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的神奇功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針刺為什麼有效,人們知之甚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古聖人對針刺的怎麼介紹。
今天學習醫古文十七《寶命全形論》。此文選自《黃帝內經》卷第八寶命全形篇第二十五。以王冰注本為要。這篇文章是針經中的至寶,行醫人的看家本領,我個人是這樣領會的。
為什麼這篇文章特別重要?個人認為,它是針經之首。
由於種種原因,黃帝內經的靈樞內容遺失,在宋朝時才被找回。黃帝內經的整理,倖存唐朝王冰作注,理順了章節,並對素問進行注釋。其實,細細觀察王冰注的素問,其中也有《靈樞》部分內容。
為啥會出現這種錯亂?古代無紙,記載內經文字皆在竹簡上。由於年代久遠,朝代更替,保存書簡實在不易。這難免會出現書簡混亂和亡失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岐黃針經的編排就引起歷代醫家爭議。
老棕衣認為:寶命全形論,應是《靈樞》即黃帝針經的開篇之作。主要從針刺目的、理論和方法三方來分析。
盡欲全形,針除疾病。
開篇闡述為什麼用針灸的目的,因為黃帝憐憫人民之生命,故可謂是開宗明義,開門見山。
黃帝問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君王眾庶,盡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於骨髓,心私慮之,餘欲針除其疾病,為之奈何?
黃帝指出,無論是君王還是平民,都希望健健康康,但身體之病,很難察知,當察知病邪入骨髓,又難祛除。因此,人應順應天地陰陽四時變化養生,醫者合於自然,根據人體對應的陰陽虛實,人體的十二骨節、絡脈,法天則地,隨應而動。
黃帝認為,天地間人的生命最珍貴,要保之全形,用針除疾病。這樣的用意,表明針刺的重要性,是保護生命的最佳手段。
敢問針理,陰陽五行。在接著的論述中,黃帝重點講述陰陽五行在針刺中的指導作用。
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針刺的原則,要先立法。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指的就是這五點。這裡講的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是針刺保全的首要法則。
這裡講的五行相剋「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這就是針刺原理。這樣做,虛者實之,滿者瀉之,針工都應知道這個原理。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這八個字中,點明了針刺的核心奧秘是治神。
古人認識的神,是定五臟之應,是神魂魄意志的綜合。這是腦心一體的神經反應。古人雖然不可能認識大腦中樞神經的反射現象,但現代神經反射規律的生理機制,古人用「神」來表達,已經很清楚地告訴人們,針刺治病的真諦就是治神。說白一點,針灸治療的效果,取決於是否刺到神經上。
針刺的正確方法:集中精神,掌握虛實,下針要穩,捻針候氣。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這句話,可謂八個字揭示了靈樞的全部奧秘,並成為靈樞經的綱要。當然,歧黃之術的神的概念,遠遠大於現代關於神經的範疇。
《寶命全形論》,講述了針刺的目的,原理,方法,是岐黃之術的核心技術,也是黃帝治未病和治已病的竭力向後世推廣的醫術。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針刺是保全人生命的至寶。黃帝針經,句句經典,字字珠璣,我們都當銘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