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壟斷香港的航空公司,幕後大佬是英國人,李嘉誠卻被「點名」

2020-12-14 騰訊網

我們知道,香港航空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每年的客流量可達7千萬人次,這一成績位列北京之後排在中國第二。但是如果僅從稱旅客承載率來講,香港排在國內第一,因為北京的人口數量是香港近3倍。

香港不像國內有很多航空公司瓜分市場,香港只有一家航空公司壟斷著香港航空市場,這家公司就是國泰航空。很多人認為既然是香港的航空公司,那麼國泰航空一定是中國公司,但實際上這家航空公司的幕後大佬卻是英國人,他每年可以收割香港8成的旅客量。

國泰航空在全球的實力排在第六位,能夠支撐這麼龐大公司的,就是英國的太古集團,其家族已經在中國生存了100多年。可以說太古集團稱得上是英國最大的財團之一,旗下擁有眾多的核心產業,其中包括航空、地產、飲料、航運、貿易等等,而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亞洲的大中華地區。

國泰航空去年的總收入超過了1千億元,所以有人說在香港幾乎沒有能夠與之匹敵的對手。我們知道,香港是中國富豪們的天下,這裡的財團實力不亞於英國,他們常年控制著香港的經濟命脈。正在大家都在思考哪個家族能夠與太古集團抗衡時,華人首富李嘉誠卻被人們「點名」了。

李嘉誠坐擁幾千億甚至萬億的資產,控制了大半個香港的地產經濟,就連香港小學生作文中都寫到:「香港是李家的城」。可以看出李嘉誠在香港的影響力之高。李嘉誠也是跨領域做生意的好手,旗下除了地產行業之外,還涉及了電信、零售、水電、教育等多個傳統實業。

雖然目前李嘉誠還未涉及到航空領域,但是憑藉著他的財力和地位,他想要做航空生意並不是一件難事,要知道李嘉誠早些時候已經買下100架飛機用於出租,這就說明他有足夠的實力去涉足航空領域,即使不開航空公司,李嘉誠靠著收租每年也能有十幾億的收益。而如果李嘉誠再想買幾百架飛機也是手拿把掐的事,所以,李嘉誠才是未來能夠真正與國泰航空抗衡的人。

只不過李嘉誠在去年已經正式退休,現在公司的一切事物都交給了兒子李澤鉅去管理,但他的餘威仍然存在,他依舊可以主導香港的經濟走勢,像這種成立航空公司的事情,只要他點頭,他的兩個兒子們就會成為他的左膀右臂。不過太古集團也不是好惹的,當年在香港四大洋行中,只有太古洋行沒有被收購,才一直發展到今天。

當年,李嘉誠收購了和記黃埔,而包玉剛拿下了會德豐和九龍倉,像這些曾經被英國人控制的洋行如今都成為了中國人的產業,而太古洋行之所能夠走到今天,一定是有它的獨到之處。那麼李嘉誠如果出手跟太古集團對抗的話,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太好說。

相關焦點

  • 壟斷香港的航空公司,幕後大佬竟是英國人,今已拿下香港8成市場
    文:加七相信很多人都之前前段時間國泰航空員工罷飛、洩露乘客信息的事情,有很多人都會會場疑惑,這到底是家什麼公司。然而,也會有許多人認為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是一家中國企業。國泰航空的實在太接地氣了。施懷雅家族跟祁德尊家族、嘉道理家族一樣都是在中國發家致富的外國豪門此外,他們都是不登上富豪榜的,大多數人也不認識他們。但是,施懷雅家族的財富足以比肩李嘉誠家族,而對於李嘉誠的財富看,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了解的,李嘉誠家族的資產遍布全球很多國家,家族資產達萬億,涉及了全球多個行業的發展。施懷雅家族是太古集團的最大股東,太古集團是國泰航空的最大股東。
  • 這家香港航空,背後站著英國「大佬」!李嘉誠為何被「千呼萬喚」
    這一年將近6000萬的旅客當中,有一家航空公司,整整拿下了將近80%的旅客運輸量。這家航空公司就是——國泰航空。很多人對這家航空公司可能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你唯一要知道的是,這是一家影響力很大的航空公司,在全球的規模可以排到第六位。雖然在香港是很厲害的企業,不過這家公司背後的大股東是一位英國人。
  • 香港最大航空公司,壟斷香港航空業,卻只有一個家族能與之匹敵
    這些航空公司我們都十分的熟悉,但對於國泰航空公司大家了解多少呢?眾所周知,香港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每年有7000萬人次的客流量,僅次於中國北京。然而,僅就載客量而言,香港毫無懸念地在中國排名第一。與許多大陸航空公司不同,在香港只有國泰航空公司壟斷了香港的航空市場。
  • 這家英國控制的航空公司,拿下香港8成旅客,或許只有他才能抗衡
    我們知道,國泰航空的規模排在全球第六位,但這家公司背後的大股東卻是英國人,他所在的財團就是在中國有著百年歷史的太古集團。 根據國泰航空財報顯示,2018年國泰航空的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100億,淨利潤高達35億,目前國泰航空共擁有飛機212架,是一家規模頂級的巨頭航空公司。可以說在香港,國泰航空已經成為不可逾越的競爭對手。
  • 李嘉誠英國再造香港城
    英國將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李家的城」香港人常調侃,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李嘉誠在香港所部屬的業務。李掌控者長江實業集團,以及其全資附屬子公司和記黃埔,這兩個集團經營的業務多樣化,涵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以香港國際貨運碼頭為代表的通商口岸及其相關服務。
  • 李嘉誠英國再造香港城|李嘉誠|香港城|香港|李家的城|九龍海逸君綽...
    英國將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李家的城」香港人常調侃,香港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李嘉誠在香港所部屬的業務。李掌控者長江實業集團,以及其全資附屬子公司和記黃埔,這兩個集團經營的業務多樣化,涵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以香港國際貨運碼頭為代表的通商口岸及其相關服務。
  • 爭議李嘉誠,是買下「半個英國」超人,也是香港人痛恨「吸血鬼」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就曾說過,李嘉誠旗下沒有一個暢銷世界的產品,做的都是投機的生意。從「塑料花大王」到「李超人」再到被「仇視」,李嘉誠和他的商業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到現在的呢?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曾這樣評價李嘉誠,李嘉誠的行為實際上是壟斷,這造成了香港人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 "深圳李嘉誠"出手!香港航空業壟斷局面將打破?
    (原標題:21深度丨「深圳李嘉誠」在港申請航空牌照,香港航空業壟斷將被打破?)
  • 你只知潮汕出了李嘉誠,卻不知還有這麼多富豪,壟斷半個華人商界
    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汕地區,潮汕自古就是出商人的地方,潮汕人跟福建人組成了浩浩蕩蕩得下南洋大軍,創造了華人世界一段又一段的勵志故事。除了李嘉誠,你還直到潮州有多少大佬麼?毫不考張說,幾乎是壟斷了半個華人世界。
  • 香港人真實的居住情況,為何香港人都反感李嘉誠
    這部微電影很大程度上反應了香港的住房環境,有很多老百姓現在還在為住房發愁,並不是想像的香港人生活就有多麼好,在香港貧富分化還是很厲害的。 在香港眾所周知,香港社會長期以來將李嘉誠視為「地產霸權」的代表,仇視瀰漫在香港的天空。
  • 布局英國後2年失460億後,李嘉誠讓出香港首富,新主也是92歲老人
    2020年2月6日福布斯發布了《2020年中國香港富豪榜》,穩居香港首富寶座長達21年的李嘉誠,被李兆基憑藉304億美元的身家擠下。 李嘉誠身家為294億美元,較上一年縮水23億美元,屈居榜單第二位。過去兩年,李嘉誠的財富共計縮水了460億。而這兩年,也是李嘉誠大舉布局英國,對內地戰略調整的時期。
  • Moonshine札記:香港特產之李嘉誠與張子強
    命運輪轉到李嘉誠,當年被勒索十億,並未阻止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還在大陸也發財,最終香港被稱為李嘉誠的城,雖然李嘉誠現在沒有遭到清算,但他或許感到了某種危機與威懾,所以已經累計投資了英國4000億,佔他1.2萬億資產的三分之一,未來是否會轉移更多的資產,誰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4000億都是從香港和大陸賺來的。
  • 香港5位大佬投資英國,如今英國形勢發生變化,他們幾個都賠慘了
    最近幾天,英國出現新冠變種,傳染能力增加70%,英國居民們每天都是誠惶誠恐。而倫敦的娛樂場所等居民非必須光臨的店面都關門停業。這讓人們不禁想到,香港有幾個富豪將會受到不小的損失,其中包括李嘉誠、張松橋、劉鑾雄、李文達、林建嶽。
  • 李嘉誠的資產都轉移去了哪裡
    這幾天挖數收集了很多李嘉誠的數據,深深覺得如果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個人,那麼李嘉誠是最適合戴上這頂皇冠的人。 電力 2010年,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香港電燈和李嘉誠基金會共投入91億美元購買英國電網,該公司掌握整個英國25%的電力供應。 2010年,長江基建投入2.12億英鎊,收購英國布裡斯託的Seabank Power發電廠50%權益。
  • 坐擁千億資產的李嘉誠,香港人為何全痛恨他?91歲的他都做了啥?
    最近幾十年擁有極強經商天賦的李嘉誠,為了獲取更多的錢財,經常進行一些企業活動,他的商業帝國越來越龐大,已經在香港地區壟斷了很多行業,可以對香港的各個領域,造成巨大的影響。 由於李嘉誠的壟斷行為,香港地區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
  • 英國為香港人「開後門」?李嘉誠花100億,為300萬香港人「買單」
    香港富豪李嘉誠,想必對於這個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李嘉誠雖然是香港富豪,但其名聲,早已在內陸傳播開來了。在內陸,李嘉誠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李嘉誠縱橫商界幾十年來,創造出了「數以百計」的商業傳奇。尤其是在房地產行業中,李嘉誠被人視為房地產行業的「標杆」。
  • 李嘉誠國內套現670億 李嘉誠旗下上市公司有哪些
    4年多前,李嘉誠開始整合旗下在內地和香港的資產。在更早之前,李嘉誠一直在加大對英國的投資。而2013年以來,李嘉誠出售旗下在內地和香港的資產已經超過670億港元,而在英國投資已經超過300億英鎊。李嘉誠國內套現670億: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李嘉誠欲投資的英國能源公司CoryRiversideEnergy成立於1896年,總部位於倫敦,業務涵蓋資源管理、回收和能源循環利用,經營著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英國最大垃圾電廠,每年處理75萬噸垃圾,供電525兆千瓦時。
  • 香港背後的「英國財團」,李嘉誠4次「攻擂」,贏了3家卻放走1家
    李嘉誠用自身的例子回答了這個問題。李嘉誠不僅是四大華人首富之一,而且曾經在香港做了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事情,這件事直到現在都很少有人做到。當時的香港主要的財團都來自英國,可以說在很長時間內掌握了香港的經濟命脈,但是李嘉誠憑藉一己之力擊敗了英國四大洋行中的三家,實力無人可及。
  • 李嘉誠之後,又一香港富豪跑路?國內套現500億,舉家「逃」英國
    這麼多年來,李嘉誠可以說是賺得盤滿缽滿,有些是建好了樓來賣,有些完全是囤地來賣,最長的竟然能夠囤20年之久,也不開發,只等地價上漲來出售。雖然商人以賺錢為目的無可厚非,但是過度「唯利是圖」,就無法讓人尊敬。另外一方面,李嘉誠也確實做了很多慈善,比如幾十年來一直捐助汕頭大學,還有很多其他慈善項目。但似乎並不能與他的不好形象相抵扣。
  • 國泰「壟斷」香港航空業局面或將被打破?
    被稱為「深圳李嘉誠」的東海航空董事長黃楚標成立的大灣區航空,在7月向香港民航處提交航空營運人許可證申請(AOC),有望成為香港本地註冊的第五家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