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小貼士
旅遊建議
浦江彩色羅源村和花谷冷塢村都是非常適合親子出遊的浙江鄉村旅遊目的地,尤其是夏季,暑假來臨時,推薦各位家長可以帶老人孩子自駕去浦江看看這兩個極富魅力的最美鄉村。
交通信息
自駕
建議自駕前往,抵達浦江縣城後沿浦蘭線行駛,沿路牌轉入浦橫線後即可看到羅源村村牌,沿著路牌指示盤旋村道而上即可抵達羅源村。
門票信息
村落參觀免費
全國第一個彩色鄉村——羅源村
國外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彩色小鎮,獨特的色彩魅力吸引了無數的遊客觀光遊覽。而在中國,在浙江浦江,其實就有一個山上的彩色世界——浙江省浦江縣羅源村。
羅源村風光旖旎,三面環山,處於浦江縣通濟橋水庫的庫尾,有一條羅源溪穿村而過。2014年以前的羅源村還和眾多大小村落一樣,在三座大山的包圍中平凡得甚至無人知曉。直到這年年底眾多設計師的到來,羅源村才仿佛一下子從百歲的滄桑返老還童成了一個十幾歲的童顏,羅源村的農房披上了絢麗的色彩從而走紅網絡,成為全國第一個彩色鄉村。
由中國美院、浙江美院、金華牆繪團體打造而成的五彩村落羅源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藝術畫跳上了農房牆壁和稻場,把村莊裝扮成了童話世界,給予了遊客們一個溫馨的彩色童話夢。尤其是村中的3D藝術牆讓它再次掀起任性的風潮:憨態的大象流連於荷塘夜色、可愛的海豚暢遊在蔚藍海洋、白色的水鳥穿行在通濟湖上……引發了國內外知名網站包括路透社、美國之聲新聞網等海外眾多媒體的報導轉載。
走進羅源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座彩色的房子,讓人眼花繚亂,有紅的,黃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塗料讓整個村子瞬間就華麗轉身成了時尚的彩色鄉村。彩色羅源村包含了「本土」、「時尚」、「親子」和「田園」四個主題的3D藝術畫。
更令人稱絕的是在每年春天,羅源村後的油菜花盛開,油菜花海與彩屋相伴,整個村子就像一副張揚的水墨畫,用足了世間最絢爛的顏色!附近的民生村更是被稱為中國十大任性油菜花基地,一條鄉村馬路穿山腰而過,俯視仰看都是美景。除了層層疊疊的梯田油菜花,逶迤的群山和鬱鬱蔥蔥的山林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背景。
人文羅源
文化禮堂建設是浦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大特色,羅源村的文化禮堂設在古色古香的于氏宗祠內。跨進宗祠,可見「七星世家」、「奎映堂」等匾額,與牆上的花卉瑞獸、各種人物仿佛訴說著著羅源村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禮堂內還設有農家書屋、民俗文化陳列室,置有桌球桌。民俗文化陳列室裡,擺放著泥茶壺、煤油燈、繡花籃以及織布機等傳統生活、農業生產器具。
羅源村建成文化禮堂後,還在禮堂內舉辦了縣第五屆農民賽詩會,開展了「秀美前吳,關愛暖冬」送春聯活動,邀請律師講解法律知識等。現在羅源村的文化禮堂已成為了村民文化活動和業餘生活的好去處。
文化禮堂外就是羅源村的「五廊」:村史廊、勵志廊、民風廊、成就廊、藝術廊。羅源先為「羅」姓所居,而後有於、席、費三姓陸續遷入,繁衍生息。村中有古祠堂兩座,席氏宗祠三開二進,于氏宗祠三開三進,雕梁鬥拱都保存完整。村裡甚至還有兩個「什錦班」,一是前山村的「徽戲什錦班」;二是殿下自然村的「崑腔什錦班」從始至今是個遍出書畫家、企業家的地方,確是一個人文之村。
羅源村舌尖上的美食—七彩「米篩爬「
「米篩爬」是一道浙江省浦江縣的特色江南麵食。把面和虛後,搓成一指寬麵條,然後扯下一小團,用大拇指在米篩上「爬」——摁,卷,再輕輕一拔就成,下鍋隨高湯煮熟即可食用,在其他地方可是吃不到的獨特風味。魯迅先生也曾數次品嘗「米篩爬」,他第一次吃「米篩爬」是在1927年從北京到上海,著名戰地記者的曹聚仁家裡,曹聚仁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浦江人。
「滿背篩花,腹內兩疤」,這是吃過「米篩爬」的人們對它精緻樣貌的評價。米篩爬是羅源村村民們最喜愛的吃食,閒時午後農婦們相約圍坐在院中,不緊不慢地製作著這一道舌尖上的美食。鄉野的味道都源於最常見的食材,在平凡的製作中,羅源村民們融入了幾分巧妙的心思,簡單而不失情趣,也因此衍變出了七彩「米篩爬」。從蔬菜中提出的天然色素,為麵團提供了鮮麗的色彩,豐富的營養成分;各色的菜汁混合於麵粉之中,和面、擀平、切條這一系列技術活後面片搓成一指寬條,扯下一小團,用大拇指在米篩上輕輕一「爬」;大鍋燉骨頭湯,切些許香菇、筍乾、鹹菜、與米篩爬伴煮;調料除普通鹽外,蔥末、蒜糊、薑絲等均可隨個人喜好,自由調味。出鍋前趁著熱氣,加入一勺豬油使得湯料更為香濃。在平淡無奇的米篩上,爬出了浦江式的美味人生。
在彩色羅源村,就是連食物都是這麼的繽紛多彩,實在是太夢幻了。
後記
羅源村是有著中國鄉村特色的壁畫村,有著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特味道。羅源彩色村落的打造,就是浦江發展鄉村旅遊的一次嘗試;不僅僅發展鄉村旅遊的嘗試,也是一次改變如今各地鄉村「千村一面」現狀的嘗試。浦江彩色羅源村的打造,或許是一塊試金之石,一塊破解目前鄉村建設趨於同質化難題的開山之石,祝願它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