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浪漫的旅程—品味散文《旅程如畫》中張承志對旅程之美的感悟

2020-12-16 太陽雨文學

作者:梁守剛,黨員、鄉村教師、省優秀教師、市教學能手、教育碩士,愛好文學、體育,喜歡在老家的土地上種樹養樹,喜歡看小學生在校園裡追趕嬉鬧,喜歡聽清晨教室內孩子們的讀書聲。

自由浪漫的旅程

——品味散文《旅程如畫》中張承志對旅程之美的感悟

文/梁守剛

「那是一幅銅版畫,當然是黑白的,細線條描出一個兇悍的漢子騎一匹駿馬,鞍橋上倒掛一條槍,走在高山密林深處。在他的鞍後,半騎半偎地坐著一個美女,頭靠在他的肩上。題目是《龍達的走私販子和他的情婦》」。作者張承志有感此畫、引情此畫,把自己散文的名字定為《旅程如畫》。作者以其敏感的目光在這幅畫中到底挖掘出怎樣獨特的美質呢?在心靈深處引發怎樣的情思呢?作者怎樣把在畫中搜尋的東西注入自己的人生,伴著自己走過一段段真正的旅程?我們不妨把這些疑問先放置一邊,靜下心來欣賞一下這幅畫——

龍達的走私販子為什麼會成為走私販子呢?也許是為強所逼,一怒殺強,棄家而去,也許是雙親盡歿,孤苦伶仃,為生而離家漂泊,也許是厭世惡俗,心儀遠方,踏山尋夢。這個我們可略之不問。但不論怎樣,一旦成為走私販子,就註定了他要走一條以路為家的風雨之旅。這片激越躍動的人生場景魅力要高於飽食終日或安貧家中的生活狀態的魅力,更具有與風雨與命運相拼殺的壯麗。試想走私販子走高山惡水,踏野墳荒漠,幾多艱難孤苦存其身;晝闖關道,夜宿寒星,幾多兇險毒瘴在其前。有時錢囊豐盈,便拴馬野店孤館,酩酊長醉。正是這辛勞孤苦,兇險艱困分娩了他的具有獨特美的兇悍的身骨,驍勇放浪的性情;在餐風露宿中,在孤館長醉中,我們品味到一種永遠誘人的東西——旅途純粹的自由和生命張力的縱然釋放。

我們再來看:「在他的鞍後,半騎半偎地坐著一個美女,頭靠在他的肩上」。這個美女也許是天涯邂逅的,也許是逃婚離家的,也許是其自身沉迷走私販子的生活味道,而相伴尋夢的。她總是死心塌地跟著走私販子,從她半騎半偎的姿勢中,我們可想像到她在無依無靠中對走私販子的依靠,在奔走漂泊相依為命中對走私販子的至愛。況且女人是美的,況且簡潔的美中蘊有風雨之旅造就的女人的野性,他們的旅程中應有多少絢麗的風景和浪漫的情調呢!看來,兩種美質——自由和浪漫鋪滿了龍達的走私販子的迢迢長旅,使得這種旅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旅程。於是乎作者說:「凝視著那幅銅版畫時,我抑制不住心裡的震動,這是純粹自由的旅途,這是純粹浪漫的旅途——因此,自由加浪漫就構成基本的美麼?」到這裡,對於篇首的提問,我們不析而明知了。

真正意義上的旅程,應該納含自由和浪漫兩種天然之美,駕馭漆得花花綠綠的汽車「越野拉力」不叫旅程;食物備全打扮得花裡胡俏的去登山,去玩水,也不為真正的旅程。這些旅程,看似自由浪漫,其實他們早已被堵在了自由浪漫之宮的門外,一絲也沒有觸摸到「自由和浪漫」的真軀玉體,他們只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凡俗的休閒消遣,只是一種對旅程對自然的褻瀆。真正的自由之旅,永不排除樸素和清貧。永遠伴著飢餓和乾渴。衣著樸素,一身清風,面色稚純,心地光明,身軀走上了旅途和自然,心也就融入了旅途和自由。把心上的塵灰滌淨,忘記榮辱沉浮,拋擲利慾功名,使心神泊於山林荒漠,讓心靈聆聽泉水叮咚,野鳥啾啁,讓純淨的詩句在心野悠悠降露。入於山林荒村,我們軀體自由了,我們的心思也要自由,我們可因風光綺麗而高呼,也可為艱難跋涉而苦痛,也可因醉臥孤館而鄉愁。在自由的旅程中,讓質樸自然的氣韻,搏擊困苦的執著在我們生命裡生長,讓《攀登者》「白雲之上,哪來悲傷,萬古只有雪茫茫」的旋律在靈魂深處迴蕩。

坐於鬥室,也可思接千裡,神遊八方,達自由之境,但其缺少浪漫。欲得真正的浪漫情調,也只有走向迢迢的旅程。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浪漫,也非象龍達的走私販子那樣帶一美麗的女人,那只是特殊環境中美的具體,離開了龍達,離開了高山密林深處和走私販子,畫中的那種浪漫的美也就不存在了。旅程浪漫的美在不同的環境,可由不同的具體景況來體現。例如可飲風餐露,可密林探險,可漂洋過海,可入鄉隨俗(但這應該是真誠的,不應是做作的)。但無論如何,浪漫離不開曲折坎坷,艱辛孤苦,離不開洗盡鉛華殉道者似的執著和堅毅。

心懷自然是自由的主題,艱辛和坎坷是浪漫的靈魂。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漫漫的長旅,這個長旅也只有包含了心懷自然的自由和蒼桑倔強靈魂的浪漫才是一段真正意義的人生旅途。作者不僅在畫中挖掘了美,而且使這種美全然注入自己的靈府,伴著一生追求的長路。為了尋找這種大美人生,「我騎馬越過東部天山的一條古道,我趕毛驢車走遍過火焰山每一條溝谷……」。作者不僅親身體味到了這種美,而且親身演進了這種美,「我不願再去美國或歐洲逗留一次兩次,我的心第二次瞄準了——美棲身的新疆」。

作者對旅程之美的感悟和見地,對我們的啟迪應該是深刻的,不管我們今後以怎樣的腳步走上旅途,無論我們以怎樣的姿態走過人生。我們首先應該潛心體味作者的一段話——「也可能,樸素或清貧也是所謂合格人的一個條件。我徹底地蔑視老外的旅行,我甚至厭惡旅遊這個詞彙。真正的有美的意味的長旅中,應當有艱苦,有飢餓和乾渴,襤褸和盤纏罄盡。路線應是底層民眾生存中的移動線,旅人的方式應當同他們謀生的方式相似」。

讓我們去遠方,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相關焦點

  • 自由浪漫的旅程—品味散文《旅程如畫》中張承志對旅程之美的感悟
    自由浪漫的旅程——品味散文《旅程如畫》中張承志對旅程之美的感悟文/梁守剛「那是一幅銅版畫,當然是黑白的,細線條描出一個兇悍的漢子騎一匹駿馬,鞍橋上倒掛一條槍,走在高山密林深處。在他的鞍後,半騎半偎地坐著一個美女,頭靠在他的肩上。題目是《龍達的走私販子和他的情婦》」。作者張承志有感此畫、引情此畫,把自己散文的名字定為《旅程如畫》。
  • 《西藏,心靈的旅程》——紫竹滴水呈現西藏的一段心靈之旅程
    一段心靈的旅程其實,除卻親身前往西藏之外,你還可以自《西藏,心靈的旅程》這一部書籍中領略到這份美景與純淨的共鳴,甚至在前往西藏之前,細細品讀一番,為旅程增添一份文化的積累,這也是必備功課從雄健的崗仁波齊神山,巍巍的珠穆朗瑪峰,還有神秘的納木錯以及蒼桑難言的扎達土林等,從鋪滿陽光的大昭寺、酥油飄香的帳篷,從聖城拉薩沿途膜拜的朝聖者到飄動的經幡、旋轉的經筒,紫竹滴水女士堅持以文字、照片來記錄,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了一段心靈之旅程。
  • 《西藏,一個人的旅程》——紫竹滴水,一名行者的西藏記錄
    這裡有崗仁波齊神山的雄健之力,珠穆朗瑪的王者之風,還有納木錯的神秘之息,扎達土林的蒼桑之感,更有那塵埃下古格王朝的英雄之氣!一步一叩首,朝拜者以身軀丈量著通向拉薩的路;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酥油茶香甜浸潤人生,成群結伴的牛羊牧歸蓬欄……
  • 奧之細道:踏上通往心靈的旅程
    豆瓣:折翼的天使/文奧之細道是日本俳諧師松尾芭蕉所著之紀行書。於無15年(1702年)印行,書中記述松尾芭蕉弟子河合曾良於元2年3月27日(1689年5月16日)從江戶(東京)出發,一路向北,遊行了兩千四百公裡。
  • 《雲天之冠》---紫竹滴水的西藏旅程
    回到北京,完成了我第一次的拉薩之行。這一次的旅行是就時間而言是短暫的,但記憶的痕吻卻深深地鐫刻於心的深處,拉薩的天空澄澈而又純淨,湛藍的天宇上,聖潔的陽光下,雲羿雲朵如詩如畫如夢似幻,大昭寺門楣前虔敬者的叩拜,藏族同胞真誠的眼睛,發自心底深處純真而又友好的微笑,那絢爛多彩的壁畫,那法體的靈塔,西藏之自然與文化,魅力獨具。
  • 《發現之旅》:在浪漫的人類探險旅程中敬畏生命
    《發現之旅》:在浪漫的人類探險旅程中敬畏生命 2013-09-26 10:20 作者:王旭芳來源:人民網
  • 用一段旅程,戀上π先生
    我來到這座城,在未知的不安與迷茫中,卻用一段旅程,戀上了π先生……與π先生的相識緣起雲度新能源汽車,恰逢友人相邀試駕雲度π系列車型,前往美麗的海濱城市——鷺島,正可以靜心沉澱。曾經有一次在倉促旅程中路過,不得不被它精緻的味道而感染,海濱的旖旎風光總能夠讓人舒緩並放慢腳步,復生出停下來讓內心豐盈,去真實愛,去好好生活的遐想。雖然我喜歡汽車,但是卻懼怕駕駛。
  • 奧之細道:踏上通往心靈的旅程
    豆瓣:折翼的天使/文奧之細道是日本俳諧師松尾芭蕉所著之紀行書。於無15年(1702年)印行,書中記述松尾芭蕉弟子河合曾良於元2年3月27日(1689年5月16日)從江戶(東京)出發,一路向北,遊行了兩千四百公裡。
  • 《旅程終點》影評:唯有死亡才是旅程終點
    面對德軍增援部隊不斷乘著火車前來,敵方即將進攻的謠言在英軍中蔓延,吉米也受到威士忌不離手的長官斯坦霍普指派,前往執行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旅程終點》劇情的主題正是如此,不像《決戰中途島》、《危機:龍潭之戰》等傳統戰爭電影那樣有著雙方槍炮駁火的動作場面,《旅程終點》反而專注於劇情面,把焦點放在角色之間關係與心境之上,無論是由《遇見你之前》山姆·克拉弗林所主演的連長斯坦霍普與新兵吉米,或者由「幻視」保羅·貝坦尼飾演的副連長「叔叔」奧斯本
  • 不可思議的旅程
    不可思議的旅程 作者(編者):【美】貝克爾 著 著 出版單位: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2關閉 內容簡介:   小女孩意外得到了一隻神奇的紅色畫筆,用這支筆畫出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真的,她在臥室牆上畫了一扇門,當門打開時,她發現自己進入了另一個國度,一場不可思議的旅程就此開始
  • 《旅程終點》,一部被低估的戰爭片,唯有死亡才是旅程終點
    面對德軍增援部隊不斷乘著火車前來,敵方即將進攻的謠言在英軍中蔓延,吉米也受到威士忌不離手的長官斯坦霍普指派,前往執行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這種會讓身處其中的士兵感到疲憊不堪,就算原本充滿熱情與戰意也會隨著時間逐漸消散,甚至因為巨大心理壓力而失去理智的處境,就是電影《旅程終點》主要在描述的主題。旅程終點評價好看嗎?
  • 不可思議的旅程《回歸之夜》
    ★凱迪克大獎無字繪本《不可思議的旅程》精彩收官★想像力和勇氣以外,還有什麼能開啟通往魔法國度的神秘之門?當畫筆的魔法遭遇嚴峻挑戰,誰將作為守護者登場?探索、營救、守護,一切早已寫進彩虹國度的隱秘預言……不可思議的閱讀之旅完結篇,一起來揭幕傳奇!★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水彩的表現力依然驚豔炫目,緊張高能的情節讓故事不同凡響,粉絲必讀。——《書單》★這場奇妙的閱讀之旅,改變、拓展和豐富了兒童文學的疆域——還有很多孩子的人生。
  • 漫長旅程中,總有一種溫暖在等你。
    記錄下你最難忘的瞬間把記憶裡難忘的風景定格為照片留在我們的心裡分享你「難忘的2018」新華社「尋找中國之美伶仃洋上,日出美如畫。作者:Forest 漫長旅程中,總有一種溫暖在等你。-新華網
  • 人生中每一段旅程的意義
    ,要麼讀書,要麼旅程,身體跟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第一次旅程是在我們剛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睜開眼睛,好奇地看著這個世界,對所有未知都充滿好奇,開始了我們的旅程。第一個故鄉的地方,夢的開始。起航旅程的開始,總是讓人充滿渴望,一段旅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 一段英雄的旅程
    對耿玉苗來說,這是一段英雄的旅程。懷著願望上路,就像小人魚,內心堅定。耿玉苗在赫德擔任四年級中文主班老師,她帶孩子們做的第一個課程就是「英雄的旅程」。整本書《綠野仙蹤》和安徒生原文《海的女兒》,都是他們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全新的環境,全新的課程內容,全新的評估體系,起步頗多周折。耿玉苗不止一次地對我說:「處理完學生之間的事情,自己又哭了一場。」
  • 一個人的旅程
    去鄉下親戚家玩,別人想留他玩幾天,他從來不應,他覺得住外面不自在,沒有自己家裡自由,想幹什麼幹什麼,不用顧忌別人想法。現在他一個人,每天按照自己的節奏,每天一早起來,燒燒水,把家裡打掃一遍,吃完早飯後出門遛一圈,去農貿市場買點菜,到大賣場的一樓大廳坐一坐,跟那些熟悉的大爺大媽們聊聊天,到點回家做午飯。吃完飯休息一下,再出去遛躂一圈,早早回家吃晚飯。
  • 「旅行者」的音樂旅程,是對生命的詩性讚美
    魔幻的時空之旅↑點上圖閱讀專輯詳情↑封面攝影:王嘯吳俊德的《六月》,看似魔幻,他用盡全身氣力撕裂生命的輪迴,展現輪迴過程中的孤獨、痛苦,甚至有點血腥和暴力,但整張專輯卻又是浪漫至極的,溫柔如水的我們的家鄉,我們兒時的回憶,都會有一條河,那條河承載著岸邊人的秘密,那是一種隱忍的美,在你隨時回望的一刻,溫柔的迎接你的目光。
  • 託尼·布萊爾:未盡的旅程
    2010年,在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奇爾科特調查中,有人向他提問:你曾有過任何後悔嗎?在他的回憶錄《旅程》一書中,他如此記錄他當時的感受:「那是一種憤怒與痛苦交織的感覺。單憑靈魂的靜思,無法提出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而這樣一個問題,也無法以深刻、清晰,甚至是簡單的誠實來衡量、思考和解釋。回答『是』,我知道後果——『布萊爾為戰爭致歉』,『最終他還是道歉了』。
  • 不可思議的旅程《彩虹國度》
    擊以下連結購買這本書★ 凱迪克大獎繪本、年度桂冠童書《不可思議的旅程》第二部★ NPR(美國國家公共電臺) Best books of 2014★《紐約時報》《出版人周刊》《書單》《學校圖書館雜誌》聯合推薦★ 魔法國度的大門再度開啟,不可思議的旅程精彩升級★ 更多懸念,更多細節,尋找環環相扣的線索,用想像力完成一項驚險重重的營救任務……《不可思議的旅程:彩虹國度》拿紅色畫筆的女孩和拿紫色畫筆的男孩在橋洞下躲雨,一位國王突然從開啟的神秘之門出現
  • 純淨紐西蘭 揭開全新旅程
    風景如畫的小鎮、充滿情調的馬路、故事不斷的湖泊、別出心裁的城堡酒店……置身紐西蘭,或船行,或漫步,或停駐,不同的方式,收穫不同的感受,但惟獨不變的還是那份靜處世外的閒適。這一次,用全新的視角去探索。凱庫拉綿延的海岸線風光無限當渡輪停靠南島小鎮皮克頓,之後便驅車直往凱庫拉——紐西蘭旅程中較為華彩的一站。