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落座皇寺 眾多瀋陽市民共同見證

2020-12-11 人民網

瑪哈噶喇金佛落座儀式現場,寒風擋不住市民的熱情

瑪哈噶喇金佛重六十四斤二兩(元代「千兩金佛」說法的依據是當時一斤折合十六兩),高約40釐米。金佛重塑過程中,既凝聚了國家級鏨刻大師的精湛技藝,又採用了國際先進的硬黃金工藝。

西藏薩迦寺為金佛舉行盛大法會

專程迎金佛回家的車隊在青藏高原上長途跋涉

1月10日,隆冬裡的瀋陽晴空萬裡,陽光燦爛。在位於和平區皇寺路的實勝寺內人頭攢動,現場數千位瀋陽市民共同見證了歷史的瞬間:上午9時,瑪哈噶喇金佛落座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

金佛顯現 回溯歷史,展望將來

在歷史上,瀋陽皇寺瑪哈噶喇金佛顯現兩次,每一次顯現都伴隨著國家統一,伴隨著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了幸福安康。

第一次金佛顯現時,國家四分五裂,南宋、西夏、金、蒙古之間戰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人們渴望著國家統一,結束戰亂的局面。在此情況下,1256年,八思巴募集千兩黃金親自設計刻鑄並開光後,獻給當時蒙古汗國的忽必烈,後來發生了很多金佛護佑的傳奇故事,金佛見證了國家的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期分裂的局面。

第二次顯現時,時值明末清初改朝換代時期,明王朝、北方的蒙古部落、東北的後金勢力之間長期戰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刻,金佛幾經周折,於1634年入盛京,1636年清王朝建立,不久統一了全國,進入了康雍乾盛世。民間素有「先有金佛,後有皇寺,再有清朝」的傳說。要知道,瀋陽皇寺比北京雍和宮的建成早近40年。

1946年3月20日,金佛被盜,失去蹤跡。

2015年,時值我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瀋陽市更是被國家列入全面創新改革實驗城市。黨的十八大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吹響了新的號角。對文化改革發展提出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前提條件。佛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期與我國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相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造文化品牌 金佛回歸是第一步

為進一步發揮好宗教文化在促進社會文明與發展的積極作用,市委、市政府也在全力打造文化強市,發揮宗教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2015年7月,實勝寺北側4000平方米的土地得以返還,將進一步完善寺廟的功能,打造瀋陽文化品牌。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沈城十方信眾及社會賢達人士紛紛提出重塑瑪哈噶喇金佛,紛紛捐款捐金。在短短的三個月內,重塑了金佛。隨後金佛又重回曾經的「修身地」西藏,按照當年八思巴獻金佛給忽必烈的行程,迎接金佛,並在西藏薩迦寺、大昭寺、布達拉宮進行加持、開光、裝藏儀式後,回到了瀋陽。

值得一提的是,金佛在薩迦寺舉行了三天盛大的法會。裝藏過程中,不僅為金佛裝了七身八寶,還裝藏了一枚非常珍貴的、由尼泊爾迎請來的佛祖真身舍利。

以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金佛是祖國統一的象徵。每一次金佛顯現,都伴隨著分裂與戰爭的結束,伴隨著中華民族統一、強大、崛起。

一座城市的發展必須有文化底蘊作支撐,才能有更大的生命力。挖掘城市的文化是凝聚人心、鼓舞信心最好的方式,而金佛傳奇的經歷,為我市文化繁榮、強化城市文化底蘊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將來,皇寺也會與瀋陽的「一宮兩陵」一樣,引起世界的矚目。

據悉,瀋陽皇寺將在今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公曆5月21日,星期六)為金佛舉行開光儀式。同時,皇寺將每年農曆十一月一日至三日定為金佛節,農曆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抬佛節;公曆10月6日至8日則為金剛舞法會。記者 韓 撲 通訊員 吳長權 攝影記者 孫 海

據實勝寺住持滿都拉法師介紹,在返還的4000平方米土地上,他們準備修建藏經樓、班禪行宮、壇城等設施,進一步完善寺廟的宗教文化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同時,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聯繫,將實勝寺當年的寶物請回瀋陽皇寺,保存在新建的藏經樓內,如與金佛同樣具備歷史價值的蒙古文金字《大藏經》、傳國玉璽;還有努爾哈赤寶劍、皇太極腰刀、皇太極常服袍、皇太極弓箭、皇太極鉞斧等多種珍貴的國寶,為沈城文化繁榮發展貢獻皇寺的微薄之力。

相關焦點

  • 穿越七十年 金剛舞再現皇寺-新聞頻道-和訊網
    今後, 抬佛節」將成為瀋陽皇寺廟會的一大亮點  穿越七十年 金剛舞再現皇寺  5月19日9時,瑪哈噶喇金佛誦經儀軌在瀋陽皇寺隆重舉行,標誌著「抬佛節」活動的正式開始。在活動現場,市民的參與熱情令人出乎意料,慕名而來的人們絡繹不絕。早在誦經開始前,就已有不少通過本報得到「抬佛節」活動消息的市民提早趕到現場。
  • 農曆四月十三日,奉祀瑪哈噶喇金佛護法,啟幕日紀實(閉門舉行)
    此話用來形容皇寺寺僧為法會的付出,是非常合適的。皇寺作為一座格魯派的傳統寺院,又是清代首座皇家寺院,寺僧一直以信守戒律,知行如一的德行,來為眾生弘施善法。上午十一時許,寺僧在陳供有朵瑪、香花、珍果、慧炬的供案前,齊聲念誦淨土經。在洪邁深沉的經唄聲中,時空的維度,仿佛回溯到了瑪哈噶喇金佛移奉沈城古城的日子。
  • 第二屆瀋陽皇寺抬佛節啟幕:瑪哈噶喇金佛駕臨
    按照抬佛節儀軌,皇寺將在丁酉年四月十三、十四、十五(公曆2017年5月8日-10日)的三天時間裡,舉行迎請金佛開光盛典、火供法會、瑪哈噶喇金剛法舞、繞寺巡遊等一系列佛事活動。這是瀋陽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習俗之一,也是這座東北唯一的皇家寺廟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佛事,抬佛節啟幕第一天,就吸引了眾多佛教信眾及瀋陽市民的參與。
  • 見證瀋陽北市場西牌樓的再建
    而對於牌樓本身,也曾有過多次修繕記錄見諸史冊,例如,嘉慶二十二年(1817)為預備仁宗皇帝巡幸,對盛京壇廟、三陵、宮殿實施大規模修繕,其中皇寺的部分就包含兩座牌樓的夾壠。皇寺前東西木牌樓的最終損毀,與皇寺瑪哈噶喇金佛的失竊案有關。據記載,皇寺金佛於1946年3月30日失竊,牌樓的消失時間也緊隨其後。1946年4月2日和4月7日,皇寺接連發生兩場火災。
  • 瀋陽神秘消失的金佛,讓盛京八景之一黯然失色,現在的遊客也少了
    消失的金佛很多遊客都聽說過瀋陽的皇寺鳴鐘,皇寺鳴鐘講的就是今天瀋陽北市場的實勝寺。實勝寺門前上圖所示的就是瀋陽實勝寺門前的金佛,實勝寺也就是皇寺。當年皇太極為了得到這座金佛,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因為當時說誰得到這尊金佛,誰就能得到天下。這座金佛的來歷可不簡單,以前專門做過介紹,在這裡就不重複了。如今,遊客們前往瀋陽實勝寺的話,這尊金佛是看不到的。
  • 金箔1200平米 全國首座露天金佛落戶重慶華巖寺
    重慶華巖佛教文化節」將於本月25日至27日在華巖寺舉行。屆時,海內外高僧大德將齊聚華巖古寺,為全國首座露天金佛開光。重慶華巖佛教文化節期間,來自內地、港澳臺和韓國、新加坡的高僧將為華巖寺金佛開光。      此次佛教文化節由重慶市佛教協會主辦,重慶九大寺廟(華巖寺、慈雲寺、羅漢寺、雙桂堂、聖壽寺、縉雲寺、寶輪寺、南山寺、溫泉寺)共同承辦
  • 東北藏傳佛教第一寺,乾隆4次拜謁,64斤國寶金佛神秘失蹤
    始建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的瀋陽實勝寺,全名蓮花淨土實勝寺,是清代東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座正式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大清第一座皇家寺廟。因實勝寺由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下令敕建,其宗教地位在清代也遠遠高於後來的北京雍和宮,被民間稱為皇寺。
  • 華巖寺金佛開光法會珍貴墨玉編磬奏佛樂梵音
    26日晚佛樂晚會上的樂器價值超過200萬元,少林寺武僧團也將表演少林絕技  本報訊(記者謝夷)佛樂聲起,原本喧鬧的華巖寺金佛開光法會籌備現場立刻清靜下來,人們都放下手裡的事情,平神靜氣,駐足凝聽。昨日下午,峨眉山佛樂藝術團首次整體排練,立刻讓在場的人感受到佛樂梵音具有的獨特魅力。
  • 瀋陽老地名-懷遠門(大西門)
    作者荊紹福瀋陽城牆有八座城門,西邊城牆南側的一處就是懷遠門,俗稱大西門。懷遠門和其他七座城門結構、大小都是一樣的。清末民初的大西門懷遠門是瀋陽八座城門中最早拆除的一座。據《盛京時報》報導:「1936年9月26日,拆除大西門甕圈,昨日舉行開工禮。關於大西門甕圈拆除工作,前經市民方面之反對,故未迄動工。
  • 白駱駝明天載金佛(組圖)
    白駱駝明天載金佛(組圖) 金佛進行最後的貼金工作。  今報訊昨天下午2點30分,象徵著吉祥如意的駝載金佛經過14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從河北曲陽市運抵瀋陽錫伯族家廟前。龐然大物:  駝載金佛重30噸  瀋陽故宮古建公司經理劉偉民等一行7人,於9月24日早晨7點從瀋陽出發奔赴中國雕刻之鄉———河北曲陽市,在昨天下午2點30分把白駱駝安全接回瀋陽。
  • 在瀋陽,有個地方叫北市場,老北市最瀋陽
    老北市最瀋陽!瀋陽的北市場,悄悄地在變化說起瀋陽北市場的名氣,在瀋陽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它是老瀋陽地域文化的一個鮮明的地標,是最具有瀋陽市井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對於許多老瀋陽人來說,北市場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市井生活的氣息,一種精神的撫慰。也是瀋陽最負盛名的旅遊黃金走廊,其傳統文脈和老城故事激蕩百年,有實勝寺、錫伯族家廟、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皇寺廟會……還有氣勢恢宏的中國當代第一石雕——過街牌坊。
  • 讀懂福地盛京①:皇寺緣起
    瀋陽,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這座城市裡,有座寺院在大清王朝時期承載著佛教的傳播,要說起這一座寺院和這一座古城的因緣,皇寺與盛京的關係絕對是密不可分的。沙爾巴喇嘛與瑪哈嘎拉金佛的淵源可是,萬曆四十六年(1618)風雲突變。藏巴汗王朝派遣噶舉派白教沙爾巴活佛到達蒙古地區,迅速折服了26歲的林丹汗。林丹汗封沙爾巴活佛為國師,並接受灌頂,改信了噶舉派白教。沙爾巴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取來了八思巴用千金所鑄嘛哈噶喇金佛。
  • 農曆四月十五日,奉祀瑪哈噶喇金佛,法會圓滿日紀實(閉門舉行)
    皇寺至寶,瑪哈噶喇金佛農曆四月十五日,是瀋陽皇寺奉祀瑪哈噶喇金佛護法法會的圓滿之日。在這一天裡,皇寺寺僧以火供護摩的佛事,為為期三天的金佛法會,畫上了句點。寺僧持用的鈴杵等法器瀋陽皇寺,也叫蓮花淨土實勝寺,象徵佛法僧三寶皎皎如蓮、澄明如鏡的勝義功德,也在印照出般若智慧的真實不虛。瑪哈噶喇金佛的崇祀法會,是瀋陽皇寺敕建以來的祖制傳統。
  • 盤點瀋陽市內的寺廟和道觀
    慈恩寺地址:瀋河區大南街慈恩寺巷12號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現為遼寧省佛教協會的所在地,瀋陽市內香火最旺的寺院。大佛寺地址:大南街慈恩寺巷14號相傳此寺為唐朝所建,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時曾發現唐代殘碑和一些殘存法器。 據《瀋陽縣誌》記載,有乾隆十二年重修匾額,丈六大銅佛一尊。於民國初期即已消失不見。大佛寺就是因為寺院內的佛像高大而得名。
  • 肇慶再現「臥佛含丹」奇觀 市民遊客共同見證
    「臥佛含丹」奇觀吸引眾多市民遊客。9月16日星湖景區舉辦了「臥佛含丹」見證活動,仙女湖觀佛島上人頭攢動,大量攝影發燒友和遊客長槍短炮嚴陣以待,爭相來看這天下奇觀。傍晚時分,百鳥齊齊振翅,湖面上水波粼粼,篷船搖蕩,遊客如雲。
  • 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吸引眾多市民來觀賞
    2019年12月19日,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瀋陽市皇姑區興順夜市,美輪美奐的花燈吸引眾多市民觀賞。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瀋陽市皇姑區興順夜市,美輪美奐的花燈吸引眾多市民觀賞。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瀋陽市皇姑區興順夜市,美輪美奐的花燈吸引眾多市民觀賞。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瀋陽市皇姑區興順夜市,美輪美奐的花燈吸引眾多市民觀賞。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瀋陽市皇姑區興順夜市,美輪美奐的花燈吸引眾多市民觀賞。遼寧瀋陽,2020迎新花燈展亮相瀋陽市皇姑區興順夜市,美輪美奐的花燈吸引眾多市民觀賞。
  • 「佛都南京」金佛、金像及宗教藝術品展開幕
    佛教在線南京訊 2010年10月20日,「佛都南京」金佛、金像及宗教藝術品展在中國金箔藝術館和王殿祥藝術院隆重開幕,展覽薈萃了全國各式的金佛、金像等佛事藝術精品三百餘件。展覽展出了大量金佛、金像,包括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寶佛」貼金銅像;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貼金銅像;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娑婆三聖」貼金銅像;阿閦佛、寶生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佛、毗盧遮那佛「五方佛」貼金銅像。
  • 金佛茶 千古茶一盅
    宋代乾道年間,順德府禪僧慈覺,慕建茶之名聲,身背供奉金佛的佛龕,千裡迢迢,隻身來到武夷山,掛碟天心寺,坐禪靈峰洞,偶然發現山中一株奇異樹製成的「金餅」,參禪時,日復一日供奉在金佛面前……從此以後,上述奇異茶樹製成的「今餅」,便年復一年專供金佛享用,這就是詩中所指「千古茶一盅」的所謂「金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