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配圖均為本人原創拍攝)
現在的攝影師應該能夠全天候攝影了,因為數碼影像技術進步,現在已經能夠解決以往膠片時代的諸多技術限制了。
本文主要談一下風光攝影中HDR運用。
這裡所說的HDR是指高動態光照渲染。高動態範圍圖像(High-Dynamic Range,簡稱HDR),相比普通的圖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動態範圍和圖像細節,根據不同的曝光時間的LDR(Low-Dynamic Range)圖像,利用每個曝光時間相對應最佳細節的LDR圖像來合成最終HDR圖像 ,能夠更好地反映人真實環境中的視覺效果。
根據人的視覺體驗,圖片高光(一般直對太陽拍攝和金屬表面反射光不會有層次)有層次讓我們看起來舒適,而人們視覺通常先被圖面明亮處吸引。如果高光部位處理不好,就好比劣質高音喇叭放大噪音讓人不舒服。
傳統膠片時代,欣賞高光影調豐富的黑白圖片,如同看到初生嬰兒皮膚或剛煮熟剝開殼的雞蛋表面那樣舒服。
膠片時代,由於物理成像原理和化學感光材料限制,面對光線對光強烈或說是高反差景物時,拍攝一張照片是無法全面記錄黑暗陰影到明亮高光處全部層次的,那時的攝影師必須有所取捨,或者利用人工改善布光條件(如藉助閃光燈、反光板等)。通常那時膠片攝影都以犧牲陰影層次為代價,保持高光層次。
可是風光攝影中經常遇到大光比的問題。高光層次想要,陰影層次也想保留,在膠片時代幾乎無法做到。
感謝數碼技術的進步,以前曾經困擾攝影師的問題現在都不是問題了。HDR技術的出現,現在連手機都能拍攝出從陰影到高光影像層次了。
進入智能化時代,一切技術操作在現在都可能都是電腦程式了,你只要了解原理,就容易掌握了。
面對高反差風景,只需穩定好照相機,分別以不同的曝光量拍攝記錄下從陰影到高光層次的數張影像,也就包圍曝光,接下來交給電腦合成處理就行了。也有些數位相機有直接HDR合成功能,手機更是能直接得到HDR效果圖片。
後期合成就是把同一景物,從拍攝的曝光不足若干檔到曝光過度若干檔的數字圖片進行合成。
注意拍攝時要穩定好,因為包圍曝光對景物連續拍攝,如果拍攝中位移大了,難以有效合成,用三腳架就可以解決了。三腳架是風光攝影必備器材。
最早的合成技術可以在PHOTOSHOP軟體中通過圖層疊加塗抹進行的,後來PHOTOSHOP軟體有了自動HDR合成功能。
也有人說,不用HDR技術,後期直接調出效果。對此我不反對,只要你能接受嚴重噪點的圖片。
還曾有許多圖像HDR合成軟體,實在太多了,現在卻很少了。
早些年曾用過圖像HDR合成軟體,有各種不同的合成效果。但是後來不用了,因為圖片管理軟體Lightroom已經有了HDR合成功能了。
選好圖片,一鍵即可搞定,特別方便。
至於手機HDR軟體,別問我。多得數不清,免費的也有,自己找去。
記住,手機拍攝HDR時也必須穩定,否則質量效果會差。
對於拍攝日出朝霞或傍晚夕陽,色溫變化快,合成出的HDR效果圖片再稍加處理,色彩效果大增,就是一幅讓人稱讚的大片。
數碼時代的攝影技術,已經不再是一個難題。關鍵在要知道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運用哪種攝影技術為自己服務。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首要的是練就一雙洞察光線的眼力和駕馭光線的技術,才能隨時利用現有光線條件達到想要的影像效果。
風光攝影中遇到諸如日出日落、天空白雲等光比大的時候,使用HDR技術就能輕鬆拍攝到漂亮的風光大片。
技術活不難,只要你願意用心學就能掌握。年輕時曾聽老人們說過,技術活沒啥學,人家咋弄你咋學。
只有留心、大膽實踐、勇於探索、認真總結、弄懂原理、優化操作,你就能掌握了。
這是一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不停地學習,就能享受到技術帶來的攝影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