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德11年總投入6千萬 歷經衝超降級買殼賣殼風雨
2005年,堅持扛起山城桌球大旗的康德集團白手起家,成立了重慶首家職業桌球俱樂部。他們從無到有,不僅促進了重慶桌球專業隊的再次成立,還擴大了本地桌球人群,並推廣了國球在山城的發展。然而這十多年的桌球之路,對於「獨挑大梁」的康德來說,充滿了各種艱辛。當組隊兩年後便成功衝入乒超後,康德的確首次嘗到了桌球帶來的喜悅,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降級和賣殼的心酸,這對初涉乒壇的康德打擊不小。不過,康德堅持把桌球辦了下去,如今已邁入第11個年頭,依然如最初堅毅的態度一般備戰甲A。這段國球冒險之旅,康德還會繼續走下去,5月份在綦江再度起航。
啟程
坎坷
一切從零開始
高價「買殼」組建隊伍
康德桌球隊的誕生,與當時重慶桌球的尷尬窘境息息相關,作為國球,桌球當時在重慶顯得落寞。2002年,市桌球專業隊更是撤編,很多人都對山城桌球的現狀感到惋惜,特別嘆惜的是重慶沒有一支桌球專業隊和職業俱樂部。
在這種情形下,康德集團帶著「在重慶發展桌球」的信念開始運作桌球俱樂部,2005年8月,康德桌球俱樂部籌備組正式成立並開始運作。通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公關,康德最終與甲A聯賽中的成都德瑞俱樂部達成轉讓協議,以高價「買殼」成功,這意味著重慶正式擁有了歷史上第一支職業桌球俱樂部球隊。
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如何良好地運作並維持下去才是關鍵。這對於從沒未涉足過體育項目,更沒有與桌球打過交道的康德集團來說,顯得格外艱難。尤其是重慶沒有專業隊,因此教練和隊員全部要從外地挖人才。而且,康德一直堅信要打造最好的隊伍,就需要最強的隊員,每年都不惜重金組建隊伍。
坎坷
砸重金組隊進超級聯賽
無奈卻是曇花一現
桌球隊成立以來,康德火力全開向前邁步,並豪言一定要在2007年打進超級聯賽。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初,康德桌球俱樂部依靠「買殼」,在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順利接過了乒超大旗。
那年,他們在引援方面也砸下重金,以155萬元籤下了世界冠軍李楠,帶著巨大的信心闖進了乒超聯賽。儘管有「超級標王」李楠坐鎮,保級戰應該不成問題,然而康德隊員們卻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最終意外降級。投入巨大卻慘遭降級,康德面對殘酷的乒超,的確是備嘗酸甜苦辣。拼搏了兩年後又回到原點,這對康德打擊可想而知。作為一名「乒超」新生,康德身負著眾多重慶桌球迷的期望,就算降級也絲毫不能削弱他們的信念。2007年底,康德也曾提出再次買殼戰乒超的想法,逆流而上的態度讓人敬佩。
挫折
展望
08年順利突圍再進乒超
09年保級成功卻無奈放棄
既然決定堅持下去,就得面對降級的命運。接下來的2008年,康德選擇從桌球甲A聯賽重新開始,向超級聯賽發起新的衝擊。結局是一次意外的驚喜,其實甲A賽場並無弱旅,康德卻從23個強隊中脫穎而出,再度跨入乒超的殿堂。
2009年再一次回到乒超賽場的康德雖然面臨保級生死戰,但隊員們在比賽中全力以赴,終於艱難完成了「留在乒超」的賽季目標,為重慶桌球留下了希望的種子。磕磕絆絆走了五年,康德終於實現了保級重任,可是另一個更大的考驗隨之而來。
自康德桌球俱樂部成立以來,因為本土隊員的實力不足以奮戰乒超聯賽,康德每年都得從外省引入高水平球員。2009年保級成功後,康德在引援方面花費了大把精力去尋覓人才,無奈天意弄人,由於未能招攬到出色的桌球人才,康德不得不面對「組隊失敗」的事實,最終忍痛「賣殼」。
展望
11年投入近6000萬
5月奔赴綦江繼續追夢
用兩個字來形容康德對桌球的執著不悔,那就是「追夢」。這是為山城球迷在家門口帶來精彩比賽的夢,更是推廣重慶桌球發展的夢。有夢就去追,從2005年建隊到2015年,無論是引進職業球員,還是舉辦中國頂級桌球聯賽,這十一年康德對桌球的投入相當巨大。
「截至今年,康德桌球俱樂部已經運營了11年,累計投入資金將近6000萬元。」胡蓉蓉對重慶晚報記者表示。儘管這無法跟職業足球聯賽相提並論,但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主場比賽門票康德都是免費發放,不求回報。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予重慶市民更多看球機會,去支持重慶的桌球事業。
這一路走來,雖然康德走得並不容易,但仍將致力於發展桌球、推廣桌球。所以新賽季開始後,康德俱樂部壯志豪情地表示,要在綦江拿到2015年第一站的冠軍。有壯志才有動力,5月份的綦江桌球大戰,期待康德全隊的表現。
重慶晚報記者 胡丹宜 文 錢波 攝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