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午餐飲酒紀委書記拒調查:我感冒了聞不出來

2020-12-18 環球網

製圖:張芳曼

前些天,一條視頻刷爆網絡空間。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食藥監局執法人員張杰,在一家糧油店查扣食用油時,商戶不理解、不配合,發生言語衝突。當被商戶嗆說查扣食用油是「搶劫」時,張杰竟稱自己是「依法搶劫」。

像這樣「不嚴不實」的人和事,基層並不少見。在羅田縣匡河鎮楊家衝村,財經委員方巧林借幫辦五保戶手續之機,索取一名近七旬村民的0.35畝承包地,還讓其籤訂「這塊地原本就是方巧林的,本人系租種」的承諾書……更有甚者,漢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交管股原副股長朱傳亮利用職務便利,多次採取非法手段,為請託人消除違章車輛處罰記分,並收受賄賂114萬元。

不少群眾慨嘆:全面從嚴治黨,上面「九級風浪」,可為啥下面總有蒼蠅嗡嗡亂飛。分析被查處的案例,湖北紀檢部門發現:原因就在於管黨治黨上強下弱、力度遞減的問題普遍存在,「風過草低頭、雨過地皮溼」,讓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仍然易發多發。

難題怎麼解?病根如何除?藥方中最要緊的一味,便是「上下一起施治,全黨一體從嚴」——把群眾身邊的「蠅貪」揪出來,把黨規黨紀在基層樹起來。

「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不久前,省委全會上,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言語鏗鏘。

正風肅紀的路上,從來沒有一馬平川的坦途;多年形成的頑疾,也已有了抗藥性。再動員、再部署、再出發,又將如何踏下一串闖關越隘、頑強向前的堅實足印?

湖北打響的這場戰役,引人注目。

主體責任的「牛鼻子」,怎樣牽得住?

「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侯長安,言語中最多的是「責任」二字。

3個月前,侯長安到基層調研,問題一一浮現——「責任意識仍有思維慣性,部分黨組織對主體責任的認識還停留在黨風廉政建設上,沒有上升到全面從嚴治黨層面。」「責任壓力存在衰減,上重下輕、上熱下冷的問題在有的地方仍然存在。」「問責追責動真格不夠,有的基層黨組織在責任追究問題上存在『追下不追上、追小不追大』等問題。」

歸根到底,還是主體責任虛化空轉。湖北省委對症下藥,著力構建常態化的壓力傳導機制,打造定責、督責、考責、問責環環相扣的落實鏈條。

以上率下,壓實責任

2016年9月,侯長安帶隊督導調研,發現襄陽市某區委書記的工作日誌弄虛作假。經過深挖細查,發現這個區近一年來先後有5名區級幹部被查處,其中兩名被立案。尤其是區長,受賄數額特別巨大。

很快,這名區委書記被調整職務。

以上率下,壓實責任。湖北省委連續兩年部署開展落實主體責任督導調研活動。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省政協黨組書記、黨員副省長分別帶隊,深入全省市州和省直單位,面對面傳導壓力。

「省領導督導調研之前,先派由紀委、財政、審計等部門人員組成的工作專班明察暗訪。」湖北省紀委研究室主任胡愛民透露。

省裡有了動作,各地紛紛效仿,擰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鏈條」。

壓實責任,巡視是利劍。湖北省委巡視組把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作為每年巡視的重點,近年來共向250個地方和單位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委推出深化巡視成果運用的創新舉措:向省政府分管副省長及省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反饋巡視市縣發現的專項問題,以此傳導壓力、上下聯動、推動問題整改。

自2009年開始,湖北每年組織部分地方和單位黨委(黨組)的主要負責人進行述責述廉,向省紀委全會報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接受省紀委委員現場詢問測評。現場報告、現場詢問、現場測評、現場通報,特殊的「年終大考」沿襲至今。

照單履責,全程紀實

督責,須明責。如何讓履責可查可考可究?

湖北的探索,簡單又不簡單——全面推行主體責任清單和落實責任全程紀實制度。

「召集市委常委會15次研究正風反腐工作」;

「堅持每月1次到聯繫地方紅安縣督導『兩個責任』落實情況」;

「召開全市第三、第四次主體責任『廉政夜談』會」;

翻閱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2016年落實主體責任情況報告,一個突出印象就是注重用數據說話。這源於他帶頭堅持「照單履責、全程留痕」,為述職報告提供一本「明白帳」。

每年年初,黃岡向市、縣、鄉三級領導班子成員全員發放臺帳記錄簿7500餘冊,實現了臺帳管理對象全覆蓋。黃岡市明確規定,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聽取匯報或向上級黨組織領導匯報、研究紀律審查工作、實行追責問責、開展廉政談話提醒等,是臺帳的「九必記」。

記不好會怎樣?黃岡規定,每季度末先由本人對自身履責情況進行自評,再由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鑑評,鑑評主要針對鑑評對象明確職責、履行職責、記錄臺帳等情況。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會同市委落實主體責任工作辦公室每月按管理對象10%的比例進行抽查。2016年,市委落實主體責任工作辦公室還組織集中檢查3次、突擊抽查6次。

2016年,黃岡市共查處「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問題68個,處理75人。「由於臺帳記錄提供了真實履責痕跡,確保追責追到了點、嚴到了份。」黃岡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立兵說。

問責一個,警醒一片

2016年6月25日,仙桃市發生部分群眾反對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事件。時任仙桃市委書記的馮雲喬,思想重視不夠、責任擔當不強、工作落實不力,直到事發15個小時後,才從武漢趕回仙桃現場處置。

「少數地方和單位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充分。比如,仙桃『6·25』事件,仙桃市委信息報送不及時、思想上麻痺大意、應急處置不得力,導致事態惡化,造成不良影響。」不久前,省委書記蔣超良在省委全會上「刺刀見紅」的批評,再次釋放出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給全省領導幹部敲響警鐘。

馮雲喬本擬提拔為正廳級領導職務,公示期在6月24日到期。可責任沒有「空窗期」,湖北省委決定,免去馮雲喬仙桃市委書記職務,終止其提拔任用程序。同時,對仙桃市長周文霞和市委秘書長鄭章均作誡勉談話處理。

「堅持真問責、戳到痛處,堅持盡問責、一問到底,把問責這個『殺手鐧』用足用好,切實發揮問責的震懾效應,倒逼主體責任落地生根。」侯長安神情嚴肅。

一次次通報,一次次震動、警醒。

湖北率先出臺「兩個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和行政問責辦法,採取發函提醒、工作約談、組織調整、「一票否決」等辦法,強化責任制檢查考核結果運用,堅持以常態化問責倒逼履責到位。2016年1至11月,全省共查處「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問題418個,處理黨員幹部495人。

監督責任的「腰杆子」,如何挺得直?

兩年多前暗訪的一幕,讓人啼笑皆非——

黃石市開發區太子鎮工會主席陳洪坤午餐飲酒,市紀委暗訪組要求鎮紀委書記徐欣開履行監督責任,對陳洪坤午餐飲酒行為進行調查核實,但徐欣開再三推諉。

暗訪組:你為什麼不去調查一下?

徐欣開:(酒)這個東西又看不見,他的臉又沒紅。

「酒味是聞得出來的。」

「我感冒了……」

4天後,徐欣開因拒不履行監督責任被免職,並被調離紀檢工作崗位。

不敢監督、不願監督、不會監督,是推動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的必解題。

聚焦黨中央、中央紀委的決策部署,湖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從工作職責、思維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回歸本職,「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腰杆子」越來越硬了。

破「同體監督」之難

「以前是『同體監督』,自己人監督拉不下面子。一年到頭,辦的案子要麼是打牌的,要麼是超生的。」談起紀委派駐機構改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紀委派駐州教育局紀檢組長譚若峰憋著一肚子話。

譚若峰曾是州民政局紀檢組長,「那會兒是個『光杆司令』,沒幹啥正兒八經的紀檢工作,『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每次到州紀委述職,譚若峰都很糾結,「說實話,述職報告咋寫,真是想得腦殼疼,只能是一些車軲轆話反覆說,大家其實也都差不多。」

派駐機構改革後,譚若峰2016年8月調到了州教育局,還是擔任派駐紀檢組組長,但感到"裡子』可真不一樣了」。

座次變了。在局黨組會議上,桌牌從以往的最後一位換到了第二位。「這種排序無形中提高了紀檢組長的話語權、權威性。大家對紀檢工作的尊重、配合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分工變了。不再分管其他業務工作,一心一意幹紀檢。「現編制7人,已經配了3個,再也不是單打獨鬥了!」

湖北率先對紀委書記(紀檢組長)排序及分工進行了規範,明確規定各級紀委書記和紀檢組長在黨委(黨組)中的排序全部排在同級黨委(黨組)副書記之後,並一律實行專職專責。

「這次改革,完善了派駐機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恩施州委常委、州紀委書記陳江龍說,派駐監督不是同級監督,是上對下的監督,紀檢組的業務工作、幹部管理、考核評價等,由州紀委全面管起來,不再受所駐部門制約。

「患得患失少了,『一口鍋裡吃飯』的監督劣勢也變成了優勢。」譚若峰領導的州教育局紀檢組目前已辦理3起違紀案件,開展誡勉談話1次、約談3起。

湖北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已經實現省、市、縣三級派駐監督全覆蓋。

一個細節,意味深長。任命派駐紀檢組長時,省委只明確「某某同志擔任省紀委派駐省直單位紀檢組組長」;具體派到哪家單位,則由省紀委常委會決定,以充分體現省紀委派駐機構「派」的屬性,切實樹立「派」的權威。

補「有組織無紀檢」之短

「我推薦王從君、劉宏孝、周賜雄等同志為村優秀黨員,請大家進行評議。」2016年6月25日,建始縣店子坪村召開黨員大會,村黨支部書記王光國提出議題。

「我同意!」「我也同意!」大家紛紛表態。

「推薦周賜雄為優秀黨員,我不同意!」村黨支部副書記、紀檢委員劉英一句話,讓會場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你為啥子這樣說?」一位黨員為周賜雄抱不平。

「這麼多年來,周賜雄帶領村民致富走在前頭,特別是前些年在修路過程中早出工、晚收工,出滿勤。」劉英繼而話鋒一轉,「但是,近一年多來,我認為他退步了!」

翻著監督日誌本,劉英開始擺事實:黨支部通知開黨員會,周賜雄說家裡要修房子沒時間;村裡組織宣講團,他說沒有報酬就不參加,「大家說說,這樣符合優秀黨員的標準嗎?」

「說得對,說得好!」掌聲先是稀稀拉拉,迅即熱烈。

「劉英說得對,最近我思想確實滑坡了。我誠懇地接受批評和監督。」周賜雄臉漲得通紅。

像店子坪村一樣,現在,湖北22748個行政村黨組織都設立了紀委或紀檢委員。全省1015個鄉鎮(場)設立了紀委,按規定配齊了鄉鎮(場)紀委書記、副書記。

基層黨組織有了紀檢委員,激活了監督的「神經末梢」,促進黨規黨紀在基層立起來。

過去,基層很多地方是「有組織無紀檢」。湖北推行鄉鎮辦案協作區,探索提級辦案、異地辦案、交叉辦案等模式,把「短板」補齊。丹江口市紀委以健全鄉鎮辦案協作區、密織執紀網絡為突破口,創新執紀審查,2016年1至11月共立案266件,同比增長27.9%;全市所有鄉鎮紀委消除「零辦案」。

執「四種形態」之鑰

「yan1—40」「yan2—80」。

在南漳縣糧食局所屬的佳豐糧油購銷公司的公務接待菜單上,出現了不少奇怪的「菜名」。前來檢查的縣紀委工作人員不禁犯嘀咕:這些都是啥「菜」,咋從來沒見過?

細查之下,馬腳露了出來。這些根本不是菜,而是香菸。佳豐糧油購銷公司明知不合規,為了逃避檢查,故意將煙寫成拼音「yan」。最終,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吳瑞剛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一寸不讓、動輒則咎,湖北紀檢監察機關以變應變糾「四風」,始終保持正風反腐高氣壓、強氣場。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湖北創新工作思路,準確把握和運用好「四種形態」,提高監督執紀實效。

「原縣委書記餘建堂被查辦時,全縣上下震動,不少平時與他關係密切的幹部心神不安。」黃梅縣相關人士透露,查辦餘案時,縣委、縣紀委及時宣講「四種形態」政策,促使40名幹部主動交待問題,迅速穩定了局面。

2016年,湖北紀檢監察機關給予黨政紀輕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人數,分別佔受處分總人數的84.4%、2.3%。

群眾心裡的「獲得感」,怎麼上得去?

「昨天你們下村摸排,我就知道瞞不住了。」這是南漳縣九集鎮鄒家灣原村幹部鄭世召見到紀檢幹部時的第一句話。經查,鄭世召違規套取高速公路項目徵地補償款3.8萬多元。

湖北反「蟻貪蠅腐」,治「為官不為」,重拳治理「小微權力」和「小微腐敗」問題,增強了群眾對正風反腐的獲得感。

不久前,湖北正風反腐第三方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2016年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的滿意度攀升3.7個百分點,達到89.16%,比十八大以前高出32.6個百分點。

大數據「拍蠅」

武漢市江夏區金水辦事處金隴社區原黨總支書記、主任張宗斌沒想到,8年來神不知鬼不覺虛報冒領低保金的事,終於還是露餡了。

2016年5月底,在大數據比對中,張宗斌的違法事實被查出:自2008年3月開始,他利用負責社區低保申報之機,夥同非本轄區低保保障對象王冰等4人,偽造戶籍、身份證資料等,騙取低保金近25萬元,其中張宗斌獨得11.8萬元。

城鄉低保、農村五保、醫療救助等惠民政策資金發放過程中,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汙挪用、揮霍浪費、優親厚友等問題隱形變異存在。2016年4月,湖北省紀委運用大數據,對8項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短短4個多月,「全面體檢」完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調查4862人,對736個基層單位實施問責,組織處理黨員幹部12821人。

遏制「微腐敗」,湖北推動專項治理成常態。連續兩年,圍繞財務報銷、農村「三資」監管、機關食堂管理等「貪腐多發地」開展一系列專項治理。

2016年,僅扶貧領域,湖北就查處問題1378個,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77人,追究領導幹部責任62人。

讓不為者無位、幹事者無畏

本應十來天完成的正常工作,卻拖了132天仍然無果。2016年4月1日,湖北省《行政問責辦法》施行首日,保康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總工楊先周因慢作為,收到了全省首張問責「罰單」。

楊先周不冤。接到縣政府常務會交辦的土地證辦理相關任務後,雖然項目方三番五次催辦,他一直置若罔聞,直到常務副縣長拍了桌子。

「在正風反腐的高壓下,一些幹部覺得用權『緊箍咒』增多,『攤上事兒』的風險加大,出現慢作為、不作為的現象。」一些幹部反映。

如何讓為官不為者無位、讓幹事創業者無畏?

2016年4月11日,湖北全省履職盡責管理推進大會通報:28名廳官履職不力被調整,22名存在苗頭問題的廳官被誡勉。其中,包括3名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內的8人被免職;2名「不擔當」幹部改任非領導職務,18名魄力不足、迴避矛盾的廳官被平職交流到一般崗位。

「這樣的力度,是近10年來沒有過的。」這個被媒體稱為「能上能下地方樣本」的標誌性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

為擔當者擔當,湖北一樣動真格。2016年1月,湖北在全國率先制定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省級條例,明確提出建立「容錯免責」機制,重用改革促進者,問責改革不力者。

2016年初,來鳳縣「黨員幹部容錯免責暫行辦法」出臺。「允許『試錯』,為敢作敢為的幹部撐腰打氣,免除其被『秋後算帳』的顧慮。」來鳳縣委負責同志說。

革勒車鎮土家寨村的鄉親們,成了這項制度的獲益者。

土家寨村規劃了1500畝果樹基地,需要5萬棵桃樹苗。「鄉親們都同意購買省農科院的樹苗,但是按照規定,採購樹苗要走公開招標程序,那樣至少需要個把月,季節就耽誤了。」革勒車鎮黨委書記張冠華說,上報後,縣裡同意先行購買,「放在以前,不走招標程序就採購,沒人敢拍這樣的板。」

「微制度」四兩撥千斤

「這是我們兩家的事,你憑什麼摻和?」

「就憑我是共產黨員!」楊盛和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讓正在吵架的倆村民一愣,停止了爭吵。一番苦口婆心,積怨多年的兩戶村民終於解開了心結。

放在幾年前,楊盛和懶得摻和這種「閒事」,更沒有說出這句話的底氣。

楊盛和是鹹寧市鹹安區張公廟村的一位無職黨員,一度七八年沒參加黨支部活動。直到有了「主題黨日+」,他「重新找回『家的感覺"。

「不讓一名黨員『失聯』!」2015年11月起,鹹寧每月固定時間在全市6065個基層黨組織、13.5萬餘名黨員中同時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把給老百姓辦實事和黨組織生活緊密結合,推動黨組織政治生活常態化、黨員日常教育管理長效化。截至目前,全市有3468名「失聯」黨員重新過上了組織生活。

2016年初,武漢市武昌區委實施「支部生根」工程,形成了一批抓早抓小、簡便管用的「微制度」,將全面從嚴治黨壓力傳導到每名黨員。社區以函告形式向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其社會表現,破解黨員「八小時之外」監管難題。2016年,武昌區各街道、社區黨組織發出黨員負面行為報告函388件,解決各類問題116個。

「簡單管用的『微制度』,抓早抓小的『微治理』,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喚醒了黨員黨章黨紀意識,讓支部管黨治黨功能『生根』了。」武昌區委書記張幸平說。

相關焦點

  • 湖南石門縣紀委調查官員豪宅一條街傳聞(圖)
    石門縣紀委就此回應稱,這條街道上共有21戶是國家工作人員。紀委正在調查這些房屋的合法性及是否存在以權謀私等現象。現場街旁「豪宅」林立4月15日和16日,記者來到石門縣中渡社區探訪。在桔香路南側,有多棟房屋整齊排列,每戶人家都有院子,院外設鐵門,有的居民家還養了狗。記者逐一敲門,居民承認自己是國家工作人員,但沒透露名字。
  • 紀委監委同時官宣,4位正廳級官員落馬
    根據10月27日內蒙古紀委監委網站發布的消息,內蒙古官場「大地震」,紀委監委同時官宣,4位正廳級官員落馬。 第一位官員叫王俊峰,曾經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根據相關調查,這位幹部在任職期間涉嫌嚴重違法亂紀。
  • 寫下「絕筆書」的落馬市紀委書記,又被披露「涉黑」新問題
    12月1日晚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開曝光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有關部門查處的8起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的「主角」十分引人注目,這個被查處的官員,就是此前因為「以極端方式對抗組織審查」而廣為人知的陝西省鹹陽市原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權王軍。
  • 紀委書記上班看黃網遭曝光 這種曝光需要多鼓勵
    誠然出這事官員本身有責任,但是我們更要說的是,某些官員身上所反應出來的問題,不應該是某一個官員身上所存在的惡疾,應該是當地政府官員的通病。如果當地政府部門在平時能加強官員的紀律性,對官員的作風進行嚴格要求,官員能會在工作時間表現出鬆散的爛泥狗屎行為嗎?正是當地政府對官員平時要求不嚴,或者對於這些現象見而不怪,才導致連紀委書記抓紀律的官員也會在工作時間出現醜百出的怪相來。
  • 復星集團紀委書記季剛簡歷資料照片 被調查原因
    繼董事長郭廣昌協助調查之後,復星集團另一高管則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被調查原因)。昨天,上海市紀委官網發布消息稱,上海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原專職委員季剛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事發前,季剛在復星集團履職。
  • 蘇榮系十八大後被調查的最高級別官員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央紀委獲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蘇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曾任青海甘肅江西省委書記  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接受調查,成為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調查的最高級別的官員。
  • 山溝裡的「摩託書記」 記全國先進工作者、湖南省湘鄉市棋梓鎮紀委...
    11月27日上午,在湖南省湘鄉市棋梓鎮政府院內,鎮紀委書記李國平見鎮紀委副書記魏錫慶穿著雨衣準備騎摩託車下鄉,忍不住攔住了他。「不行啊,連雲村的村民很關注這個信訪件,我去北京已經耽擱了幾天,今天必須得去一趟村裡了。」魏錫慶說完便跨上摩託車,一踩油門,摩託車消失在了雨幕中。這就是被群眾稱為「摩託書記」的魏錫慶,一名紮根鄉村36年的基層紀檢監察幹部。
  • 盤點從福建走出來的副部級以上官員
    曾任福建省國家安全廳副廳長;福建省紀委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2015年3月25日,鄧衛平任公安部紀委書記。話說,放眼國家部委及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真有不少從福建走出來的部級、副部級官員。他們或是福建人,或曾在福建任過職。
  • 四川近期部分落馬官員一覽 落馬官員關係圖
    (成商 新京)  四川農業廳巡視員被查 農村能源領域連倒數官員  近期,四川省紀委對四川省農業廳巡視員胡相全、原巡視員吳忠厚進行了立案檢查。經查,胡相全、吳忠厚的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其中部分問題已涉嫌犯罪。日前,省紀委已將胡相全、吳忠厚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竹溪一批幹部被紀委通報!
    其中,多名駐村幫扶工作隊幹部違規飲酒被查處。 豐溪鎮廣電網絡管理站職工徐昌和酒後駕車問題3月24日中午,徐昌和在為該鎮涼橋村村民田某完成廣電寬帶網絡安裝後,在田某家就餐並飲酒。當日下午,徐昌和酒後駕駛摩託車被竹谿縣交警大隊現場查獲,造成不良影響。
  • 鄭州某酒店行賄官員禮單曝光 紀委稱正調查(圖)
    大河網記者今日調查發現,涉事酒店還在正常營業。鄭州市紀委稱,已經關注此事,正和有關部門核實調查。網友曝光:鄭州香水皇宮酒店行賄官員禮單「我曾經是河南香水皇宮假日酒店的一名員工,在打掃酒店毛總房間時撿到這份禮單,酒店長期拖欠我們工資和高額的罰款原來都行賄了,反之這些職能部門又包庇酒店的非法活動。現予以曝光並希望轉發。」
  • 山東、河南、湖北等省因疫情不作為被撤職的官員有哪些?
    不僅如此,根據河北石家莊市紀委監委網站1月6日發布通報顯示,藁城區政府副區長馮志強等三人因疫情防控不力被問責。三人被問責源於1月3日劉家佐村出現一名核酸檢測陽性村民失控外出就醫問題。通報稱,副區長馮志強負主要領導責任,被黨內警告處分。包村幹部聶瀟男和村黨支部書記孫國輝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 再有重慶官員落馬,他被稱「風水書記」
    12月29日,據重慶市紀委監委消息:重慶糧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銀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重慶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我要對得起我江津區150萬江津人民。為什麼這樣講?我是我們江津區的區委書記,150萬人民在江津區委領導下在工作、在生活、在發展,我們正在高速增長,如果他的領導人就是這樣一個混帳的話,那麼江津人民就對我失去了希望,我還怎麼領導這個地方往前走呢?江津人民怎麼還會認可我呢?
  • 小偷盜官員家裡數十萬元及4塊名表被判10年,株洲市紀委辦:不了解...
    湖南一小偷進入當地一官員家裡,盜得數十萬元及4塊名表被判10年一事近日持續引發關注。華商報記者12月16日下午從株洲市委辦公室、株洲市紀委辦公室獲悉,上述兩部門尚不了解相關情況。當天,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時稱,剛剛得知這個事情,一切按法律程序正在處理。
  • 官員染毒,一個縣級市的樣本調查
    帥才(新華社湖南分社記者)   位於湘鄂邊界的臨湘市是湖南岳陽市的一個縣級市,今年因官員被爆出吸毒而備受關注。繼湖南省臨湘市原市長龔衛國被立案調查後,臨湘市檢察院檢察長劉群林近日也因為涉嫌吸毒被免職,正接受組織調查。近期,記者多次走訪臨湘市,與當地一些幹部、群眾聊天。
  • 與大老虎串供的市委書記獲刑,她有哪些「故事」?
    2005年6月,李佳赴四川樂山,出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9個月後,旋即升任共青團四川省委書記,步入正廳級。2007年5月,李佳重回四川省委組織部,擔任常務副部長。2009年4月,李佳再度外調,出任資陽市委書記。魏宏此時已是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2014年11月,四川省紀委對李佳涉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 溫州市紀委調查"購房門"昨天京都城成交了33套房子
    發帖人文筆極佳,他以東州「金賭城」影射溫州京都城,大談房地產潛規則,揭秘京都城房產公司和職能部門官員的權錢關係。網友們將此事件稱為繼去年溫州眾官員低價購買安置房事件後,新的「購房門」。  不少網友呼籲有關部門及時介入調查,還老百姓一個說法。但也有網友認為調查出來的可能性很小,網友「夏天雪」說,「抓不到證據的,一套套房子就是一張張不記名的房屋交易票,官員憑著這張票託人(自己絕不出面)賣給下家,下家再憑房票去房產公司確認登記。官員的名字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絕不會出現。除非拿到房產公司的帳本。」
  • 有溫度的紀委書記——記張家界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午夜11時,一輛車從張家界市紀委監委辦案基地沿山路蜿蜒駛出,車燈照亮了山谷。車上是張家界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袁美南。清早出門,深夜回家,袁美南幾乎每天都是如此。 「請組織放心!」2016年1月,袁美南到張家界就任時的這句承諾,成為他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的動力源泉。
  • 溫州紀委將核查官員低價買房 「京都城」昨猛銷33套
    浙江在線03月16日訊昨天,本報報導的《一樓盤「吸引」至少32名官員》引起了溫州市紀委關注。昨天上午,根據溫州市委的意見,溫州市紀委已組織調查組開展調查。  溫州市紀委  關注官員購買低價房  昨天,溫州市紀委宣教室主任姜剛義向記者表示,紀委是早上才知曉整件事情的,「紀委正組織力量進行核查」。但具體核查什麼,溫州市紀委沒有做進一步表態。  昨天,記者再次採訪「購房關係戶名單」上的官員。
  • 「三區三州」縣紀委書記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
    6月5日,雲南省蘭坪縣營盤鎮紀委工作組來到黃柏村科登山三組,了解群眾飲水保障情況。蘇映雪 攝青海省瑪多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鮑桂蘭,甘肅省積石山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程昌澤,雲南省蘭坪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胡小濤,四川省雷波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吉裡列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李傑(從上至下)接受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