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經濟日報微信
被標題「饞」進來了嗎?
嘿嘿,這個全球第一就是它↓
近日發布的《方便麵行業分析與展望報告》稱,2018年全世界一共消費了約1036億份方便麵,其中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逾400億份,居全球第一。甩了第二名印度尼西亞(125.4億份)和第三名印度(60.6億份)好幾條街……
方便麵吃出全球第一
你一般什麼時候吃方便麵?
據說31%的中國遊客出國旅遊時候都會帶方便麵,
而剩下69%沒帶方便麵的中國遊客感到十分後悔。
你覺得方便麵味道如何?
曾有博主突發奇想,去美國洛杉磯號稱「全世界最尊貴住宅區的」比弗利山莊,在高檔餐廳裡將方便麵端給客人,結果——
裡斯諮詢近日發布的《方便麵行業分析與展望報告》稱,2018年,全世界一共消費了約1036億份方便麵,其中,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逾400億份,居全球第一。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則分別以125.4億份和60.6億份位列世界第二、第三大方便麵市場。
報告還指出,2018年方便麵的世界人均消費量為13.6份/人,也就是說,2018年世界上每人平均吃掉13.6份方便麵。其中,韓國、越南、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消費者的人均消費量位居前三。其中,韓國的人均年消費量排名第一,人均年消費74.6份,中國的人均年消費量為29份。
作為世界第一大方便麵市場,中國方便麵市場在經歷了大滑坡之後,於2016年到達谷底,市場銷售總量為385億份,之後逐步回升,2018年為400億份,恢復至2015年的水平,在2019年將持續逐步回暖。
報告指出,未來方便麵市場將持續回暖,並且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在大眾市場中,消費者將持續追求更加實惠的產品;而在高端市場,消費者的認知出現了升級,不再滿足於不同口味的方便麵,而開始對方便麵的口感和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方便麵將迎來正餐化時代。
此外,方便麵還將進入全球化競爭的階段。在中國市場之外,康師傅、今麥郎等企業已經開始在全球市場展開戰略布局。今麥郎在日本和韓國推出了老範家麵館面,緊隨其後,康師傅在瑞士推出速達麵館。與此同時,日清、農心等國外品牌也已將中國市場作為主戰場之一,以高端化、特色化的產品進軍中國市場。
方便麵在中國
中國方便麵生產始於1964年,當時北京食品總廠用手工操作曾用鴨油生產油炸方便麵。中國工業化方便麵生產開始於1970年。
↑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
從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裡,中國方便麵行業突飛猛進,年產量從1970年的200萬份發展到2000年的178億份左右,居世界第一。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方便麵生產企業
這還只是一部分哦
華豐: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珠海華豐食品公司曾經是最大的方便麵生產企業,其推出的華豐牌三鮮伊面在80年代曾熱銷全國。在康師傅、統一進軍大陸市場前,華豐一直佔據方便麵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
康師傅:於1991年進入中國大陸發展,1992年8月21日推出第一碗「紅燒牛肉麵」,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經典口味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陪伴很多人走過了20幾個年頭。
今麥郎:前身是河北華龍面業集團,創建於1994年3月,是一家股份制企業。方便麵5大龍頭企業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日清佔據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
五穀道場:「非油炸」的五穀道場創立於2004年,2005年10月正式上市,上市當月銷售額達到600萬元,更是在2006年達到鼎盛時期,年銷量突破10億元人民幣,月銷量以30%的速度增長,成為當年的「中國企業成長冠軍」。五穀道場以其獨特的產品定位打入了傳統油炸方便麵市場,一時之間成為消費者的新寵。
統一:在2008年隨著「這酸爽,不敢相信」的廣告語,統一100老壇酸菜牛肉麵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從2008年的單品1.5億,到2012年的40億,增長率達到驚人的2500%。
白象:白象大骨面是白象集團生產的一款方便麵,它將方便麵與傳統的滋補品骨湯相結合,創新了「骨類面」營養新領域。上市8個月銷量達6000萬包,上市1年銷量即超1億包。
2016年主要方便麵生產企業產量達362.4億包,銷售額511.69億元。
方便麵逆襲=消費降級?
曾幾何時,有人預言「外賣興起、消費升級,方便麵死定了」。去年,以方便麵、榨菜為代表的方便食品熱銷,曾引發了一些「消費降級」的議論。有觀點認為,這些低價食品「逆襲」,證明老百姓開始捂緊錢袋子,消費檔次降低了。
方便麵行業為何「逆襲」?主要原因還是企業發力創新。這兩年來,方便麵生產企業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不斷推出兼具營養與美味的創新產品,最大程度減少「工業味兒」,使產品回歸傳統與天然。品種越來越多,口味越來越好,料包越來越講究營養和健康,不僅吸引了加班工作的年輕人,不少老年人和兒童也喜歡上了方便麵。
從低價、降價競爭到中高端產品熱銷,從原來單一品種的標準化口味向更豐富、多元的口味發展,方便麵行業的興衰給人們以深刻啟示:消費市場要靠創新培育,消費潛力要靠創新挖掘。傳統產業在網際網路時代是否還有旺盛生命力,取決於生產工藝和設計理念上的創新。小到一包方便麵,大到汽車、高鐵、商用大飛機,道理基本都是一樣的,市場經濟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和理念。任何時候,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潛力都是可以通過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來培育的。
傳統企業要發展,唯有創新,特別是一些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與其叫苦埋怨,還不如自求突破,銳意創新,這才是自救的「大招」。我們期待更多事關百姓生活的產業能夠不斷創新,像方便麵行業那樣,在消費升級大潮中呈現新的活力,既開拓自身廣闊的市場空間,又更好地滿足百姓多元化消費需求。
那些關於方便麵的「冷知識」
方便麵在世界各地叫法不一
方便麵的「祖先」是中國人
在現代盒裝方便麵發明之前,清代中期已經出現了類似的油炸麵條——伊面。
相傳,清朝名臣伊秉綬在家為自己母親祝壽。由於客人多,廚師手忙腳亂,不小心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油鍋,最後只能硬著頭皮,撈起面澆上高湯上桌。
沒曾想,眾賓客吃過後,紛紛讚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因為發明於伊府,所以大家習慣稱之為伊面、伊府麵。
芝士大蝦伊面
現代方便麵的發明人是安藤百福?
五十多年以來,日清食品公司老闆安藤百福,一直被稱為全世界第一個發明方便麵的人。但有報導指出:第一個發明方便麵的人,其實是來自中國臺灣的張國文。他透過中華傳統美食雞絲麵,而得到「用熱水泡麵吃」的靈感,先申請了方便麵的專利權。而後,安藤百福斥資2300萬日元(大約135萬人民幣)向他購買專利權。
無論真相是什麼,無法否認安藤百福是一個營銷天才。沒有他終其一生的努力,方便麵也不可能取得如今的地位。
「3分鐘」是方便麵最佳衝泡時間嗎?
一直以來,「3分鐘」被譽為方便麵最佳衝泡時間。電影《喜歡你》裡面,金城武大談「泡麵絕學」,對方便麵的溫度,計量,時間,都有著極其嚴格的把控。
「3分鐘」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安藤百福。不過他承認:所謂3分鐘,其實只是一個心理學銷售技巧。3分鐘,是一個人面對食物時,期望最高的時間。在3分鐘內,受到香味的刺激與等候的過程,會讓人更加期待方便麵。加上當時肚子本身就很餓,胃口也會跟著大開,把方便麵吃下肚後,會覺得格外好吃,幸福滿滿。
方便麵是第一款走向太空的麵條
2005年,安藤百福在95歲高齡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叫做「SuperRam」的航空方便麵,幫助太空人實現了在浩瀚的星空中,邊看銀河邊吃麵的夢想。
方便麵曾是食品中的貴族
一直以來,在廣大老百姓心目中,方便麵都是物美廉價食品的代言者。然而,安藤百福最早發明的方便麵,卻是一包普通且沒調料包的雞汁口味方便麵。口味怎麼樣,沒人知道。不過價格卻相當銷魂,是一份街邊烏龍麵的6倍之多。
方便麵背過的黑鍋和真正的危害
吃方便麵會致癌?吃方便麵會長痘?吃方便麵會禿頂?吃方便麵會營養不良?……一直以來,關於方便麵的負面傳聞許多,比如吃一份方便麵,肝臟要花32天解毒,甚至吃下去32小時依然無法消化。比如,杯麵碗遇熱水會溶出蠟……總之就是從長痘痘到致癌,橫跨各種級別的人身傷害。
為了對抗那些謠言,安藤百福每天堅持至少吃一份日清泡麵,並且活到了97歲,用生命為自己的產品代言。
事實上,與大部分麵食一樣,方便麵只需兩小時便可完全消化。至於杯麵內層使用的食用蠟或耐熱的塑料PE膜,都是經過國家質監局檢測的。只有完全確保無害後,才有資格準入市場。
當然,這不代表可以敞開吃方便麵。如果常年吃方便麵,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以及熱量吸收過高。建議減肥人士還是遠離方便麵!
為什麼方便麵都是波浪形的?
以下幾個解釋供大家參考一下
①方便麵在蒸煮和油炸的製作過程中,彎曲的麵條中間有較多的空間,方便蒸汽均勻分布,也方便彎曲的麵條與油充分接觸,提高效率;
②相比直線的設計來說,波浪形更加不容易折斷,能夠保持形狀;
③能夠進一步壓縮空間,節省空間,方便攜帶,節約資源;
④煮麵時,能與湯水更充分地接觸,吸水效率高,短時間就能煮好;
⑤使用筷子或叉子吃麵時,更不容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