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2020-12-24 中國木業網

29日,福人集團邵武木業有限公司員工在國際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上生產竹香板。該公司近年來著力科技創新,先後成功研發無醛竹刨花板、E0級阻燃板、竹香板等高端綠色產品。

夏日,鐵城邵武,萬木爭綠,生機勃勃。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邵武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綠色發展主題,主動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厚植綠水青山優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產業生態化的同時著力推進生態資源產業化,全力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連續三個月,邵武表現「亮眼」:在3月、4月、5月的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和重大項目網上簽約活動上,邵武不僅開竣工和籤約項目的個數及總投資額位居各縣(市、區)前列,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產業項目,屬於南平市規劃的七大綠色產業。

在堅定綠色方向、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發展底線的過程中,邵武的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格局,並在良性互動中不斷積蓄起強勁的綠色動力,助推綠色產業蓬勃發展、闊步前行。

綠色引領,好思路擘畫產業發展藍圖

近年來,南平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出臺七大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培育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回歸經濟、夜間經濟等「四大經濟」,在全國首推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搭建起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引領各縣(市、區)走出閩北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通過深入調研,提出『新動能、新經濟、新業態、新標杆、新路徑、新氣象』發展思路,『六位一體』系統推進邵武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南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武市委書記何光松說,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邵武全力實施綠色產業集聚行動,統籌推進一二三產協調發展。

據介紹,所謂「六新」驅動發展思路,即培育新動能,打造實體經濟新引擎;培育新經濟,打造數字經濟智慧圈;培育新業態,打造夜間經濟繁榮帶;培育新標杆,打造回歸經濟升級版;探索新路徑,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展現新氣象,打造黨建引領大擂臺。這一思路突出綠色發展導向和綠色動能轉換,緊緊圍繞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全力落實綠色經濟、綠色效益、綠色創新、綠色生態、綠色生活等考核指標,紮實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實現點綠成金、富民強市。

在開展「六新」驅動引領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邵武市高標準制定完善氟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把金塘工業園區打造成為全國氟新材料產業的重要承載地和集聚區。加快推進竹木加工、紡織服裝等傳統製造業「兩化融合」,加速綠色改造升級和創新創造體系建設,實現動能轉換。

此外,邵武全力推進竹木加工、紡織服裝、化工等傳統製造業的綠色改造,加快應用清潔高效的加工工藝,推動傳統基礎製造工藝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推進金塘園區氟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6·18虛擬研究院及杜氏木業、遠翔化工技術研發中心建設;「引」「聯」「育」多軌發力,將「回歸工程」與產業轉型升級同步謀劃、同步推進,引領一系列大項目、好項目、高科技項目回鄉落地;創新「一村一品」「閩臺融合」「生態融合」「文旅結合」模式,培育帶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十大龍頭」企業,打造十個帶動力強的現代特色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培強十家家庭農場,重點打造以中草藥、百香果、竹蓀等為主的「十大基地」,做強十個特色示範村;圍繞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因地制宜,創新路徑,持續探索,不斷激活綠色發展動能,加快推進項目化、實體化運作,打通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通道……

有好的工作思路,加上紮實的工作舉措,一幅山清水秀產業優的美麗畫卷,正在邵武徐徐展開。

綠色轉型,產業生態化「精益求精」

經過近一年時間極為嚴格的實驗及產品測試,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產品質量,得到韓國客戶的確認,目前正在辦理出口報關手續。

永太公司的新能源鋰電池含氟電解質材料系列產品,其生產過程對空氣品質要求極高。因為好環境生產出好產品,永太公司的產品倍受市場青睞,供不應求。眼下,永太繼續擴大投資,打造氟化學產業園。

「正因為看中邵武的綠水青山,所以我推薦永太公司前往投資建廠。」中國氟矽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胡錫雲欣慰地說。

像永太公司一樣,許多企業不僅是邵武好山好水的見證者、受益者,也是守護者、建設者。去年「9·8」投洽會上,福建永晶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含氟新材料生產項目籤約落戶邵武,預計年新增銷售收入18億元。公司總經理杜家龍介紹,永晶公司把環保和安全放在壓倒一切的位置上,二期項目同步投資2000多萬元,採用國際通行的MVR高效蒸發器等高端設備,高標準處理汙水,「守護好綠水青山,就是守護企業的未來!」

走在綠色生態的發展大道上,邵武氟新材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深圳新宙邦、上海三愛富等國內外巨頭集聚邵武,擘畫布局產業未來。他們的目標是,把金塘工業園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氟新材料產業高地。

多年來,金塘工業園區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切入點,以福建省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為標準,打造綠色園區、國家高新技術園區,發展突飛猛進,2016年被確定為福建省氟化工產業發展基地,2019年獲評省級綠色園區。

「在園區發展和招商選資過程中,我們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思路,重點引進氟新材料、有機矽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鋰電池及其相關材料,生物製藥原料及成品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的,需要高品質生態環境作為產業發展基礎的項目,實現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的協調互促。」邵武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敏飛說。

該市積極引導企業向綠色化、循環化方向轉型。位於邵武經濟開發區的福人集團邵武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端刨花板生產企業,近年來該公司積極創新,持續改進,企業變得越來越「綠」的同時,還相繼成功研發了無醛竹刨花板、E0級阻燃板、竹香板等高端、綠色產品。公司採用變廢為寶的工業化技術,主要原材料為竹絲、竹屑、竹刨花、竹粉等下腳料,有效減少對自然林的採伐。廠區排放的生產廢水,通過淨化後全部回收用於熱能中心,實現了生產廢水的零排放。此外,還採用無醛膠替代原來的有醛膠,消除了有害原料的使用,生產出了達到最嚴格環保標準的E0級綠色板材。

去年,福人集團邵武木業有限公司獲批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味家生活用品等多家企業獲批為省級循環經濟試點示範企業,邵武經濟開發區獲批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

好的產業基礎、產業配套,加上綠水青山的好環境,邵武在項目引進上如虎添翼。2019年,邵武市新增「五個一批」項目474項,總投資977.17億元。全年新引進項目154項,總投資162.5億元。全年開工項目128項,總投資395.77億元,竣工或投產項目160項,總投資295.2億元。引進上海三愛富、永晶氟苯、永太氟精細化學品、博眾新材料,上海歐勒奮等7個氟新材料下遊企業,總投資90億元,預計投產達效後年產值將達300多億元。

點綠成金,好生態催生好產業

產業生態化的同時,邵武還通過項目引進,著力推進生態產業化,把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藉助雲靈山旅遊景區秀美的生態環境,邵武市正在著力打造水北特色體育旅遊小鎮。項目總規劃面積16平方公裡,一期投資1億元建設的體育公園、飛拉達攀巖、高空滑索等項目都已竣工。

追尋著綠色發展的腳步,總投資逾5億元的福建含香食品烤鰻深加工項目、年產150萬噸香緣天然飲用水項目等,紛紛落戶邵武。

經過深入考察,福建含香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峰發現,因為水質優良,邵武當地的養鰻企業無需噴灑藥物,鰻魚即可健康生長,其鰻肉不僅口味鮮美,品質也能夠達到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高門檻出口標準。於是,他果斷選擇在邵武投資。目前,烤鰻深加工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預計今年6月即可投產。

以綠色為主旋律的「張三丰杯」竹產業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已經在邵武成功舉辦三屆,其本質也是將「竹」這個生態農產品,通過創意設計進而項目化、產業化。大賽促成設計師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許多企業與設計師成功籤約。通過這項高水平的設計大賽,邵武竹加工企業既提升了工業設計水平,又延伸、壯大了產業鏈條,推動綠色、低碳、環保的竹產業可持續發展。

位於邵武經濟開發區的福建味家集團,得益於「張三丰杯」竹產業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這個平臺,參賽設計作品成為了企業不可多得的創意「金庫」。從每雙筷子利潤不到一分錢,到原創家居產品,附加值成倍提升,一款網紅原創產品「懶時光衣帽架」,利潤是生產成本的3倍,單單這款產品產值就達3000萬元。

一根毛竹挑兩頭:一頭是生態,一頭是經濟。味家集團董事長鈄祖軍說,依靠生態資源的初級產品無法提升附加值,並非企業長久之計,通過工業設計大賽這個平臺,他們從原來的代工生產,到如今整合中國美院等48名設計師,比拼設計,比拼品牌,企業按照用戶的個性需求量身定做整體竹家居的方案,利潤一般為生產成本的兩三倍,效益一下子上來。

素有「深山明珠、林中公園」美譽的邵武市二都國有林場,經營區總面積10.2萬畝,天然闊葉林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1.8%,擁有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和森林景觀。

近年來,該場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實施林下仿野生種植名貴中藥材,目前已發展林下種植中草藥面積5600畝,打造成全省最大規模的林下種植示範基地,成為「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外地客商看好二都國有林場的生態發展思路和林下仿野生種植名貴中藥材的成功,已有生態體驗遊、中藥保健膳食等多個投資數千萬元的養生項目落戶該場。

在此基礎上,該市又選擇二都國有林場,積極推進森林康養項目建設,今年計劃投入5000萬元,用於森林康養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今年3月,經省級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邵武市二都森林康養基地被列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相關焦點

  • 走近生態邵武 感悟綠色魅力 福建邵武走進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會
    「綠色南平 福地邵武」。8月14日上午,福建南平邵武走進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會。這是跨省遊恢復以來,首個走進上饒開展旅遊推介的城市。上饒60多位旅行社大咖齊聚,就旅遊綠色發展進行共商。邵武史稱「南武夷」「鐵城」,有1700多年的建縣史,地處閩西北,是上饒的近鄰。位於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世界自然遺產地泰寧之間,是閩西北「綠三角」旅遊線路中心。境內旅遊資源稟賦優越,人文底蘊厚重、旅遊基礎設施完善,是近年來逐步崛起的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
  • 南平邵武:「夜遊」產品激發消費潛力
    臺海網8月8日訊 據大武夷新聞網消息 近日,結合當地的「行程遊」,邵武推出了頗具特色的「夜遊邵武」旅遊產品。「夜遊邵武」涵蓋了和平古鎮、天成奇峽、金坑紅色旅遊景區等優質4A級景區,以及福山森林公園夜景、紫雲湖畫舫夜遊、音樂噴泉等城市夜色業態,串聯起「城市業態」+「鄉村景點」的旅遊線路,填補了當地夜間旅遊市場的空缺,豐富了旅遊產品供給。
  • 與上饒一山之隔,福地邵武在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會
    8月14日,福建南平邵武走進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會。這是跨省遊恢復以來,首個走進江西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的城市。 圍繞「全福遊 有全福」、「武夷山水 度假勝地」、「綠色南平 上饒與南平僅一山之隔,同為閩浙贛皖四省四市民間藝術交流友好城市,可以說是山水相鄰、民風相近。邵武別稱「鐵城」,地處閩西北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北接「雙世遺」武夷山,南毗世界地質公園泰寧金湖,史稱「南武夷」。全市土地面積2859.6平方公裡,總人口30萬。
  • 邵武旅遊專場推介會走進泉州
    9月17日上午,以「綠色南平 福地邵武」為主題的邵武旅遊專場推介會在泉州召開。抽取幸運嘉賓近年來,邵武市緊緊圍繞「綠色南平 福地邵武」的旅遊品牌,以創建全域生態旅遊為引領,圍繞體制機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秩序與安全、資源與環境、品牌影響、創新示範等方面,上下一心、全力作為,堅持「統籌規劃、融合發展,市場主導、創新驅動,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發揮優勢、彰顯特色」的原則,推動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全面迎接大眾旅遊新時代。
  • 回歸自然「森活南平」
    近日,2020年福建省首批省級森林養生城市、森林康養小鎮和森林康養基地名單發布,順昌下沙「山哈」、延平「杉木王」、邵武「天成奇峽」、邵武「雲靈山」等4個基地入選省首批森林康養基地。南平森林資源豐富,素有「綠色金庫」「南方林海」之稱,森林覆蓋率78.85%,居全省第二,活立木蓄積量1.83億立方米,居全省第一。長期以來,南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利用國家儲備林項目引入金融「活水」,創建森林城鄉品牌,實施重點綠化項目激發鄉村活力,多措並舉打造「森活南平」,做足「綠」文章。
  • 福地邵武走進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會
    8月14日,福建南平邵武走進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會。這是跨省遊恢復以來,首個走進江西上饒開展專場旅遊推介的城市。圍繞「全福遊 有全福」、「武夷山水 度假勝地」、「綠色南平 福地邵武」品牌的推廣,推介會通過播放宣傳片與文字講解等方式, 展示了福建邵武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
  • 南平一座「有錢」縣級市,人均GDP8.04萬,未來發展被看好
    南平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福建西北部,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南平佔地面積為2.63萬平方千米,而境內2019年的戶籍人口為31.26萬人。南平市的經濟發展在省內是墊底的,不過南平的經濟實力相對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2019年南平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991.57億元,人均GDP水平超6萬元,因此南平的生活水平還是可以的。
  • 大美武夷 綠色南平
    政和東平楠木林 (徐庭盛 攝)邵武張厝竹影(韓承偉 攝)這裡,是南方綠谷,巍巍武夷翠峰連天,推門見綠;這裡,是閩江源頭,汩汩清流匯聚東流,滋潤萬物;這裡,是天然氧吧,湛湛藍天清新怡人,任君呼吸;這裡,是「山圍八面綠,水繞兩江清」的南平。
  • 義烏綠色動力小鎮:動力澎湃「浙江之心」
    義烏綠色動力小鎮位於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千年古鎮赤岸鎮與佛堂鎮交界處,規劃面積3.32平方公裡。小鎮於2015年啟動建設,2017年入選省級特色小鎮第三批創建名單,按照產業、文化、旅遊和社區功能疊加的要求,小鎮形成了產業發展核心區、運動休閒體驗區、城鎮綜合服務區、創新綜合服務區等四大功能區。
  • 騎著單車環福建之第九天、第十天:三明建寧—南平邵武—武夷嵐谷
    第九天:行程:三明建寧——南平邵武騎行距離:148km今天算是騎行以來爬坡最長的一天,建寧到泰寧的坡果然很長,要是昨天在建寧沒有下雨的話,可能要凌晨才能到泰寧今天也是騎行以來最」風」的一天,爬坡泰寧時逆風,特別是到泰寧縣城段,簡直逆狂風,而泰寧到邵武,大大的順風,中間好幾次都是30以上猛騎,車店老闆說都是坡沒錯,害得我多備了兩罐紅牛,結果碰到都是下坡順風才喝了一瓶,中間象徵性的爬了一條兩公裡的坡。
  • 邵武:「夜遊」旅行產品火爆市場
    推出頗具特色的「夜遊邵武」產品。結合原本的「行程遊」,「夜遊邵武」旅行線路涵蓋了和平古鎮、天成奇峽、金坑紅色旅遊景區等優質4A級旅遊景區,以及福山森林公園夜景、紫雲湖畫舫夜遊、音樂噴泉等城市夜色業態,串聯起「城市業態」+「鄉村景點」的旅遊線路,填補夜間旅遊市場的空缺,豐富了我市旅遊產品供給。
  • 創意賦能武夷山水 品牌帶動綠色南平
    近年來,南平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圍繞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著力選準做優與生態資源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創新「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致力推進生態文明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板」。
  • 南平:生態「血脈」,激活綠色新動能
    去年,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牢記總書記囑託,按照省委對南平的「四個高質量」要求,南平著力創新突破,積極探索水美經濟,致力加快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步伐。
  • 遇見南平 遇見自己!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
    當日,以「遇見南平·遇見自己——全方位推動文旅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為主題的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成功山水生態公園開幕。
  • 慈谿鄉村片區組團發展動力澎湃
    原標題:慈谿鄉村片區組團發展動力澎湃   本報訊(記者何峰慈谿市委報導組盧萌卿張天葉)上個月29日,氣溫驟降,但慈谿市崇壽鎮傅家路片區農民創新創業中心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 福建南平:一泓碧水穿城過 兩岸秀美入畫來
    而對於南平來說,考亭只是水美鄉村建設中的零光片羽。南平地處閩江上遊,是福建的生態屏障。境內山巒起伏、溪河縱橫,有大小河流700條,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176條,5年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54倍,是全省的3.49倍;水環境優良,主要河流水質均在Ⅲ類以上,‖類水始終在90%左右。坐擁綠水青山的天生麗質,但始終未能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
  • 遇見南平 遇見自己|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在延平、武夷...
    東南網11月16日訊(本網記者田燕平)11月16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福建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卓少鋒,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肖長培出席發布會。   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改變以往做法,創新實行「1+1+N」辦會模式,將於11月20日—22日在南平市延平區、武夷新區、武夷山市舉辦。
  • 丨拾味丨福建南平邵武
    邵武素有「鐵城」之稱,地處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史稱南武夷。邵武歷史悠久,建城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曾為福建八府之一,歷史上曾出了2個宰相、7個兵部尚書、 271位進士,邵武市和平古鎮還是世界黃氏宗親尋根謁祖之地,後唐工部侍郎黃峭後裔遍布沿海各省及臺灣、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各國。
  • 實現綠色發展 壯大特色產業
    實現綠色發展 壯大特色產業 2020-12-23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邵武金塘工業園區:打造中國南方氟化工產業園
    金塘工業園區2006年啟動建設,主要發展以氟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為主導的精細化工產業,2017年被確定為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2018年被確定為省氟化工產業發展基地,2019年被確定為省級綠色園區、省級勞動和諧關係園區,2020年被列為福建省16個標準化建設試點園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