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少雙
家住錦華九區的李女士與十幾位居民,最近正為小區裡的變電箱一事不停奔波,他們要阻止有關部門將小區新增的變電箱放在他們家旁邊。可不建在這裡,建在哪兒呢?小區裡幾個可行的選址,均遭到居民的反對。變電箱這種公共設施,生活需要它,但又沒人願意與之為鄰。這樣的矛盾,該怎麼解決?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錦華九區小區,剛從北門進去就看到施工人員與居民們正在隔路而站,居民阻止施工人員繼續施工,而在北門旁邊已經挖了一個大坑,這個坑就是準備安放變電箱的位置,坑離著最近的居民樓大約五六米的距離,而變電箱被臨時安置在了不遠處。記者靠近變電箱觀察,發現變電箱銘牌上標註著:產品型號:YB13-2x630/10(6);變壓器容量:630+630KVA;額定電壓:10(6)/0.4KV等字樣。
見到記者後,數位居民圍了上來,開始紛紛講述原委:就在幾天前,有施工隊在小區裡挖開一個坑,附近的居民在了解此處要新增變電箱後,因擔心變電箱離居民樓太近,存在安全隱患,所以對此施工方案提出異議。「後來經過居委會、供電單位協調,確定了幾個施工方案,但沒想到這次選定的位置不僅離居民樓近,還靠著小區北門。」李女士很無奈,她和幾位居民擔心變電箱不僅影響附近居住的居民,還會對通過北門的居民存在隱患。
有居民表示,之前曾將此問題向居委會、市長熱線等多處渠道反映,但一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而施工單位甚至會偷偷施工,居民與施工人員的衝突也愈演愈烈。
因此,記者找到錦華居委會做進一步了解。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能順利解決變電箱的位置問題,社區居委會在接到居民訴求後,立即排查走訪,同時聯繫物業、供電及改造施工方負責人,共同到現場實地協調解決。供電部門和施工方對居民解釋了施工原因,同時也認真聽取了居民訴求。最終居民代表也同意在349號樓的西南處安放變電箱,本以為事情會順利解決,但在施工過程中,物業方面發現原來設計的變電箱位置為南北方向,這樣離物業值班室太近,在物業的反對下,施工單位又不得不將變電箱位置做東西向處理,但這樣一來,導致變電箱在建成後將會更靠近349號樓一些,這下又有附近的居民跳出來反對,後來在小區內選定幾處位置,但無論準備安置在哪裡,附近的居民都會一致不同意,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順利解決。
為了從專業角度詮釋這個問題,記者聯繫到國網勝利供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安裝的位置離居民樓為5米左右,這個新增的變電箱是為小區北邊八棟樓服務的,選在八棟樓中間,從輸電效果來看是最合適的。輸變電工程不會產生電磁輻射,因為其產生的是屬極低頻的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它們與高頻電磁場在發射電磁波的能力上截然不同,能量全部在輸電線路和變電站設備中傳遞。所以,輸變電設施不會產生電磁輻射,並且居民區的變電站、線路周圍電磁環境遠小於國家標準,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變電站和線路的電磁環境影響。
5日,記著聯繫到相關專家,對方在了解情況後,解釋道:目前油田老小區現裝變壓器年限大多為1992年至2005年的老舊變壓器,所使用的的變壓器都是S7、S9淘汰型變壓器與S11型變壓器,而在錦華九區準備新增的變電箱,其屬於10千伏左右的規格,其變壓器型號為S13-M型,是按照國家有關規範要求進行試驗檢測,出廠檢測結論合格方可出廠,有可靠的質量保障;此變壓器是新型變壓器,具有空載損耗低,空載電流低,噪音低的性能,節電效果顯著等優點,提高了電壓質量和供電的可靠性,是有利於環保的綠色節能設備,而現規劃的位置,其安全距離已經足夠了。
然而,對於這樣的解釋部分居民還是「不放心」,他們堅持認為變電箱可能存在隱患,會對住戶健康產生潛在影響,並表示將會繼續向有關部門反映,直至得到滿意的結果。
對於這樣的矛盾,一位常年從事社區治理研究的專家認為,為了順利推進小區變電箱的安裝建設,還得發動更多居民來參與,小區糾紛解決其實就是各方利益的平衡,最大程度滿足大多數人利益。因此,社區居委會應該協調物業、居委會等多方來共同議事協商。目前來看,針對變電箱選址問題已經各方議事協商有結果了,但問題就出在了協商的結果不能落實,因為物業一方的「反悔」而進行調整,自然就進一步激化了各方的矛盾衝突,招致居民的反對。其實,遇到這樣情況,如果變電箱的選址原本也沒有問題的話,居委會完全可以按照當時「集體決議」來執行,發動各方來做好監督;但如果原來的變電箱選址的確存在疏忽甚至隱患時,就應當說明理由,再次組織居民、物業、電力及施工等各方進行議事協商,「小區事務處理事關居民切身利益,解決過程雖然繁瑣甚至反覆,但寧願慢一點也應避免矛盾激化。也正是通過一件件瑣碎的事情解決,才能一點點積累居民的信任,為社區治理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