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好嗎?兩者搭配更營養
牛奶和豆漿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因為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這是真的嗎?牛奶和豆漿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更營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
不知什麼時候起,產生了一種奇怪的說法: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
究其理由,一種說法原自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其實它也是一種蛋白質,但它偏偏會阻礙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讓生豆子當中的蛋白質消化率不足40%。如果吃了它,也會妨礙其他食物中蛋白質的吸收。
不過,只要經過烹調加工,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就會大部分失活,於是,人們千百年來都在放心地飲用豆漿。關鍵在於豆漿的加熱時間,最好沸騰之後再小火加熱8分鐘,保證胰蛋白酶抑制劑的破壞率達到90%以上。
既然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經加熱失活了,也就不會妨礙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兩者同飲,應當是毫無問題。在喝豆漿的時候加入一點牛奶,兩種飲品的營養反而能互補,兩全其美。
牛奶和豆漿有什麼區別?
那麼,究竟牛奶和豆漿有什麼營養價值及功效呢?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豆漿作為一種老少皆宜的健康飲品,在西方國家也有「植物奶」的美譽,其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豆漿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煙酸,以及鐵、鈣等微量元素。鮮豆漿一年四季都適合飲用,而且在不同的季節飲用豆漿對人體可以起到不同的營養作用:春秋季飲用可以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夏季飲用可以消熱防暑、生津止渴,冬季飲用可以祛寒暖胃、滋養進補。
牛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而且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適當,非常適合鈣的吸收。牛奶不僅可以給人體提供營養物質,而且對人體的很多臟腑以及心腦血管系統都可起到保護作用,對人的睡眠以及皮膚美容也十分有益。要注意牛奶不能生著喝,必須經過高溫加熱,以消除生奶中的有害菌,但是在加熱過程中不宜長時間高溫蒸煮。
那麼,牛奶和豆漿有區別嗎?牛奶是從動物體內提取的,而豆漿是由植物加工而成,從這點上就註定他們的「出身」不一樣。再PK一下兩者的成分:兩種飲品的脂肪含量相差很大,全脂牛奶脂肪含量是3%,而豆漿只有0.7%,從低脂的角度來看,豆漿勝出;在蛋白質和鈣含量方面,牛奶就要比豆漿有優勢了,牛奶蛋白質的含量是豆漿的一倍,而且牛奶是食物中補鈣的最佳來源,鈣含量達到104毫克/百克,而豆漿的含鈣量就要少很多了,只有10毫克/百克。此外,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多糖都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成分,而且豆漿中富含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都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飲用牛奶和豆漿的人群禁忌
由上可知,牛奶和豆漿對於人們補充營養起著重要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
以下體質的人群喝牛奶需要小心:
1、對牛奶過敏的人,喝牛奶後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2、乳糖不耐者,有些人體內嚴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攝入人體內的牛奶中的乳糖無法轉供小腸吸收利用。
3、經常接觸鉛的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鉛在人體內吸收積蓄,容易引起鉛中毒。
4、腹部手術後的患者,此類病人多有腸脹氣,牛奶中含有較多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腸內不易消化,發酵後可產生氣體,使腸脹氣加重,不利於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5、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物中的鐵需在消化道中轉化成亞鐵才能被吸收利用。牛奶不利於貧血患者恢復健康。
6、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和胰脂酶的參與,飲用牛奶將加重膽囊和胰腺的負擔,進而加重病情。
7、平時有腹脹、多屁、腹痛和腹瀉等症狀者,這些症狀雖不是牛奶引起,但飲用牛奶後會使這些症狀加劇。
以下體質的人群喝豆漿需要小心:
1、嬰兒不宜喝豆漿,小嬰兒應該使用接近於母乳的配方奶粉餵養,絕對不能夠使用豆漿來代替牛奶,這是因為豆漿中含有的營養物質不能夠滿足孩子身體發育的需求。
2、不要空腹喝豆漿,因為豆漿中含有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之後會轉化為熱量而被消化掉,所以不能夠起到補充身體所需的作用。
3、痛風病人,所謂的痛風病,其實指的就是由於身體中患有嘌呤代謝障礙所出現的疾病。在黃豆製作成為豆漿之後,嘌呤的含量比其他的豆製品含量要高得多。
4、腸胃不好的病人,從中醫上來說,豆漿是屬於偏寒的食物,所以身體比較虛寒,並且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應該少喝豆漿為妙。並且豆漿在進入我們的體內之後,由於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下會產生比較多的氣體,所以一些容易腹脹的人群也少喝。
5、正在服用抗生素的人群,營養專家提醒,豆漿千萬不能和抗生素等一起服用,特別是紅黴素。因為二者之間接觸之後會產生化學反應,對於身體非常的不利。
(責編:馮人綦、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