拖延了他們填海的時間,不多時,已到了五更天,天雞一叫,三姐弟的法術都失靈了,填海的任務再也完不成,連自己也無法回到天庭了。從此三姐弟趕來的山就匯聚在這裡,成了萬峰林。三姐弟沒辦法回到天上,便安心下來,帶領天匠和技師們給這裡的老百姓傳授各種技術,共同把這個地方變得越來越富庶。後來,三姐弟被召回天庭,大姐升飛時化成了仙女峰,二姐升飛時化成了秀女峰,三弟升飛時化成了將軍峰。

萬峰林,從海拔2000多米的興義七捧高原邊沿和萬峰湖北岸,黃泥河東岸成扇形展開,逶迤連綿至安龍、貞豐等地。西北高,東南低,向萬峰湖、黃泥河傾斜。上線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為界,下線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亞熱帶紅壤土山,形成一個環形山帶。長200多公裡,寬30―50公裡,僅興義市境內就有2000多平方公裡的面積,佔興義市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據峰林的形態,分為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群龍峰林、羅漢峰林、疊帽峰林等五大類型。每一類都各具特色,既獨立成趣,又與其他類型的峰林相輔相成,組成雄奇浩瀚的巖溶景觀。

位於興義城南的峰林呈南北走向,神奇、秀美,綿延十五公裡,山峰密集奇特,氣勢宏大壯闊,整體造型完美,形成一道天下罕見的峰林畫廊。從地質學的角度看,北部為峰林盆地,中南部為峰林窪地和峰叢山地,峰林、峰叢大多為呈錐形,部分為鍾狀、平頂狀和馬鞍狀,堪稱一座「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

相關焦點

  • 鄉土桐城 | 山色空濛雨亦奇
    山色空濛,是億萬斯年的不變,而雨則是變幻多端的。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山巒水色的變幻與奇妙,四季的更迭與歲月的輪迴,之於一場雨又一場雨而言,則意義深刻。其時,群山靜穆,都在接受著一場雨的洗禮,包括立在橋上遠望群山的我。我從城裡來,我向山中行,只為來看山,還是只為來看雨?抑或是二者兼顧,心中默默期許著那一份久違的——山色空濛雨亦奇?       是呵!
  • 李鎮西:紐西蘭日記 •「山色空濛雨亦奇」
    尤其那纏繞在起伏山巒墨綠植被上的霧嵐,稍微凝視一小會兒,就會感到奇妙無窮,其樂無窮——半透明的如婚紗一般的霧嵐,籠罩在森林之上,隨山形而柔美多姿;慢慢地,或許是微風吹拂,霧嵐因此升騰著,越來越薄,漸漸化為白兔、熊貓、蝴蝶、羔羊等等,在森林之上舞蹈著——當然是如同電影裡面的「慢動作」那樣緩緩地舞蹈,舞著舞著,或者徹底分離為幾塊棉花,或者重新合成為一床厚厚的棉被,繼續在山林間慢慢飄逸……霧嵐,讓每一個注視著它的人都成為童話作家
  • 山色空濛雨亦奇
    春天的雨,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夏天的雨,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是「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秋天的雨,是「嫋嫋秋風動,悽悽煙雨繁」,是「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是「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冬天的雨,見得少了,所以是「江南殊氣候,冬雨作春寒
  •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山色空濛雨亦奇,趙少昂繪《灕江煙雨》
    桂林的山美水美,一道灕江為這裡的風景增添了靈氣。遇到雨天,山水被籠罩在雲霧之中,看上起更加漂亮。這樣的美景,很容易讓人想起一句詩「山色空濛雨亦奇」。這首詩原本是蘇東坡描寫杭州山水的佳句,用來形容桂林雨景也很恰當。
  • 雨水: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格桑搖曳 山櫻初放 春野氣息 俯仰皆是 臺南水道博物館路邊的格桑花 那麼,雨水之後便進入了春天的第二樂章「變奏曲」:氣溫回升,乍寒乍暖。 雨水期間「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一幅春初的風景。
  • 山:山色空濛雨亦奇《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遊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豔,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 山色空濛雨亦奇,這些關於雨的唯美詩詞你要學會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山色空濛雨亦奇--陳岙環線遊
    陳岙山雄踞大羅山東南,峰巒起伏,群巖疊翠,山明溪碧,回望,山色如黛,峰巒如聚。小家碧玉般的陳岙山居然有如此的巍峨氣勢,令人震撼。又見陳岙溪,發源於大羅山南部之煙墩山的陳岙溪是溫瑞塘河的一條支流
  • 十一月的衢州,山色空濛雨亦奇
    「人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山中;山在綠中。」記得9月中在衢州的時候,隨行陪同的朋友提起了這句衢州的旅遊宣傳語。很形象的詮釋了衢州的風景,衢州正是一個平衡於山水之間的城市。坐標:水亭門現如今,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到兩個仿古街區。街區不外乎是圍繞著一處歷史建築而建,總有其說不盡的歷史滄桑和道不盡的故事。衢州的歷史悠久,圍繞著衢州的水亭門,也建立了這麼一個仿古歷史街區。
  • 天空之城——山色空濛雨亦奇
    年輕時同桌的你曾允諾給我一間石屋種滿自己喜歡的花草前院種花,後院種菜四周綠樹青山 而立之年杏壇大漠歸故園一座荒山變作的城前院有花,後院有菜桃李不言,芳華滿園青翠欲滴的後山,霧氣繚繞,看不清遠處的山峰,雲和霧放佛融為了一體,雲不是雲,山不是山
  • 杭州西湖:晴天水瀲灩,雨天山空濛
    「水光瀲灩晴方好」不及「山色空濛雨亦奇」來的浪漫,「春來南國花如繡」不如「留得殘荷聽雨聲」更加寧靜,「萬裡功名莫放休」不像「偷得浮生半日閒」那麼開心!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裡湖、北裡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瀲灩,雨天山空濛。
  •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國畫鑑賞
    古山多《迎春》場景展示圖古山多《迎春》江書學《室靜蘭香》場景展示圖
  • 國畫山水鑑賞: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高山虎《山高路長》【 復聖軒字畫網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
  • 山色空濛雨亦奇,這一路的感受如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