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文旅項目大浪潮下,國內很多景區進行了大量的水秀建設,但是什麼樣的景區,適合做什麼樣的水秀呢?為此,我們採訪了今天我們白文國教授,白文國教授現為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藝術設計系教授、碩導、燈光設計教研室主任。同時身兼中國照明學會舞臺電影電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照明學會舞臺電影電視專業委員會專家、中國照明學會專家聯絡會副會長。設計作品有實景演出秀、大型電視晚會、舞劇、音樂劇、歌劇、話劇等多部作品。
我們開宗明義,先把白文國教授的觀點分享給大家,白教授的觀點是,不同的客戶根據不同的需求,應該選擇不一樣的水秀製作形式。
記者:由於國家政策的導向,近些年國內的文旅演藝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態勢。做為資深的舞美燈光設計專家,您親身參與了不少這方面的項目設計,白教授,請您談談具體情況好嗎?
白文國教授:政策對文旅產業的支持,實質上是國家加強軟實力、建設大國形象的整體戰略。文旅產業是與電影、戲劇、舞蹈同步發展的,是整個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關係;換句話說,文旅演藝事業是吸收了電影、戲劇、舞蹈等傳統藝術門類的精華,使之商業化、泛娛樂化的一種嘗試,文旅演藝通俗點說,其實就是山水劇場。在這個產業興起之前,大家旅遊就是看山看水,現在則是以山水為依託,加入故事的元素,運用舞美燈光的效果,由演員把故事演給大家看,大大增強了旅遊的樂趣。這其中水又是關鍵性的元素,山無水則無靈氣,水是山的靈魂,所以很多演出直接就叫『水秀』,水秀也是我參與最多的創作項目。
記者:我們知道您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那麼水秀演出與傳統的劇場演出有什麼區別呢?
白文國教授:雖然有點開玩笑,不過還真就這麼簡單。水秀是以真實的山水為依託,比如大湖、江河甚至海邊,來演繹故事的;可是在傳統劇場裡,你能造一座假山,但絕不可能引入一條溪流吧,那成本得多高?其實做這種簡單比較沒什麼意義,水秀演出與劇場戲劇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表演,水秀是為旅遊者服務的商業化、泛娛樂化演出,劇場戲劇則是相對高大上的藝術表達,兩者目的不同。
記者:我明白了。那麼就請您結合自身的實踐,舉一個實例,為我們介紹一下水秀演出的設計過程好嗎?
白文國教授:我參與創作的項目比較多,有舞臺型的水秀,也有科技型的水秀,設計的思路和方法截然不同,恐怕很難用一個案例來概括。
記者:水秀也分不同的種類嗎?怎麼劃分『舞臺型』和『科技型』?
白文國教授:這是我自己的總結啊,學界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舞臺型水秀,就是印象形式的實景演出加上了許多噴泉、雷射等裝置表演,主要是服務與一次性消費的旅遊目的地景區,這種類型的演出,一般都需要深度挖掘當地的傳統文化符號,其中最核心的元素是演員表演。一句話概括,就是山水實景的戲劇舞臺化演出。
記者:那『科技型』的呢?
白文國教授:主題遊樂園、休閒度假景區,較適宜創作『科技型』水秀。所謂『科技型』,就是以聲光電為載體,不需要演員、或者只要一兩個起到代入感的道具演員就可以,主要靠高科技視覺手段來表達故事主題的娛樂水秀。
記者: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演員數量的多寡?
白文國教授:可以這麼說吧。這是兩種水秀藝術表達手段的不同決定的。實質是訴求目的的不同。
記者:您能再通俗點解釋下嗎?
白文國教授:比如你到桂林、承德這種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景區去旅遊,可能這輩子就去這麼一趟,能儘量多地、更重要是儘量快地了解當地的文化風情,你才不覺得白跑了這一趟、白花了一個寶貴的假期;而你去那些主題遊樂園、休閒度假的人造景區放鬆一下心情,尤其帶著孩子去玩,你有那麼大的願望去了解它的文化歷史內涵嗎?玩玩而已,開開心就是了。所以旅遊目的不同,水秀設計的思路也不同,水秀從某個角度講就是景區的一種產品廣告,應該針對不同的旅遊消費心理設計不同的種類。
記者:我明白了。那麼這兩種水秀在設計方法上有什麼不一樣的?
白文國教授:先說一樣的,都是水秀,都要用到舞美設計、視頻設計、音樂設計、噴泉設計和燈光設計,但因為演出形式不同,每一種設計的思路也就不一樣了。
記者:具體點呢?
白文國教授:前頭講了,『舞臺型』水秀是以演員為核心的,演員是表演的主體,舞美、視頻、音樂、噴泉和燈光都是為演員服務的,水秀一般是以章節形式演繹這些著名旅遊地的歷史文化故事,這種大型實景演出,動輒就要用到幾十、上百名演員,運營成本很高,簡而言之,『舞臺型』水秀是旅遊勝地為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所做的大型廣告,是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
記者:那『科技型』的呢?
白文國教授:正相反,『科技型』水秀不以演員為表演主體,故事一般也不需要刻意承載當地的歷史文化符號,比如北京古北水鎮的水秀、上海歡樂谷的『天幕水極』,故事簡單、精巧、有趣,說白了就是好玩,舞美、視頻、音樂、噴泉和燈光的設計,都是為這個有趣的故事、為故事的主題服務的,強調的是一種視覺奇觀。
記者:聽起來挺引人入勝的。不過就我們所知,目前國內的水秀劇場好像還是以『舞臺型』的居多,您說的這種『科技型』的水秀是不是一種未來的發展方向呢?
白文國教授:你說得很對。畢竟我們是看『戲』長大的,習慣於『人』的表演,觀念的更新需要時間。另外這也與我們的科技水平相對滯後有關係,你像『3D電影』,完全是一個技術進步所衍生的新產品。不過國內的『科技型』水秀也越來越多了,我就給幾個不同的主題遊樂園設計過不同主題的『科技型』水秀,它所需要的舞美設計必須體現高科技、充滿現代感,對我們這些傳統舞美設計者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挑戰。由於時間所限,今天就不舉具體案例了,希望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記者:好的,謝謝白教授,希望您的訪談能對國內水秀從業者有所啟發。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