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型與功能設計是住宅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好房子的關鍵特徵之一就是一個好的戶型,能夠滿足功能性需求。住宅戶型設計不僅應該滿足基本的使用要求,還必須很好地適應現代生活方式。
好房子的戶型設計
1、戶型要適用
適用是住宅建設的基本要求,戶型設計的第一位選擇因素就是使用方面,舒適度較高,離開這點就談不上戶型設計的先進和前瞻性。
面積適當的廳,滿足會客、團聚、視聽、休閒的公共性活動功能。
廳內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風和視野。
廳內不要有太多的洞口和門,以方面家具的擺設和隱私的保護。
廚房最好在門口,以利購買菜蔬與處理垃圾,避免汙染。
廚房和餐廳最好相鄰,以便用餐和撤除餐具。
衛生間與臥室要相近,,不然老人兒童夜間使用時使用均不便。
集中歸納起來,動靜分區、乾濕分區、公私(公用區和私密區)分區應是使用功能合理的基本原則。
2、每一層的戶數要少
平面形式上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每一層的戶數在減少,尤其是小高層和高層住宅。以前多為平均一梯8戶甚至10戶,現在減少平均一梯4—6戶,最少一梯1—2戶。密集的戶型在後期將不收歡迎。
二是平面形式增多,以前那種簡單的十字形也在變化。「井」字、「米」字已經很少使用,「蝶」形、「品」字型以及單排式、錯層式湧現出來。現在較多採用的是「品」字型(或「工」字形)結構和蝶式設計。這種形式的是最大優點在於採光通風良好,戶與戶之間無遮擋,住戶觀景效果良好。
3、內部間隔:功能分區、布局有序
以往戶型間隔布局雜亂,功能分區不明。主要表現在:餐廳和客廳不分,開門即廳,廳當走道;衛生間對著房門,而且與臥室相鄰,由於隔音效果不好,衛生間的水龍頭一打開,相鄰的房間深受噪音之苦等等。為此,戶型間隔上應注意:
開門是廳或玄關,飯廳與廚房相鄰。
臥室置於一側,衛生間、浴室等置於一側,中間形成一道走廊。
走廊盡端是主臥室。
一般都是「工」字、「T」字或者蝶式設計,景觀互不遮擋。
4、廳、臥室、廚房、儲藏室、衛生間大小合適、配置合理
戶型大小到底多大才合適嗎?
戶型大小與產品形態有著很大的關聯。而住一般宅戶型面積的分配如下:
廳(起居室):20-45㎡ 主臥室:15-25㎡
次臥室:15㎡ 次臥室:8-12㎡
保姆間:4-6㎡ 衛生間:4-10㎡
廚房:8-12㎡ 洗衣機間:4㎡(附汙水盆)
儲藏室:6㎡ 陽臺:4-12㎡
生活陽臺:4-6㎡ 走入式儲藏室:6㎡
上述面積中,保姆間、家庭團聚室、走入室儲藏室根據商品房的目標客戶而選擇配置。
5、窗戶、窗臺、樓梯設計舒適適應
起居室窗戶:目前窗臺高80-90釐米,外有封閉式陽臺,兩層窗戶遮光,陽臺欄杆一般在1.2米,人們站在陽臺上不舒服,現在改進為落地窗戶加透空欄杆,陽臺有陽光室的作用。建議陽臺的實欄板部分不要太高,影響使用效果。
窗臺:現在已從900、850釐米的窗臺變矮、變大,下面可以走暖氣、視野好,但需要有鐵欄杆的保護。
樓梯:2.7米的樓盤,一般為1層16步,每步17釐米,現在改為1層18步,15釐米高。這樣增加了面積,但舒適度上升,是六層樓,會令老人、小孩舒服。75釐米是室內樓梯的最小寬度,如果廳比較小,樓梯可以獨立做,廳大時樓梯可以用來美化客廳,成為一景。
複式層頂:一般最低是1.5米,平均高度2.1米,有的採用威盧克斯窗直接開在坡屋頂上,採光好,但視野不好,不能看到天空。提倡窗向下落到普通高臺的位置。
室外防護護欄:一層防護欄杆開始縮回牆面,以至整棟樓都不得不做欄杆。
6、功能分區:動靜、公私區域劃分合理、互不幹擾
住宅的使用功能雖然簡單,但卻是不能隨意混淆的,簡而言之一般有如下幾個分區:
公共活動分區:供起居、交誼用,如客廳、餐廳、家庭廳、門廳等。
私密休息廳:供處理私人事務、睡眠休息用,如臥室、書房、保姆房等。
輔助區:供以上兩個部分的輔助支持用,如廚房、衛生間、儲藏間、陽臺等。這些分區各有明確的專門使用功能,有動、靜的區別,有小環境的要求。絕大多數的平面設計都注意到了正確處理這個三個功能區的關係,使之使用合理又不互幹擾。
7、戶型布局:朝向合理、使用率高、適應現代生活需求
戶型內部應如何布局和配比面積。根據調查,一般客戶認為評價戶型最重要的依次是:布局、朝向、樓層、使用率。可見布局的重要性。在具體的戶型布局上,各功能區的重要程度依次為:起居室、主臥、次臥。有認為目前在130-140平方米總面積的戶型裡設計30平方米比較合適,從趨勢上看,廳的面積下調,主臥室面積從15-18平方米調至25平方米。其中的原因是:
客戶年輕化,很少在家度過,回家時臥室是常用的空間,需要組合櫃、電視,看書的位置,廳內一部分功能轉移到臥室中。
社區設置會所,會所改變了交友一定要在家的概念。
整個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人的隱私權要求增加。
在設計中通常安排餐廳和起居廳結合,但高標準的住宅內,可以考慮分開設置。但如果分開後,餐廳的光線、通風以及視野等條件均沒有得到改善,或餐廳分離後反而更象擴大的通道,則不如不分開。是中小型住宅,一個大起居室的空間感、尺度感和生活氛圍,便優於兩個廳的分離設計。
那些戶型功能設計中的「腦殘」設計
當前我國的一些住宅設計問題具有普遍性,有些不夠重視的地方經常出現類似的錯誤。很多時候,住宅戶型的不盡如人意之處並不是因為面積不夠,而是由於細節處理不好與思考不到位造成的。
1、住宅戶型設計整體不均衡
住宅戶型設計應首先考慮滿足各個空間的基本功能要求,避免出現某些房間過大,而其餘房間面積不足的狀況,要儘量把面積合理分配到各個使用空間。
將起居室的面寬適當縮減,增加到主臥室中,使得原本較為侷促的主臥室擺放家具更加合理,而起居室由於家具設計的多樣性與液晶電視的普及,對面寬的寬容度已較以往有較大的提高,經過調整之後,兩個空間的使用舒適度有了較大的提高。
2、房間朝向不合理
在戶型設計中,起居室與臥室的朝向是設計的重點之一,要妥善處理好景觀資源與南向採光問題。特別是北方地區的戶型,南向面寬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南向面寬,使住宅中的有利因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原方案衛生間佔有南向面寬過多,修改後將次臥室布置在原衛生間的位置上,將衛生間分開放於北側,這樣既增大了主臥室的面寬,又使次臥室處於南向位置,同時縮短了走道。
3、交通流線不合理
在住宅內部,各個房間之間的關係應和人的使用要求、行為動線一致,避免動線交叉及交通線路過長。
4、起居室設計常見錯誤
1)窗與電視位設計不合理
在起居室的設計中,因為一般事先設定好電視機位置以便設置電源插座、電視線接口等,但應事先仔細考慮窗戶反光對觀看電視的影響,以及沙發如何擺放才能有較好的觀看角度等問題。
原方案按常規辦法布置電視機位,卻忽略了對面窗戶的反光對觀看電視的影響。修改辦法一是將電視機位轉換方向,二是改變角窗的位置。
2)缺乏整牆面
起居室和餐廳應有足夠的整牆面,以便於擺放家具。
通過設計修改加長牆面,使得起居室獲得了更多的安定空間。同時增加了臥室區的私密性和層次感。
3)起居面寬和進深比例不協調
起居室應有合理的尺寸,同樣面積的起居室進深和面寬比例不同,利用率也會大不相同。要避免進深面寬比例不協調的情況出現。
圖示的兩個起居空間面積相同,都是25㎡,但(a)圖起居室進深與面寬相等,面寬浪費切就餐空間侷促。(b)圖將起居室每年款壓縮,增大進深,使在面積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獲得了更多的完整強面與獨立的就餐空間。
5、餐廳設計常見錯誤
1)用餐空間位置不穩定
住宅在設計中不僅要設計出用餐位置,而且要考慮該空間是否真的方便使用。
原方案的用餐空間被其他的流線所幹擾,形成不了穩定的用餐環境。修改後通過對廚房和衛生間開門位置的改動,使餐廳獲得了穩定的空間,也使得入口處獲得了鞋櫃和衣帽櫃的空間。
2)用餐空間不夠
原方案中看似有獨立的用餐空間,實際使用起來卻很侷促,如果擺放普通餐桌,則餐桌邊剩餘的空間幾乎不能讓人順利通過。修改後的餐廳不僅可以順利地擺放普通的四人餐桌,也可增加座椅供5-6個同時用餐而廚房的面積也有所增加。
6、走道設計常見錯誤
1)功能單一
在住宅中走道作為一種重要的連接各個空間的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給予走道複合的功能,則可以更好地利用面積。
原方案只是簡單地將通向臥室的空間設置成單純的走道,在修改方案中,將衛生間略作改變,把洗臉池外置,與臥室門前走道複合利用,不僅滿足了衛生間乾濕分區的要求,同時增大了臥室的面積。
2)走道過長
在走道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應注意將走道的長度儘可能減少,這樣不令可以獲得更好的空間效果,也可以避免面積的浪費。
原方案通向主臥的走道過長,修改時,既可以通過改變主臥室門的位置來縮短走道,也可以利用走道一側作儲藏空間,提高走道的使用率,並改善通行過程中狹長單調的空間感。
原來的廚房和臥室區距離過近,而且走道較長,浪費面積。修改後,在面積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做了以下3處調整:1)將廚房、衛生間移至起居室的另一側,使廚房遠離臥室區,功能分區更加合理;2)通過改變陽臺位置,使更符合一般生活習慣;3)縮短走道,充分利用走道兩側空間增加儲藏壁櫃。
7、玄關設計常見錯誤
1)無玄關
住宅應設計玄關空間,不僅起到內、外部空間的過渡作用,還能提供換鞋及更換外衣的空間,並有利於保持住宅內部的清潔。
原方案沒有考慮玄關空間的設置,在修改方案中,通過改變廚房門開設的方向,為入口處增加了鞋櫃的位置。
2)功能空間不夠
原方案將門設在中間,兩側都未給鞋櫃預留空間,而修改方b中則將門設於一側,為玄關爭取到了放置鞋櫃的空間。在方案c中,進一步留出長牆面,以增加儲藏量。
8、衛生間設計常見錯誤
1)坐便器對門
在衛生間門對著客廳或者餐廳之類相對公共性的空間時,要儘量避免坐便器直接對門放置。
在原方案中,坐便器正對餐桌的位置,修改後將坐便器和洗面池位置互換,改善了衛生間和餐廳及起居室的視線關係。
2)內開門影響使用操作
當衛生間門內開時,開門方向應避免遮擋衛生間內使用頻率較高的設備如洗面池等,以免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圖10(a)所示的衛生間中,面池遠比浴缸的使用頻率高,原方案開門方向背向洗面池,使得每次使用洗面池的時候都要開關門。因此,修改後的b方案將門面對洗面池開啟,而將使用頻率較低的浴缸置於門背後的位置。C方案將坐便器與洗面池對調,開門後面對水池、鏡子、效果更好。
3)衛生間正對主要功能空間
原方案起居室開門過多,使得整牆面不夠,不利於擺放電視櫃,且衛生間門正對起居室。修改後延長了起居牆面,也改善了對視問題。
9、廚房設計常見錯誤
1)開門位置不合理
在廚房設計中,門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通行順暢這一需求,還要充分考慮廚房開門對廚房內部及外部空間的影響。
圖13、圖14中,廚房開門影響了內部臺面的布置,修改後增加了廚房內櫥櫃的長度,更加充分地利用了空間。
2)不符合操作流程
一般情況下,水池和灶臺應就近布置,並保證兩者間臺面連續,以滿足洗、切、炒的連續加工程序並防止滴水等弄髒地面。
圖16中,原方案將水池灶臺對面放置,為烹飪造成不便。修改後水池灶臺設於廚房的同側,更符合烹飪流程的要求,也減少了移動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