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則「救人的小夥子,你在哪裡?」的消息,刷爆了保定和承德的微信朋友圈、微博,這個尋找承德避暑山莊奮勇跳入湖水救人英雄的帖子也在網上熱傳並被大量點讚。(5月26日河北新聞網)
「刷屏」,這一被創造的新詞,伴隨著自新媒體異軍突已廣為人知。為了擴大所謂的「影響力」,銷售產品、搶紅包、分享心靈雞湯等刷屏行為充斥著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令人頗感厭煩。但是,見他人生命陷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救人後默默離開,為了找尋施救者而被刷屏,讓手機、電腦前面的每個人都為之動容,而能夠收穫大量點讚也在情理之中,只因它飽含著一種發自內心、感人肺腑的強大力量。
這力量,能夠驅散社會中的道德「霧霾」。見義勇為,簡單的四個字,卻需要極大的勇氣與魄力才能夠做到,更何況是在訛詐、碰瓷等惡劣行徑不時見諸報刊媒體,很多人迷失在「扶不扶」困惑中寧願當「看客」的當下。大學生王瞳瞳見到一對母子落水,奮不顧身地跳入湖中將其救出,這種不顧個人安危、一心想著救人的高尚舉動,足以讓「小悅悅事件」的圍觀者們自愧不如,讓遇到老人摔倒而不敢上前扶一把者自慚形穢,更讓通過訛詐施救者來獲取不義之財的受助者顏面掃地甚至備受眾人指責、良心譴責。如果能夠有無數個「王瞳瞳」出現,必將能夠一掃籠罩在社會之上的見死不救、被救助後訛詐他人等社會「霧霾」。
這力量,因飽含正確義利觀而愈發珍貴。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的《三字經》開語便云: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心底都有顆向善之心,只是因為被一樁樁救助他人後反而被訛詐的事件所「嚇倒」,被一次次施救之後既流血又流淚的「反面教材」所寒心。而王瞳瞳同學在看到他人遭遇生命危險的關鍵時刻,毫不顧及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更不談個人財產的得失,也因為救人導致手機報廢、眼鏡丟失。
雖然,因救人而手機被被損毀,卻溫暖著無數捧著手機看他感人事跡的人,連起的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見義勇為的良善之心;眼鏡因救人而丟失,但卻讓一雙雙眼鏡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看到了社會的希望。救起的是兩個生命,失去的是兩個物件,感動的卻是兩座城,是得還是失,公眾心理自有一桿秤,更值得每個人去深思。儘管,因跳湖救人這一義舉,王瞳瞳也獲得「見義勇為大學生」「雙橋好人」榮譽稱號以及5000元的見義勇為獎金,但是,比起他救起的兩個生命而言,又算的了什麼呢?
這力量,為人們留下了一尊高大的「道德背影」。王瞳瞳在救起母子後趁人不注意悄悄離開,不圖任何褒獎與回報,卻為社會留下了值得永久珍藏的背影。這背影,與那些做點慈善唯恐別人不知道、公眾不獻上讚美之詞者,與那些做好事只為留名甚至為了留名才去做善事者相比,因不為名、不圖利的高尚道德情操而愈發高大,令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喝彩、豎起大拇指點上一個「大寫加粗」的贊!
「當時人命要緊,也沒有顧得上考慮自己的安危,只知道落水的母子需要幫助,我就直接跳了下去。」多麼簡單而樸實的話語,飽含令人折服的道德操守。宣揚他的這種見義勇為精神,不僅能夠樹立起見義勇為、捨己為人的社會標杆,有助於治癒當下「扶與不扶」的社會信任之殤,更有利於形成守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一精神家園、營造和諧幸福生活樂園的社會合力。
救人事件被媒體報導之後,大家投去讚賞的目光、獻上讚美之詞,對這位見義勇為的保定爺們大加褒揚。這褒揚不分地域、不分年齡,是獻給所有向王瞳瞳一樣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了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做出犧牲的人們。期待社會上能夠出現無數「王瞳瞳」,讓我們共同生存的國度處處充滿正能量,讓「幫主別人、成就自我」成為社會共識與共同行動,讓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等寶貴精神成為每個人的「道德存款」,整個社會也終將因道德財富的集聚而愈加幸福美好。(薛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